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四十

宗越,南阳叶人也。

宗越,南阳叶县人。

本爲南阳次门。

本来是南阳的次等门第。

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越更被黜爲役门。

安北将军赵伦之镇守襄阳,襄阳有很多杂姓,宗越更被降为贱役门第。

出身补郡吏。

最初出来做官补任郡吏。

父爲蛮所杀,越于市中刺杀雠人。

父亲被蛮人所杀,宗越在街市上刺杀了仇人。

太守夏侯穆嘉其意,擢爲队主。

太守夏侯穆嘉奖他的这种精神,把他提拔为队主。

蛮有爲寇盗者,常使越讨伐,往辄有功。

蛮人中有盗贼的,常常派宗越去讨伐,去则立功。

家贫无以市马,刀楯步出,单身挺战,衆莫能当。

他家中贫穷没有钱买马,总是手拿刀盾步行出阵,单身挺战,众人都不能抵挡。

每一捷,郡将辄赏钱五千,因此得买马。

每一次战胜,郡将就赏钱五千,因此能够买到一匹马。

元嘉二十四年,啓文帝求复次门,移户属冠军县,许之。

元嘉二十四年,他上表文帝,请求恢复次等门第,迁移户口归属冠军县,允许了。

二十七年,随柳元景侵魏,领马幢隶柳元怙有战功,还补后军参军督护,随王诞戏之曰: 汝何人,遂得我府四字。

二十七年,他随从柳元景侵魏,隶属于柳元怙,负责马幢,立了战功,回来后补任后军参军都护,随王刘诞开玩笑说: 你是什么人,便得到了我府中的这四个字?

越答曰: 佛狸未死,不忧不得谘议参军。

宗越回答说: 佛俚还没有死,不愁得不到咨议参军。

诞大笑。

刘诞大笑。

孝武即位,以爲江夏王义恭大司马行参军、济阳太守。

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江夏王刘义恭大司马行参军、济阳太守。

臧质、鲁爽反,朝廷致讨,越战功居多,追奔至江陵。

臧质、鲁爽反叛,朝廷进行讨伐,宗越的战功居多,追赶到了江陵。

时荆州刺史朱修之未至,越多所诛戮,又逼略南郡王义宣子女,坐免官系尚方,寻被宥。

当时荆州刺史朱修之还没有到,宗越斩杀很多,又追获南郡王刘义宣子女,因此被免官囚禁在尚方狱中,不久被宽恕。

追论前功,封范阳县子。

追论前面的功劳,封为范阳县子。

大明三年,爲长水校尉。

大明三年,他担任长水校尉。

竟陵王诞据广陵反,越领马军隶沈庆之攻诞。

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造反,宗越率领马军隶属于沈庆之进攻刘诞。

及城陷,孝武使悉杀城内男丁。

城池攻陷后,孝武帝命令把城内的成年男子全部杀死。

越受旨行诛,躬临其事,莫不先加捶挞,或有鞭其面者,欣欣然若有所得,凡杀数千人。改封始安县子。

宗越受旨进行杀戮,亲身执行任务,无不先加以抽打,还有的是先鞭打他们的脸部,他欣欣然若有所得,共杀了几千人,改封为始安县子。

前废帝景和元年,进爵爲侯,召爲游击将军、直合,领南济阴太守,改领南东海太守。

前废帝景和元年,晋升爵位为侯,召为游击将军、直阁,兼任南济阴太守,改兼南东海太守。

帝凶暴无道,而越、谭金、童太一并爲之用命,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废帝凶暴无道,而宗越、谭金、金童都为他效命,处死群公和何迈等,无不尽心竭力,所以废帝凭借他们为爪牙,无所顾忌。

赐与越等美女金帛,充牣其家。

赐给宗越等美女金帛,充满他们家中。

越等武人粗强,识不及远,感一往意气,皆无复二心。

宗越等武人粗大强壮,见识不远,感激以往的意气,都没有二心。

帝时南巡,明旦便发,其夕悉听越等出外宿,明帝因此定乱。

废帝当时南巡,第二天早晨就出发,当天夜里完全听任宗越等人出外住宿,明帝因此顺利平定了混乱局面。

明晨越等并入,被抚接甚厚。

第二天清晨,宗越等人都回到宫中,受到了很优厚的抚慰。

越改领南济阴太守,本官如故。

宗越改兼南济阴太守,本官依旧。

越等既爲废帝尽心,虑明帝不能容之。

宗越既然很为废帝尽心,担心明帝不能容纳。

上接待虽厚,内并怀惧。

皇上接待虽然很厚,但心里却很恐惧。

上意亦不欲使其居中,从容谓曰: 卿遭离暴朝,勤劳日久,兵马大郡,随卿等所择。

皇上的意思也不愿意让他们继续住在宫里,便从容地对他们说: 卿遭遇到暴虐的朝廷,辛苦的时间很久了,兵马大郡,随卿挑选。

越等素已自疑,及闻此旨,皆相顾失色。

宗越等平素里就已经自生怀疑,等听到了这种意思,都相顾失色。

因谋作难,以告沈攸之,攸之具白帝,即日下狱死。

于是便阴谋作乱,他们把这种想法告诉了沈攸之,沈攸之又完全报告了明帝,当天就把他们下狱处死。

越善立营阵,每数万人止顿,自骑马前行,使军人随其后,马止营合,未尝参差。

宗越善于建立营阵,常常是几万人驻扎,自己骑着马在前面走,让军人跟随在后面,马停下来,营房也就建成了,不曾参差不齐。

及沈攸之代殷孝祖爲南讨前锋,时孝祖新死,衆心并惧。

等沈攸之代替殷孝祖做南讨的先锋,当时殷孝祖刚刚死去,众人心里都很恐惧。

武念位至南阳太守,长生甯蛮校尉,曹欣之骁骑将军;蔡那见子道恭传。吴喜,吴兴临安人也。

沈攸之感叹说: 宗公可惜,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但宗越性格严酷,喜欢进行刑杀,当时王玄谟带兵也少有恩德,将士们为他们编了歌谣说: 宁作五年徒,不逐王玄谟,玄谟犹尚可,宗越更杀我。 吴喜,吴兴临安人。

本名喜公,明帝减爲喜。

本来名字叫喜公,明帝给他减为喜。

出身爲领军府白衣吏。

最初做官是当领军府的白衣吏。

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闇诵略皆上口。

少年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让他写起居注,写完以后,暗诵大略都能上口。

演之尝作让表,未奏失本,喜经一见即写,无所漏脱。

沈演之曾经写了一份辞让表,还没有上奏,奏折丢了,吴喜曾经见过一次,就把它写了下来,没有一点遗漏。

演之甚知之。

沈演之十分欣赏他。

因此涉猎史、汉,颇见古今。

由此他涉猎《史记》、《汉书》,颇了解古今之事。

演之门生朱重人入爲主书,荐喜爲主书吏,进爲主图令史。

沈演之的学生朱重人入宫担任主书,推荐吴担任主书吏,晋升为主图令史。

文帝尝求图书,喜开卷倒进之,帝怒遣出。

文帝曾经找图书,吴喜开卷倒着送上,文帝很生气,把他赶了出来。

会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征蛮,啓文帝请喜自随,爲孝武所知。

正遇上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征讨蛮人,上书文帝请求让吴喜跟随自己,后被孝武帝所欣赏。

稍迁至河东太守、殿中御史。

逐步升迁为河东太守、殿中御史。

明帝即位,四方反叛,喜请得精兵三百致死于东。

明帝即位,四方反叛,吴喜请求得到精兵三百人到东方效死。

帝大悦,即假建武将军,简羽林勇士配之。

文帝非常高兴,就封他为建武将军,挑选羽林勇士配备给他。

议者以喜刀笔吏,不尝爲将,不可遣。

谈论的人认为吴喜是耍笔杆的,不曾做过将领,不可以派他去。

中书舍人巢尚之曰: 喜随沈庆之累经军旅,性既勇决,又习战阵,若能任之,必有成绩。

中书舍人巢尚之说: 吴喜跟随沈庆之久经军营生活,性格既勇敢,又熟悉战阵,如果能任用他,必然会有成绩。

喜乃东讨。

吴喜于是东讨。

喜在孝武世既见驱使,性宽厚,所至人并怀之。

吴喜在孝武帝时代常被任用,性格宽厚,所到之处人们都很怀念他。

及东讨,百姓闻吴河东来,便望风降散,故喜所至克捷。

及至东讨,百姓听说吴河东来了,便望风归降或逃散,因此吴喜所到的地方都打了胜仗。

迁步兵校尉,封竟陵县侯。

升迁为步兵校尉,封为竟陵县侯。

东土平定,又率所领南讨,迁寻阳太守。

东部平定,他又率领部队南讨,调任寻阳太守。

泰始四年,改封东兴县侯,除右军将军、淮阳太守,兼太子左卫率。

泰始四年,改封为东兴县侯,任命为右军将军、淮阳太守,兼太子左卫率。

五年,转骁骑将军,太守、兼率如故。

五年,转为骁骑将军,太守、兼率职务依旧。

其年,大破魏军于荆亭。

这一年,在荆亭大破魏军。

六年,又率军向豫州拒魏军,加都督豫州诸军事。

六年,又率领军队向豫州抵御魏军,加都督豫州诸军事。

明年还建邺。

第二年返回建邺。

初,喜东征,白明帝得寻阳王子房及诸贼帅即于东枭斩。

起初,吴喜东征,告诉明帝如果抓到了寻阳王刘子房和各个贼帅,就在东部斩首。

东土既平,喜见南贼方炽,虑后翻覆受祸,乃生送子房还都。

东部平定以后,吴喜见南贼正凶,担心以后翻覆受祸,便把刘子房活着送回都城。

凡诸大主帅顾琛、王昙生之徒皆被全活。

其他几个主帅顾琛、王昙生等人都被保全了性命。

上以喜新立大功,不问而心衔之。

皇上因为吴喜刚立了大功,没有过问,而心里却挂念着。

及平荆州,恣意剽虏,赃私万计。

等平定了荆州,他恣意抢掠,贪赃私藏数以万计。

又尝对客言汉高、魏武本是何人。

又曾经对客人说汉高祖、魏武帝原本是什么人。

上闻之益不悦。

皇上听了十分不高兴。

后寿寂之死,喜内惧,因乞中散大夫。

后来寿寂之死了,吴喜心里很恐惧,于是乞求做中散大夫。

上尤疑之。

皇上尤其怀疑他。

及上有疾,爲身后之虑,疑其将来不能事幼主,乃赐死。

等皇上有了病,为身后的事情打算,怀疑他将来不能侍奉幼主,于是便赐他自杀。

上召入内殿,与言谑酬接甚款,赐以名馔并金银御器。

皇上把他召入内殿,和他开玩笑,谈话很融洽,赐给他名食和皇帝用的金银器具。

敕将命者勿使食器宿喜家。

而又指示执行命令的人不要让食器在吴喜家里过夜。

上素多忌讳,不欲令食器停凶祸之室故也。

皇上平素多忌讳,不想让食器停放在凶祸房中,所以才这样安排。

及喜死,发诏赙赠,子徽人袭。

等吴喜死了以后,发诏令赠予财物办理丧事,儿子吴徽人承袭了他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