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德经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有上等德的人,不自以为有 德 ,所以是有德。下等德的人是有心施 德 ,所以他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有着上等 德 的人 无为 出于无意,所以无所不为。下等 德 的人, 无为 出于有意,所以无所作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 仁 的人有所作为,而是出于无意。上 义 的人有所作为,而是出于有意。上 礼 的人,出于有意。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若是得不到回报。则攘臂使人从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所以失去了 道 而后是 德 。失去了 德 而后是 仁 。失去了 仁 而后是 义 。失去了 义 而后是 礼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当社会需要用 礼 时,虚拟敲诈也就随之产生,祸乱也就随之而来了。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自以为很聪明的人,是以智取巧,真是愚昧的根源呀。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所以大丈夫应该守质朴的大道,不虚伪敲诈,舍去礼的浮华,取用道德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