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十四
元凶劭字休远,文帝长子也。
元凶刘劭,字休远,是文帝的长子。
帝即位后,谅闇中生劭,故秘之。
文帝即位后,在居丧期间生了刘劭,所以保守秘密。
元嘉三年闰正月方云劭生。
元嘉三年闰正月,才说刘劭出生。
自前代人君即位后,皇后生太子,唯殷帝乙践阼,正妃生纣,至此又有劭焉。
自从前代以来的皇帝即位后,由皇后生太子,只有殷帝乙登基,正妃生了纣王,到现在又有刘劭。
始生三日,帝往视之,簪帽甚坚,无风而坠于劭侧,上不悦。
刚生下来三天,文帝前往观看,簪帽很牢固,无风而落在刘劭的旁边,皇上很不高兴。
初命之曰劭,在文爲召刀,后恶焉,改刀爲力。
起初命名为召刀,在字形上是召刀,后来感到讨厌,把刀改成了力。
年六岁,拜爲皇太子,中庶子二率入直永福省,爲更筑宫,制度严丽。
六岁时,封为皇太子,中庶子二率进入永福省值勤,为他另筑了一座宫殿,设计得严整而瑰丽。
年十二,出居东宫,纳黄门侍郎殷淳女爲妃。
十二岁,出居东宫,娶了黄门侍郎殷淳的女儿为妃。
十三加元服。
十三岁加戴冠冕。
好读史传,尤爱弓马。
喜欢阅读史传,尤其爱好弓箭骏马。
及长,美须眉,大眼方口,长七尺四寸。
长大后,胡须眉毛都很漂亮,大眼方口,身高七尺四寸。
亲览宫事,延宾客,意之所欲,上必从之。
亲自过问宫中事务,引请接待宾客,心里有什么打算,皇上必定依从。
东宫置兵与羽林等。
东宫设置的兵士和羽林军数量相等。
十七年,劭拜京陵,大将军彭城王义康、竟陵王诞、桂阳侯义融并从。
元嘉十七年,刘劭去拜谒京陵,大将军彭城王刘义康、竟陵王刘诞、桂阳侯刘义融一齐跟随。
二十七年,上将北侵,劭与萧思话固谏,不从。
二十七年,皇上将要北侵,刘劭和萧思话坚持劝谏,不听。
魏太武帝至瓜步,上登石头城,有忧色。
魏太帝到达瓜步,皇上登上石头城,脸色忧愁。
劭曰: 不斩江湛、徐湛之,无以谢天下。
刘劭说: 不斩江湛、徐湛之,无以向天下人致歉。
上曰: 北伐自我意,不关二人;但湛等不异耳。
皇上说: 北伐是出于我的意图,不关连他们二人;只是江湛等人也都同意罢了。
由是与江、徐不平。
由此他便与江、徐二人不和。
上时务本业,使宫内皆蚕,欲以讽励天下。
皇上不时地从事农业,让宫内都来养蚕,想借以鼓励天下人。
有女巫严道育夫爲劫,坐没入奚官。
有个女巫严道育的丈夫抢劫,被牵连抓进奚官署。
劭姊东阳公主应合婢王鹦鹉白公主道育通灵,主乃白上托云善蚕,求召入。
刘劭的姐姐东阳公主的正门婢女王鹦鹉告诉公主严道育能通神灵,公主于是便告诉皇上假托说她善于养蚕,请求把她召进宫来。
道育云: 所奉天神,当赐符应。
严道育来了以后说: 我所侍奉的是天神,一定会赐给符应。
时主夕卧,见流光相随,状若萤火,遂入巾箱化爲双珠,圆青可爱。
当时公主晚上躺着休息,见到有流光相随,形状像荧火,然后进入巾箱变成了两颗珠子,圆润色青,十分可爱。
于是主及劭并信惑之。
于是公主和刘劭都被迷住而相信了她。
始兴王浚素佞事劭,并多过失,虑上知,使道育祈请,欲令过不上闻。
始兴王刘浚平常总是谄谀刘劭,并且有许多过失,担心被皇上知道,就让严道育来为他祈请,企图不让皇上知道他的过失。
歌舞咒诅,不舍昼夜。
歌舞诅咒,昼夜不停。
道育辄云: 自上天陈请,必不泄露。
严道育就说: 向上天叙说祈请,必然不会泄露。
劭等敬事,号曰天师。
刘劭等人崇敬地事奉她,称她为天师。
后遂爲巫蛊,刻玉爲上形像,埋于含章殿前。
后来便变成巫蛊,用玉刻成皇上的形象,埋在含章殿的前面。
初,东阳公主有奴陈天兴,鹦鹉养以爲子而与之淫通。
起初,东阳公主有奴仆陈天兴,王鹦鹉收养他为儿子而和他私通。
鹦鹉、天兴及宁州所献黄门庆国并与巫蛊事,劭以天兴补队主。
王鹦鹉、陈天兴、和宁州所献的黄门庆国都参与巫蛊的事情,刘劭让陈天兴补了队主的职位。
东阳主薨,鹦鹉应出嫁,劭虑言语泄,与浚谋之,嫁与浚府佐吴兴沈怀远爲妾。
东阳公主去世,王鹦鹉应该出嫁,刘劭害怕言语泄露,便和刘浚商议,嫁给了刘浚的府佐吴兴人沈怀远为妾。
不啓上,虑事泄,因临贺公主微言之。
不告诉皇上,怕事情泄露,而通过临贺公主暗中告诉他。
上后知天兴领队,遣阉人奚承祖让劭曰: 汝间用队主副尽是奴邪?
皇上后来知道了陈天兴负责领队,派遣太监奚承祖指责刘劭说: 你那里任用的队主队副都是奴仆吗?
欲嫁者又嫁何处?
要出嫁的人又嫁到了何处?
劭答: 南第昔属天兴求将吏驱使,视形容粗健,便兼队副;下人欲嫁者犹未有处。
刘劭回答说: 南第过去的部属陈天兴请求担任将吏以供驱使,我看他长得粗壮,便让他兼任了队副;要出嫁的下人还没有找到人家。
时鹦鹉已嫁怀远矣。
当时王鹦鹉已经嫁给沈怀远了。
劭惧,书告浚,并使报临贺主,上若问嫁处,当言未定。
刘劭害怕,写信告诉了刘浚,并让他告诉临贺公主,皇上如果问起出嫁的地方,就说是还没有确定。
浚答书曰: 啓此事多日,今始来问,当是有感发之者。
刘浚回信答复说: 报告这件事已经许多日子了,现在来信,一定是有感而发的。
计临贺故不应翻覆言语,自生寒热也。
估计临贺公主不应当翻来覆去地说话,自惹麻烦。
此姥由来挟两端,难可孤保,正尔自问临贺冀得审实也。
这位老太向来是脚踩两只船,很难独自担保,你可以自己去问临贺,以便得到真实情况。
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
她如果被问起来,一定会含糊地回答。
天兴先署佞人府位,不审监上当无此簿领,可急宜犍之。
陈天兴先前曾在佞人府中任职,如果不进行审查,皇上应当是没有这个登记簿,可以赶紧将他阉割。
殿下已见王未?
殿下已经见到王了吗?
宜依此具令严自躬上啓闻。
应该依此全部让严道育亲自向上启奏。
彼人若爲不已,政可促其馀命,或是大庆之渐。
那人如果不肯罢休,正可以促使结束他的天命,也许正是大庆的前奏。
凡劭、浚相与书类如此。
凡是刘劭、刘浚相互写的信大体都是这样。
所言皆爲名号,谓上爲 彼人 ,或以爲 其 ;谓太尉江夏王义恭爲 佞人 ;东阳主第在西掖门外,故云 南第 。王即鹦鹉姓。 躬上啓闻 者,令道育上天白天神也。
所说的都是名号,称皇上为 那人 ,有时则称为 他 ;称太尉江夏王刘义恭为 佞人 ;东阳公主的宅第在西掖门外,所以说是 南第 。 王 是鹦鹉的姓。 亲自向上启奏 ,就是让严道育上天告诉给天神。
鹦鹉既适怀远,虑与天兴私通事泄,请劭杀之。
王鹦鹉既然已经嫁给了沈怀远,担心和陈天兴私通的事情泄露,请求刘劭把他杀掉。
劭密使人害天兴。
刘劭秘密地派人杀死了陈天兴。
既而庆国谓往来唯有二人,天兴既死,虑将见及,乃以白上。
而庆国心想和她往来的只有二人,陈天兴已死,担心自己也会遭祸,便把事情告诉了皇上。
上惊惋,即收鹦鹉家,得劭、浚手书,皆咒诅巫蛊之言。
皇上惊奇而又怨恨,马上搜查了王鹦鹉的家,得到了刘劭、刘浚亲手写的信,都是诅咒和祈祷的话。
得所埋上形像于宫内。道育叛亡,捕之不得。
又在宫内得到了所埋起来的皇上的形象。严道育叛逃,没有抓到。
上诘责劭、浚,劭、浚唯陈谢而已。
皇上诘问和斥责刘劭、刘浚,刘劭、刘浚只有反复道歉。
道育变服爲尼,逃匿东宫。
严道育改变服装做了尼姑,逃往东宫隐藏起来。
浚往京口,又以自随,或出止人张旿家。
刘浚前往京口,又自己跟去,有时从留宿的张日午家出来。
上谓江夏王义恭曰: 常见典籍有此,谓止书传空言,不意亲睹。
皇上对江夏王刘义恭说: 常常见典籍上有这样的记载,认为只是书上写的空言,没想到自己亲眼看到了。
劭南面之日,非复我及汝事。
刘劭南面称帝的时候,不再是我和你的事了。
汝儿子多,将来遇此不幸耳。
你的儿子多,将来才会遇到这样的不幸。
先是二十八年,彗星起毕、昴,入太微,扫帝坐端门,灭翼、轸。
先前在元嘉二十八年,彗星起自毕星和昴星,进入太微星,扫过帝座星停在端门星,灭了翼星和轸星。
二十九年,荧惑逆行守氐,自十一月霖雨连雪,阳光罕曜。
二十九年,火星逆行守在氐宿,从十一月久雨连雪,阳光很少出现。
时道士范材修练形术,是岁自言死期,如期而死。
当时道士范材修练形术,自己说这一年是他的死期,结果如期而死。
既殡,江夏王疑其仙也,使开棺视之,首如新刎,血流于背,上闻而恶焉。
已经殡葬,江夏王怀疑他是神仙,让人打开棺材观看,头像是新割的,血流在背上,皇上听了十分厌恶。
三十年正月,大风飞霰且雷,上忧有窃发,辄加劭兵,东宫实甲万人。
三十年正月,刮起大风,飞下霰雪,而且打起震雷,皇上担心会有窃贼发难,便增加了刘劭的军队,东宫有甲兵万人。
其年二月,浚自京口入朝,当镇江陵,复载道育还东宫,欲将西上。
当年二月,刘浚从京口入朝,应当镇守江陵,他又载着严道育回到了东宫,准备西上。
有告上云: 京口人张旿家有一尼服食,出入征北内,似是严道育。
有人报告皇上说: 京口人张日午家有一个尼姑吃饭,出入征北府内,似乎是严道育。
上使掩得二婢,云: 道育随征北还都。
皇上使人乘其不备抓住了两个婢女,她们说: 严道育是随征北回到京城的。
上惆怅惋骇,须检覆,废劭赐浚死。
皇上惆怅怨恨而又惊骇。等检查验证后,废黜了刘劭,赐刘浚自杀。
初,浚母卒,命潘淑妃养以爲子。
起初,刘浚的母亲死去,命令潘淑妃收养做她的儿子。
淑妃爱浚,浚心不附。
潘淑妃喜爱刘浚,而刘浚不肯依附。
妃被宠,上以谋告之。妃以告浚,浚报劭,因有异谋。
潘妃受宠,皇上把自己的谋划告诉了她,潘妃告诉了刘浚,刘浚报告了刘劭,于是有了异谋。
每夜飨将士,或亲自行酒,密与腹心队主陈叔儿、斋帅张超之、任建之谋之。
他每天夜里宴飨将士,有时亲自行酒,秘密地与心腹队主陈叔儿、斋帅张超之、任建之进行谋划。
其月二十一日夜,诈作上诏,云: 鲁秀谋反,汝可平明率衆入。
这个月的二十一日夜里,他们假作了皇上的诏令,说: 鲁秀谋反,你可以黎明的时候率领兵众入宫。
因使超之等集素所养士二千馀人皆被甲,云 有所讨 。
于是就使张超之等人集合了平素所养的兵士二千多人,都穿上盔甲,说是 有征讨任务 。
宿召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及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并入,告以大事,自起拜斌等,因流涕。
夜里召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一起进来,把大事告诉他们,自己起身拜萧斌等人,流下了眼泪。
并惊愕。
大家都很惊愕。
明旦,劭以朱服加戎服上,乘画轮车,与萧斌同载,卫从如常入朝仪,从万春门入。
第二天清晨,刘劭把朱服加在军服的外面,乘着画轮车,和萧斌同坐在一起,卫兵随从和平时入朝时的仪式一样,从万春门进入。
旧制,东宫队不得入城,劭语门卫云: 受诏有所收讨。
按照旧时的规定,东宫的军队不得入城,刘劭告诉门卫说: 接受了诏令要进行收讨。
令后速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入云龙东中华门。
命令后面的部队迅速上来,张超等几十人骑马驰入云龙东中华门。
及斋合,拔刃径上合殿。
等到了斋房门前,拔刀直上合殿。
上其夜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门阶户席并无侍卫。
皇上那天夜里摒退了其他人单独与尚书仆射徐湛之说话,直到早晨蜡烛还没有熄灭,大门、台阶、小门、坐席都没有侍卫。
上以几自鄣,超之行杀,上五指俱落,并杀湛之。
皇上用凳子自己遮挡,张超之来杀他,皇上的五个手指都被砍落,并且杀死了徐湛之。
劭进至合殿中合,文帝已崩。
刘劭进到合殿的中门,文帝已经死了。
出坐东堂,萧斌执刀侍直,呼中书舍人顾嘏。
他出坐在东堂,萧斌拿着刀守卫,呼叫中书舍人顾嘏。
嘏惧,不时出,及至,问曰: 欲共见废,何不早啓。
顾嘏害怕,没有及时出来,等走到前面,问道: 想一起废黜他,为什么不早些启奏?
未及答,斩之。
还没来得及回答,就杀死了他。
遣人于崇礼闼,杀吏部尚书江湛。
又派人在崇礼闼,杀了吏部尚书江湛。
文帝左细仗主卜天与攻劭于东堂,见杀。
文帝的左细仗主卜天兴在东堂攻击刘劭,被杀。
又使人入杀潘淑妃,剖其心观其邪正。
又让人进去杀了潘淑妃,剖开她的心看看是斜是正。
使者阿旨,答曰: 心邪。
被差去的人迎合旨意,回答说: 心斜。
劭曰: 邪佞之心,故宜邪也。
刘劭说: 邪佞之心,所以应该是斜的。
又杀文帝亲信左右数十人。
又杀死了文帝的亲信随从数十人。
急召始兴王浚率衆屯中堂。
紧急召始兴王刘浚率兵屯驻在中堂。
劭即僞位,百僚至者裁数十人,乃爲书曰: 徐湛之弑逆,吾勒兵入殿,已无所及。
刘劭登上了伪位,百官当中来到的才有几十个人,便写了诏书说: 徐湛之叛逆杀死了皇上,我领兵入殿,已经来不及。
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改元爲太初。
现在罪人已经得到,元凶已被斩除,可以实行大赦,改换年号为太初。
素与道育所定也。
这是平时与严道育共同定下的。
萧斌曰: 旧踰年改元。
萧斌说: 过去是隔一年就改换年号。
劭以问侍中王僧绰,僧绰曰: 晋惠帝即位便改年。
刘劭以此询问侍中王僧绰,王僧绰说: 晋惠帝即位便改年号。
劭喜而从之。
刘劭很高兴地依从了。
初使萧斌作诏,斌辞以不文,乃使王僧绰。
起初让萧斌写诏书,萧斌辞语没有文采,便又让王僧绰写。
始文帝未崩前一日甲夜,太史奏: 东方有急兵,其祸不测,宜列万人兵于太极前殿,可以销灾。
开始文帝没死前一天的初更时分,太史上奏说: 东方有紧急军情,祸大难测,应该派一万兵士驻扎在太极前殿,可以消灾。
上不从。
皇上不听从。
及劭弑逆,闻而叹曰: 几误我事。
等刘劭叛逆杀死了皇帝,听说了这事,慨叹说: 几乎误了我的大事。
乃问太史令曰: 我得几年。
于是便问太史令说: 我可以得到几年?
对曰 得十年 。
回答说: 可以得到十年。
退而语人曰: 十旬耳。
退下来后却告诉别人说: 十旬罢了。
劭闻而怒,驱杀之。
刘劭听了很愤怒,把他活活打死。
即位讫,便称疾还入永福省,然后迁大行皇帝升太极殿,以萧斌爲尚书仆射,何尚之爲司空。
即位完毕,便声称有病回到了永福省,然后把已故的皇帝转升到太极殿,任命萧斌为尚书仆射,何尚之为司空。
大行大敛,劭辞疾不敢出。
举行隆重的入棺大殓仪式,刘劭声称有病不敢出来。
先给诸处兵仗,悉收还武库。
先前拨给各处的兵器,都收回武库。
遣人谓鲁秀曰: 徐湛之常欲相危,我已爲卿除之。
派人对鲁秀说: 徐湛之经常想危害您,我已经为您把他除掉了。
使秀与屯骑校尉庞秀之对掌军队。
让鲁秀与屯骑校尉庞秀之共同掌管军队。
以侍中王僧绰爲吏部尚书,司徒左长史何偃爲侍中。
任命侍中王僧绰为吏部尚书,司徒左长史何偃为侍中。
成服日,劭登殿临灵,号恸不自持。
穿戴丧服的那天,刘劭登殿面对灵柩,大声痛哭不能自持。
博访公卿,询求政道,遣使分行四方。
广泛地访问公卿,咨询谋求为政的道理,派遣使者分别出行四方。
分浙江以东五郡爲会州,省扬州,立司隶校尉,以殷冲补之。
把浙江以东的五郡划为会州,省去扬州,设立司隶校尉,让殷冲来担任。
以大将军江夏王义恭爲太保,司徒南谯王义宣爲太尉。
任命大将军江夏王刘义恭为太保,司徒南谯王刘义宣为太尉。
荆州刺史始兴王浚进号骠骑将军,王僧绰以先豫废立见诛。
荆州刺史始兴王刘浚晋升为骠骑将军,王僧绰因为预先参与了废立皇帝的谋划而被杀死。
长沙王瑾弟楷、临川王烨、桂阳侯觊、新渝侯玠,并以宿恨死。
长沙王刘瑾的弟弟刘楷、临川王刘烨、桂阳侯刘觊、新渝侯刘,都因为从前的怨恨而被处死。
礼官希旨,諡文帝不敢尽美称,諡曰中宗景皇帝。
礼官迎合意旨,追谥文帝不敢尽用美称,谥号为中宗景皇帝。
及闻南谯王义宣、随王诞等起义师,悉聚诸王于城内。
后来听到南谯王刘义宣、随王刘诞等人组织起了义军,便把诸王全部聚集在城内。
移江夏王义恭住尚书下舍,分义恭诸子住侍中下省。
转移江夏王刘义恭让他住在尚书下舍,分开刘义恭的几个儿子,让他们住在侍中下省。
四月,立妻殷爲皇后。
四月,立妻子殷氏为皇后。
孝武檄至,劭自谓素习武事,谓朝士曰: 卿等助我理文书,勿厝意戎阵。
孝武帝讨伐的檄文发到,刘劭自以为素来练习武事,对朝臣们说: 你们帮助我整理文书,不用考虑打仗。
若有寇难,吾当自出,唯恐贼虏不敢动耳。
如果有敌寇攻击,我要自己出阵,只怕贼寇不敢动罢了。
中外戒严。
内外都实行了戒严。
防孝武世子于侍中省,南谯王义宣诸子于太仓空屋。
防范孝武帝的世子,把他关在中书省,把南谯王刘义宣的几个儿子关在太仓的空屋中。
劭使浚与孝武书,言 上亲御六师,太保又执钺临统,吾与乌羊相寻即道。
刘劭让刘浚给孝武帝写信,说: 皇上亲自统帅六师,太保又手持黄钺临阵指挥,我和乌羊相继登路。
上圣恩每厚法师,令在殿内住,想弟欲知消息,故及 。
皇上的圣恩常常厚待法师,让他住在殿内,想来弟弟想知道消息,所以寄上此信。
乌羊者,南平王铄,法师,孝武世子小名也。
乌羊,就是南平王刘铄,法师,是孝武帝世子的小名。
劭欲杀三镇士庶家口,江夏王义恭、何尚之说曰: 凡举大事,不顾家口;且多是驱逼。
刘劭想杀死起兵的三镇中官兵的家属,江夏王刘义恭、何尚之劝告说: 凡是干大事,都不顾家属的;而且大多是被驱逼。
今忽诛其馀累,政足坚彼意耳。
现在忽然杀掉他们的累赘,只是正好坚定了他们的意志罢了。
劭乃下书,一无所问。
刘劭于是下书,一概不问。
浚及萧斌劝劭勒水军自上决战,江夏王义恭虑义兵仓卒,船舫陋小,不宜水战。
刘浚和萧斌劝刘劭率领水军在上游决战,江夏王刘义恭考虑义军行动仓促,船只简陋而且很小,不适合水战。
乃进策以爲 宜以近待之,远出则京师空弱,东军乘虚,容能爲患。
便进策以为 应该在近处等待他们,远出则京城空虚薄弱,东面的军队乘虚攻击,也许会成为祸患。
不如养锐待期 。
不如养精蓄锐等待时机。
劭善其议。
刘劭认为他的建议很好。
萧斌厉色曰: 南中郎二十年少,业能建如此大事,岂复可量。
萧斌面色严厉地说: 南中郎二十年少,已经能够建立这样的大事,哪里可以估量?
劭不纳。
刘劭不予采纳。
疑朝廷旧臣不爲之用,厚抚王罗汉、鲁秀,悉以兵事委之,多赐珍玩美色以悦其志。
他怀疑朝廷的旧臣不会为他所用,便厚厚地抚慰王罗汉、鲁秀,完全把军队交给他们,多多赏赐珍宝美色来使他们高兴。
罗汉先爲南平王铄右军参军,劭以其有将用,故以心膂委焉。
王罗汉先前是南平王萧铄的右军参军,刘劭看他有大将的才干,所以把他当作心腹。
或劝劭保石头城者,劭曰: 昔人所以固石头,俟诸侯勤王耳。
有人劝告刘劭固守石头城,刘劭说: 从前人们之所以固守石头城,是等待诸侯前来勤王的。
我若守此,谁当见救,唯应力战决之。
我如果守在这里,谁会来救呢?因此只能是努力作战来决定胜败。
日日自出行军,慰劳将士。
他天天自己出来到军营中去,慰劳将士。
使有司奏立子伟之爲皇太子。
又指使有关部门奏请立他的儿子刘伟之为皇太子。
及义军至新亭,劭登朱雀门躬自督战。
等义军到了新亭,刘劭登上朱雀门亲自督战。
将士怀劭重赏,皆爲之力战。
将士感激刘劭的重赏,都为他奋力作战。
将克,而鲁秀打退鼓,军乃止,爲柳元景等所乘,故大败。
即将攻克的时候,鲁秀却打了退兵鼓,军兵便停止了战斗,被柳元景等人所利用,所以大败。
褚湛之携二子与檀和之同归顺,劭惧,走还台城。
褚湛之带领两个儿子与檀和之共同归顺,刘劭很恐惧,逃回台城。
其夜,鲁秀又南奔。
当天夜里,鲁秀又南奔。
二十五日,江夏王义恭单马南奔,劭遣浚杀义恭诸子,以辇迎蒋侯神像于宫内,乞恩,拜爲大司马,封锺山郡王,苏侯爲骠骑将军。
二十五日,江夏王刘义恭单马南奔,刘劭派刘浚杀死刘义恭的几个儿子,用车子迎接蒋侯的神像到宫内,乞请降恩,任命为大司马,封为钟山郡王,苏侯为骠骑将军。
使南平王铄爲祝文,罪状孝武。
让南平王刘铄写成祝祷文字,列举孝武帝的罪状。
二十七日,临轩,拜子伟之爲皇太子,百官皆戎服,劭独衮衣,下书大赦,唯孝武、刘义恭、义宣、诞不在原例。
二十七日,走到殿前,封儿子刘伟之为皇太子,百官都穿着军服,刘劭独自穿着绣龙的衮服,下诏书实行大赦,只有孝武帝、刘义恭、刘义宣、刘诞不在宽大之列。
五月三日,鲁秀等攻大航,鈎得一舶。
五月初三,鲁秀等人进攻大航,截留了一条大船。
王罗汉昏酣作妓,闻官军已度,惊放仗归降。
王罗汉昏迷酣醉,正在欣赏乐妓,听说官军已经渡江,惊恐地放弃甲仗归降。
是夜,劭闭守六门,于门内凿堑立栅,以露车爲楼。
当夜,刘劭闭守六门,在门内凿堑壕,立栅栏,在没有帷盖的露车上做成望楼。
城内沸乱,将吏并踰城出奔。
城内一片混乱,将吏都越过城墙出逃。
劭使詹叔儿烧辇及衮冕服。
刘劭让詹叔儿烧毁车驾和龙冕龙服。
萧斌闻大航不守,惶窘不知所爲,宣令所统皆使解甲,寻戴白幡来降,即于军门伏诛。
萧斌听说大航失守,惶恐窘迫,不知该怎么办,宣布命令让他所统率的军队全部解除武装,不久戴着白幡前来投降,就在军营门前将他处死。
四日,劭腹心白直诸同逆先屯阊阖门外,并走还入殿。
初四,刘劭的心腹告诉值勤的逆党们,先屯驻在阊阖门外,后来就一齐跑回进入殿内。
程天祚与薛安都副谭金因而乘之,即得俱入。
程天祚和薛安都的副官谭金就乘这个机会,便得以一同进入。
臧质从广莫门入,同会太极殿前。
臧质从广莫门攻入,一齐会合在太极殿前。
即斩太子左卫率王正见,建平、东海等七王并号哭俱出。
立即处斩了太子左卫率王正见,建平、东海等七王都号哭着一齐出来。
劭穿西垣入武库井中,副队高禽执之。
刘劭穿过西墙进入武库的井中,副队高禽捉住了他。
浚率左右数十人,与南平王铄于西明门出,俱南奔,于越城遇江夏王义恭。
刘浚率领身边的几十人,和南平王刘铄从西明门出来,一齐南逃,在越城遇到江夏王刘义恭。
浚下马,曰: 南中郎今何在?
刘浚下马,说: 南中郎现在在哪里?
义恭曰: 已君临万国。
刘义恭说: 已经成为君主统掌万国。
又称字曰: 虎头来,得无晚乎?
又自称小字说: 虎头现在前来,该不会晚了吧?
义恭曰: 恨晚。
刘义恭说: 可惜晚了。
又曰: 故当不死?
又说: 仍然能够不死?
大明四年,听还葬母江太妃墓次。
刘义恭说: 可以到行阙去请罪。 又说: 不知道还能得一个职位让自己效力否? 刘义恭又说: 这很难估量。
明帝即位,追封武昌县侯。
强令他与自己一同回去,命令在马上将他斩首。
建安王休仁,文帝第十二子也。
建安王刘休仁,是文帝的第十二个儿子。
元嘉二十九年,年十岁,立爲建安王。
元嘉二十九年,他年龄十岁,立为建安王。
前废帝景和元年,累迁护军将军。
前废帝景和元年,逐步升迁为护军将军。
时帝狂悖无道,诛害群公,忌惮诸父,并聚之殿内,驱捶陵曳,无复人理。
当时废帝狂悖无道,杀害众位大臣,忌恨和害怕各位叔伯,把他们一齐聚集在殿内,殴打欺凌,不再具有人的理性。
休仁及明帝、山阳王休佑形体并肥壮,帝乃以笼盛称之,以明帝尤肥,号爲猪王。
刘休仁和明帝、山阳王刘休佑形体都很肥壮,废帝便以笼子盛起来称呼他们,因为明帝尤其肥胖,称为猪王。
号休仁爲杀王,休佑爲贼王。
称刘休仁为杀王,刘休佑为贼王。
以三王年长,尤所畏惮,故常录以自近,不离左右。
因为三王年长,尤其害怕,所以经常留在自己身边,不离左右。
东海王褘凡劣,号之驴王。
东海王刘平凡庸劣,称为驴王。
桂阳王休范、巴陵王休若年少,故并得从容。
桂阳王刘休范、巴陵王刘休若年少,所以都得到宽容。
尝以木槽盛饭,内诸杂食,搅令和合,掘地爲坑阱,实之以泥水。
废帝曾经用木槽盛饭,放进去一些杂食,搅拌让它们搀和在一起,在地上掘一个深坑,放满泥水。
裸明帝内坑中,以槽食置前,令以口就槽中食之,用爲欢笑。
把明帝裸着身体放到坑里,再把槽里的食放到他前面,让他用嘴直接在槽中吃食,用来博取欢笑。
欲害明帝及休仁、休佑,前后以十数。
他企图陷害明帝和刘休仁、刘休佑,前后有几十次。
休仁多计数,每以笑调佞谀詶悦之,故得推迁。
刘休仁多计谋,常常用调笑奉承的话取悦他,所以能够推延。
常于休仁前,使左右淫逼休仁所生杨太妃。
废帝常常在刘休仁面前,让左右的侍从荒淫地逼迫刘休仁的生母杨太妃。
左右并不得已顺命,至右卫将军刘道隆,道隆欢以奉旨,尽诸丑状。
左右都是不得已而从命,到了右卫将军刘道隆,刘道隆高兴地奉命,出尽了各种丑态。
时廷尉刘蒙妾孕临月,帝迎入后宫,冀其生男,欲立爲太子。
当时廷尉刘蒙的妾怀孕就要临产,废帝把她迎入后宫,希望她生个男孩,想立为太子。
明帝尝忤旨,帝怒,乃裸之,缚其手脚,以杖贯手脚内,使担付太官,即日屠猪。
明帝曾经违背意旨,废帝很生气,便把他衣服剥光,捆住他的手脚,用木棍穿在手脚以内,让人抬去交给太官,当天就要将他 杀猪 。
休仁笑谓帝曰: 未应死。
刘休仁笑着对废帝说: 不应该就这样死去。
帝问其故,休仁曰: 待皇太子生,杀猪取肝肺。
废帝问是什么缘故,刘休仁说: 等皇太子生下来,杀猪取心肝。
帝意解,曰: 且付廷尉。
废帝气才消了,说: 姑且把他交给廷尉吧。
一宿出之。
关了一宿才把他放出来。
帝将南游荆、湘二州,明旦欲杀诸父便发,其夕被杀于华林园。
废帝将要南游荆、湘二州,打算明天早晨杀掉几个叔叔就出发,而当天晚上却在华林园被杀。
休仁即日便执臣礼于明帝。
刘休仁当天便向明帝执行臣子的礼节。
时南平王敬猷、庐陵王敬先兄弟被害,犹未殡敛,休仁、休佑同载临之,开帷欢笑,鼓吹往反,时人咸非焉。
当时南平王刘敬猷、庐陵王刘敬先兄弟被害,还没有殡殓,刘休仁、刘休佑同车来到,打开车帘欢笑,乐队往返吹奏,当时的人们都对此加以非议。
明帝以休仁爲侍中、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给三望车。
明帝任命刘休仁为侍中、司徒、尚书令、扬州刺史,发给三望车。
时刘道隆爲护军,休仁求解职,曰: 臣不得与此人同朝。
当时刘道隆为护军,刘休仁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说: 我不能与此人同朝。
上乃赐道隆死。
皇上便赐刘道隆自杀。
寻诸方逆命,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增班剑爲三十人,出据兽槛,进赭圻。
不久各方都抗拒新的中央政权,刘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增加仪仗为三十人,出京占据兽槛,又进占赭圻。
寻领太子太傅,总统诸军。
不久兼任太子太傅,总帅各军。
中流平定,休仁之力也。
中游平定,确是靠了刘休仁的力量。
明帝初与苏侯神结爲兄弟,以祈福助。
明帝起初与苏侯神结成了兄弟,以请求赐福和援助。
及事平,与休仁书曰: 此段殊得苏兄神力。
等事情平定后,他在给刘休仁的信中说: 这一阶段特别得到了苏兄的神力。
休仁年与明帝相亚,俱好文籍,素相爱。
刘休仁略小于明帝,他们都喜好文化典籍,素来相爱。
及废帝世,同经艰危,明帝又资其权谲之力。
等到了废帝时代,共同经历了艰难危险,明帝又借重了他的诡谲权变的能力。
泰始初,四方逆命,休仁亲当矢石,大勋克建,任总百揆,亲寄甚隆,四方辐凑。
泰始初年,四方抗拒中央,刘休仁亲自冒着弓箭石头战斗,建立了大功,总领百官,亲爱、寄托十分隆重,四方归聚。
上甚不悦。
皇上十分不高兴。
休仁悟其旨,表解扬州,见许。
刘休仁明白了他的心意,上表辞去扬州的职务,得到批准。
进位太尉,领司徒,固让。
晋升他为太尉,兼司徒,他坚持推让。
又加漆轮车,剑履升殿。
又加赐给漆轮车,可以带剑穿履上殿。
受漆轮车,固辞剑履。
他接受了漆轮车,坚决推辞剑履上殿。
明帝末年多忌,休仁转不自安。
明帝末年多忌讳,刘休仁转而不能自安。
及杀晋平王休佑,其年上疾笃,与杨运长爲身后计。
后来杀了晋平王刘休佑,当年皇上病重,和杨运长计划身后的事情。
运长等又虑帝晏驾后,休仁一旦居周公之地,其辈不得执权,弥赞成上使害诸王。
杨运长等又担心明帝逝世以后,刘休仁一旦占据了周公的地位,他们不得执掌最高权力,所以更加赞成皇上让他们陷害诸王。
及上疾暴甚,内外皆属意休仁。
后来皇上的病忽然危急,朝内外都寄希望于刘休仁。
主书以下皆往东府诣休仁所亲信,豫自结纳。
主书以下官员都前往东府看望刘休仁的亲信,预先进行结交。
其或直不得出者皆惧。
有的值勤不能出去的,都很恐惧。
上与运长等定谋,召休仁入宿尚书下省,其夜遣人齎药赐休仁死,休仁对使者骂曰: 上有天下,谁之功也。
皇上和杨运长等人定下谋略,召刘休仁入宫住在尚书下省,当夜派人送药赐刘休仁自杀,刘休仁对着使者骂道: 皇上能有天下,是谁的功劳?
孝武以诛子孙而至于灭,令复遵覆车,枉杀兄弟,奈何忠臣抱此冤滥!
孝武帝因为杀害子孙而至于灭亡,现在又重蹈覆辙,无辜杀害兄弟,忠臣含冤而无可奈何!
我大宋之业,其能久乎。
我们大宋的基业,还能长久吗?
上疾久,虑人情同异,自力乘舆出端门,休仁死后乃入。
皇上病了好久,担忧人心不可靠,自己支持着乘车出了端门,刘休仁死后才回宫中。
诏称其自杀,宥其二子,并全封爵。
诏书称他是自杀,宽免了他的两个儿子,并全部封爵。
有司奏请降休仁爲庶人,绝属籍,儿息悉徙远郡。
有关部门奏请降刘休仁为平民,断绝家族关系,儿孙全部迁徒到边远的郡县。
诏休仁特降爲始安县王,并停子伯融等流徙,听袭封爵。
下诏特降刘休仁为始安县王,并且停止他的儿子刘伯融等人的流放,允许他承袭爵位。
及帝疾甚,见休仁爲祟,叫曰: 司徒小宽我。
后来明帝病危,见到了刘休仁在作祟,喊道: 司徒宽大我一点!
寻崩。
很快就死了。
伯融,妃殷氏所生。
刘伯融,是妃子殷氏生的。
殷氏,吴兴太守冲女也。
殷氏,是吴兴太守殷冲的女儿。
范阳祖翻有医术,姿貌又美,殷氏有疾,翻入视脉,悦之,遂与奸。
范阳人祖翻有医术,姿貌又美,殷氏有病,祖翻进去诊脉,很喜欢她,于是就和她发生了奸情。
事泄,遣还家赐死。
事情泄露,便赶她回家并且赐她自杀。
晋平刺王休佑,文帝第十三子也。
晋平剌王刘休佑,是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
孝建二年,年十一,封山阳王。
孝建二年,十一岁,封为山阳王。
明帝即位,以山阳荒弊,改封晋平王,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
明帝即位,因为山阳荒僻,改封为晋平王,职位是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
休佑素无才能,强梁自用。
刘休佑平时没有什么才能,强梁自用。
大明之世,不得自专,至是贪淫好财色,在荆州多营财货。
大明时期,不能自己随意妄行,到了现在贪淫欲、好财色,在荆州聚集了很多财货。
以短钱一百赋人,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彻白;若碎折者悉不受。
以不足实数的短钱一百贷给别人,田里收获后要索求白米一斛,米粒都必须全白;如果有碎折的,全部不要。
人间籴此米一斗一百。
市场上籴这种米是一斗一百钱。
至时又不受米,评米责钱,凡诸求利皆如此。
到时候却又不要米,而是评米论钱,凡是各种求利都是这样。
百姓嗷然,不复堪命。
百姓叫苦,不再能维持生命。
征爲南徐州刺史,加都督。
后来征调他为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
上以休佑贪虐,不可莅人,留之都下,遣上佐行府州事。
皇上因为刘休佑贪婪暴虐,不可以治理民众,便把他留在京城,派遣州府主要的辅佐官员管理州中的事情。
休佑狠戾,前后忤上非一。
刘休佑狠毒暴戾,前后违抗皇上不止一次。
在荆州时,左右范景达善弹棋,上召之,休佑留不遣。
在荆州的时候,身边的侍者范景达善于下棋,皇上召见他,刘休佑留住不让他去。
上怒诘责之,且虑休佑将来难制,欲方便除之。
皇上愤怒地质问和斥责他,而且担心刘休佑将来难以制约,想在方便的时候把他除掉。
七年二月,车驾于岩山射雉,有一雉不肯入场,日暮将反,留休佑射之,令不得雉勿归。
大明七年,皇上的车驾在岩山射野鸡,有一只野鸡不肯进入猎场,黄昏的时候将要返回,把刘休佑留下射它,命令他打不到野鸡不要回去。
休佑时从在黄麾内,左右从者并在部伍后。
刘休佑当时随行在明帝的黄旗以内,左右的随从都在部队的后面。
休佑便驰去,上遣左右数人随之。
刘休佑便驰马而去,皇上派遣身边的几个人去跟随着他。
上既还,前驱清道,休佑人从悉散,不复相得。
皇上返回,前驱的人进行清道,刘休佑的随从都散去了,不再能互相碰面。
上遣寿寂之等诸壮士追之,日已欲闇,与休佑相及,蹴令坠马。
皇上派寿寂之等几个壮士去追,天已经要黑的时候,赶上了刘休佑,脚踢使他落马。
休佑素勇壮,有气力,奋拳左右排击,莫得近。
刘休佑平素骁勇强壮,有气力,挥舞拳头左右排击,众人都不得靠近。
有一人自后引阴,因顿地,即共拉杀之。
有一个人从后面拽他的生殖器,因而倒在地上,于是就共同拉扯着把他杀死。
遣人驰白上,行唱骠骑落马,上闻惊曰: 骠骑体大,落马殊不易。
派人驰马告诉了皇上,一路喊着骠骑将军落马,皇上听到后惊讶地说: 骠骑将军体形大,落马很不容易!
即遣御医上药相系至,顷之休佑左右人至,久已绝矣。
便派御医带着药品相继到来,不一会刘休佑的侍从来到,已久气绝。
舆以还第,赠司空。
用车子送他回到府上,赠封司空。
时巴陵王休若在江陵,其日即驰信报休若曰: 吾与骠骑南山射雉,骠骑马惊,与直阁夏文秀马相蹋,文秀堕地,骠骑失控,马重惊,触松树坠地落硎中,时顿闷,故驰报弟。
当时巴陵王刘休若在江陵,当日就用快马送信报告了刘休若: 我和骠骑将军在南山射野鸡,骠骑的马惊了,和直阁夏文秀的马互相践踏,夏文秀落在了地上,骠骑将军失控,马惊得更加厉害,撞到了松树上,坠地落在了坑里,当时立即昏了过去,所以驰马报告弟弟。
其年五月,追免休佑爲庶人,十三子并徙晋平。
这年五月,追免刘休佑为平民,十三个儿子都迁徙到晋平。
明帝寻病,见休佑爲祟,使使至晋平抚其诸子。
明帝不久生了病,看见刘休佑作祟,便派了使者到晋平去抚慰他的儿子们。
帝寻崩。
明帝很快逝世。
废帝元徽元年,听诸子还都。
废帝元徽元年,允许他的儿子们回到京城。
顺帝升明三年,称谋反,并赐死。
顺帝升明三年,说他们谋反,全部赐他们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