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十二
武德郗皇后讳徽,高平金乡人也。
武德郗皇后名叫郗徽,高平金乡人。
祖绍,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
祖父郗绍,是宋朝的国子祭酒、兼东海王师。
父晔,太子舍人,早卒。
父亲郗晔,是太子舍人,早死。
后母宋文帝女寻阳公主也,方娠,梦当生贵子。
皇后的母亲是宋文帝的女儿寻阳公主,她怀孕的时候,梦见当生贵子。
及后生,有赤光照室,器物尽明,家人怪之。
等皇后降生,有红光照耀房间,器物都很明亮,家里的人都很奇怪。
巫言此女光高,将有所妨,乃于水滨祓除之。
巫师说这姑娘光高,将会有所妨碍,于是就在水边进行祓除。
后幼明慧,善隶书,读史传。
郗皇后幼年很聪明,善于写隶书,喜欢读史传。
女工之事,无不闲习。
女红的事,都很娴熟。
宋后废帝将纳爲后,齐初,安陆王缅又欲结婚,郗氏并辞以女疾,乃止。
宋后废帝将要把她纳为皇后,齐朝初年,安陆王萧缅又要结婚,郗氏都以女儿有病来推辞,才算罢休。
齐建元末,嫔于武帝,生永兴公主玉姚、永世公主玉婉、永康公主玉嬛。
齐朝建元末年,嫁给武帝,生了永兴公主萧玉姚、永世公主萧玉婉、永康公主萧玉轘。
及武帝爲雍州刺史,殂于襄阳官舍,年三十二。
后来武帝做雍州刺史,她死在襄阳官舍,年龄三十二岁。
其年归葬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
当年归葬家乡南徐州南东海武进县东城里山。
中兴二年,武帝爲梁公,齐帝诏赠后爲梁公妃。
中兴二年,武帝为梁公,齐帝诏令赠郗皇后为梁公妃。
及武帝践阼,追崇爲皇后,諡曰德。
后来武帝登基,追尊为皇后,谥号为德。
陵曰修陵。
陵墓叫修陵。
后父晔,赠金紫光禄大夫。
皇后的父亲郗晔,赠给官号为金紫光禄大夫。
后酷妒忌,及终,化爲龙入于后宫井,通梦于帝。
郗皇后极为妒忌,死后,化为龙钻入后宫的井中,通梦给武帝。
或见形,光彩照灼。
有时现出龙形,光彩照耀。
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
武帝身体将要不安的时候,龙就激水腾涌。
于露井上爲殿,衣服委积,常置银鹿卢金瓶灌百味以祀之。
于是在露天的井口上建了一座宫殿,衣服堆积在上面,经常置放银辘轳金瓶灌上各种美味来祭祀她。
故帝卒不置后。
所以武帝终于不再设置皇后。
武丁贵嫔讳令光,谯国人也。
武丁贵嫔名字叫令光,谯国人。
祖父从官襄阳,因居沔北五女村,寓于刘惠明庑下。
祖父在襄阳担任属官,于是便居住在沔水北面的五女村,寄居在刘惠明的家中。
贵嫔生于樊城,初産有神光之异,紫气满室,故以 光 爲名。
丁贵嫔出生在樊城,刚产下来时候具有一种奇异的神光,满屋紫气,所以便以 光 做名字。
相者云 当大贵 。
相面的人说她 一定会大贵 。
少时与邻女月下纺绩,诸女并患蚊蚋,而贵嫔弗之觉也。
少年的时候和邻居的姑娘在月光下纺织,其他姑娘都被蚊子叮得难受,而丁贵嫔却不觉得。
乡人魏益德将娉之,未及成,而武帝镇樊城,尝登楼以望,见汉滨五采如龙,下有女子擘絖,则贵嫔也。
同乡人魏益德将要娶她,还没有办成,而梁武帝镇守樊城,曾经登楼了望,见汉水岸边五彩辉耀,像一条龙,下面有一个女子在分剥绵絮,就是贵嫔。
又丁氏因人以相者言闻之于帝,帝赠以金环,纳之,时年十四。
丁家又通过别人把相面人的话让武帝闻知,武帝把一个金环赠给她,后来娶了她,当时年龄是十四岁。
贵嫔生而有赤志在左臂,疗之不灭;又体多疣子,至是无何并失所在。
贵嫔生下来就有一颗红痣在左臂上,治疗也没有消除;又身上有许多疣子,到这时不久全都没有了。
德后酷忌,遇贵嫔无道,使日舂五斛,舂每中程,若有助者,被遇虽严,益小心祗敬。
德皇后妒忌心极强,对待贵嫔蛮横无道,让她每天舂米五斛,而她舂米经常达到要求,好像有神在帮助。受到的待遇虽然严厉,她却越发小心恭敬。
尝于供养经案侧,髣佛若见神人,心独异之。
她曾经在供奉神佛的经案旁边,仿佛看到了神人,心里独自感到诧异。
天监元年五月,有司奏爲贵人,未拜;其年八月,又奏爲贵嫔,居显阳殿。
天监元年五月,有关部门奏请封她为贵人,没有任命;当年八月,又奏请封她为贵嫔,居住在显阳殿。
及太子定位,有司奏曰: 皇太子副贰宸极,率土咸执吏礼。
到了太子地位确定的时候,有关部门上奏说: 皇太子是皇上的副手,普天下都对他执臣子的礼节。
既尽礼皇储,则所生不容无敬。
既然大家都尊崇太子,那么生他的母亲也就不容许不加敬重。
王侯妃主常得通信问者,及六宫三夫人虽与贵嫔同列,并应以敬皇太子之礼敬贵嫔。
经常得到问候的王侯贵妃公主,和六宫的三夫人,虽然与贵嫔同等地位,也都应以敬奉皇太子的礼节敬奉贵嫔。
宋元嘉中,始兴、武陵国臣并以吏敬敬王所生潘淑妃、路淑媛。
宋朝元嘉年间,始兴国、武陵国的臣子都是以官吏敬王的礼节敬奉生王的潘淑妃、路淑媛。
贵嫔于宫臣虽非小君,其义不异,与宋泰豫朝议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事义政同。
贵嫔对于宫中众臣来说,虽然不是小君,但是其中的道理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和宋朝泰豫元年朝官商议百官以官吏敬奉皇帝的礼节敬奉皇帝的生母,其道理正相同。
谓宫僚施敬,宜同吏礼,诣神兽门奉笺致谒,年节称庆,亦同如此。
主张宫中官僚奉行礼节,应该与朝中官吏相同,定时到神兽门呈帖拜见,每逢年节进行道贺,也和这是一样的。
且储妃作配,率由盛则,以妇踰姑,弥乖从序,谓贵嫔典章,一与太子不异。
况且太子与妃子婚配,都是按照成规中礼仪盛美的法则,这样以儿媳超过婆母的礼节,更加不合家族的应有秩序。我们以为贵嫔的有关典章,应该完全与太子的没有差别。
于是贵嫔备典章礼数,同乎太子,言则称令。
从此以后贵嫔所具备的典章礼仪,与太子相同,说话被称为命令。
贵嫔性仁恕,及居宫接驭,自下皆得其欢心。
贵嫔性格仁厚宽恕,后来居住在宫中接待驾驭,从下层起都得到她的欢心。
不好华饰,器服无珍丽。
她不喜欢华贵的装饰,所用的器物衣服没有珍贵奇丽的东西。
未尝爲亲戚私谒。
她不曾为亲戚的事而私下请求。
及武帝弘佛教,贵嫔长进蔬膳。
后来武帝弘扬佛教,贵嫔长年食用蔬菜。
受戒日,甘露降于殿前,方一丈五尺。
受戒的那天,有甘露降在宫殿的前面,一丈五尺见方。
帝所立经义,皆得其指归,尤精净名经。
武帝所立的佛经义理,她都懂得它们的旨意,尤其精于《净名经》。
普通七年十一月庚辰,薨,移殡于东宫临云殿,时年四十二。
普通七年十一月十五日,去世,灵柩迁移到东宫的临云殿,当时四十二岁。
诏吏部郎张缵爲哀册文,有司奏諡曰穆,葬甯陵,祔于小庙。
诏令吏部郎张缵撰写哀悼策文,经有关部门奏请给她追加谥号为 穆 。葬在宁陵,附祭于小庙。
简文即位,追崇曰太后。
简文帝即位,追尊为太后。
贵嫔父道迁,天监初,爲历阳太守。
丁贵嫔的父亲丁道迁,在天监初年,做历阳太守。
庐陵威王之生,武帝谓之曰: 贤女复育一男。
庐陵威王出生后,武帝告诉他说: 您的贤女又生了一个男孩。
答曰: 莫道猪狗子。
他回答说: 不要说猪狗崽子。
陈武宣章皇后,讳要儿,吴兴乌程人。
世人做为笑谈。后来位居兖州刺史、宣城太守。陈武宣章皇后,名叫要儿,吴兴乌程人。
本姓钮,父景明爲章氏所养,因改姓焉。
本来姓钮,她的父亲景明为章氏所收养,于是改姓章。
后母苏,尝遇道士以小龟遗己,光采五色,曰 三年有征 。
章皇后的母亲苏氏,曾经遇见一个道士把一个小龟赠给自己,光彩五色,说是 三年有征 。
及期,后生,紫光照室,因失龟所在。
到了所说的日期,皇后降生,紫光照耀房间,从此小龟就不见了。
后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
章皇后少年聪慧,仪容美丽,手指甲长五寸,颜色都是红中透白。
每有期功之服,则一爪先折。
每次有丧事发生,则一个指甲先折。
武帝先娶同郡钱仲方女,早卒,后乃聘后。
武帝先是娶的同郡钱仲方的女儿,很早死去,后来才娶了章皇后。
后善书计,能诵诗及楚辞。
章皇后善于读书,能背诵《诗》和《楚辞》。
帝爲长城县公,后拜夫人。
武帝为长城县公,章皇后封为夫人。
永定元年,立爲皇后。
永定元年,立为皇后。
追赠后父梁散骑侍郎景明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追赠皇后的父亲梁朝的散骑侍郎章景明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
拜后母苏安吉县君。
封皇后的母亲苏氏为安吉县君。
二年,安吉君卒,与后父葬吴兴。
二年,安吉君去世,与皇后的父亲一起葬在吴兴。
明年,追封后父爲广德县侯,諡曰温。
第二年,追封皇后的父亲为广德县侯,谥号为温。
武帝崩,后与中书舍人蔡景历定计,秘不发丧。
武帝逝世,章皇后和中书舍人蔡景历定计,保守秘密暂不发丧。
时衡阳献王昌未至,召文帝。
当时衡阳献王萧昌没有来到,召见了文帝。
及即位,尊后爲皇太后,宫曰慈训。
文帝即位后,尊章皇后为皇太后,宫殿名叫慈训。
废帝即位,后爲太皇太后。
废帝即位,章皇后为太皇太后。
光大二年,后下令黜废帝爲临海王,命宣帝嗣立。
光大二年,章皇后下令罢黜废帝为临海王,命令宣帝嗣位登基。
太建元年,复爲皇太后。
太建元年,重又为皇太后。
二年三月丙申,崩于紫极殿,时年六十五。
二年三月十三日,在紫极殿逝世,当时年纪六十五岁。
遗令丧事并从俭约,诸馈奠不用牲牢。
遗令说丧事全部要讲求俭朴,各种祭奠都不用牲口。
其年四月,群臣上諡曰宣,祔葬万安陵。
那年四月,群臣上谥号为宣,附葬在万安陵。
后亲属无在朝者,唯本族兄钮洽官至中散大夫。
章皇后的亲属没有在朝中做官的,只有原来家族中的一个哥哥钮洽官至中散大夫。
文沈皇后讳妙容,吴兴武康人也。
文沈皇后名叫妙容,吴兴武康人。
父法深,梁安前中录事参军。
父亲沈法深,梁朝的安前中录事参军。
后年十岁余,以梁大同中归于文帝。
沈皇后十岁多的时候,在梁朝的大同年间嫁给文帝。
武帝之讨侯景,文帝时在吴兴,及后并被收,景平,乃获免。
武帝讨伐侯景,文帝当时正在吴兴,他和沈皇后都被拘禁,侯景平定了,才获得自由。
武帝践阼,后爲临川王妃。
武帝登基,沈皇后为临川王妃。
文帝即位,爲皇后。
文帝即位,为皇后。
追赠后父法深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建城县侯,諡曰恭。
追赠沈皇后的父亲沈法深为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为建城县侯,谥号为恭。
追赠后母高爲绥安县君,諡曰定。
追赠皇后的母亲高氏为绥安县君,谥号为定。
废帝即位,尊后爲皇太后,宫曰安德。
废帝即位,尊沈皇后为皇太后,宫殿名为安德。
时宣帝与仆射到仲举、舍人刘师知等,并受遗辅政。
当时宣帝与仆射到仲举、舍人刘师知等,都受遗诏辅佐朝政。
师知与仲举恒居禁中,参决衆事,而宣帝爲扬州刺史,与左右三百人,入居尚书省。
刘师知和到仲举总是住在宫中,参与决定各种大事,而宣帝为扬州刺史,和随从三百人,进入并住在尚书省。
师知忌宣帝权重,矫敕令还东府理州务。
刘师知忌讳宣帝权势太重,假造圣旨命令他回到东府管理州中事务。
宣帝将出,毛喜止帝曰: 今若出外,便受制于人,如曹爽愿作富家公不可得也。
宣帝将要出京,毛喜制止他说: 今天如果出京,便会受制于人,像曹爽那样想做富家公而不可得。
宣帝乃称疾,召师知留与语,使毛喜先入,言之于后。
于是宣帝便声称有病,召刘师知留下和他说话,让毛喜先入宫中,告诉给沈皇后。
后曰: 今伯宗年幼,政事并委二郎,此非我意。
沈皇后说: 现在伯宗年幼,政事都交给二郎,这不是我的意思。
喜又言于废帝,废帝曰: 此自师知等所爲,非朕意也。
毛喜又告诉给废帝,废帝说: 这全是刘师知干的,不是朕的意思。
喜出报宣帝,帝因囚师知。
毛喜出来报告宣帝,宣帝便囚禁了刘师知。
自入见后及帝,极陈师知之短。
自己进殿去见皇后和废帝,极力述说刘师知的缺点。
仍自草敕请画,以师知付廷尉,其夜于狱赐死。
便自己起草了一份敕令,请废帝画押,然后把刘师知交给了廷尉,当夜在狱中赐他自杀。
自是政归宣帝。
从此政权归于宣帝。
后忧闷,计无所出,乃密赂宦者蒋裕,令诱建安人张安国使据郡反,冀因此图帝。
沈皇后心中忧闷,无计可施,便秘密地贿赂宦官蒋裕,让他引诱建安人张安国使他依据本郡造反,希望由此而算计宣帝。
安国事发被诛,时后左右近侍颇知其事,后恐连逮党与,并杀之。
张安国事情泄露被杀,当时皇后左右的近身侍卫很了解这件事,沈皇后恐怕牵连到同党,就把他们全部杀掉。
宣帝即位,以后爲文皇后。
宣帝即位,封沈皇后为文皇后。
陈亡入隋,大业初自长安归于江南,顷之卒。
陈朝灭亡后进入隋朝,大业初年从长安回到江南,不久死去。
后兄钦,袭爵建城侯,位尚书左仆射。
沈皇后的哥哥沈钦,世袭了爵位建城侯,官位达到尚书左仆射。
贞观初卒。张贵妃名丽华,兵家女也。
他的儿子沈观承袭爵位,颇有学识,官至御史中丞。张贵妃名叫丽华,是兵家的女儿。
父兄以织席爲业。
父兄以织席为业。
后主爲太子,以选入宫。时龚贵嫔爲良娣,贵妃年十岁,爲之给使。
后主做太子的时候,被挑选入宫,当时龚贵妃为良娣,张贵妃年龄十岁,给她使唤。
后主见而悦之,因得幸,遂有娠,生太子深。
后主一见就喜欢上了她,从而得到亲幸,于是便怀了孕,生下太子深。
后主即位,拜爲贵妃。
后主即位,封为贵妃。
性聪慧,甚被宠遇。
性格聪明灵慧,很受宠爱。
后主始以始兴王叔陵之乱,被伤,卧于承香殿。
后主起初因为始兴王之乱,受了伤,躺在承香殿。
时诸姬并不得进,唯贵妃侍焉。
当时诸姬都不得进入,只有张贵妃在身旁服侍。
而柳太后犹居柏梁殿,即皇后之正殿也。
柳太后仍住在柏梁殿,也就是皇后的正殿。
而沈皇后素无宠于后主,不得侍疾,别居求贤殿。
而沈皇后向来在后主那里不曾得宠,不得服侍伤病,另外住在求贤殿。
至德二年,乃于光昭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并数十间。
至德二年,在光昭殿的前面建起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几十丈,总共好几十间。
其窗牖、壁带、县楣、栏槛之类,皆以沈檀香爲之,又饰以金玉,间以珠翠,外施珠帘。
其中的窗户、壁带、悬楣、栏槛之类,都用沉檀香做成,又用金玉装饰,点缀上珠翠,外面加上珠帘。
内有宝床宝帐,其服玩之属,瑰丽皆近古未有。
里面有宝床宝帐,那些穿用和玩赏一类的东西,它们的瑰丽都是近代以来所没有的。
每微风暂至,香闻数里,朝日初照,光映后庭。
每当微风到来时,香气能在几里以外闻到,朝阳初照,光彩辉映后庭。
其下积石爲山,引水爲池,植以奇树,杂以花药。
它的下面用石头聚垒成山,引水做池塘,种上奇树,穿插进花和药草。
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并复道交相往来。
后主自己住在临春阁,张贵妃住在结绮阁,龚、孔二贵嫔住在望仙阁,都有复道可以互相往来。
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并有宠,递代以游其上。
又有王、季二位美人,张、薛二位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受到宠爱,轮流到上面游玩。
以宫人有文学者袁大舍等爲女学士。
以通晓文学的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
后主每次引来宾客,和贵妃等人游宴,就让诸位贵人和女学士以及狎客共同写作新诗,互相赠答。
采其尤艳丽者,以爲曲调,被以新声。
挑选出其中特别艳丽的,作为曲调,配上新的乐曲。
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歌之,分部叠进,持以相乐。
选出的有容色的宫女数以千百计,让她们练习好以后前去歌唱,分开乐部陆续进行,借以互相取乐。
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其中的曲子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
其略云: 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其中大略说: 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大抵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
大致宗旨,都是赞美张贵妃、孔贵嫔的容貌颜色。
张贵妃发长七尺,鬒黑如漆,其光可鉴。
张贵妃头发长七尺,浓黑如漆,光亮可以照人。
特聪慧,有神彩,进止闲华,容色端丽。
特别聪明灵慧,富有神采,举动闲雅华贵,容色端庄秀丽。
每瞻视眄睐,光彩溢目,照映左右。
每当望观瞟视,光彩在眼中流溢,映照着左右众人。
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
她曾在阁上妆饰得极为美丽,走近阁前的栏杆,从宫中远远望去,飘飘然好像是神仙一般。
才辩强记,善候人主顔色。
她很有辩才,记忆力强,善于观察皇上的脸色。
荐诸宫女,后宫咸德之,竞言其善。
她很受宫女们的推重,后宫的人都很感戴她,争着讲她的好处。
又工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后主。
她又精通祈祷技术,假借鬼道来迷惑后主。
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女巫使之鼓舞。
在宫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祭祀,聚集许多女巫,让她们击鼓跳舞。
时后主怠于政事,百司啓奏,并因宦者蔡临儿、李善度进请,后主倚隐囊,置张贵妃于膝上共决之。
当时后主对政事十分怠惰,百官的启奏,都要通过太监蔡临儿、李善度呈递请示,后主倚着靠枕,让张贵妃坐在膝上共同决定。
李、蔡所不能记者,贵妃并爲疏条,无所遗脱。
李、蔡所记不住的,张贵妃都写成条款,无所遗漏。
因参访外事,人间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先知白之,由是益加宠异,冠绝后庭。
因为参与访察宫外的事务,社会上有一言一事,贵妃必定首先知道并且告诉给后主,由此更加受到特异的宠幸,冠绝后宫。
而后宫之家,不遵法度,有絓于理者,但求恩于贵妃,贵妃则令李、蔡先啓其事,而后从容爲言之。
而后宫的家人,有不守法度,违背事理的,只要请求贵妃施恩,贵妃则让李、蔡先把这件事上奏,而后再慢慢替他们说情。
大臣有不从者,因而谮之,言无不听。
大臣有不听从的,就趁机诬陷他们,说了后主没有不听的。
于是张、孔之权,熏灼四方,内外宗族,多被引用,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
于是张、孔的权力,熏灼四方,内外宗族,很多被任用,大臣与执政者,也都是随风披靡。
阉宦便佞之徒,内外交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纲纪瞀乱矣。
太监和谄媚之徒,内外勾结,互相引荐,贿赂公行,赏罚无常,法纪全被搞乱了。
及隋军克台城,贵妃与后主俱入井,隋军出之,晋王广命斩之于青溪中桥。
后来隋军攻克了台城,贵妃与后主都藏到井里,隋军把他们搜了出来,晋王杨广命令在青溪中桥把她杀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