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十五
裴满亨斡勒忠张大节张亨韩锡邓俨巨构贺扬庭阎公贞焦旭刘仲洙李完马百禄杨伯珫刘玑康元弼移剌益裴满亨,字仲通,本名河西,临潢府人。其先世居辽海,祖讳虎山者,天辅间移屯东受降城,以御夏人,后徙居临潢。亨性敦敏习儒,大定间,收充奉职,世宗谓曰: 闻尔业进士举,其勿忘为学也。 二十八年,擢第,世宗嘉之,升为奉御。一日问以上古为治之道,亨奏: 陛下欲兴唐、虞之治,要在进贤,退不肖,信赏罚,薄征敛而已。 章宗即位,谕之曰: 朕左右侍臣多以门第显,惟尔由科甲进,且先朝信臣,国家利害,为朕尽言。
梁襄,字公赞,是绛州人。梁襄自幼是孤儿,由叔父梁宁收养。梁襄生性颖悟,每天记言论一千多字。大定三年,考中进士,分配到耀州任同官主簿。
俄擢监察御史。
三次被迁州任淳化令,有优秀的政绩。
内侍梁道儿恃恩骄横,朝士侧目,亨劾奏其奸。迁镐王府尉,出为定国军节度副使,三迁同知大名府事。
考察认为他勤政廉洁被提升为庆阳府推官,又被召为薛王府的属官。世宗打算巡游金莲川,有司已在办理,梁襄上疏极力劝谏说:
先是,豪猾从衡,前政莫制,亨下车宣明约束,阖境帖然。
金莲川在重山之北,地积阴冷日久,五谷不能生长,郡县难以设置,这里自古以来是北部边沿荒凉无人管理的地方。
承安四年,改河南路按察副使,就迁本路副统军。中都、西京等路按察使。
气候特殊奇异,夏季中伏降霜,一天之中寒暑交替来到,这样独特的地方,和上京、中都都不相同,尤其不是圣上亲躬驾临的地方。
时世袭家豪夺民田,亨检其实,悉还正之。
凡是奉养的用具没有不是远路快速运送来的,翻山越岭,加倍费力费时。
泰和五年,改安武军节度使。岁大雪,民多冻殍,亨输己俸为之周赡,及劝率僚属大姓同出物以济。
至于安顿宿舍的地方,军骑填塞,主客不分,马、牛跑出去难以赶回,藏匿逃犯别想抓获,抢夺劫掠,杀人奸淫,不能轻易禁止。
转河东南北路按察使,卒于官。上闻而惜之,赠嘉议大夫,赙物甚厚。
公卿、百官、卫士当中,富贵的人仅仅住车帐,贫穷的人居住洞穴或露天之处,舆台皂隶免不了穷困倒毙,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一人生病传染给众人,无辜的人夭折或伤亡与被刀杀有什么不同?
亨性尤谨密,出入宫禁数年,谠议忠言多所裨益,有稿则焚之,虽家人辈莫知也。
这只是些细小的事故,更有比这些大的问题。 臣听说高城、峻池、深居、邃禁,是帝王的屏障;壮士、健马、坚甲、利兵,是帝王的爪牙。
所历州郡,皆有政绩可纪云。
现在行宫的所在地金莲川,没有高殿广宇城池的坚固设施,是废了帝王的屏障啊!
斡勒忠,本名宋浦,盖州人也。
披挂整齐常被坐骑的马,太阳暴晒,风雨侵蚀,臣知道这样的马必然瘦弱。
习女直、契丹字,历兵部、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再转大理寺知法,迁右三部司正。
路伯达回答说: 从现在开始宣布德行流传教化。请罢免境内打猎,扩大农业以督促本职,轻币重谷,去奢存俭,遵从时节耕种,像这样就不会有农不勤的人、粟不广的地。
练达边事,尝奉命使北,归致马四千余匹,诏褒谕之。
此时,采捕禁严,从京郊至真定、沧、冀,北到飞狐,几百里内都为禁地,老百姓有捕杀狐兔的人有罪,所以路伯达逮捕他。
大定二十六年,为监察御史,转尚书省都事。
路伯达多次升迁为刑部侍郎、太常卿,授予安国军节度使,不久,改为镇安武。
章宗立,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出为沧州刺史。
路伯达曾经出使宋朝回来,上交所得的二百五十两金,一千两白银以助边疆,上奏请求退休,还未来得及呈上就去世了。
河东路提刑副使徒单移刺古举以自代,改滕州刺史。
路伯达的妻子傅氏说到此事,皇帝表扬他的忠诚,赠授太中大夫,仍把金银还给他,傅氏哭着请求献给国家,未得到批准。
尝调发黄河船,数以稽期听赎。授北京副留守,入为同签枢密院事,兼沂王傅。
先前傅氏因为路伯达曾在冀州进修学习,于是卖信都、枣强的田以供应他学习,有司全部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帝,皇帝认为她很贤惠,赐号 成德夫人 。
承安二年,拜武宁军节度使,致仕。
路伯达的儿子路铎、路钧。路钧,字和叔,登大定二十五年进士第,终于莱州观察判官。
泰和三年卒,年七十一。
路铎最知名,另外有传。
忠性敦悫,通法律,以直自守,不交权贵,故时誉归之。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
张大节,字信之,代州五台人。
擢天德三年进士第,调崞县丞。
提为天德三年进士及第,调任崞县丞。
改东京市令。
改任东京市令。
世宗判留务,甚爱重之。
世宗让他兼任留务,非常喜爱看重他。
海陵修汴京,以大节领其役。
海陵修汴京,用大节主管此工程。
世宗改元于辽东,或劝赴之,富贵可一朝遂,大节曰: 自有定分,何遽尔。
世宗在辽东登位,有人劝大节去跟他,富贵荣华即刻可以到手。大节说: 命运注定,何必着急呢!
随例补尚书省令史,擢秘书郎、大理司直。
按例补为尚书省令史,升秘书郎、大理司直。
会左警巡使阙,世宗谓宰臣曰: 朕得其人矣。
正好遇上左警巡使空缺,世宗对宰臣说: 我得到任此职的人了。
遂授大节。
于是授职给大节。
俄以杖杀豪民为有司所劾,削一阶解职。
不久因为杖杀恶霸被有司弹劾,削一级官职。
未几,授同知洺州防御使事。
没过多久,授予同知州防御使事。
入为太府丞、工部员外郎。
大节入朝后担任太府丞、工部员外郎。
卢沟水啮安次,承诏护视堤城。
卢沟水侵蚀安次,奉命护视城堤。
擢修内司使,推排东京路户藉,人服其平。
提为修内司使,编排东京路户籍,人们信服他的公平。
进工部郎中。
升工部郎中。
时阜通监铸钱法弊,与吏部员外郎麻珪莅其事。
那时阜通监铸造钱币的方法有弊病,大节和吏部员外郎麻皀管理这事,见堆积的铜都粗劣有毛病,有人想收回原先付给百姓的钱。
积铜皆窳恶,或欲征民先所给直,大节曰: 此有司受纳之过,民何与焉。 以其事闻,卒得免征。
大节说 :这是有司收进的过失,老百姓怎么能参与呢? 把这事报告了上去,终于免于追究。
就改户部郎中,定襄退吏诬县民匿铜者十八村,大节廉得其实,抵吏罪,民斫石颂之。
随即改任户部郎中,定襄的辞职官吏捏造说县民藏铜的有十八村,大节查访到事实情况,判吏有罪,百姓刻石歌颂他。
召授工部侍郎,改户部。
皇帝召见并授予他工部侍郎,又改任户部。
世宗东巡,徙太府监,谕之曰: 侍郎与太府监品同,以从行支应籍卿办耳。
世宗东巡时,任太府监,对他说: 侍郎和太府监同品,因随行供给与应付要凭借你办罢了。
寻为宋生日使,还授横海军节度使,过阙谒谢东宫,显宗抚慰良久,曰: 万事惟中可也。
不久担任宋生日使,回来授予横海军节度使,经过皇宫到东宫拜谢,显宗安抚慰问很久,说 :一切事只要中就行了。
因榜其公堂曰 惟中 。
因而把 惟中 写在自己公堂的匾额上。
郡境有巨盗久不获,大节以方略擒之。
郡内有大盗长久没被捕获,大节用计擒住了他。
后河决于卫,横流而东,沧境有九河故道,大节即相宜缮堤,水不为害。
后来黄河在卫决口,横流向东,沧境内有不少黄河故道,大节立即相应采取修补河堤的措施,使洪水没有造成灾害。
章宗即位,擢中都路都转运使,因言河东赋重宜减,议者或不同,大节以他路田赋质之,遂命减焉。
章宗即位,大节升为中都路都转运使,就说河东赋重应减,商议的人有的不同意,大节用其他路的田赋标准质问他们,于是章宗命令减少它。
乞致仕,不许,徙知太原府,以并、代乡郡,故优宠之。
大节请求辞官退休,皇帝不允许,任知太原府,因为并、代是他家乡的郡,所以优待他。
近郭有男子被杀者,闻其妻哭声不哀,召而审之,果为奸夫所杀,人以为神。
有次,靠城墙一男子被杀,大节听他妻哭声不悲痛,叫来审问,果为奸夫所杀,百姓把他看作神。
西山有晋叔虞祠,旧以施钱输公使库,大节还其庙以给营缮。
西山有晋代叔虞祠,原来祠中施舍来的钱交公使库,大节还给寺里用作供给、建造和修缮的费用。
选授河东路提刑使,未赴,留知大兴府事,治有能名。
他被选任河东路提刑使,未赴任,留当知大兴府事,他治理能力很有名。
阅岁,移知广宁府,复请老,授震武军节度使。
经过几年,改任知广宁府,又请求告老辞官,授予震武军节度使。
部有银冶,有司以为争盗由此生,付河东、西京提刑司与州同议,皆以官榷为便,大节曰: 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且贫而无业者,虽严刑能禁其窃取乎?
辖区内有银矿可冶炼,有司认为争斗抢劫由此产生,交给河东、西京提刑司和州官一同商议,都认为官府专营有利,大节说 :山川河泽的利益应当和百姓一起分享,况且贫而无业的人严惩能禁止他们偷拿吗?
宜明谕民,授地输课,则其游手者有所资,于官亦便。
应明确告诉百姓,给他们地交纳赋税,那么那些游惰无法从事生产的人有了生活的保障,对官府也有利。
上从其议。
皇帝听从他的建议。
复乞致仕,许之,仍擢其子尚书刑部员外郎岩叟为忻州刺史,以便禄养。
他再次请求退休,被允许了,仍然提拔他儿子尚书刑部员外郎严叟为忻州刺史,以便有官俸供养。
访其利病,条为十三事以闻,上嘉纳之。
承安五年,张大节去世,享年八十岁。大节一向廉洁勤奋好学,能鼓励后辈,自以为从任倜那里得到学问,对待任倜的儿子比亲生的还好。
亨在职每事存大体、略苛细,御史以宽缓不事事劾之,降授蔡州防御使。
又善下棋,当世推为第一,曾被召与礼部尚书张景仁下棋。世宗曾对宰臣说 :人们大多说王袺是有才能的官,依我看,他凡事不肯尽心,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罢了。张大节禀性刚强正直,参与政事果断,远在王袺之上,可惜用他太晚。
明年,迁南京路转运使,转知归德府事,致仕。泰和二年卒,年七十八。
又多次告诉近臣说 :某某不是没有才干,然而赶不上张大节忠实。
亨才识强敏,明达吏事,终始有可称云。韩锡,字难老,其先自析津徙蓟之渔阳。
世宗对大节的了解就是这样。韩锡,字难老,他的祖先从析津迁移到蓟州的渔阳。
祖贻愿,辽宣徽北院使。
祖父贻愿,是辽宣徽北院使。
父秉休,归朝,领忠正军节度使。
父亲秉休,归附朝廷,任忠正军节度使。
锡以荫补阁门祗候。
韩锡因为先代当官补任门祗候。
天会中,南伐,锡从军掌礼仪,俄以母,老乃就监差。
天会中,讨伐宋朝,锡随军掌管礼仪,不久因母亲年老于是成了监差。
久之,授神锐军都指挥使,入为宫苑使。
过了较长一段日子,授神锐军都指挥使,入朝为宫苑使。
天德元年,擢尚书工部员外郎,领燕都营缮。
天德元年,提拔为尚书工部员外郎,管理燕都的建造修缮。
特赐胡砺榜进士及第,四迁尚书户部侍郎,以母丧解。
特别赏锡他为胡砺那一榜进士及第,四次调动为尚书户部侍郎,因为母亲去世而解除。
旋起复旧职,付金牌一、银牌十、籍水手于山东。
随后起用恢复原来的职务,给金牌一面、银牌十面,到山东登记水手。
时苏保衡为水军都统制,趋杭州,俾锡部船三百会广陵。适保衡败还,丧船过半,令锡补足之。
当时苏保衡为水军都统制,赶到杭州,让锡统率三百战船在广陵会合,恰好保衡战败回来,丧失船只过半,命令韩锡补足数量。
时水浅,船不得进,海陵遣使急责之,众稍亡,锡召诸豪谕之曰: 今连保法严,逃将安往,纵一身偶脱,其如妻子何?
当时水浅,船只不能前进,海陵派使者加急责问他,众人稍有逃亡,锡召见各部有威信的人告诉他们说 :现在连坐法很严,逃跑后将要到哪里去?即使一人偶然逃脱,那把妻子儿女怎么安置?
众悟,亡者稍止。
众人醒悟,逃跑的慢慢停止。
改侍御史,四迁都水监,以治河防劳进官一阶,授西京路转运使,卒。
世宗在辽东改元大定,锡跑到世宗所在地方,下诏恢复原先的职务。第二年,授予同知河间府事,世宗在香接见他,告诫他说: 听说皇族住在那儿的十分放纵,你应当依法纠正他们。
旭性警敏,练达时政,与王翛,刘仲洙辈世称能吏云。
锡下车宣布皇帝的话,之后没有打扰政事危害百姓的人。升任孟州防御使,累进拜为绛阳军节度使,改任知济南府事,告老,允许他辞官。明昌五年死,享年八十三岁。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
刘仲洙,字师鲁,大兴宛平人。
大定三年,登进士第。
大定三年,考中进士。
历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
历任龙门主簿、香河酒税使,再调深泽令。
县近滹沱河,时秋成,水忽暴溢,仲洙极力护塞,竟无害。
县城靠近滹沱河,当时是秋天庄稼成熟时,河水忽然暴涨,仲洙竭力护堤查堵缺口,终于没有造成灾害。
有盗夜发,居民震惊,仲洙率县卒生执其一,余众遂溃,旦日掩捕皆获。
有强盗夜间出现,居民震惊,仲洙率领县卒活捉其中一个,其他歹徒于是散逃,白天乘其不备进行搜捕全被抓获。
寻以廉能进官一阶,升河北西路转运司支度判官,入为刑部主事,六迁右司员外郎,俄转吏部。
随即因廉洁有才能升官一级,升任河北西路转运司支度判官,入朝为刑部主事,第六次提升为右司员外郎,不久转到吏部。
世宗谓宰臣曰: 人有言语敏辩而庸常不正者,有语言拙讷而才智通达、存心向正者,如刘仲洙颇以才行见称,然而口语甚讷也。
世宗对宰臣说 :人有说话敏捷动听却平庸不正直的,有言辞笨拙迟钝而才智通达、一心向正的,像刘仲洙颇因才能品行突出被赞许,可是说话不善表达。
右丞张汝霖曰: 人之若是者多矣,愿陛下深察之。
右丞张汝霖说 :人中像这样的人多了,希望皇上深层地观察。
二十九年,出为祁州刺史,以六善为教,民化之。
二十九年,出任祁州刺史,用六善来教育民众,百姓被感化。
章宗即位,除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
章宗即位,授予刘仲洙为中都、西京等路提刑副使。
先是,田珏等以党罪废锢者三十余家,仲洙知其冤,上书力辨,帝从之,乃复珏官爵而党禁遂解。
先前,田珏等因为结党的罪名被黜废禁止做官的有三十多家,仲洙知道他们冤枉,上书极力申辩,皇帝听从他的意见,于是恢复了田珏的官爵,并解除了对这批人的禁令。
明昌二年,授并王傅、兼同知大同府事,寻改平阳,移德州防御使。
明昌二年,授职并王傅,兼同知大同府事,不久改任平阳,调任德州防御使。
转运郭邦杰、节度李晏皆举仲洙以自代。
转运使郭邦杰、节度使李晏都推荐刘仲洙代替自己。
升为定海军节度使。
升为定海军节度使。
章宗立,尊孝懿皇后为皇太后,以元弼旧臣诏充副卫尉。
这年饥荒,仲洙上表请求开仓济民,没等答复,先行救济出借粮食,有司弹劾他,判他用财物赎罪。
再转大理卿,以丧去,起复为尚书刑部侍郎,兼郓王傅,迁南京路转运使。
当时仲洙兄仲渊因罪被责罚到石州,仲洙上书请求用莱州换石州,朝廷议论了没有同意。
承安三年致仕,卒。
过了较长一段日子,因为年老请求辞官,多次上表才被接受。
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也。
泰和八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仲洙性情刚强正直,参与政事果断,尤其善长治理百姓,任职的地方都有功绩,是当时的能吏。移剌益,字子迁,本名特末阿不,中都路胡鲁土猛安人。
以荫补国史院书写,积劳调徐州录事,召为枢密院知法,三迁翰林修撰。
因祖上当官补任国史院书写,累积功劳后调为徐州录事,接着召任枢密院知法,第三次升为翰林修撰。
时北边有警,诏百官集尚书省议之,太尉克宁锐意用兵,益言天时未利,宜俟后图。
当时北边有紧急情况,皇帝诏令百官在尚书省商议,太尉克宁力主用兵,益说天时不利,应等待以后再谋划。
御史台举益刚正可任,遂兼监察御史。
御史台推荐益刚强正直可担重任,于是兼监察御史。
未几,改户部员外郎。
没多久,改为户部员外郎。
明昌三年,畿内饥,擢授霸州刺史,同授刺史者十一人,既入谢,诏谕之曰: 亲民之职,惟在守令,比岁民饥,故遣卿等往抚育之。
明昌三年,京城地区饥荒,提拔任命益为霸州刺史,同授刺史的有十一人,不久入朝谢恩,下诏告诉他们说: 亲近百姓的职务只有郡守县令,连年百姓饥荒,所以派你们前去安抚养育他们。
其资序有过者有弗及者,朕不计此,但以材选,尔其知之。
你们中的资历有超过的有没有达到的,我不考虑这些,只按照才能选用,你们应知道这些。
既至,首出俸粟以食饥者,于是倅以下及郡人递出粟以佐之,且命属县视以为法,多所全活。
不久移剌益到达霸州,首先拿出俸禄中的粮食给饥饿的人吃,于是副职以下和郡中人依次拿出粮食来帮助饥民,而且命令属下县视之为法,多处地方百姓全活了下来。
郡东南有堤久颓圮,水屡为害,益增修之,民以为便,为益立祠。
郡东南有河堤长久坍塌,大水多次成灾,益加修了它,百姓生活变为安逸,为益建立祠堂。
升辽东路提刑副使。
升任辽东路提刑副使。
五年,宋主新立,诏以泗州当使客所经,守臣宜择人,宰臣进拟数人,皆不合上意,上曰: 特末阿不安在?
五年,宋主刚登位,皇帝下诏说泗州处在使臣经过的地方,防守的官员应挑选好,宰臣拟定几人,都不合皇上心意,皇上说 :特末阿不在什么地方?
此人可也。
这人可以。
即授防御使。
马上授予防御使。
召为尚书户部侍郎,寻转兵部。
移剌益被召任尚书户部侍郎,不久转兵部。
属群牧人叛,命益同殿前都点检兖往招降之。
隶属的众牧人反叛,命令益和殿前都点检兖前去招降他们。
承安二年,边鄙弗宁,上御便殿,召朝官四品以上入议,益谓 守为便。
承安二年,边疆不安宁,皇帝亲临便殿,召集四品以上朝官来商议,益提出: 防守有利。
天子之兵当取万全,若王师轻出,少有不利,非惟损大国之威,恐启敌人侵玩之心。
天子的军队应取得绝对安全,如果我军轻易出动,稍遭受不利,不只损害大国的威严,恐怕引发敌人轻视及侵犯之心。
出为山东西路转运使。
他出任山东西路转运使。
有敕使按鹰于山东,益奏: 乞止令调于近甸,何必惊远方耳目。
有皇帝的使者在山东试鹰,益进言说: 请求只在都城郊外训练,何必惊动远方人呢?
书闻,上命有司治使者罪。
听到报告,皇帝命有司惩处使者。
迁河东南北路按察使。
升任河东南北路按察使。
旧制,在位官有不任职,委所属上司体访。
原先制度,在职的官员有不胜任的,委托他的上司据实查访。
州府长贰幕职,许互相举申。
州府的正副职和幕府官员,允许互相举报申述。
益上言以为: 伤礼让之风,亦恐同官因之不睦,别生奸弊。
益上言认为 :这损害礼让之风,也恐怕同官为此不和,另外生出弊病来。
乞止令按察司纠劾,似为得体 。
请求仅令按察司纠正揭发,似乎更为恰当。
又言: 随路点军官与富人饮会,公通献遗,宜依准监临官于所部内犯罪究治。
又说 :随路点军官和富人饮酒聚会,公开通报进献赠送,应得到准许由监察官在所部内追究当事人的犯法行为。
上皆纳焉。
皇上都采纳了。
泰和二年,卒于官。
泰和二年,在官任上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