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
桓公问于管子曰: 吾欲藉于台雉何如?
桓公问管仲说: 我想要征收房屋税,你看如何?
管子对曰: 此毁成也。
管仲回答说: 这等于叫人们拆毁房子。
吾欲藉于树木?
我要征收树木税呢?
管子对曰: 此伐生也。
管仲回答说: 这等于叫人们砍伐幼树。
吾欲藉于六畜?
我要征收牲畜税呢?
管子对曰: 此杀生也。
管仲回答说: 这等于叫人们杀死幼畜。
管子对曰: 此隐情也。
我要对人口征收赋税,又怎么样?
桓公曰: 然则吾何以为国?
管仲回答说; 这等于叫人们收闭情欲。 桓公说: 那么,什么来管理国家呢?
管子对曰: 唯官山海为可耳。
管仲回答说: 只有专营山海资源才是可行的。
桓公曰: 何谓官山海?
桓公说: 什么叫作专营山海资源?
管子对曰: 海王之国,谨正盐策。
管仲回答说: 靠大海资源成王业的国家,要注意征税于盐的政策。
桓公曰: 何谓正盐策?
桓公说: 什么叫作征税于盐的政策?
管子对曰: 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
管仲回答说: 十口之家就是十人吃盐,百口之家就是百人吃盐。
终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此其大历也。
一个月,成年男子吃盐近五升半,成年女子近三升半,小男小女近二升半。这是大概数字。
盐百升而釜。
盐一百升为一釜。
令盐之重升加分强,釜五十也;升加一强,釜百也;升加二强,釜二百也。
使盐的价格每升增加半钱,一釜可收入五十钱。每升增加一钱,一釜可收入百钱。每升增加二钱,一釜可收入二百钱。
钟二千,十钟二万,百钟二十万,千钟二百万。
一钟就是二千,十钟就是二万,百钟二十万,千钟就是二百万钱。
万乘之国,人数开口千万也,禺策之,商日二百万,十日二千万,一月六千万。
一个万乘的大国,人口总数千万人。
万乘之国,正九百万也。月人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
合而算之。约计每日可行二百万,十日二千万,一月可行六千万钱。一个万乘的大国,征人口税的当征为数为一百万人,每月每人征税三十钱,总数才不过三千万。
今吾非籍之诸君吾子,而有二国之籍者六千万。
现在我们没有向任何大人小孩直接征税,就有相当于两个大国的六千万钱的税收。
使君施令曰:吾将籍于诸君吾子,则必嚣号。
假设君上发令说:我就要对全国大人小孩直接征税了,那就一定会引起全国大喊大叫地反对。
今夫给之盐策,则百倍归于上,人无以避此者,数也。
现在取给于盐的政策,即使百倍归于君主,人们也是无法规避的,这就是理财之法。
今铁官之数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
现在铁官的理财方法是这样的:每一妇女必须有一根针和一把剪刀,然后才能够做她的事;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每一个修造各类车辆的,必须有一斧、一锯、一锥、一凿,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
不尔而成事者天下无有。
不具备上述工具而能做成上述事情的人,天下无有。
令针之重加一也,三十针一人之籍;刀之重加六,五六三十,五刀一人之籍也;耜铁之重加七,三耜铁一人之籍也。
使针的价格每根增加一钱,三十根针的加价收入就等于一个人所纳的人口税。使剪刀每把加价六钱,五六三十,五把剪刀的加价收入就等于一个人所纳的人口税。使铁铧每个加价十钱,三个铁铧的加价收入就等于一个人所纳的人口税。
其余轻重皆准此而行。
其他铁器的价格高低,均可准此而行。
然则举臂胜事,无不服籍者。
那么,只要人们动手干活,就没有不负担这种税收的。
桓公曰: 然则国无山海不王乎?
桓公说: 那么,没有山海资源的国家就不能成王业了么?
管子曰: 因人之山海假之。
管仲说: 可以依靠别国的山海资源加以借用。
名有海之国雠盐于吾国,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以百。
让有海的国家,把盐卖给本国,以每釜十五钱的价格买进,而官府专卖的价格为一百。
我未与其本事也,受人之事,以重相推。
本国虽不参与制盐,但可以接受别人的生产,用加价推算盈利。
此人用之数也。
这就是利用他人条件的理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