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六十七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郿人也。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眉阝人。

祖斐,齐衡州刺史、阳塘侯。

他的祖父鲁斐,曾任齐衡州刺史,封阳塘侯。

父益之,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他的父亲鲁益之,曾任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悉达幼以孝闻。侯景之乱,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

鲁悉达从小以孝而闻名,侯景之乱时,他组织乡民保卫新蔡,致力种田积蓄粮食。

时兵荒,都下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老幼以归焉,悉达所济活者甚衆。

当时兵荒马乱,都城及上川人十之八九都饿死了,活着的人扶老携幼来归附他,鲁悉达用粮食救活了很多人。

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地。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讨平侯景。

他招集晋熙等五郡兵马,将五郡全部控制,让他弟弟广达领兵跟随王僧辩讨平侯景。

梁元帝授北江州刺史。

梁元帝授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

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留异、馀孝顷、周迪等所在蜂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人和。

梁敬帝即位,王琳占据了长江上游,留异、余孝顷、周迪等在各地起兵,鲁悉达安抚五郡,很得人心。

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陈武帝亦遣赵知礼授征西将军、江州刺史,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

王琳授悉达为镇北将军,陈武帝也派赵知礼授悉达为征西将军、江州刺史,悉达接受了两方面的授命,等待观望。

武帝遣安西将军沈泰潜师袭之,不能克。

后来,陈武帝派安西将军沈泰领军队偷袭鲁悉达,但未能攻破。

齐遣行台慕容绍宗来攻郁口诸镇,悉达与战,大败齐军,绍宗仅以身免。

齐派行台慕容绍宗来攻郁口各镇,鲁悉达与他们作战,齐军大败,仅仅慕容绍宗逃了活命而已。

王琳欲图东下,以悉达制其中流,遣使招诱,悉达终不从。

王琳想要东下,因为鲁悉达控制江的中流,他便派使者来引诱鲁悉达向他投降,悉达始终没有答应。

琳不得下,乃连结于齐,齐遣清河王高岳助之。

王琳无法东下,就与齐联系,齐派清河王高岳帮助他。

会裨将梅天养等惧罪,乃引齐军入城,悉达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武帝。

当时鲁悉达军中副将梅天养等怕获罪,就引齐军入城,鲁悉达指挥他的军队几千人过江以归附陈武帝。

帝见之喜曰: 来何迟也。

武帝见他来了十分高兴,说: 怎么来得这么晚啊!

授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

授鲁悉达为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

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鲁悉达为人仗义行侠,但他不因富贵而骄傲。

雅好词赋,招礼贤才,与之赏会。

他特别爱好辞赋,以礼招纳贤才,和他们赏玩聚会。

文帝即位,迁吴州刺史。

隋文帝即位后,他升迁为吴州刺史。

遭母忧,哀毁过礼,因遘疾卒,諡孝侯。子览嗣。弟广达。

遭逢母亲去世,他由于过分悲哀而身体大伤,得了病很快就去世了,谥号孝侯,有子鲁览,有弟弟鲁广达。

广达字遍览,少慷慨,志立功名,虚心爱士,宾客自远而至。

鲁广达,字偏览,从小性情慷慨,立志要获取功名,为人谦虚爱护人才,很多人从远方来投奔他。

时江表将帅各领部曲,动以千数,而鲁氏尤爲多。

当时江表将帅各自都有私人部队,一般都有几千人马,而鲁氏家族特别多。

仕梁爲平南当阳公府中兵参军。

鲁广达在梁为官,任平南将军、当阳公府中兵参军。

侯景之乱,与兄悉达聚衆保新蔡。

侯景之乱时,他与哥哥悉达招集乡间民众保卫新蔡。

梁元帝承制授晋州刺史。

梁元帝承制之后,授广达为晋州刺史。

王僧辩之讨侯景,广达出境候接,资奉军储。

王僧辩讨伐侯景,鲁广达出境等候并接待王僧辩的军队,赠送给他们许多军粮。

僧辩谓沈炯曰: 鲁晋州亦是王师东道主人。

王僧辩对沈炯说: 鲁晋州也是王师的东道主人。

仍率衆随僧辩。

鲁广达带领部队跟随王僧辩。

景平,加员外散骑常侍。

侯景之乱平定后,鲁广达升任员外散骑常侍。

陈武受禅,授东海太守。

陈武帝登基,授鲁广达为东海太守。

后代兄悉达爲吴州刺史,封中宿县侯。

后来他代替哥哥为吴州刺史,封中宿县侯。

光大元年,迁南豫州刺史。

光大元年,鲁广达改为南豫州刺史。

华皎称兵上流,诏司空淳于量进讨。

华皎在上游起兵,皇帝下诏司空淳于量进讨华皎。

军至夏口,见皎舟师强盛,莫敢进。

淳于量进军到夏口,见华皎的水军十分强盛,就不敢再前进。

广达首率骁勇,直冲贼军。广达堕水,沈溺久之,因救获免。

鲁广达带领勇猛的士兵,直冲敌军,激战时他落入水中,在水中沉了很久,因获救才没死。

皎平,授巴州刺史。

华皎被讨平,鲁广达被授予巴州刺史。

太建初,与仪同章昭达入峡口,招定安蜀等诸州镇。

太建初年,鲁广达与仪同章昭达一起入峡口,招降、安抚安蜀等各州镇。

时周图江左,大造舟舰于蜀,并运粮青泥,广达与钱道戢等将兵掩袭,纵火焚之,仍还本镇。

当时周图谋侵犯江东,在蜀大力修建战船,并运粮食到青泥。鲁广达与钱道戢等带兵偷袭,放火烧了青泥后回到本镇。

广达爲政简要,推诚任下,吏人便之。

鲁广达为政简明切要,对下属推心置腹,官员民众都感到便利。

及秩满,皆诣阙表请,于是诏申二年。

当鲁广达任职期满时,人们都上表朝廷请求让他继任,于是朝廷下诏将鲁广达的任期延长两年。

五年衆军北伐,略淮南旧地,广达与齐军会于大岘,大破之,斩其敷城王张元范。进克北徐州。

太建五年,各路军队北伐,进取淮南故地。鲁广达与齐军在大岘会战,大破齐军,杀了齐的敷城王张元范,进而攻下了北徐州。

仍授北徐州刺史。

朝廷便任命他为北徐州刺史。

十年,授都督、合州刺史。

太建十年,授都督、合州刺史。

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围寿春,诏遣中领军樊毅、左卫将军任忠等分部趣阳平、秦郡,广达率衆入淮爲掎角以击之。

太建十一年,周将梁士彦包围了寿春,诏令中领军樊毅、左卫将军任忠等分路赶往阳平、秦郡,鲁广达率领部众入淮形成犄角以进击。

周军攻陷豫、霍二州,南北兖、晋等各自拔,诸将并无功,尽失淮南之地,广达因免官,以侯还第。

周军攻陷了豫霍二州,南北兖州、晋州等地军队也各自退走。梁的各将领都没有功,淮南的土地全失掉了,鲁广达因此被免官,以侯爵的身份回乡。

十二年,与南豫州刺史樊毅北讨,克郭默城。

太建十三年,鲁广达与南豫州刺史樊毅一起讨伐北方,攻克了郭默城。

寻授平西将军、都督郢州以上七州诸军事,顿兵江夏。

不久,他被授予平西将军,都督郢州以上七州诸军事,驻军在江夏。

周安州总管元景山征江外,广达命偏师击走之。

周安州总管元景山进兵江南。鲁广达派了他的一部分军队打跑了周军。

至德二年,爲侍中,改封绥越郡公。

至德二年,鲁广达任侍中,改封绥越郡公。

寻爲中领军。

不久任中领军。

及贺若弼进军锺山,广达于白土冈置阵,与弼旗鼓相对。

后来贺若弼进军钟山,鲁广达在白土冈布阵,与贺若弼旗鼓相对。

广达躬擐甲胄,手执桴鼓,率励敢死而进,隋军退走。

广达身披盔甲,手拿鼓槌,率领精神振奋的敢死队前进,隋军只好退走。

如是者数四。

就这样四次打退隋军。

及弼乘胜至宫城,烧北掖门,广达犹督馀兵苦战不息。

当贺若弼乘胜到达宫城,烧了光掖门时,鲁广达仍带领余下的士兵苦战不止。

会日暮,乃解甲,面台再拜恸哭。谓衆曰: 我身不能救国,负罪深矣。

到天黑,他解下战甲,面向朝廷再拜而痛哭,他对众将士说: 我不能拯救国家,有大罪啊!

士卒皆涕泣歔欷,于是就执。

士兵们都哭出声来,最后他们都被隋军抓获。

祯明三年,依例入隋。

祯明三年,鲁广达依常例入隋。

广达追怆本朝沦覆,遘疾不疗,寻以愤慨卒。

他追念悲伤陈的沦亡覆灭,得了病不肯治疗,不久便因愤懑去世。

尚书令江总抚柩恸哭,乃命笔题其棺头,爲诗曰: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尚书令江总抚着广达的灵柩大放悲声,他提笔在棺材头上题诗: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又制广达墓铭,述其忠概。

江总撰写了鲁广达的墓志铭,记叙了他忠义一生的概况。

初,隋将韩擒济江,广达长子世真在新蔡,乃与其弟世雄及所部奔擒,擒遣使致书招广达。

起初,隋将韩擒虎渡江,广达的长子世真在新蔡,就与他弟弟世雄以及所率领的部众投奔韩擒虎。

广达时屯兵都下,乃自劾廷尉请罪,后主谓曰: 世真虽异路中大夫,公国之重臣,吾所恃赖,岂得自同嫌疑之间乎?

韩擒虎派使者送信招降鲁广达,广达这时驻军在都下,他自动去廷尉那里请罪。后主说: 世真虽然走了不同的路,但中大夫,您是国家的重臣,我所依赖的人,怎么等同于有嫌疑的人呢?

加赐黄金,即日还营。

于是加赐黄金给鲁广达,让他当天就回军营。

广达有队主杨孝辩,时从广达在军中,力战陷阵,其子亦随孝辩挥刀杀隋兵十馀人,力穷,父子俱死。

鲁广达有个队主名叫杨孝辩,当时跟随广达在军中。他奋力作战,冲锋陷阵,他的儿子也跟孝辩一起挥刀杀死十几位隋兵,力尽,父子都战死。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也。

萧摩诃字元胤,兰陵人。

父谅,梁始兴郡丞。

父亲萧谅,在梁朝为始兴王郡丞。

摩诃随父之郡,年数岁而父卒,其姊夫蔡路养时在南康,乃收养之。

摩诃随父亲到始兴郡,几岁父亲就死了,他姐夫蔡路养当时在南康,就收养了他。

稍长,果毅有勇力。

年岁稍长后,果敢坚毅而有勇力。

侯景之乱,陈武帝赴援建邺,路养起兵拒武帝,摩诃时年十三,单骑出战,军中莫有当者。

侯景作乱时,陈武帝赴建康救援,蔡路养起兵抗拒武帝。摩诃当时才十三岁,就单骑出战,敌军中无人能够抵挡。

及路养败,摩诃归侯安都,常从征讨,安都遇之甚厚。

及路养战败,摩诃归顺侯安都,经常跟从他征讨,安都待他很好。

及任约、徐嗣徽引齐兵爲寇,武帝遣安都北拒齐军于锺山龙尾及北郊坛。

任约、徐嗣徽勾引北齐侵犯陈朝,武帝派侯安都在钟山龙尾和北郊坛抵御齐军。

安都谓摩诃曰: 卿骁勇有名,千闻不如一见。

安都对摩诃说: 听说你以骁勇闻名,千闻不如一见。

摩诃对曰: 今日令公见之。

摩诃回答说: 今天让明公见一见。

及战,安都坠马被围,摩诃独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稍解去,安都乃免。

交战中,安都坠马被围,摩诃单骑大呼,直冲齐军,齐军渐退,安都才幸免于难。

以平留异、欧阳纥功,累迁巴山太守。

摩诃以平留异、欧阳纥的战功,渐次升迁为巴山太守。

太建五年,衆军北伐,摩诃随都督吴明彻济江攻秦郡。

太建五年,大军北伐,摩诃跟随都督吴明彻过江攻秦郡。

时齐遣大将尉破胡等率衆十万来援,其前队有 苍头 、 犀角 、 大力 之号,皆身长八尺,膂力绝伦,其锋甚锐。

当时齐派大将尉破胡等率兵十万来援,前队有 苍头 、 犀角 、 大力 的名号,其人都身长八尺,膂力过人,锐不可当。

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衆军尤惮之。

又有个西域胡人,善射,箭无虚发,众军尤其怕他。

及将战,明彻谓摩诃曰: 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顔良矣。

当要交战时,明彻对摩诃说: 如果能消灭这胡人,就灭了敌军的锐气,君有关、张之名,应该斩颜良了。

摩诃曰: 愿得识其形状。

摩诃说: 我要知道他的模样。

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云胡绛衣,桦皮装弓,两端骨弭。

明彻便把认识这胡人的投降者叫来,说这胡人穿红衣服,弓上裹有桦树皮,两端有骨珥。

明彻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仍自酌酒饮摩诃。

明彻派人去窥探,知道这胡人在阵中,于是亲自为摩诃斟酒。

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

摩诃饮罢,纵马直冲齐军。那胡人挺身出阵上前十余步,拉满弓还未及射击,摩诃遥掷铣钅见,正中他额头,仆倒在地。

齐军 大力 十余人出战,摩诃又斩之,于是齐师退走。

齐军 大力 十余人出战,摩诃又斩了他们,于是齐军败退。

以功封廉平县伯。

他因功封为廉平县伯。

寻进爲侯,位太仆卿。

不久晋升为侯,官作到太仆卿。

又随明彻进围宿预,击走齐将王康得,以功除晋熙太守。

又随吴明彻进兵围宿预,打退齐将王康德,因功被封为晋熙太守。

九年,明彻进军吕梁,与齐大战,摩诃率七骑先入,手夺齐军大旗,齐衆大溃。

太建九年,明彻进军吕梁,与齐军大战,摩诃率领七骑首先冲入敌阵,亲手夺取齐军大旗,齐军大溃。

以功授谯州刺史。

因功被授予谯州刺史。

及周武帝灭齐,遣其将宇文忻争吕梁。

周武帝灭齐,派其大将宇文忻争夺吕梁。

忻时有精骑数千,摩诃领十二骑,深入周军,从横奋击,斩馘甚衆。

宇文忻当时有精税骑兵数千,摩诃率十二骑深入周军,纵横奋击,杀伤敌军很多。

及周遣大将王轨来赴,结长围连锁于吕梁下流,断大军还路。

后来周朝派大将王轨来援,在吕梁下游结连营水栅,断绝陈军归路。

摩诃谓明彻曰: 闻轨始锁下流,其两头筑城,今尚未立,公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拒。彼城若立,则吾属虏矣。

摩诃对明彻说: 听说王轨开始封锁下游,并在封锁线两头筑成,现在还没有筑好,你如果派我去攻打,他一定不敢抗拒而放弃;如果等城筑成,我们就得成为他的俘虏了。

明彻奋髯曰: 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

明彻一挥胡须说: 拔旗陷阵,是你的事;深谋远虑,是老夫的事。

摩诃失色而退。

摩诃变了脸色退出。

一旬之中,水路遂断,周兵益至。

十天之内,水路被切断,周朝援兵到的更多。

摩诃又请曰: 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爲耻。

摩诃又请求说: 如今求战不能,进退无路,如果偷偷突围出去,也不算耻辱。

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驱驰前后,必使公安达京邑。

希望明公率步兵乘坐车马慢慢走。我前后奔走照应,一定让明公平安回到京都。

明彻曰: 弟计乃良图也。

明彻说: 老弟的计划真是好主意。

然老夫受脤专征,今被围逼,惭置无地。

然而老夫受君王重托率兵出征,如今被围困逼迫,惭愧无地。

且步军既多,吾爲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相率兼行,弟马军宜须在前。

况且我们既然是步兵多,我作为总督,必须亲自殿后,督促军队赶路。老弟率马军应该走在前边。

摩诃因夜发,选精骑八千,率先冲突,自后衆骑继焉。

摩诃于是在夜间出发,挑选八千精骑,率先突围,众骑紧随其后。

比旦,达淮南。

天亮时,到达淮南。

宣帝征还,授右卫将军。

陈宣帝征召他还京,授予右卫将军之职。

及宣帝崩,始兴王叔陵于殿内手刃后主,遂奔东府城。

宣帝驾崩,始兴王陈叔陵在殿内用刀砍伤后主,又逃到东府城。

摩诃入受敕,乃率马步数百趣东府城,斩之。

摩诃入朝领受敕令,率马步军数百人赶到东府城,斩了陈叔陵。

以功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

因功授予车骑大将军,封绥建郡公。

叔陵素所蓄聚金帛累巨万,后主悉以赐之。

叔陵平时聚敛的金帛成千累万,后主把它们都赏了摩诃。

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后又改授侍中、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旧制三公黄合听事置鸱尾。

依照旧制,三公官署的厅堂屋脊两端都有鸱尾装饰。

后主特诏摩诃开黄合,门施行马,听事寝堂,并置鸱尾。

后主特别下诏准许摩诃依照三公将其官署称黄阁,门外放置阻止人马通行的行马。其厅堂和寝堂,都设置鸱尾。

仍以其女爲皇太子妃。

并把他的女儿立为皇太子妃。

会隋总管贺若弼镇广陵,后主委摩诃御之,授南徐州刺史。

当时隋朝总管贺若弼镇守广陵,后主委任摩诃抵御他,官作南徐州刺史。

祯明三年元会,征摩诃还朝,弼乘虚济江,袭京口。

祯明三年元旦皇帝接见群臣,征召摩诃还朝,贺若弼乘虚渡江,袭击京口。

摩诃请率兵逆战,后主不许。

摩诃请求率兵迎战,后主不许。

及弼进锺山,摩诃又曰: 弼悬军深入,垒堑未坚,出兵掩袭,必克。

等到贺若弼兵进到钟山,摩诃又请求说: 贺若弼孤军深入,阵地还不稳固,现在出兵袭击,一定能战胜他。

又不许。

后主又不答应。

及将出战,后主谓曰: 公可爲我一决。

等到后来要出战时,后主对他说: 先生可为我拼死一战。

摩诃曰: 从来行阵,爲国爲身,今日之事,兼爲妻子。

摩诃回答: 从来作战,都是为国家为自己,今日之事,就要兼顾妻子了。

后主多出金帛赋诸军,以充赏赐。

后主拿出许多金帛给予众军,作为赏赐。

令中领军鲁广达陈兵白土冈,居衆军南,镇东大将军任忠次之,护军将军樊毅、都官尚书孔范又次之,摩诃军最居北。衆军南北亘二十里,首尾进退不相知。

令中领军鲁广达陈兵白土冈,居众军南面,镇东大将军任忠在他后边,护军将军樊毅、都官尚书孔范又居其后,摩诃率军居于最北面,众军南北连绵二十里,首尾进退互不了解。

弼初谓未战,将轻骑登山,望见衆军,因驰下置阵。

贺若弼起初没有主动出战,带领轻骑登山,观察了陈军形势,于是奔下山来布阵。

后主通于摩诃之妻,故摩诃虽领劲兵八千,初无战意,唯鲁广达、田端以其徒力战。

后主和摩诃的妻子私通,所以摩诃虽率领八千精锐,却没有一点儿斗志,只有鲁广达、田端带领他们的部下奋力作战。

贺若弼及所部行军七总管杨牙、韩洪、员明、黄昕、张默言、达奚隆、张辩等甲士凡八千人,各勒阵以待之。

贺若弼和他部下行军七总管杨牙、韩洪、员明、黄昕、张默言、达奚隆、张辩等甲士共八千人,各列阵以待。

弼躬当鲁广达,麾下战死者二百七十三人,弼纵烟以自隐,窘而复振。

贺若弼亲自与鲁广达对阵,部下战死的有二百七十三人,贺若弼烧烟火作掩护,先是败退,后又振作起来。

陈兵得人头,皆走献后主,求赏金银。

陈兵砍得隋兵人头,都跑回去交给后主,以求赏赐金银。

弼更趣孔范,范兵暂交便败走。

贺若弼又挥兵冲击孔范,孔范兵刚一交手便败逃。

陈军尽溃,死者五千人。

陈军全部溃败,死了五千人。

诸门卫皆走,黄昕驰烧北掖门而入。

各处门卫都已逃跑,黄昕纵马焚烧北掖门而入。

员明禽摩诃以送弼,弼以刀临颈,词色不挠,乃释而礼之。

员明擒获摩诃送交贺若弼,贺若弼把刀架在他脖子上,见他神色不变,语调不软,于是便给他松绑并以礼相待。

及城平,弼置后主于德教殿,令兵卫守,摩诃请弼曰: 今爲囚虏,命在斯须,愿一见旧主,死无所恨。

等到建康被平定,贺若弼把陈后主关在德教殿里,令兵士守卫。摩诃向贺若弼请求说: 如今我已成囚徒,命在旦夕,愿意见一见旧主,死而无憾。

弼哀而许之。

贺若弼心生怜悯而答应了他。

入见后主,俯伏号泣,仍于旧厨取食进之,辞诀而出,守卫者皆不能仰视。

摩诃入殿内见后主,伏地号泣,并到旧日厨房去给后主拿来吃的,然后诀别而出,守卫的隋兵见了都低头下泪。

隋文帝闻摩诃抗答贺若弼,曰: 壮士也,此亦人之所难。

隋文帝听说摩诃的严辞不屈,赞叹说: 壮士啊,这也是人难以做到的。

入隋,授开府仪同三司。

入隋朝后,官授开府仪同三司。

寻从汉王谅诣并州,同谅作逆,伏诛,年七十三。

不久跟随汉王杨谅到并州,和杨谅一同谋反,被杀,年七十三岁。

摩诃讷于言,恂恂长者。

萧摩诃拙于言辞,是个志诚长者。

至于临戎对寇,志气奋发,所向无前。

可是临阵对敌时,却勇气勃发,所向无前。

聪敏有识量,涉猎经史,解风角兵书,颇能属文,便骑射,官至王府谘议。

不到二十岁时,在京口跟随侯安都,生性爱打猎,没有一天不去游猎的。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也。

安都出兵征伐,摩诃立功最多。任忠,字奉城。小名蛮奴,汝阴人。

少孤微,不爲乡党所齿。

任忠从小孤单,地位低下,被乡里人看不起。

及长,谲诡多计略,膂力过人,尤善骑射,州里少年皆附之。

长大以后,他很狡诈,主意很多,体力过人,特别善于骑马、射箭,州里的年轻人都归附他。

梁鄱阳王萧范爲合州刺史,闻其名,引置左右。

梁鄱阳王萧范任合州刺史时,听说了任忠的情况,将他安排在自己身边。

侯景之乱,忠率乡党数百人,随晋熙太守梅伯龙讨景将王贵显于寿春,每战却敌。

侯景之乱时,任忠率领乡中几百人众,跟随晋阳太守梅伯龙去寿春讨伐侯景手下的将领王贵显,每次作战都能打败敌人。

会土人胡通聚衆寇抄,范命忠与主帅梅思立并军讨平之。

本地人胡通聚众为寇大肆掳掠时,萧范派任忠与主帅梅思立共同去讨平胡通。

仍随范世子嗣率衆入援,会京城陷,旋戍晋熙。

后来任忠仍跟随萧范的世子萧嗣率军入京救援,但京城陷落,不久他们便去守卫晋熙。

侯景平,授荡寇将军。

侯景之乱被平定后,任忠被授任荡寇将军。

王琳立萧庄,署忠爲巴陵太守。

王琳立萧庄为梁王,委任任忠为巴陵太守。

琳败,还朝,授明毅将军、安湘太守,仍随侯瑱进讨巴、湘。

王琳失败后,任忠回到朝廷,官授明毅将军、安湘太守,仍然跟随侯王真进讨巴、湘之地。

累迁豫甯太守,衡阳内史。

后来他多次升迁为豫宁太守,衡阳内史。

华皎之举兵也,忠预其谋。及皎平,宣帝以忠先有密啓于朝廷,释而不问。

华皎发动兵变,任忠事先参与了预谋,后来华皎被讨平,陈宣帝认为任忠事先将兵变之事密告朝廷,因此将任忠释放了而没有问罪。

太建初,随章昭达讨欧阳纥于广州,以功授直合将军。

太建初,任忠跟随章昭达在广州讨伐欧阳纥,因有功被授直阁将军。

迁武毅将军、庐陵内史。

后来升任武毅将军、庐陵内史。

秩满,入爲右军将军。

任期满,任忠入朝任右军将军。

五年,衆军北伐,忠将兵出西道,击走齐历阳王高景安于大岘,逐北至东关,仍克其东西二城。

太建五年,众军北伐,任忠带兵出西道,在大岘打跑了齐历阳王高景安,他们又向北追击齐兵一直追到东关,攻下了它的东西二城。

进军蕲、谯,并拔之。

他又进军蕲、谯二州,都取得了胜利。

径袭合肥,入其郛。进克霍州。

他们又直接袭击合肥,攻进了外城,进而又攻克了霍州。

以功授员外散骑常侍,封安复县侯。

任忠因有功被授予员外散骑常侍,封为安复县侯。

吕梁之丧师也,忠全军而还。

当吕梁兵败时,任忠的军队却完好地回朝。

寻授忠都督寿阳、新蔡、霍州缘淮衆军,霍州刺史。

不久,授任忠都督寿阳、新蔡、霍州沿淮河的各路军队、霍州刺史。

入爲左卫将军。

后又入朝为左卫将军。

迁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加都督。

又升为平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并担任都督。

率步骑趣历阳。

任忠率领步兵、骑兵来攻历阳。

周遣王延贵率衆爲援,忠大破之,生禽延贵。

周派王延贵率人马作为援兵,任忠大胜该部,活捉了王延贵。

后主嗣位,进号镇南将军,给鼓吹一部。

陈后主即位,晋封任忠为镇南大将军,并赐给他鼓吹一部。

入爲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

任忠后来又入朝任领军将军,加侍中,改封梁信郡公。

出爲吴兴内史。

又出任吴兴内史。

及隋兵济江、忠自吴兴入赴,屯军朱雀门。

隋兵过江时,任忠自吴兴赶赴京城,在朱雀门驻扎军队,后主召集萧摩诃及其他官员在内殿商议大事。

后主召萧摩诃以下于内殿定议,忠曰: 兵法客贵速战,主贵持重。

任忠说: 兵法中说,前来攻打的客军贵在速决,守城的主军贵在坚持、稳重。

今国家足食足兵,宜固守台城,缘淮立栅。

现在国家兵多粮足,应当固守台城,沿淮树立栅栏。

北军虽来,勿与交战,分兵断江路,无令彼信得通。

即使隋军来了,不让他们互通信息。请给我一万精兵,战船三百艘,渡江直接突袭六合。

给臣精兵一万,金翅三百艘,下江径掩六合。彼大军必言其度江将士已被获,自然挫气。淮南土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臣复扬声欲往徐州,断彼归路,则诸军不击而自去。

敌人的主力部队肯定认为他们那些渡江的将士被我们抓获,锐气自然受挫;淮南当地人,与我原来就很熟悉,听说我去,肯定会响应并跟从作战;我再扬言要去徐州,要切断他们的归路,这样,敌军就不攻自退了。

待春水长,上江周罗睺等衆军,必沿流赴援,此良计矣。

等到春水上涨,江上游的周罗日侯等军队,肯定会顺水而下赶来救援,这是一个好计策。

后主不能从。

后主不采纳他的意见。

明日欻然曰: 腹烦杀人,唤萧郎作一打。

第二天却突然说: 心里烦死人,让萧郎去打一下。

忠叩头苦请勿战,后主从孔范言,乃战,于是据白土冈阵。

任忠叩头苦苦劝告后主不要出战,但后主听从了孔范的话,还是出战北军,于是在白土冈摆阵。

及军败,忠驰入台,见后主,言败状,曰: 官好住,无所用力。

战败以后,任忠急忙入朝见后主,说了战败的情景后说: 皇上安心住下,我没有用力的地方了。

后主与之金两縢曰: 爲我南岸收募人,犹可一战。

后主给他两袋金子,说: 替我在南岸收募士兵,还可再一战。

忠曰: 陛下唯当具舟烜,就上流衆军,臣以死奉卫。

任忠说: 陛下应当备好船只,去上游诸军那里,我当以死奉卫。

后主信之,敕忠出部分。

后主相信了他,下令让任忠带部分人去联系。

忠辞云: 臣处分讫,即奉迎。

任忠告辞说: 我安排好,马上就来奉迎陛下。

后主令宫人装束以待忠,久望不至。

后主命令宫中人收拾好行装等待任忠,但等了许久却不见他回来。

时隋将韩擒自新林进军,忠率数骑往石子冈降之。仍引擒军共入南掖门。

当时隋将韩擒虎从新林进军,任忠领着几骑人马前往石子冈投降隋军,又领韩擒虎军队入了南掖门。

台城平,入长安,隋授开府仪同三司。卒,年七十七。

台城平定后,任忠进入长安,隋授他开府仪同三司,死时七十七岁。

隋文帝后以散骑常侍袁元友能直言于后主,嘉之,擢拜主爵侍郎,谓群臣曰: 平陈之初,我悔不杀任蛮奴。

隋文帝后来因散骑常侍袁元友能对陈后主直言进谏而称赞他,提升他当主爵侍郎,他对群臣说: 我后悔刚平定陈时没杀了任蛮奴。

受人荣禄,兼当重寄,不能横尸,云 无所用力 ,与弘演纳肝,何其远也。

他受人荣华富贵,而且寄以重托,不能以死相报,却说 没法用力 ,比起弘演纳肝那样的忠义,相差是何等之远啊!

子幼武,位仪同三司。

任忠的儿子幼武,官至仪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