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十三

彦节少以宗室清谨见知,孝武时,其弟遐坐通嫡母殷氏养女云敷,殷每禁之。

刘彦节在少年时候就以宗室中的清雅恭谨者而知名。孝武帝时,他弟弟刘遐因为私通嫡母殷氏的养女云敷,常常被殷氏禁闭。

及殷亡,口血出,衆疑遐行毒害。

殷氏死了以后,口中出血,众人怀疑是刘遐毒害的。

孝武使彦节从弟祗讽彦节啓证其事。

孝武帝让刘彦节的堂弟刘祗启发刘彦节出面证明这件事。

彦节曰: 行路之人尚不应尔,今日乃可一门同尽,无容奉敕。

刘彦节说: 过路的人尚且不应该这样,今日怎么可以同门的人一块都死?

衆以此称之。

我不能接受圣旨。

后废帝即位,累迁尚书左仆射,参选。

众人因此对他非常称赞。后废帝即位,他逐步升迁为尚书左仆射,参与选拔官员。

元徽元年,领吏部,加兵五百人。

元徽元年,兼管吏部,增加兵士五百人。

桂阳王休范爲逆,中领军刘勉出守石头,彦节权兼领军将军,所给加兵,自随入殿。

桂阳王刘休范反叛,中领军刘面力出京守卫石头城,刘彦节临时兼任领军将军,所派给他的卫兵跟随进入宫殿。

封当阳侯,与齐高帝、袁粲、褚彦回分日入直,平决机事,迁中书令,加抚军将军。

封为当阳侯,与齐高帝、袁粲、褚彦回分天入宫值勤,平等地决定机要大事。又改任中书令,加官为辅军将军。

及帝废爲苍梧王,彦节出集议,于路逢从弟韫。

后来皇帝被废为苍梧王,刘彦节出去参加集体议事,在路上遇见了堂弟刘韫。

韫问曰: 今日之事,故当归兄邪?

刘韫问他说: 今天的事,当然应该归于兄长了吧?

彦节曰: 吾等已让领军矣。

刘彦节说: 我们已经让出了领军了。

韫捶胸曰: 兄肉中讵有血邪,今年族矣。

刘韫捶着胸脯说: 兄长肉中难道还有血吗?今年我们要全家被杀了!

齐高帝闻而恶之。

齐高帝听说后非常厌恶。

顺帝即位,转尚书令。

顺帝即位,刘彦节转任中书令。

时齐高帝辅政,彦节知运祚将迁,密怀异图。

当时齐高帝辅政,刘彦节知道宋朝的天命将要完结,秘密地怀有异图。

及沈攸之举兵,齐高帝入屯朝堂,袁粲镇石头,潜与彦节及诸大将黄回等谋夜会石头,诘旦乃发。

沈攸之起兵后,齐高帝入京屯驻朝堂,袁粲镇守石头城,暗中与刘彦节以及诸位大将黄回等人谋划夜会石头城,决定次日凌晨出发。

彦节素怯,骚扰不自安。

刘彦节平素怯弱,慌乱不能自安。

再晡后,便自丹阳郡车载妇女,尽室奔石头。

下午后半晌,便从丹阳郡用车拉上妇女,全部奔向石头城。

临去,妇萧氏强劝令食,彦节歠羹写胸中,手振不自禁。

临走的时候,妇人萧氏强劝着让他吃些饭,刘彦节端着羹糊,洒在了胸前,手一直在发抖,不能自控。

其主簿丁灵卫闻难即入,语左右曰: 今日之事,难以取济。但我受刘公厚恩,义无二情。

他的主簿丁灵卫听到危难消息,立即进宫,对身边的人们说: 今天的事情,难以成功,但我受了刘公的厚恩,坚守信义,决无二心。

及至见粲,粲惊曰: 何遽便来,事今败矣。

等见了袁粲,袁粲惊愕地说: 怎么现在就来了?事情现在要失败了!

彦节曰: 今得见公,万死何恨。

刘彦节说: 今天能够见到您,就万死无恨了。

从弟韫直省内,与直合将军卜伯兴谋其夜共攻齐高帝,会彦节事觉,秣陵令刘实、建康令刘遐密告齐高帝,高帝夜使骁骑将军王敬则收杀之,伯兴亦遇害。

他的堂弟刘韫在台省值勤,和直阁将军卜伯兴谋划这天夜里共同进攻齐高帝,正遇上刘彦节的事情被发觉,秣陵令刘实、建康令刘遐秘密地报告了齐高帝,高帝连夜派骁骑将军王敬则把他抓住杀死,卜伯兴也同时遇害。

粲败,彦节踰城走,于额檐湖见禽被杀。

袁粲失败,刘彦节越过城墙逃走,在鹅檐湖被捉住杀死。

彦节子俣尝赋诗云: 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刘彦节的儿子刘俣和弟弟刘陔曾经赋诗说: 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

时咸云此爲祅句。

当时都说这是妖句。

事败,俣与弟陔剃发被法服向京口,于客舍爲人识,执于建康狱尽杀之。

事情失败后,刘俣和刘陔剃了头发、披了法服逃向京口,在客舍被人认出,抓到了建康监狱全都杀死。

彦节既贵,士子自非三署不得上方榻,时人以此少之。

当初刘彦节身份变得高贵以后,士子除了三署的官员都不会被让到上方的坐榻上,当时的人们因此而对他很有微词。

其妻萧思话女也,常惧祸败,每谓曰: 君富贵已足,故应爲儿作计。

他的妻子是萧思话的女儿,常常害怕遇祸败亡,经常说: 您的富贵已经足够了,所以应该为儿女考虑。

彦节不从,故及祸。

刘彦节不听,所以遭了祸患。

彦节弟遐字彦道,爲嫡母殷暴亡,有司纠之,徙始安郡。

刘彦节的弟弟刘遐字彦道,因为嫡母殷氏暴死,有关部门对他进行纠弹,把他迁到了始安郡。

后得还,位吴郡太守,至是亦见诛。

后来得以返回,位居吴郡太守,到现在也被杀死。

遐人才甚凡,自讳名有同主讳,常对客曰: 孝武无道,见枉杀母。

刘遐人材非常平凡,自己忌讳自己的名字像君主忌讳自己的名字一样,常常对客人说: 孝武帝无道,冤枉地杀死了我的母亲。

义庆爲荆州,庙主当随往江陵,文帝下诏褒美勋德及慈荫之重,追崇丞相,加殊礼,鸾辂九旒,黄屋左纛,给节钺,前后部羽葆、鼓吹,虎贲班剑百人。

他就是这样地呆痴。等刘彦节当了权,刘遐多次要求做地方诸侯。

及长沙太妃檀氏、临川太妃曹氏后薨,葬皆准给。

刘彦节说: 我在这个地位,而任用你做州郡长官,在名声上很不好听。 刘遐说: 富贵了就说不能彼此相关,如果是连坐的时候,能够幸免吗?

义庆幼爲武帝所知,年十三袭封南郡公。

到现在果然也被杀死。刘义庆幼年时就被武帝所闻知,十三岁时世袭封爵为南郡公。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

元嘉中爲丹阳尹。

元嘉时期担任丹阳尹。

有百姓黄初妻赵杀子妇遇赦,应避孙雠。

当时有一个老百姓黄初的妻子赵氏杀死了儿子的媳妇,又遇到了赦免,应该回避孙子的仇视。

义庆议以爲 周礼父母之仇,避之海外,盖以莫大之冤,理不可夺。

刘义庆的意见认为 按照周朝的礼法,关系到父母的仇恨,要到海外避开,因为那是最大的冤仇,用道理无法消除。

至于骨肉相残,当求之法外。

至于亲骨肉相残杀,必须在法律之外寻求解决。

礼有过失之宥,律无雠祖之文。

礼法上有对于过失的宽大,法律上无仇视祖辈的条文。

况赵之纵暴,本由于酒,论心即实,事尽荒耄。

况且赵氏发生暴行,根本原因是在于酗酒,推论人心对照实况,事情完全是荒唐的。

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雠,宜共天同域,无亏孝道 。

怎能把荒唐的老祖母,等同于一般的大仇人,应该共戴一天、同处一地,不损害孝道。

六年,加尚书左仆射。

元嘉六年担任尚书左仆射。

八年,太白犯左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外镇。

八年,太白星侵犯了左执法星,刘义庆害怕会有灾祸,请求到外地任职。

文帝诏谕之,以爲 玄象茫昧,左执法尝有变,王光禄至今平安。

文帝下诏书对他进行开导,认为: 天象幽暗不明,左执法星曾经有过变化,可是王光禄至今平安无事。

日蚀三朝,天下之至忌,晋孝武初有此异。

正月初一日蚀,是天下最大的忌讳,晋孝武帝最先遇到这种异象。

彼庸主耳,犹竟无他 。

他不过是一个庸碌的君主,仍是最终没有什么妨害。

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

刘义庆坚持请求解除仆射之职,才最后批准了他。

九年,出爲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

元嘉九年,出朝担任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任都督。

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诸子遍居之。

荆州占据着上游这一重要地位,物资兵甲占朝廷的一半,所以武帝的各位儿子普遍都在那里任过职。

义庆以宗室令美,故特有此授。

刘义庆因为是宗室的美才,所以特别授予了这一职务。

性谦虚,始至及去镇,迎送物并不受。

他性情谦虚,刚刚到任和最后离任而去,欢迎和欢送的财物一律不收。

十二年,普使内外群臣举士,义庆表举前临沮令新野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龚祈、处士南阳师觉授。

元嘉十二年,普遍地让朝内外的臣僚们举荐人材,刘义庆上表推荐前临沮县令新野人庾实、前征奉朝请武陵人袭祈、无官人士南阳人师觉授。

义庆留心抚物,州统内官长亲老不随在官舍者,一年听三吏饷家。

刘义庆注意安抚人心,州辖以内官长的双亲和老人没有跟随住在官舍中的,一年之中允许三次由官吏给家里赠送东西。

先是,王弘爲江州,亦有此制。

在此以前,王弘治理江州也有这种规定。

在州八年,爲西土所安。

刘义庆在荆州呆了八年,成为西部的一个安定地区。

撰徐州先贤传十卷奏上之。

他写成了《徐州先贤传》十卷上奏给朝廷。

又拟班固典引爲典叙,以述皇代之美。

又模仿班固的《典引》写成了《典叙》,用以叙述当朝功德的美好。

改授江州,又迁南兖州刺史,并带都督。

后来改换任职地点到江州,又调任南兖州刺史,都兼任都督。

寻即本号加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又在本职基础上加封开府仪同三司。

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文辞虽不多,足爲宗室之表。

他性情简约朴素,很少特殊嗜好和欲望,爱好文章义理,文章辞赋虽然不多,但是足可以作为宗室的表率。

历任无浮淫之过;唯晚节奉沙门颇致费损。

他在历次任职期间都没有浮华淫逸的过失;只是晚年供养僧徒耗费颇大。

少善骑乘,及长,不复跨马,招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

他少年时代就善于骑马,长大以后,不再跨马,招聚有才学的士人,不论远近一定前来。

太尉袁淑文冠当时,义庆在江州请爲卫军谘议。

太尉袁淑文在当时最为杰出,义庆在江州时请他为卫军咨议。

其馀吴郡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有辞章之美,引爲佐吏国臣。

其他像吴郡的陆展、东海的何长瑜、鲍照等,都有美妙的辞章,他都引为辅佐官吏和国家大臣。

所着世说十卷,撰集林二百卷,并行于世。

他所著的《世说》十卷,撰写的《集林》二百卷,一起在世上流传。

义真无子,文帝以第五子绍字休胤嗣,袭庐陵王。

文帝每次给义庆写信,常常都是用心斟酌。刘义庆在广陵生了病,而有白虹贯城,野獐进入府中,他心里十分厌恶,便上书请求回京,文帝准许他解除州上的职务,以本官号还朝。

绍少宽雅,位扬州刺史。

元嘉二十一年,在京城逝世,追赠为司空,谥号为康王。

薨。无子,以南平王铄子敬先嗣。

他的儿子哀王刘晔承袭爵位,被元凶劭杀死。

彭城王义康,永初元年,封彭城王。

刘晔的儿子刘绰又承袭爵位,升明三年被杀,封地革除。彭城王刘义康,在永初元年,被封为彭城王。

历南豫、南徐二州刺史,并加都督。

历任南豫、南徐二州刺史,并且都兼任都督。

文帝即位,爲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文帝即位,封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元嘉三年,改授都督、荆州刺史,给班剑三十人。

元嘉三年,改授都督、荆州刺史,配给仪仗三十人。

义康少而聪察,及居方任,职事修理。

刘义康少年时候就很聪颖明察,后来担任地方长官,工作优异而有条理。

六年,司徒王弘表义康宜还入辅。

元嘉六年,司徒王弘上表推荐刘义康应该还朝辅佐朝政。

征爲侍中、司徒、录尚书事、都督、南徐州刺史。

于是被征调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都督、南徐州刺史。

二府置佐领兵,与王弘共辅朝政。

两府设置官佐领兵,与王弘共同辅佐朝政。

弘既多疾,且每事推谦,自是内外衆务一断之义康。

王弘多病,而且常常进行推辞谦让,从此内外各种事务全都由刘义康决定。

太子詹事刘湛有经国才用,义康昔在豫州,湛爲长史,既素情款,至是待遇特隆,动皆谘访,故前后在藩多善政。

太子詹事刘湛有治国才能,刘义康过去在豫州,刘湛为长史,他们素来情意深厚,到这时待遇特别厚重,有事就去上门咨询,所以前后在地方职位上有很多善政。

九年,王弘薨,又领扬州刺史。

元嘉九年,王弘逝世,又兼任扬州刺史。

十二年,又领太子太傅。

十二年,又兼任太子太傅。

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

刘义康的性格爱好普通官吏的职务,专心于文案,鉴别是非,无不精细透彻。

既专朝权,事决自己,生杀大事,皆以录命断之。

专掌朝中大权后,事情都由自己决定,生杀大事,都要根据记录材料判定。

凡所陈奏,入无不可,方伯以下,并委义康授用,由是朝野辐凑,权倾天下。

凡是他提出的奏议,交给皇帝没有不批准的,诸侯以下的官员,全都交给刘义康选任,因此成为朝野运转的轴心,权力盖过天下。

义康亦自强不息,无有懈倦。

刘义康也自强不息,毫不松懈疲倦。

府门每旦常有数百乘车,虽重定卑人微,皆被接引。

他的府门前每天早晨常常有几百辆车子,即使是位卑人微,也都被接待。

又聪识过人,一闻必记,尝所暂遇,终身不忘。

他又聪明博识过人,听到一次,必定会记住,曾经暂时遇到的事情,终身不忘。

稠人广坐,每标题所忆,以示聪明,人物益以此推服之。

大庭广众之中,他常常写下自己所记忆的东西,以显示聪慧,人们越发因此而推重佩服他。

爱惜官爵,未尝以阶级私人。

他很爱惜自己掌管的官爵,从不以此赠送私人。

凡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自下乐爲竭力,不敢欺负。

凡是朝士中的有才能的,都招入自己的府中,下面的人都乐于效力,不敢欺骗和辜负他。

文帝有虚劳疾,每意有所想,便觉心中痛裂,属纩者相系。

文帝有虚劳的疾病,常常是意中有所想,便觉得心中疼痛欲裂,要不断地用丝绵放在口鼻前试验有无呼吸。

义康入侍医药,尽心卫奉,汤药饮食,非口所尝不进。

刘义康进去服侍用药,尽心伺候,汤药和饭,不是自己亲口尝过的不送给文帝吃。

或连夕不寝,弥日不解衣。

有时连续几夜不睡,整天不解衣服。

内外衆事,皆专决施行。

内外各种事情,都是独自决定施行。

十六年,进位大将军,领司徒。

元嘉十六年,晋升职位为大将军、兼司徒。

义康素无术学,待文义者甚薄。

刘义康素来没有什么学问和专长,对待有文才的人很淡薄。

袁淑尝诣义康,义康问其年,答曰: 邓仲华拜衮之岁。

袁淑曾经去拜访刘义康,刘义康问他的年龄,回答说: 邓仲华拜为大司徒之岁。

义康曰: 身不识也。

刘义康说: 我不知道啊。

淑又曰: 陆机入洛之年。

袁淑又说: 陆机入洛阳之年。

义康曰: 身不读书,君无爲作才语见向。

刘义康说: 我不读书,您不要用文才语言向我介绍。

其浅陋若此。

他就是这样的浅陋。

既闇大体,自谓兄弟至亲,不复存君臣形迹。率心而行,曾无猜防。

刘义康熟知大体,自己认为兄弟是至亲,不再计较君臣的界限,随意而行,不加猜疑和提防。

私置僮六千馀人,不以言台。

他私自设置仆婢六千多人,不告诉省台。

时四方献馈,皆以上品荐义康,而以次者供御。

当时四方贡献馈赠,都是把上品献给刘义康,而把较次的献给皇帝。

上尝冬月噉柑,叹其形味并劣,义康在坐,曰: 今年柑殊有佳者。

皇帝曾经在冬天吃柑子,慨叹形状和味道都太差。刘义康在座,说: 今年的柑子有些是很漂亮的。

遣还东府取柑,大供御者三寸。

就派人到东府去取回一些柑子,比献给皇帝的要大出三寸。

仆射殷景仁爲帝所宠,与刘湛素善,而意好晚乖,湛常欲因宰辅之权倾之。

仆射殷景仁被皇帝所宠爱,他和刘湛一向很要好,而后来却关系恶化。刘湛常常想借助于宰相的权力压过他。

景仁爲帝所保持,义康屡言不见用,湛愈愤。

殷景仁被皇帝所保护,刘义康屡次上言不被采用,刘湛越发愤怒。

南阳刘斌,湛之宗也,有涉俗才用,爲义康所知,自司徒右长史擢爲左长史。

南阳刘斌,是刘湛同一家族的,有经管世俗事务的才能,被刘义康所熟知,从司徒右长史提升为左长史。

从事中郎琅邪王履、主簿沛郡刘敬文、祭酒鲁郡孔胤秀并以倾侧自入,见帝疾笃,皆谓宜立长君。

从事中郎琅笽王刘履、主簿沛郡人刘敬文、祭酒鲁郡人孔胤秀都是靠排挤其他人自己升迁上来的,看到皇帝病重,都说应该另立年长的君主。

上尝危殆,使义康具顾命诏。

皇上曾经病情危险,让刘义康写一份临终遗命的诏书。

义康还省,流涕以告湛及景仁。

刘义康回到省台,流着眼泪把情况告诉了刘湛和殷景仁。

湛曰: 天下艰难,讵是幼主所御。

刘湛说: 天下局面艰难,哪里是幼主所能驾驭的?

义康、景仁并不答;而胤秀等辄就尚书仪曹索晋咸康立康帝旧事,义康不知也。

刘义康、殷景仁都不回答;而孔胤秀等人则从尚书仪曹那里找到了晋朝咸康年间立康帝的旧事,刘义康却不知道。

及帝疾瘳,微闻之;而斌等既爲义康所宠,遂结朋党,若有尽忠奉国不同己者,必构以罪黜。

等皇帝的病痊愈,稍微听到了一些;而刘斌等人既然被刘义康所宠爱,于是便结成朋党,如果有尽忠报国不同于自己的,一定要找个罪名把他们罢免。

每采景仁短长,或虚造同异以告湛,自是主相之势分矣。

他们常常挑剔殷景仁的一些长短,或者捏造一些异同去告诉刘湛,从此君主和宰相的双方对立就很明显了。

义康欲以斌爲丹阳尹,言其家贫。上觉之,曰: 以爲吴郡。

刘义康打算让刘斌做丹阳尹,说他家里贫寒,皇上觉察到了,就说: 让他去吴郡吧。

后会稽太守羊玄保求还,义康又欲以斌代之。

后来会稽太守羊玄保请求回京,刘义康又想让刘斌代替他。

上时未有所拟,仓卒曰: 我已用王鸿。

皇上当时没有准备,就仓促地说: 我已经用了王鸿。

上以嫌隙既成,将致大祸,十七年,乃收刘湛;又诛斌及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并贼曹孔劭秀、中兵邢怀明、主簿孔胤秀、丹阳丞孔文秀、司空从事中郎司马亮、乌程令盛昙泰;徙尚书库部郎何默子、余姚令韩景之、永兴令顔遥之、湛弟黄门郎素、斌弟给事中温于广州;王履废于家。

皇上看到矛盾已经形成,将会导致大祸,元嘉十七年,便逮捕了刘湛;又杀了刘斌以及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和贼曹孔劭秀、中兵邢怀明、主簿孔胤秀、丹阳丞孔文秀、司空从事中郎司马亮、乌程令盛昙泰;外调尚书库部郎何默子、余姚令韩景之、永兴令颜遥之、刘湛的弟弟黄门郎刘素、刘斌的弟弟给事中刘温到广州;王履罢官回家。

青州刺史杜骥勒兵殿内,以备非常。

青州刺史杜骥率兵进入殿内,以防备异常情况发生。

义康时入宿,留止中书省,遣人宣旨告以湛等罪。

刘义康当时入宫住宿,留在中书省中,皇帝派人去宣读圣旨宣告刘湛等人的罪状。

义康上表逊位,改授江州刺史,出镇豫章,实幽之也。

刘义康上表退位,改授他担任江州刺史,出京镇守豫章,其实是把他囚禁起来。

停省十馀日,桂阳侯义融、新渝侯义宗、秘书监徐湛之往来慰视。

停止了中书省职务十余天,桂阳侯刘义融、新渝侯刘义宗、秘书监徐湛之往来慰问探视。

于省奉辞,便下渚,上唯对之恸哭,遣沙门慧琳视之。

在吕书省告辞,便乘船上路了,皇上只是对着他痛哭,派遣和尚慧琳前去看他。

义康曰: 弟子有还理不?

刘义康说: 弟子还有回来的可能么?

琳公曰: 恨公不读数百卷书。

慧琳说: 遗憾您不读万卷书。

征虏司马萧斌爲义康所昵,刘斌等谗之被斥,乃以斌爲谘议,领豫章太守,事无大小皆委之。

征虏司马萧斌曾被刘义康所亲近,由于刘斌等人的谗毁而被排斥,刘义康便以萧斌为咨议,兼豫章太守,事情不分大小都委托给他。

司徒主簿谢综素爲义康所狎,以爲记室。

司徒主簿谢综平素被刘义康所亲昵,就让他做记室。

左右爱念者并听随从至豫章。

身边随从凡是他所喜欢留恋的都听凭跟随他到豫章。

辞州见许,资奉优厚,朝廷大事,皆报示之。

后来申请辞去江州的职务,得到批准,补贴优厚,朝廷大事,都报告他知道。

义康未败时,东府听事前井水忽涌,野雉江鸥并入所住斋前。

刘义康没有失败的时候,东府厅堂前面井里的水忽然上涌,野鸡江鸥都进入他所住的斋房前面。

龙骧参军巴东扶令育上表申明义康,奏,即收付建康狱赐死。

龙骧参军巴东人扶令育上表申明刘义康的情况,上奏以后,即被逮捕交付建康监狱赐命他自杀。

会稽长公主于兄弟爲长,帝所亲敬。

会稽长公主比兄弟年长,皇帝对她十分亲近敬重。

上尝就主宴集甚欢,主起再拜顿首,悲不自胜。

皇上曾经到公主那里参加宴会,十分欢欣,公主起身跪拜磕头,悲痛不能自制。

上不晓其意,起自扶之,主曰: 车子岁暮,必不见容,特乞其命。

皇上不明白她的意思,起身自己把她扶起来,公主说: 车子在今年年末,必定不会被宽容,我特地为他乞求性命。

因恸哭。

于是悲伤痛哭。

上亦流涕,指蒋山曰: 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是负初宁陵。

皇上也一起流泪,指着蒋山说: 一定不要有这样的顾虑,如果违背了今天的誓约,便是辜负了初宁陵的父母。

即封所饮酒赐义康曰: 会稽姊饮忆弟,所饮余,今封送。

就把所喝的酒封起来赐给刘义康说: 会稽姐姐饮了这酒便想起弟弟,饮后所剩下的,现在封存赠送给你。

车子,义康小字也。

车子,就是刘义康的小字。

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连义康,诏特宥大辟,并子女并免爲庶人,绝属籍,徙安成郡。

元嘉二十二年太子詹事范晔等谋反,事情与刘义康有关连,诏令特别宽大免除大辟的刑罚,与他的子女一起免为平民,革除族籍,迁到安成郡。

义康在安成读汉书见淮南厉王长事,废书叹曰: 前代乃有此,我得罪爲宜也。

刘义康在安成郡读《汉书》,看到了淮南厉王刘长的旧事,撂下书本慨叹说: 前代就有这种事情,我犯罪受罚理所应当。

二十四年,豫章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恽等谋奉戴义康,太尉江夏王义恭奏徙义康广州,奏可,未行,会魏军至瓜步,天下扰动,上虑有异志者奉义康爲乱,孝武时镇彭城及尚书左仆射何尚之并言宜早爲之所。

二十四年,豫章胡诞世、前吴平令袁恽等谋划拥戴刘义康,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奏表建议把刘义康迁徙到广州,得到批准,还没有执行,正赶上魏军开到了瓜步,天下骚动,皇上恐怕有异心的人推戴刘义康作乱,孝武帝当时镇守彭城,他和尚书左仆射何尚之都说应该及早作出安排。

二十八年正月,遣中书舍人严麝持药赐死。

二十八年正月,派遣中书舍人严麝带着药去赐他自杀。

义康不肯服药,曰: 佛教自杀不复人身。

刘义康不肯服药,说: 佛教说自杀的人不能再还为人身。

乃以被掩杀之,以侯礼葬安成郡。

于是便用被子把他闷死,以对待侯爵的礼节把他葬在安成郡。

子允,元凶杀之。

他的儿子,被元凶劭所杀死。

孝武大明四年,义康女玉秀等乞反葬旧茔,诏听之。

孝武帝大明四年,刘义康的女儿刘玉秀等请求迁回到旧坟地重葬,诏令同意她进行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