文韬 六守
文王问太公曰: 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文王询问太公道: 统治国家管理百姓的君主,失掉他的权利和百姓的支持的原因是什么呢?
太公曰: 不慎所与也。
太公答道: 那是他用人不慎造成的。
人君有六守、三宝。
君主应该做到六守、三宝。
文王曰: 六守何也?
文王问: 什么是六守?
太公曰: 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太公回答说: 所谓的 六守 :一是仁爱,二是正义,三是忠诚,四是信用,五是勇敢,六是智谋。
文王曰: 慎择六守者何?
文王问: 要怎样才能挑选到符合六守标准的人才呢?
太公曰: 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
太公说: 给他财物, 考验他是否逾越礼法;使他尊贵的地位,考验他是否骄横不驯;对他委以重任,考验他是否坚定不移地去完成;让他去处理事务,考验他是否隐瞒欺骗;让他置身于危险之中,考验他是否临危不惧;让他去处理突发事变,考验他是否应变自如。富裕而不逾礼法的。
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是因为心中存有天理,这就是 仁爱 ;尊贵而不骄横的,这就是 正义 ;身负重任而能坚定不移去完成的,这就是 忠诚 ;处理问题而不隐瞒欺骗的,这就是 信用 ;身处危难而无所畏惧的,这就是 勇敢 ;面对突发事变而应付裕如的,这就是 智谋 。
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君主不要把三宝交给别人,如果交给别人,君主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威。
文王曰: 敢问三宝?
文王问: 您所指的三宝又是什么?
太公曰: 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
太公答道: 三宝就是大农、大工、大商。
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
把农民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地互相帮助耕耘,就不会荒废土地,粮食就会充足;把工匠组织起来聚居在一地进行生产,工具交流使用,器具就会充足;把商贾组织起来聚居在一起进行贸易,相互进行贸易,财货就会充足。
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让这三大行业各安其业,百姓就不会寻思变乱。
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
不应打乱这种区域结构,不要拆散居民的家族组织。使臣民不得富于君主,城邑不得大于国都。
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国安。
具备六守标准的人得到重用,君主的事业就能昌盛发达;三宝发展完备,那么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