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播种 黍穄稗附

《齐民要术》:凡黍穄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

《齐民要术》:凡是种植黍穄的土地,以新开垦的荒地为上等,大豆底为较次,谷底为最下等。

地必欲熟。

土地一定要耕耙柔熟。

再转乃佳,若春、夏耕者,下种后再劳为良。

耕三遍是最好的,如果是春夏季翻耕的,下过种之后,能再磨劳一次才好。

一亩用子四升。

一亩地用种子四升。

三月上旬种者为上时,四月上旬为中时,五月上旬为下时。

三月上旬播种的为上等农时,四月上旬为中等农时,五月上旬为下等农时。

夏种黍穄,与植谷同时;非夏者,大率以椹赤为候。

夏季播种的黍穄,与早谷同时播种。不是夏季播种的,大都以桑椹变红作为播种的时令。

谚曰: 椹釐釐,种黍时。

谚语说: 桑葚变红繁盛之际,正是种黍之时。

燥湿候黄场,种讫不曳挞。今时屯子也。

土壤燥湿的程度,是黄场时最好,播种完毕不用今天的砘子镇压。

常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冻树日 种之,万不失一。

记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冻树的那一天种黍,是万分之一的失误都不会有的。

冻树者,凝霜封著木条也。

所谓 冻树 ,是指凝结的霜冻,封闭住树木的枝条。

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他皆仿此。

假如某月初三日冻树,种黍的日子便选择在初三日,余皆仿此。

十月冻树,宜早黍;十一月冻树,宜中黍;十二月冻树,宜晚黍。

又十月冻树宜种早黍,十一月冻树宜种中黍,十二月冻树宜种晚黍。

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者,早晚黍悉宜也。

若从十月至正月皆冻树,则早黍晚黍皆可种。

刈穄欲早,黍欲晚,穄晚多零落,黍早米不成。

收刈穄的时间宜早一些,收刈黍的时间要稍微晚一些。穄刈晚了会落粒,黍刈早了米粒不饱满。

谚曰: 穄青喉,黍折头。

农谚说: 穄青喉,黍折头。

皆即湿践。

皆应趁湿时碾打。

久积则浥郁,燥践多兜牟。

堆积的时间久了,容易浥湿、郁热,干燥后碾打,会使子粒多带兜牟。

穄,践讫即蒸而哀於劫反之。

穄碾打脱粒毕,应即时蒸一遍,趁湿热裹於劫反之。

不蒸者,难舂,米碎,至春又土臭。

不蒸的难舂,碎米多,到春天有土臭。

蒸则易舂,米坚;香气经夏不歇也。

蒸过的,容易舂去糠,米粒坚实,经过夏天依然会有香气。

黍,宜晒之令燥。

黍应随时晒令它干燥。

湿聚则郁。

湿的收聚起来便会郁热。

凡黍,黏者收薄;穄,味美者亦收薄,难舂。

黍子当中,黏黍的产量低;穄子当中,味美的穄产量亦低,而且难舂。

《孝经援神契》云:黑坟宜黍。

《孝经援神契》说:黑色的坟土,适合用来种植种黍。

《氾胜之书》曰: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

《氾胜之书》说:黍就是暑的意思,种黍必须等待到暑天。

黍心未生,雨灌其心,心伤无实。

黍心没有长成以前,如果被雨水灌了心,黍心受伤,便不会结果实。

黍心初生,畏天露。

黍心刚生时害怕露水。

令两人对持长索,概去其露,日出乃止。

叫两个人面对面,拉上一条长的绳索,括去上面的露水,等到太阳出来才停止。

凡种黍,覆土锄治,皆如禾法。

种黍的壅土、锄草等作务方法,皆如同种谷法。

稗: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宜种之,备凶年。

稗:耐干旱水涝,只要种下去,没有不收成的。又生长得特别旺盛,应当种上一些,以防备荒年。

稗中有米;熟时,捣取米炊食之,不减粱米。

稗的种子中有米,成熟后可以将其舂捣取出煮作饭吃,不比粱米差。

又可酿作酒。

还可以用来酿酒。

酒势美俨,尤逾黍秫。

酒的气味既美且浓,大大超过黍酒和秫酒。

魏武使典农种之,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四斗。

魏武帝曾经令典农校尉种稗,一顷地可收两千斛,每斛捣净米三四斗。

大俭,可磨食之,若值丰年,可以饭牛、马、猪、羊。

荒年可磨成面充饥;丰年可用来喂牛、马、猪、羊。

《务本新书》:种 糯不换 :糯米价值比黄米价高。

《务本新书》:种 糯不换 :糯米的价值要比黄米高。

今有与糯米相类者,白黄米是也,旧呼 糯不换 ,宜多种之,造酒为佳。

现在有一种黄米与糯米近似,那就是 白黄米 ,这种米旧时叫 糯不换 ,应该多种一些,用来酿酒,最为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