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七

世居荆州,为主帅,征伐蛮、蜒。

徐世谱字兴宗,巴东鱼复人。祖上世世代代居住在荆州,担任主帅,征伐蛮人、蜒人。

至世谱,尤敢勇有膂力,善水战。

传到徐世谱,尤其勇猛无畏而富有体力,善于水战。

梁元帝之为荆州刺史,世谱将领乡人事焉。

梁元帝担任荆州刺史时,徐世谱率领乡勇前往效力。

侯景之乱,因预征讨,累迁至员外散骑常侍。

侯景作乱,徐世谱因参与征讨,多次升官至员外散骑常侍。

寻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讨景,与景战于赤亭湖。

不久率领水军,随从司徒陆法和讨伐侯景,与侯景大战于赤亭湖。

时景军甚盛,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

当时侯景兵力很强,徐世谱就另造楼船,抛掷石、火的抛物舰船,火舫,水车以加强自己军队的威力。

将战,又乘大舰居前,大败景军,生擒景将任约,景退走。

大战开始,又亲乘大舰当先,结果大败了侯景的军队,活捉了侯景的将领任约,侯景败退逃走。

因随王僧辩攻郢州,世谱复乘大舰临其仓门,贼将宋子仙据城降。

于是随从王僧辩进攻郢州,徐世谱又乘大舰逼近仓门,贼将宋子仙献城投降。

以功除使持节、信武将军、信州刺史,封鱼复县侯,邑五百户。

因为有战功被任命为使持节、信武将军、信州刺史,封鱼复县侯,食邑五百户。

仍随僧辩东下,恒为军锋。

仍然随从王僧辩东下,常常担任先锋。

又破景将侯子鉴于湖熟。

又在姑孰打垮了侯景的将领侯子鉴。

侯景平后,以功除通直散骑常侍、衡州刺史资,领河东太守,增邑并前一千户。

侯景被消灭后,因为有战功徐世谱被授予通直散骑常侍、衡蛆刺史资格,兼河东太守,增赐食邑合计以前赐予的共一千户。

西魏来寇荆州,世谱镇马头岸,据有龙洲,元帝授侍中、使持节、都督江南诸军事、镇南将军、护军将军,给鼓吹一部。

酉垄来犯翅蛆,涂世趱镇守区玺岸,控制了垄绌,銮五童任命他为侍中、使持节、都督江南诸军事、镇南将军、护军将军,赏给鼓吹乐一部。

江陵陷没,世谱东下依侯瑱。

堰失陷后,徐世赞束下依附翅。

绍泰元年,征为侍中、左卫将军。

多睦元年,天子征召他入朝担任侍中、左卫将军。

高祖之拒王琳,其水战之具,悉委世谱。

直狙抗御王继的时候,水战的武器装备,全部委交给徐世谱准备。

世谱性机巧,谙解旧法,所造器械,并随机损益,妙思出入。

徐世谱天性机灵乖巧,熟知制造各种战具的传统方法,他所做的器械,都能仿照原件而有所改进,奇妙的构思超越常人。

永定二年,迁护军将军。

永定二年,升任护军将军。

世祖嗣位,加特进,进号安右将军。

世祖继承帝位后,加任他为特进,提升官号为安右将军。

天嘉元年,增邑五百户。

天嘉元年,增赐食邑五百户。

二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宣城郡诸军事、安西将军、宣城太守,秩中二千石。

二年,调出京城担任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宣城郡诸军事、安西将军、宣城太守,俸禄中二干石。

还为安前将军、右光禄大夫。

又调回朝廷担任安前将军、右光禄大夫。

寻以疾失明,谢病不朝。

之后不久因患病而双目失明,托病请求免朝。

四年卒,时年五十五。

四年去世,这年五十五岁。

赠本官,谥曰桓侯。

以去世时的官职封赠他,谧号是桓侯。

世谱从弟世休,随世谱自梁征讨,亦有战功。

徐世谱的堂弟徐世休,跟随徐世谱在梁朝征讨,也有战功。

官至员外散骑常侍、安远将军,枳县侯,邑八百户。

官做到员外散骑常侍、安远将军,封为枳县侯,食邑八百户。

光大二年,隶都督淳于量征华皎。

光大二年,附属于都督淳于量征讨华皎。

卒,赠通直散骑常侍,谥曰壮。

去世后,追赠为通直散骑常侍。谧号是壮。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郿人也。

鲁悉达字志通,扶风郡郡县人。

祖斐,齐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阳塘侯。

祖父鲁斐,是齐朝的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衡州刺史,封阳塘侯。

父益之,梁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父亲鲁益之,是梁朝的云麾将军、新蔡义阳二郡太守。

悉达幼以孝闻,起家为梁南平嗣王中兵参军。

鲁悉达早年以孝道而远近闻名,在家中以平民的身份出任为梁朝南平嗣王中兵参军。

侯景之乱,悉达纠合乡人,保新蔡,力田蓄谷。

侯景作乱,鲁悉达聚集乡里人,保护新蔡,又努力耕种蓄存粮食。

时兵荒饥馑,京都及上川饿死者十八九,有得存者,皆携老幼以归焉。

当时战祸连接灾荒,京都和上的人饿死了十分之八九,有幸存的,都带着老幼前来归附他。

悉达分给粮廪,其所济活者甚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

鲁悉达分发粮米给灾民,靠他的救济而活下来的人非常之多。

招集晋熙等五郡,尽有其地。

接下来他在新蔡修建住所让流民住下来。他招附了晋熙等五郡,完全掌握了这些地区。

使其弟广达领兵随王僧辩讨侯景。

又派他的弟弟鲁广达领兵随从王堂峦讨伐蓉还。

景平,梁元帝授持节、仁威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

娄基被消灭后,凿远童任命他为持节、仁威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

敬帝即位,王琳据有上流,留异、余孝顷、周迪等所在蜂起,悉达抚绥五郡,甚得民和,士卒皆乐为之用。

敬帝即位后,王琳控制了长江上游,留异、余孝顷、且迪等也在各地蜂起反叛,叠悉达安抚五郡,很得民众拥戴,士卒都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琳授悉达镇北将军,高祖亦遣赵知礼授征西将军、江州刺史,各送鼓吹女乐,悉达两受之,迁延顾望,皆不就。

王继任命叠迁达为镇北将军,直担也派厘翅擅任命他为征西将军、江州刺史,各方又都赐赠了鼓吹乐和歌姬舞女,鲁悉连接受了两方的任命,但却拖延时日观察形势,不表态归附任何一方。

高祖遣安西将军沈泰潜师袭之,不能克。

高祖派安西将军沈泰暗中进兵突然袭击,却没能打败他。

齐遣行台慕容绍宗以众三万来攻郁口诸镇,兵甲甚盛,悉达与战,败齐军,绍宗仅以身免。

齐人派遣行台慕容绍宗率兵三万进攻郁口各集镇,兵势非常强盛,鲁悉达与之大战,打败了齐军,慕容绍宗仅仅是只身逃脱。

王琳欲图东下,以悉达制其中流,恐为己患,频遣使招诱,悉达终不从。

王琳打算顺江而下向东进军,但因为鲁悉达控制了中游,担心他会阻挠作梗,于是多次派遣使者招引诱惑他归顺,鲁悉达始终不答应。

琳不得下,乃连结于齐,共为表里,齐遣清河王高岳助之。

王琳无法东进,就与齐人联合,互为呼应互相支援,齐人派遣清河王高岳帮助工琳。

相持岁馀,会裨将梅天养等惧罪,乃引齐军入城。

双方相持一年多,恰遇偏将梅天养等有罪害怕惩治,就勾引齐军攻入城内。

悉达勒麾下数千人,济江而归高祖。

鲁悉达指挥部下敷千人渡江归匾高祖。

高祖见之,甚喜,曰: 来何迟也。

高祖见了他,非常高兴,说: 怎么来得这样迟啊?

悉达对曰: 臣镇抚上流,愿为蕃屏,陛下授臣以官,恩至厚矣,沈泰袭臣,威亦深矣,然臣所以自归于陛下者,诚以陛下豁达大度,同符汉祖故也。

鲁悉达回答说: 我在上游镇抚,希望成为保护陛下的屏障,陛下给我以官职,恩惠是很大的了,但派沈泰袭击我,威力也是够厉害的了,然而我主动地归顺陛下的原因,是我确实认为陛下胸怀开阔气度宽宏,跟汉高祖相同的缘故。

高祖叹曰: 卿言得之矣。

高祖赞叹地说: 你的话说对了啊!

授平南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封彭泽县侯。

任命他为平南将军、散骑常侍、北江州刺史,封为彭泽县侯。

世祖即位,进号安左将军。

世祖即位,提升他的官号为安左将军。

悉达虽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与之赏会。

鲁悉达虽然任性行事,喜欢打抱不平,却不会因为自己富贵就鄙视别人,而且很爱好词赋,还招揽礼遇贤才,与他们聚会共同鉴赏辞章。

迁安南将军、吴州刺史。

升任安南将军、吴州刺史。

遭母忧,哀毁过礼,因遘疾卒,时年三十八。

遭逢母亲去世而服丧,哀伤过度以致形销骨立,因而得病而亡,这年三十八岁。

赠安左将军、江州刺史,谥曰孝侯。

追赠为安左将军、江州刺史,谧号是孝侯。

子览嗣。

儿子鲁览继承。

弟广达,别有传。

弟弟鲁广达,另外有传。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也。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

为郡豪族。

是郡裹的豪门大族。

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而胆力劲果,超出时辈。

周敷身形短小,就像还撑不起成人衣服的小孩,但是胆量勇力以及坚强果毅的气质,却胜过当时的成名人物。

性豪侠,轻财重士,乡党少年任气者咸归之。

生性豪放任侠,不重资财钱物却敬重能人志士,乡里那些意气用事的青年人都归向他。

侯景之乱,乡人周续合徒众以讨贼为名,梁内史始兴王毅以郡让续,续所部内有欲侵掠于毅,敷拥护之,亲率其党捍卫,送至豫章。

侯景作乱时,乡里人周续以讨贼的名义纠集了许多人,梁朝内史始兴藩王萧毅把郡守的职权退让给周续,周续的部下有人想侵犯抢掠萧赵,且苏保护他,亲自带领手下人抵御防卫,把他送到了豫章。

时观宁侯萧永、长乐侯萧基、豊城侯萧泰避难流寓,闻敷信义,皆往依之。

当时观宁侯萧永、长乐侯萧基、丰城侯萧泰因避难而流离失所,听说周敷守信用讲道义,都前来投靠他。

敷愍其危惧,屈体崇敬,厚加给恤,送之西上。

周敷怜悯他们处境危险可怕,对他们礼拜尊敬,周济了很多财物,护送他们溯江西上。

俄而续部下将帅争权,复反,杀续以降周迪。

不久周续部下的将领争权夺利,再次造反,杀掉了周续向周迪投降。

迪素无簿阀,恐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

周迪因祖辈先代向来没有达官贵人而缺少名望,恐怕吸引不住人心,就想依仗周敷在本族中的声望,所以非常想与周敷结交。

敷未能自固,事迪甚恭,迪大凭仗之,渐有兵众。

周敷这时还不能自保,于是就恭敬地对待周迪。周迪大藉他的威望,陆续招集了大量兵员。

迪据临川之工塘,敷镇临川故郡。

周迪占据了临川的工塘,周敷镇守在临川的旧郡城。

侯景平,梁元帝授敷使持节、通直散骑常侍、信武将军、宁州刺史,封西豊县侯,邑一千户。

侯景被消灭后,梁元帝任命周敷为使持节、通直散骑常侍、信武将军、宁州刺史,封为西丰县侯,食邑一千户。

高祖受禅,王琳据有上流,余孝顷与琳党李孝钦等共图周迪,敷大致人马以助于迪。迪擒孝顷等,敷功居多。

高祖受禅为帝,王琳控制了上游,余孝顷与王琳的党羽李孝钦等联合围攻周迪,周敷派遣大量人马援助周迪周迪抓获余孝顷等,以周敷的功劳最多。

熊昙朗之杀周文育,据豫章,将兵万馀人袭敷,径至城下,敷与战,大败之,追奔五十馀里,昙朗单马获免,尽收其军实。

熊昙朗杀了周文育后,占据了豫章。带兵一万余人袭击周敷,一直杀到城下,周敷与他大战,彻底打败了他,追逐败兵五十余里,熊昙朗单人匹马逃脱,周敷缴获了他军中的全部物资。

昙朗走巴山郡,收合馀党,敷因与周迪、黄法等进兵围昙朗,屠之。

熊昙塱逃入巴山郡,收拢他的余党,周敷就与周迪、黄法抃等进兵围剿熊昙朗,杀掉了他。

王琳平,授散骑常侍、平西将军、豫章太守。

王琳被消灭后,周敷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平西将军、豫章太守。

是时南江酋帅并顾恋巢窟,私署令长,不受召,朝廷未遑致讨,但羁縻之,唯敷独先入朝。

这时南江的部落首领依恋山寨洞穴,擅自安排县令僚吏,不接受召见,朝廷无暇征讨问罪,只好笼络他们免生变乱,衹有周数一人先到京城朝拜。

天嘉二年,诣阙,进号安西将军,给鼓吹一部,赐以女乐一部,令还镇豫章。

天嘉二年,拜见朝廷,朝廷提升他的官号为安西将军,赏给鼓吹乐一部。赐给女乐一部,派他回豫章镇守。

周迪以敷素出己下,超致显贵,深不平,乃举兵反,遣弟方兴以兵袭敷。

周迪认为周敷出仕任职之初本在自己的下位,如今显赫尊贵胜过自己,因而十分愤怒不平,就发兵造反,派弟弟周方兴袭击周敷。

敷与战,大破方兴。

周敷舆他作战,彻底打垮了周方兴。

仍率众从都督吴明彻攻迪,破之,擒其弟方兴并诸渠帅。

接着率领人马随从都督吴明彻攻讨周迪,打垮了他,活捉他弟弟周方兴和许多高级将领。

诏以敷为安西将军、临川太守,馀并如故。

天子下诏书任命周敷为安西将军、临太守,其余封赏仍旧。

寻征为使持节、都督南豫、北江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增邑五百户,常侍、鼓吹如故。

随后天子又征召他担任使持节、都督南豫北江二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南豫州刺史,增赐食邑五百户。常侍官职、赏赐的鼓吹乐仍旧。

五年,迪又收合馀众,还袭东兴。

五年,周迪又收拢余党,回袭束兴。

世祖遣都督章昭达征迪,敷又从军。

世祖派都督章昭达征讨周迪,周敷又随军进发。

至定川县,与迪相对。

到了定皿墨,舆且迪对面相遇。

迪绐敷曰: 吾昔与弟戮力同心,宗从匪他,岂规相害。

且迪欺骗且堑说: 我以前和贤弟你合力同心,既是同宗兄弟不是外人,怎么能圃谋相害?

今愿伏罪还朝,因弟披露心腑,先乞挺身共立盟誓。

现在我愿意服罪回朝,藉重贤弟表白我的忠心诚意,先请你决断无疑地共发誓言订立盟约。

敷许之,方登坛,为迪所害,时年三十五。

周敷答应了他,正当登上盟誓高台时,被周迪杀害,这年才三十五岁。

诏曰: 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缘江诸军事、镇南将军、南豫州刺史西豊县开国侯敷,受任遐征,淹时违律,虚衿奸诡,遂贻丧仆。

天子下诏书说: 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缘红诸军事、镇南将军、亩辽州刺史西丰县开国侯旦苏,领受重任出师远征,迟误时机违失军纪与敌人盟誓缔约,心中又缺乏对诡诈歹徒的警惕,以至于身殁命硕而遗体迄今未葬。

但夙著勤诚,亟劳戎旅,犹深恻怆,愍悼于怀。

但他早年的确勤劳王事忠诚为国,戎马生涯军务累累,他的不幸至今还令人悲痛不已,怜悯在心。

可存其茅赋,量所赙恤,还葬京邑。

应该保存他的茅土封爵和食邑租赋,现在赠恤他全部丧事费用,骸骨运回京都安葬。

谥曰脱。

谧号是脱。

子智安嗣。

儿子周智宣继承。

敷兄彖,共敷据本乡,亦授临川太守。

且邀的哥哥屋叁,因为曾经和旦堑一道据守本乡,也任命为临川太守。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阴人也。祖延祖,梁颍川太守,父伯道,卫尉卿。

苞趋字鲤旦,墨业题堕入。祖父苞型,是凿塑的垄伹太守,父亲苞值道,是卫尉卿。

朗少慷慨,有将帅大略,起家梁庐陵王行参军。

苞塱年轻时就胸怀壮志,有将帅的远大谋略。在家中以布衣身份直接出任为梁朝庐陵王代理参军。

侯景之乱,朗招率徒旅,据巢湖间,无所属。

堡量作乱时,萤舆招集和带领了一帮人马,控制住垦迩一带,不归属于谁。

台城陷后,简文帝密诏授朗云麾将军、豫州刺史,令与外籓讨景。

台城失陷以后,简文童秘密地下了一道诏书任命荀朗为云麾将军、豫丛刺史,命令他与京城之外的侯王们一道讨伐侯量。

景使仪同宋子仙、任约等频往征之,朗据山立砦自守,子仙不能克。

鳄派仪同塞王业、任垫等多次前去攻打他,苞舆据山扎寨固守,宋子仙没能攻下来。

时京师大饥,百姓皆于江外就食,朗更招致部曲,解衣推食,以相赈赡,众至数万人。

当时京都一带发生了严重的饥荒,民众都流离到江北谋食求生,茎朗连续多次招收他们成为自己的私人武装,同他们共穿衣、同饮食,互相救助,多到数万人。

侯景败于巴陵,朗出自濡须截景,破其后军。

谴在旦医失败,苞塑从逻须出击截杀尽量败兵,打垮了他的后军。

王僧辩东讨,朗遣其将范宝胜及弟晓领兵二千助之。

王僧辩向东征讨,荀朗派遣将领范实胜和弟弟荀晓带二千士卒协助。

侯景平后,又别破齐将郭元建于踟蹰山。

侯景被消灭后,荀朗另在踟蹰山打垮了齐将郭元建。

梁承圣二年,率部曲万馀家济江,入宣城郡界立顿。

梁朝承圣二年,他率领部属一万多家渡江,进入宣城郡范围驻扎。

梁元帝授朗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都督南兗州诸军事、南兗州刺史。

梁元帝任命荀朗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安南将军、都督南兖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未行而荆州陷。

他还没有起程赴任荆州就陷落了。

高祖入辅,齐遣萧轨、东方老等来寇,据石头城。

高祖到达京都辅佐梁朝时,齐人派遣萧轨、塞左圭等来犯,占据了互玺球。

朗自宣城来赴,因与侯安都等大破齐军。

苞塑从宣继前往救援,于是舆侯安都等一道彻底打垮了齐军。

永定元年,赐爵兴宁县侯,邑二千户,以朗兄昂为左卫将军,弟晷为太子右卫率。

永室元年,赐给爵位为兴宁县侯,食邑二千户,任命苞塑的哥哥苞显为左卫将军,弟弟苞垒为太子右卫率。

寻遣朗随世祖拒王琳于南皖。

随后朝廷派遣荀朗随从世祖到南皖抵御王继。

高祖崩,宣太后与舍人蔡景历秘不发丧,朗弟晓在都微知之,乃谋率其家兵袭台。

直塑崩时,宣太后与舍人墓星压封锁消息不向天下公开丧事,苞朗弟弟荀晓在京都探询到这一情况,就打算率领家兵袭击朝廷禁省。

事觉,景历杀晓,仍系其兄弟。

逭事被发觉了,基基历杀掉了苞堕,接着又拘捕了他的兄弟。

世祖即位,并释之。

世担即位后,把他的兄弟都释放了。

因厚抚慰朗,令与侯安都等共拒王琳。

进而优厚地抚慰苞塱,派他与侯安都等共同抵御王继。

琳平,迁使持节、安北将军、散骑常侍、都督霍、晋、合三州诸军事、合州刺史。

玉继被消灭后,升任他为使持节、安北将军、散骑常侍、都督霍晋合三州诸军事、合州刺史。

天嘉六年卒,时年四十八。

丢台六年去世,这年四十八岁。

赠南豫州刺史,谥曰壮。

追赠为南豫州刺史,谧号是壮。

子法尚嗣。

儿子荀法尚继承。

法尚少倜傥,有文武干略,起家江宁令,袭爵兴宁县侯。

荀法尚青年时期就卓越不凡,有文武两方面的才干谋略,在家中以布衣身份直接出任为江宁昼县令,继承父亲兴宁县侯的爵位。

太建五年,随吴明彻北伐。

左建五年,随从吴明彻北伐。

寻授通直散骑侍郎,除泾令,历梁、安城太守。

不久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实授为迳逊县令。历任銮、安城太守。

祯明中,为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郢州刺史。

祯明年间,担任都督坚旦茎三州诸军事、郢州刺史。

及隋军济江,法尚降于汉东道元帅秦王。

到膑军渡辽南下,荀法尚向莲墓道元帅台王降顺。

入隋,历邵、观、绵、豊四州刺史,巴东、燉煌二郡太守。

在瞪朝,历任邵、塑、钨、丰四州刺史,巴束、炖煌二郡太守。

周炅,字文昭,汝南安城人也。祖强,齐太子舍人、梁州刺史。

且旦字塞岖,迪直窒越人。祖父旦彊,在查塑任太子舍人、銮刺史。

父灵起,梁通直散骑常侍、庐、桂二州刺史,保城县侯。

父亲周灵起,在凿曲担任通直散骑常侍、庐挂二州刺史,封为堡继墨继。

炅少豪侠任气,有将帅才。

周炅青少年时就豪放侠义而又任性行事,有将帅的才干。

梁大同中为通直散骑侍郎、硃衣直阁。

梁朝大同年间担任通直散骑侍郎、朱衣直合。

太清元年,出为弋阳太守。

太清元年,调出京城担任弋阳太守。

侯景之乱,元帝承制改授西阳太守,封西陵县伯。

侯景作罱时,梁元帝秉承皇帝的旨意调任他为西阳太守,封为西陵县伯。

景遣兄子思穆据守齐安,炅率骁勇袭破思穆,擒斩之。

侯景派他哥哥的儿子侯思穆据守齐安,周炅率领勇猛强悍的士卒袭击打垮了侯思穆,将他活捉斩首。

以功授持节、高州刺史。

因为有战功,周炅被任命为持节、高州刺史。

是时炅据武昌、西阳二郡,招聚卒徒,甲兵甚盛。

这时周炅控制了武昌、西阳二郡,招集兵员,军力强盛。

景将任约来据樊山,炅与宁州长史徐文盛击约,斩其部将叱罗子通、赵迦娄等。

侯景将领任约来抢占樊山,周炅舆宁州长史徐文盛痛击任约,斩杀他的部将叱罗子通、趟迦娄等。

因乘胜追之,频克,约众殆尽。

于是乘胜追击,连打胜仗,任约的人马近乎全歼。

承圣元年,迁使持节、都督江、定二州诸军事、戎昭将军、江州刺史,进爵为侯,邑五百户。

承圣元年,周炅升任使持节、都督江定二州诸军事、戎昭将军、江州刺史,提升爵位为侯,食邑五百户。

高祖践祚,王琳拥据上流,炅以州从之。

高祖登基为帝时,王琳占据了江水上游,周炅归顺了他并献出了江州。

及王琳遣其将曹庆等攻周迪,仍使炅将兵掎角而进,为侯安都所败,擒炅送都。

到王琳派遣将领曹庆等攻打周迪时,又派周炅带兵与曹庆互成掎角之势进军,但被侯安都打败,周炅也被抓获并送到京都。

世祖释炅,授戎威将军、定州刺史,带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世祖释放了周炅,还任命他为戎威将军、定州刺史,兼西阳、武昌二郡太守。

天嘉二年,留异据东阳反,世祖召炅还都,欲令讨异。

天嘉二年,留异控制束阳反叛,世祖召令周炅回到京都,想派他讨伐留异。

未至而异平,炅还本镇。

他还没有到达京都留异就已经平定,周炅回到自己的镇所。

天康元年,预平华皎之功,授员外散骑常侍。

天康元年,因参与平定华皎有功,被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

太建元年,迁持节、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

主建元年,升任持节、龙骧将军、通直散骑常侍。

五年,进授使持节、西道都督安、蕲、江、衡、司、定六州诸军事、安州刺史,改封龙源县侯,增邑并前一千户。

五年,升任使持节、西道都督安蕲江衡司定六州诸军事、室姐刺史,改封为龙源县侯,增赐食邑合计以前赐予的共一千户。

其年随都督吴明彻北讨,所向克捷,一月之中,获十二城。

这年随从都督吴明彻北伐,所攻即克,一月之中,连取十二城。

齐遣尚书左丞陆骞以众二万出自巴、蕲,与炅相遇。

蛮人遣尚书左丞陆骞领兵二万从巴、蕲出发,与且星相遇。

炅留羸弱辎重,设疑兵以当之,身率精锐,由间道邀其后,大败骞军,虏获器械马驴,不可胜数。

凰垦留下疲弱士卒和辎重,布置疑兵正面抵挡,自己却亲率精锐士卒通过偏僻小路拦击对方后军,把陆骞全军打得大败,缴获的器械马驴,难以计数。

进攻巴州,克之。

继续前进攻取巴州,攻下来了。

于是江北诸城及谷阳士民,并诛渠帅以城降。

于是江北各城和谷阳的士人及民众。一齐行动诛杀当地首领献城投降。

进号和戎将军、散骑常侍,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

朝廷提升他的官号为和戎将军、散骑常侍,增赐食邑合计以前赐予的共一千五百户。

仍敕追炅入朝。

接着又下诏书将周炅追调入朝。

初,萧詧定州刺史田龙升以城降,诏以为振远将军、定州刺史,封赤亭王。

当初,萧察的定州刺史田龙升献城投降。天子下诏书任命田龙升为振远将军、定州刺史,封为赤亭王。

及炅入朝,龙升以江北六州七镇叛入于齐,齐遣历阳王高景安帅师应之。于是令炅为江北道大都督,总统众军,以讨龙升。

到且星入朝任职,且蓝丑反叛向蛮人献出了辽韭六州镇,齐人派堡遇王产量垄领兵接应他于是朝廷指令周炅为道大都督,总领各路军马,讨伐田龙升。

龙升使弋阳太守田龙琰率众二万阵于亭川,高景安于水陵、阴山为其声援,龙升引军别营山谷。

田龙升派阳太守田龙琰率兵二万在皇贝排开阵势,直量圭驻扎在困、堕山一带作为声援,田龙升率领另一支军队在山谷安营。

炅乃分兵各当其军,身率骁勇先击龙升,龙升大败,龙琰望尘而奔,并追斩之,高景安遁走,尽复江北之地。以功增邑并前二千户,进号平北将军,定州刺史,持节、都督如故,仍赐女妓一部。太建八年卒官,时年六十四。赠司州刺史,封武昌郡公,谥曰壮。子法僧嗣,官至宣城太守。

于是周炅就兵分数路抵抗各路敌军,自己则亲自带领勇猛精壮的士卒首先进击田垄丑,田龙升大败,且篮壁闻风丧胆不战而逃,两人都被迫兵斩杀,高景安逃脱,于是完全收复了辽韭地区,因为有战功增赐食邑合计以前赐予的共二千户,提升宫号为平北将军,任命为定州刺史,持节、都督:职仍旧,又赏赐女妓一一部;左建八年在任上去世,造年六十四岁,追赠为司州刺史,追封为武昌郡公,谧号是壮儿千周法僧继承,官至宣城太守

史臣曰:彼数子者,或驱驰前代,或拥据故乡,并识运知归,因机景附,位升列牧,爵致通侯,美矣。

史臣曰:这几个人,有的奔走效力于前朝,有的拥兵割地在故乡,但都深晓天命所在懂得归顺方向,各自乘藉机缘如影随形地依附陈朝,官职升至州牧,爵位封到通侯,这实在是美事啊。

昔张耳、陈馀自同于至戚,周敷、周迪亦誓等昵亲,寻锋刃而诛残,斯甚夫胡越矣。

先前的亟互、座篮自以为交情如至亲,周敷、周迪也发誓要亲近相处,但后来他们却兵戎相见互相残杀,远甚于古时的塱垫之战。

雠隙因于势利,何其鄙欤!

他们的仇怨因权势利益而产生,人品怎么这样卑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