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六
欢都冶诃骨赧讹古乃蒲查欢都,完颜部人。祖石鲁,与昭祖同时同部同名,交相得,誓曰: 生则同川居,死则同谷葬。
欢都,是完颜部人。他的祖父石鲁,与昭祖同时代、同部落,而且同名,彼此情投意合,发誓说: 活着一处居住,死了一处埋葬。
土人呼昭祖为勇石鲁,呼石鲁为贤石鲁。
当地人把昭祖称为勇石鲁,把石鲁称为贤石鲁。
初,乌萨紥部有美女名罢敌悔,青岭东混同江蜀束水人掠而去,生二女,长曰达回,幼曰滓赛。
起初,乌萨扎部有个叫罢敌悔的美女,被青岭东边的混同江蜀束水人抢去,生下两个女儿,长女叫达回,幼女叫滓赛。
昭祖与石鲁谋取之,遂偕至岭右,炷火于箭端而射。
昭祖和石鲁谋算要得到她们,于是一起来到岭右,把箭前端点燃射出去。
蜀束水人怪之,皆走险阻,久之,无所复见,却还所居。
蜀束水人非常惊骇,都逃向山中险要之地,过了很长时间,没再看见火箭,才退回住地。
昭祖及石鲁以众至,攻取其赀产,虏二女子以归。
昭祖和石鲁带人来,攻取他们的资产,把那两个女子掳掠回去。
昭祖纳其一,贤石鲁纳其一,皆以为妾。
昭祖娶一个,贤石鲁娶一个,都纳为妾。
是时,诸部不肯用条教,昭祖耀武于青岭、白山,入于苏滨、耶懒之地,贤石鲁佐之也。
那时,各部落都不肯使用条律实行统治,昭祖在青岭、白山之间以武功炫示威力,进入苏滨、耶懒的地方,贤石鲁在旁辅佐他。
其后别去。
后来,贤石鲁离开昭祖。
至景祖时,石鲁之子劾孙举部来归,居于安出虎水源胡凯山南。
到了景祖在位的时候,石鲁的儿子劾孙,带领整个部落前来归附,居住在安出虎水的源头胡凯山南边。
胡凯山者,所谓和陵之地是也。
胡凯山,就是叫作和陵的地方。
欢都,劾孙子。
欢都,是劾孙的儿子。
世祖初,袭节度使。
世祖初年,欢都承袭了节度使的职位。
而跋黑以属尊,蓄异谋,不可制。
跋黑因为是皇亲而身份尊贵,他私下存有阴谋,却不能管制。
诸部不肯受约束,相继为变。
各部落都不肯受约束,相继发动事变。
欢都入与谋议,出临战阵,未尝去左右。
欢都入朝参与计议,出兵到阵前作战,没有离开过世祖左右。
斡勒部人杯乃,自景祖时与其兄弟俱居安出虎水之北,及乌春作难,杯乃将与乌春合,间诱斡鲁绀出水居人与之相结,欲先除去欢都。
斡勒部人杯乃,从景祖时期就与他的兄弟都住在安出虎水以北,到乌春作乱的时候,杯乃要与乌春聚会,离间引诱住在斡鲁绀出水人和他相勾结,想先除去欢都。
会其家被火,阴约隶人不歌束,诡称放火乃欢都、胡土二人,使注都来谓世祖曰: 不歌束来告曰 前日之火,欢都等纵之 。
恰巧杯乃家中发生火灾,他暗中约定隶人不歌束,谎称放火的是欢都、胡土两个人,又派注都来对世祖说: 不歌束来报告说 前几天的大火,是欢都等人放的 。
若不弃旧好,其执纵火之人以来。
如果您不嫌弃以前和我的友情,就请把放火的人抓来。
世祖疑之。
世祖十分怀疑。
石卢斡勒勃堇曰: 杯乃兄弟也,岂以一二人之故,而与兄弟构怨乎。
石卢斡勒勃堇说: 杯乃是兄弟,怎么能因为一两个人,而与兄弟结怨呢?
彼自取之,又将尤谁,不如与之便。
他们自己出事,又想怨谁,不如随他们的便。
欢都被甲执戟而起曰: 彼为乱之人也,若取太师兄弟,则亦与之乎。
欢都身披盔甲,手拿长戟,起身说道 :他们是作乱的人,如果想要太师山的兄弟,也随他们吗?
今取我辈,我辈决不可往,若必用战,当尽力致死。
现在要抓我们这些人,我们坚决不能去,如果一定要打仗,应当竭力抗争到死。
穆宗曰: 壮哉欢都,以我所见,正如此尔。
穆宗说: 壮烈呀欢都!我的见解正是这样。
赠欢都以马,曰: 战则乘此。
他把马赠给欢都,说: 打仗就乘坐它吧。
众皆称善。
众人都称赞说好。
世祖乃往见杯乃,隔鳖刺水而与之言曰: 不歌束既告纵火由欢都等,谨当如约。
世祖于是去见杯乃,隔着鳖剌水对他说道 :不歌束已经告发纵火的欢都等人,我当然会按约定办事。
当先遣不歌束来。
你应该先派不歌束过来。
不歌束至,世祖于马前杀之,使杯乃见之。
不歌束过来,世祖在马前杀了他,让杯乃看。
既而闻之,放火者杯乃家人阿出胡山也,杯乃欲开此衅,故以诬欢都云。
随后就听说,放火的是杯乃的家人阿出胡山,杯乃想要挑衅,因此这样诬告欢都。
腊醅、麻产与世祖遇于野鹊水。
腊醅、麻产与世祖在野鹊水遭遇。
日已曛,惟从五六十骑,欢都入敌阵鏖击之,左右出入者数四,世祖中创乃止。
天色已经昏暗,世祖只带了五、六十个骑兵,欢都冲入敌阵激战,左右进出了四次,世祖受伤,这才停战。
乌春、窝谋罕据活刺浑水,世祖既许之降,遂还军。
乌春、窝谋罕占据在活剌浑水,世祖答应投降后,领军回去。
于是骚腊勃堇、富者挞懒欢胜负不助军,而骚腊、挞懒先曾与腊醅、麻产合,世祖欲因军还而遂灭之,驰马前进。
当时,骚腊勃堇、富者挞懒坐观胜负却不救助,而骚腊、挞懒以前曾经与腊醅、麻产协同合作,世祖想带军回去后就灭掉他们,在马上疾驰前进。
挞懒者,贞惠皇后之弟也。
挞懒是贞惠皇后的弟弟。
欢都下马执辔而谏曰: 独不念爱弟蒲阳温与弟妇乎。
欢都下马,手牵缰绳进谏道 :难道不想想您的爱弟蒲阳温和弟媳吗?
世祖感其言,遂止。
世祖被他的话所感动,于是作罢。
蒲阳温者,汉语云幼弟也。
蒲阳温,是汉语里所讲的幼弟。
世祖母弟中穆宗最少,故云然。
世祖同母的兄弟中,穆宗最小,所以这样说。
穆宗德欢都言,后以挞懒女曷罗哂妻其子谷神。
穆宗感念欢都说这番话的恩德,后来把挞懒的女儿曷罗哂许配给欢都的儿子谷神为妻。
太祖追麻产,欢都射中其首,遂获之。
太祖追杀麻产,欢都射中麻产的头颅,抓获了他。
辽人命穆宗、太祖、辞不失、欢都俱为详稳。
辽国人把穆宗、太祖、辞不失、欢都等都任命为详稳。
斡善、斡脱以姑里甸兵来归,使斜钵勃堇抚定之。
斡善、斡脱带姑里甸的军队前来归顺,皇上派斜钵勃堇去安抚。
蒲察部故石、拔石等,诱其众入城,陷三百余人。
蒲察部的故石、拔石等人,把他的众多军兵引诱进城,困陷了三百多人。
欢都为都统,往治斜钵失军之状,尽解斜钵所将军、大破乌春、窝谋罕于斜堆,擒故石、拔石。
欢都出任都统,去惩治斜钵失掉军队的罪状,全部解除斜钵所统领的部队,在斜堆大破乌春、窝谋罕,擒获故石、拔石。
初,耶悔水纳喝部撒八之弟曰阿注阿,与人争部族官,不得直,来归穆宗。
早先,耶悔水纳喝部的撒八之弟叫阿注阿,和别人争做部族官,没争到,前来归附穆宗。
阿注阿之甥曰三滨、曰撒达。
阿注阿的外甥一个叫三滨,一个叫撒达。
辞不失破乌春窝谋罕城,获三滨、撒达,并获其母,以为次室,抚其二子。
辞不失攻克乌春窝谋罕城,抓住三滨、撒达,并抓来他们的母亲当作了偏房,又抚养两个儿子。
撒达告阿注阿必为变,不信而杀之。
撒达控告阿注阿必定会叛变,穆宗不相信,反而杀撒达。
撒达临刑叹曰: 后必知之。
撒达临刑前叹道 :以后一定会明白。
至是,阿注阿果为变。
到后来,阿注阿果真叛变。
因穆宗晨出猎,纠率七八人操兵入宅,夺据寝门,劫贞惠皇后及家人等。
他趁穆宗早晨出去打猎,纠集七八个人手操兵器闯入穆宗的屋宅,抢占卧室的门口,劫持了贞惠皇后及家人。
欢都入见阿注阿曰: 汝辈所谋之事奈何。
欢都进来看见阿注阿,说: 你们谋划的事情能怎么样呢?
闺门眷属岂足劫质,徒使之惊恐耳。
闺门之中的亲眷家属哪里够得上劫作人质,白白地让他们惊恐而已。
汝固识我,盍以我为质也。
你本来就认识我,何不拿我当人质?
再三言之,阿注阿从之,贞惠皇后乃得解,而质欢都。
欢都再三劝说,阿注阿答应下来,贞惠皇后才得以解脱,而欢都做了人质。
而撒改、辞不失使人告急于猎所。
撒改、辞不失派人急忙到打猎的地方禀告穆宗。
穆宗亦心动,罢猎。
穆宗也因心中有所动,停下打猎回来。
中途逢告者,日午至,阿注阿谓穆宗曰: 可使系案女直知名官僚相结,送我兄弟亲属由咸州路入辽国,库金厩马与我勿惜,欢都亦当送我至辽境,然后还。
中途遇上报信的人,中午到家,阿注阿对穆宗说 :可以把系案女真的知名官僚捆绑并连结在一起,送我兄弟亲属从咸州路进入辽国,不要吝惜把库中的钱财马匹给我,欢都也应当把我送到辽国边境以后再回来。
而耍穆宗盟,穆宗皆从之。
他又要求穆宗立誓,穆宗都顺从了。
遂执欢都及阿鲁太弯、阿鲁不太弯等七人,以衣裾相结,与阿注阿俱行,至辽境,乃释欢都。
于是,由欢都与阿鲁太弯、阿鲁不太弯等七个人,把衣带连结绑起来,和阿注阿一同走,到了辽国边境,才释放欢都。
欢都至济州,实黄龙府,使人驰驿要遮阿注阿党属,惟纵其亲人使去。
欢都到了济州,查实黄龙府,派人驰奔驿馆要拦截阿注阿的朋党家属,只把他的亲眷放走。
遂杀三滨并其母,具报于辽,乞还阿注阿,辽人流之曷堇城。
之后杀死三滨和他母亲,通报给辽国,请求辽国归还阿注阿,辽人把他流放到曷董城。
其后,阿注阿怀思乡土,亡归,附于系案女直,因乱其官僚之室,捕之,不伏,乃见杀。
后来,阿注阿怀念故土,逃回来,归附于系案女真,因为扰乱官僚的屋室,逮捕他,他不顺服,就被杀死了。
穆宗袭位之初,诸父之子习烈、斜钵及诸兄有异言,曰: 君相之位,皆渠辈为之,奈何?
穆宗承袭帝位的开初,各位叔父的儿子习烈、斜钵以及各位兄长有别样的议论,说: 君王宰相的位置,都是大人物坐的,有什么法子呢?
欢都曰: 汝辈若纷争,则吾必不默默但已。
欢都说: 你们如果纷纷起来争夺,那我一定不会沉默不管。
众闻之遂帖然,自是不复有异言者。
众人听到这话就都安定下来,从此不再有说反对话的人。
欢都事四君,出入四十年,征伐之际遇敌则先战,广廷大议多用其谋。
欢都服侍了四位君主,出生入死四十年,征战的时候遇上敌人就率先出击,朝廷上商谈大事的时候大多采用他的计谋。
世祖尝曰: 吾有欢都,则何事不成。
世祖曾经说: 我有欢都,什么事做不成呢?
肃宗时,委任冠于近僚。
肃宗在位的时候,委托给他的职位在亲信官僚之首。
穆宗嗣位,凡图辽事皆专委之。
穆宗即位后,凡是有关谋取辽国的事情都委派给他。
康宗以为父叔旧人,尤加敬礼,多所补益。
康宗认为他是父亲叔伯信用过的人,更是对他尊敬、以礼相待,更多地施以恩惠。
康宗十一年癸巳二月,得疾,避疾于米里每水,薨,年六十三。
康宗十一年二月,欢都得病,回避到米里每水,在那里逝世,终年六十三岁。
丧归,康宗亲迓于路,送至其家,亲视葬事。
送葬的队伍回来,康宗亲自在路上迎接,送到家里,又亲自探视丧事。
冶诃子阿鲁补、骨赧、讹古乃、散荅。
天会十五年,皇上追封欢都为仪同三司、代国公。明昌五年,章宗追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 忠敏 。
散荅子蒲查。
欢都的儿子叫谷神、谋演。
阿鲁补,冶诃之子。
阿鲁补,是神隐水完颜部勃堇冶诃的儿子。
为人魁伟多智略,勇于战。
阿鲁补相貌魁伟,富有智慧和谋略,勇敢善战。
未冠从军,下咸州、东京。
二十岁以前尚未成年他就从了军,随部队下咸州、东京。
辽人来取海州,从勃堇麻吉往援,道遇重敌,力战,斩首千级。
辽国人来进攻夺取海州,阿鲁补跟随勃堇麻吉前往救援,中途遇到重敌,奋力作战,杀敌斩下首级一千余。
从斡鲁古攻豪、懿州,以十余骑破敌七百,进袭辽主。
他随从斡鲁古攻打豪州和懿州,带领十多个骑兵打败七百敌人,进而袭击辽主。
阿鲁补徇北地,招降营帐二十四,民户数千。
阿鲁补率军队巡行北部各地,使二十四座营帐的数千民户降服。
时已下西京,阇母攻应州未下,退营于州北十余里,夜遣阿鲁补率兵四百伺敌,城中果出兵三千平袭,阿鲁补道与之遇,斩首百余,获马六十。
随后他又率领军队下西京,世祖第十一个儿子母攻打应州没打下来,退兵在应州北十余里处扎下营盘,夜间派遣阿鲁补率领四百名士兵看营候敌,应州城果然派了三千兵马前来偷袭,阿鲁补与他们途中相遇,杀敌一百多,获得马匹六十。
后辽兵三万出马邑之境,以千兵击之,斩其将于阵。
后来辽兵三万大军陈列在马邑边境,阿鲁补用一千人去袭击他们,结果在阵前斩了敌军的大将。
天会初,宋王宗望讨张觉于平州,闻应州有兵万余来援,遣阿鲁补与阿里带迎击之,斩馘数千而还。
天会初年,宋王宗望讨伐张觉到平州,听说应州派兵一万多人前来救援张觉,便派遣阿鲁补与阿里带去迎战,阿鲁补等斩下数千名敌人首级凯旋而归。
复从其兄虞划,率兵三千攻乾州,虞划道病卒,代领其众,至乾州,降其军及营帐三十,获印四十,与仆虺攻下义州。
阿鲁补又跟随他兄长虞划,率兵三千去攻打乾州,虞划不幸在途中生病身亡,阿鲁补代替兄长统率众人,到了乾州,招降敌军并获其营帐三十座,获其印信四十枚,和仆虺一道攻下了义州。
宗望伐宋,与郭药师战于白河。
宗望领兵攻伐宋朝军,与郭药师一起与宋军在白河作战。
宗望命阿鲁补以二谋克先登,奋战,赏赉特异。
宗望命令阿鲁补二谋克先登,阿鲁补英勇奋战,宗望对他的奖赏异常丰厚。
至汴,破淮南援兵,斩其二将。
到汴京,阿鲁补又大破淮南来增援汴京的宋兵,并力斩统领援军的两员大将。
大军退次孟阳。姚平仲夜以重兵来袭,阿鲁补适当其中,力战败之。
宗望大军退到孟阳,宋将姚平仲夜间率重兵来袭击,阿鲁补正好在孟阳军中,奋力作战打败了姚平仲的军队。
既还,闻大名、开德合兵十余万来争河。
已经收兵回营,又听说大名、开德两处的宋军合起来有十几万兵马来争夺黄河要道。
至河上,知去敌尚远,乃以轻兵夜发,诘旦至卫县,遇敌,斩首数千级,余皆溃去。
等阿鲁补到了河上,才知敌人距离尚远,就以装备轻便,行动迅速的小股部队乘夜间出发,第二天天明到达卫县,与敌军遭遇,斩下几千敌人首级,其余敌人皆溃败逃走。
师次邢州,滹沱桥已焚,阿鲁补先以偏师营于水上,比军至而桥成。
宗望军队到达邢州时,滹沱桥已被焚毁,阿鲁补先用偏师在水上营造浮桥,等大军走近而桥已造成。
宗望嘉其功,出真定库物赏之,为长胜军千户。
宗望嘉奖他的功劳,拿出真定库中的宝物赏赐他,封他为长胜军千户。
及再伐宋,从宗望破敌于井陉,遂下栾城。
等到再次对宋讨伐,阿鲁补随从宗望在井陉打败敌军,又下栾城。
师自大名济河,阿鲁补屯于洺州之境。
军队从大名出发到黄河边停止进军,阿鲁补屯扎在州边境上。
时康王留相州,大名府以兵来攻我营,阿鲁补乘夜以骑二百潜出其后,反击败之。
当时康王留守相州,大名府派兵来攻打宗望军营,阿鲁补乘黑夜率骑兵二百人潜入敌后,反身突袭大名府军,击败了这支来攻营的军队。
居数日,敌复来,苏统制以兵二万先至,阿鲁补乘其未集,以三百骑出战,大败其众,生擒苏统制,杀之。
过了数日,敌军又来进攻,宋军统领苏统制率兵二万先行来到,阿鲁补乘其尚未到齐,以三百骑兵迎战,大败苏统制军队,并活捉了苏统制,把他杀了。
大军既克汴京,攻洺州,败大名救兵,遂下洺州。
宗望大军已经攻克了汴京,攻打州,大败大名救兵,于是进军州。
从挞懒文攻恩州还,洺人复叛,阿鲁补先至城下,城中出兵来战,败之,执其守佐,遂与蒲鲁懽取信德军。
阿鲁补跟随挞懒攻打恩州归来,州人又搞叛乱,阿鲁补先到城下,城中出兵来战,阿鲁补打败了他们,捉住他们的守佐,于是与蒲鲁飀一起去攻取信德军。
梁王宗弼取开德,阿鲁补以步兵五千赴之。
梁王宗弼攻取开德,阿鲁补带领五千步兵奔赴那里。
大名境内多盗,命阿鲁补留屯其地。
大名境内强盗多,梁王命阿鲁补留守这个地方。
贼犯莘县,闻阿鲁补至,即溃去,追袭一昼夜,至馆陶及之,皆俘以归。
盗贼去掠扰莘县,听说阿鲁补到了,立即溃散而逃,阿鲁补带人追袭一昼夜,到馆陶终于追上这伙盗贼,全部俘获了他们得胜而归。
从宗弼袭康王,即渡淮,阿鲁补以兵四千留和州,总督江、淮间戍将,以讨未附郡县。
阿鲁补随宗弼去攻打康王,已经渡过淮河。阿鲁补率兵四千留守和州,总督守卫在江、淮间的戍将,以征讨尚未归附的郡县。
遂攻下太平州,隳其城。
他们攻下太平州,并毁坏了这座城池。
庐州叛,以偏师讨之,败其骑六千,擒三校。
庐州守军叛变,阿鲁补用偏师讨伐叛军,打败其六千骑兵,擒获其三名校官。
明日复破敌二万于慎县,斩首五百。
第二天,阿鲁补又率军在慎县破敌二万,斩敌人首级五百。
张永合步骑数万来战,阿鲁补兵止二千,敌围之,阿鲁补溃围力战,竟败之,追杀四十里,获马三百而还。
宋将张永合率步兵骑兵数万人来迎战,而阿鲁补兵仅有二千,被数万敌军包围,阿鲁补率军力战突围,竟然打败重围敌军。敌军败逃,阿鲁补又追杀四十里,获战马三百匹大胜而还。
再攻庐州,与迪古不败敌万众于拓皋,至庐州,骑兵五百出战,败之,斩其二校。
阿鲁补率军再攻庐州,与迪古不联手在拓皋打败了万众敌人,至庐州,敌方出骑兵五百迎战,阿鲁补等不仅打败了他们,还力斩敌方二名校官,凯旋回师。
师还。宗弼趋陕西,道闻大名复叛,遣阿鲁补经略之,独与译者至城下,招之,大名果降。
宗弼奔赴陕西,途中得到消息说大名城中又起叛乱,派遣阿鲁补策划处理这件事。阿鲁补单独带领语言翻译到大名城下,采用招抚的办法,大名人果然降服。
翌日,下令民间兵器,悉上送官,于是吏民按堵如故。
第二天,阿鲁补下令凡民间兵器全部上交官府,于是官民都安居如故。
为大名开德路都统。
阿鲁补被任命为大名开德路都统。
齐国建,阿鲁补屯兵于汴城外。
齐国建立,阿鲁补屯兵驻守在汴京城外。
天会十五年,诏废齐国,已执刘麟,阿鲁补先入汴京备变。
天会十五年,金朝皇帝熙宗下诏废掉齐国,已经逮捕了刘鳞,阿鲁补受命先进入汴京城做好应付事变的准备。
明年,除归德尹。
第二年,剪除归德府尹。
割河南地与宋,入为燕京内省使。
割河南地给宋朝,并入宋朝做了燕京内省使。
宗弼复河南,阿鲁补先济河,抚定诸郡,再为归德尹、河南路都统。
宗弼收复河南,阿鲁补先行渡过黄河,安抚稳定诸郡,再做归德尹、河南路都统。
宋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颍州大臭、陈州赤盏晖、皆会于汴,阿鲁补以敌在近,独不赴。
宋朝派兵来取河南地,宗弼召见阿鲁补,与许州韩常、颍州大白大、陈州赤盏晖都去汴京聚会,阿鲁补以大敌在近为由,独不赴汴。
而宋将岳飞、刘光世等,果乘间袭取许颍三州,旁郡皆响应。
而这时宋朝将领岳飞、刘光世等,果然乘机攻取许、颍、陈三州,旁郡都纷纷响应岳飞等。
其兵犯归德者,阿鲁补连击败之,复取亳、宿等州,河南平,阿鲁补功最。
岳飞、刘光世侵犯归德的军队,都被阿鲁补接连击败,并收复亳、宿等州,平定河南,阿鲁补功劳最高。
皇统五年,为行台参知政事,授世袭猛安,兼合紥谋克。
皇统五年,阿鲁补任行台参知政事,被授予世袭猛安,兼合扎谋克。
改元帅右监军,婆速路统军,归德军节度使,累阶仪同三司。
改任元帅右监军、婆速路统军、归德军节度使,累阶仪同三司。
其在汴时,尝取官舍材木,构私第于恩州,至是事觉,法当 议勋 议亲 。
阿鲁补在汴京时,曾经动用官舍木材,在恩州建造私人宅第,等到这件事被揭发,按国法应当 议勋 、 议亲 。
海陵尝在军中,恶阿鲁补,诏曰: 若论勋劳,更有过于此者。况官至一品,足以酬之。
海陵王曾经在军中嫉妒怨恨阿鲁补,此时下诏说 :若论他的功劳,更有比他高的,况且官至一品,足以酬报他了。
国家立法,贵贱一也,岂以亲贵而有异也。
国家立法,贵贱一视同仁,难道因为他是亲信权贵就有什么特殊吗?
遂论死。
于是论处他死。
年五十五。
当年阿鲁补五十五岁。
阿鲁补以将家子从征伐,屡立功,历官有惠爱,得民心。
阿鲁补以将门子弟的身份从军征伐,屡立战功,历来官有厚爱,深得民心。
及死,人皆惜之。
对他的死,人人痛惜。
大定三年,赠仪同三司,诏以其子为右卫将军,袭猛安及亲管谋克,赐银五百两、重彩二十端、绢三百匹。
大定三年,赠仪同三司,下诏授给他儿子右卫将军,承袭猛安及亲管谋克,赐予白银五百两、重彩二十端、绢三百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