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六十七
高闾山,澄州析木人。
高闾山,是澄州析木人。
选充护卫,调顺义军节度副使,转唐括、移剌都飐详稳,改震武军节度副使、曹王府尉,大名治中。
他先是被选上充当护卫,后来调任顺义军节度副使,转做唐括、移剌都礣详稳,既而改为震武军节度副使、曹王府尉、大名治中。
迁汝州刺史,改单州。
其后改任汝州刺史,又改做单州刺史。
制禁不依法用杖决人者,闾山见之笑曰: 此亦难行。
有圣旨禁止违令用刑杖杀人,高闾山见了笑道: 这也难以执行。
是日,特用大杖杖死部民杨仙,坐削一官,解职。
这天,他特意使用大杖打死了他所管辖的平民杨仙,被削去一级官阶,解除职务。
久之,降凤翔治中,历原州、济州、泗州刺史,改郑州防御使,迁蒲与路节度使,移临海军、盘安军、宁昌军。
过了很久以后,被贬为凤翔治中,历任原州、济州、泗州刺史,改任郑州防御使,又被提升为蒲与路节度使,又转换到临海军、盘安军和宁昌军。
贞祐二年,城破死之。
贞二年,高闾山死于城破之时。
蒲察合住,以吏起身,久为宣宗所信,声势烜赫,性复残刻,人知其蠹国而莫敢言。
蒲察合住,以做小吏起家,一直受宣宗宠信,声势显赫,性格又刻毒残忍,众人知道他祸害国家却谁也不敢说出来。
其子充护卫,先逐出之。
他的儿子充当护卫,先被他给赶了出去。
继而合住为恒州刺史,需次近县。
既而蒲察合住担任恒州刺史,根据需要住在附近的县城。
后大兵入陕西,关中震动。或言合住赴恒州为北走计,朝廷命开封羁其亲属,合住出怨言曰: 杀却我即太平矣。
后来,大军攻入陕西,关中大为震动,有人说合住去恒州是为去北国做打算,朝廷下令开封府拘留合住的亲属,合住口出怨言道: 杀了我就太平了。
寻为御史所劾,初议笞赎,宰相以为悖理,斩于开封府门之下。
不久他被御史弹劾,原本商议给他施以杖刑赎罪,但宰相认为有悖常理,就在开封府门前斩杀了合住。
故当时有宣朝三贼之目,谓王阿里、蒲察咬住,合住其一也。
因此当时有宣朝三贼的名目,指王阿里、蒲察咬住,蒲察合住是其中之一。
兴定中,驸马仆散阿海之狱,京师宣勘七十余所,阿里辈乘时起事以肆其毒,朝士惴惴莫克自保,惟独吉文之在开封府幕,明其不反,竟不署字,阿海诛,文之亦无所问。
兴定年间,驸马仆散阿海被押入大狱,京师宣布勘正的事有七十多件,王阿里等人乘机作乱恣意为患,朝中士人都惴惴不安,无法保全自身,唯独吉文之在开封府做幕僚,申明他不反叛的意愿,终究没有签名。阿海被诛杀后,独吉文之没受牵连。
咬住,正大初致仕,居睢阳,溃军变,与其家皆被杀。
蒲察咬住,正大初年做了官,住在睢阳。败军发起兵变的时候,他和家人都被杀死。
初,宣宗喜刑罚,朝士往往被笞楚,至用刀杖决杀言者。
起初,宣宗好用刑罚,朝中士人常常遭受杖打,甚至用刀杀死或用杖打死敢于直言的人。
高琪用事,威刑自恣。
高琪执掌权柄,任意使用酷刑。
南渡之后,习以成风,虽士大夫亦为所移,如徒单右丞思忠好用麻椎击人,号 麻椎相公 。
南下以后,施酷刑成风,即便是士大夫也受影响,例如徒单的右丞思忠,好用麻椎击人,别号 麻椎相公 。
李运使特立号 半截剑 ,言其短小锋利也。
运使李特立,别号 半截剑 ,是说他短小而锋利。
冯内翰璧号 冯刽 。
内翰冯璧,人称 冯刽 。
雷渊为御史,至蔡州得奸豪,杖杀五百人,号曰 雷半千 。
雷渊担任御史,在蔡州抓到奸诈豪强,杖杀了五百人,称 雷半千 。
又有完颜麻斤出,皆以酷闻,而合住、王阿里、李涣之徒,胥吏中尤狡刻者也。
还有完颜麻斤出,都是以残酷闻名,而蒲察合住、王阿里、李涣之徒,是官吏中尤其奸狡刻毒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