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十六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也。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人。

祖敞之,梁嘉兴令。

祖父陆敞之,梁朝时任嘉兴县令。

父悛,封氏令。

父亲陆悛,任封氏县令。

子隆少慷慨,有志功名。

陆子隆少年时意气风发,有志于功名。

起家东宫直后。

担任束宫直后起家。

侯景之乱,于乡里聚徒。

侯景叛乱时,陆子隆在家乡聚集徒众。

是时张彪为吴郡太守,引为将帅。

这时张彪任吴郡太守,引用为将帅。

彪徙镇会稽,子隆随之。

张彪迁徙镇守会稽,陆子隆跟随着他。

及世祖讨彪,彪将沈泰、吴宝真、申缙等皆降,而子隆力战败绩,世祖义之,复使领其部曲,板为中兵参军。

到世祖讨伐张彪时,张彪的部将沈泰、吴实真、申缙等都投降,而陆子隆奋力战斗失败了,世祖善待他,又让他统率自己的军队,委任为中兵参军。

历始豊、永兴二县令。

历任始丰、永兴两个县的县令。

世祖嗣位,子隆领甲仗宿卫。

世祖继承帝位,陆子隆率领披甲执兵的卫士在宫中值宿警卫。

寻随侯安都拒王琳于栅口。

接着随侯安都抗拒王琳于栅口。

王琳平,授左中郎将。

王琳被平定后,任命为左中郎将。

天嘉元年,封益阳县子,邑三百户。

天嘉元年,封为益阳县子,食邑三百户。

出为高唐郡太守。

调出朝廷任高唐郡太守。

二年,除明威将军、庐陵太守。

天嘉二年,任命为明威将军、庐陵太守。

时周迪据临川反,东昌县人修行师应之,率兵以攻子隆,其锋甚盛。

当时周迪占据临川造反,东昌县人脩行师响应,率兵进攻陆子隆,他的势头非常盛大。

子隆设伏于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

陆子隆设埋伏于城外,于是紧闭城门偃旗息甲,表现出弱势。

及行师至,腹背击之,行师大败,因乞降,子隆许之,送于京师。

等脩行师到达,腹背攻击他,脩行师大败,因而乞求投降,陆子隆同意他投降,将他送于京师。

四年,周迪引陈宝应复出临川,子隆随都督章昭达讨迪。

天嘉四年,周迪引领陈实应又出临川,陆子隆跟随都督章昭达讨伐周迪。

迪退走,因随昭达逾东兴岭,讨陈宝应。

周迪退走,陆子隆因而随章昭达翻越东兴岭,讨伐陈宝应。

军至建安,以子隆监郡。

军队到达建安,用陆子隆监理郡中政事。

宝应据建安之湖际以拒官军,子隆与昭达各据一营,昭达先与贼战,不利,亡其鼓角,子隆闻之,率兵来救,大破贼徒,尽获昭达所亡羽仪甲仗。

陈实应占据建安的湖边以抗拒朝廷军队,陆子隆和章昭达各据有一营,章昭达先和叛贼战斗,不利,丢失了军中的鼓角,陆子隆听到这消息,率兵来救援,大破叛贼徒众,全部收获章昭达所丢失的羽毛装饰的旌旗和兵器。

晋安平,子隆功最,迁假节、都督武州诸军事,将军如故。

晋安平定,陆子隆功劳最大,升任假节、都督武州诸军事,将军一职依旧担任。

寻改封朝阳县伯,邑五百户。

接着改封朝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废帝即位,进号智武将军,加员外散骑常侍,馀如故。

废帝登位,给陆子隆加封号称智武将军,加官员外散骑常侍,其余职务跟从前一样担任。

华皎据湘州反,以子隆居其心腹,皎深患之,频遣使招诱,子隆不从,皎因遣兵攻之,又不能克。

华皎占据湘州造反,因为陆子隆所居是他心腹之地,华皎非常忧虑,一再派遣使者招求引诱,陆子隆不顺从,华皎因此派兵进攻他,又不能取胜。

及皎败于郢州,子隆出兵以袭其后,因与王师相会。

到华皎战败于郢州,陆子隆出兵袭击他的后面,因而和帝王之师相会合。

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武州诸军事,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七百户。

任命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武州诸军事,进封爵号为侯,增加食邑和以前的一共七百户。

寻迁都督荆、信、祐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常侍如故。

接着升任都督荆信佑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荆州刺史,持节、常侍依旧担任。

是时荆州新置,治于公安,城池未固,子隆修建城郭,绥集夷夏,甚得民和,当时号为称职。

这时荆州新设置,治所设于公安,城池不坚固,陆子隆修建城郭,安抚异族和汉族,很能与民和睦相处,当时称作称职。

三年,吏民诣都上表,请立碑颂美功绩,诏许之。

三年,官吏和民众到京城上书朝廷,请求立碑颂扬赞美陆子隆的功绩,诏令许可立碑。

太建元年,进号云麾将军。

太建元年,加封号云麾将军。

二年卒,时年四十七。

太建二年去世,当时年纪四十七岁。

赠散骑常侍,谥曰威。

赠给散骑常侍的官衔,谧号叫作威。

子之武嗣。

儿子陆之武继承。

之武年十六,领其旧军,随吴明彻北伐有功,官至王府主簿、弘农太守,仍隶明彻。

陆之武年纪十六岁,统领陆子隆原有的军队,跟随吴明彻北伐有功劳,官做到王府主簿、弘农太守,仍然隶属吴明彻。

明彻于吕梁败绩,之武逃归,为人所害,时年二十二。

吴明彻在吕梁战败,陆之武逃回,被人谋害,当时年纪二十二岁。

子隆弟子才,亦有干略,从子隆征讨有功,除南平太守,封始兴县子,邑三百户。

陆子隆弟弟陆子才,亦有才干谋略,随从陆子隆征战讨伐有功,任命为南平太守,封始兴县子,食邑三百户。

从吴明彻北伐,监安州,镇于宿预。

随从吴明彻北伐,监理安州政事,镇守于宿预。

除中卫始兴王咨议参军,迁飙猛将军、信州刺史。

任命为中卫始兴王谘议参军,升任飙猛将军、信州刺史。

太建十三年卒,时年四十二,赠员外散骑常侍。

太建十三年去世,当时年纪四十二岁。赠给员外散骑常侍官衔。

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也。

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

父景深,梁汉寿令。

父亲钱景深,任梁朝汉寿令。

道戢少以孝行著闻,及长,颇有干略,高祖微时,以从妹妻焉。

钱道戢少年时因孝顺的操行著称,到成年后,很有才干谋略,高祖地位低微时,将从妹嫁给他。

从平卢子略于广州,除滨江令。

钱道戢随从平定卢子略于广州,任命为滨江县令。

高祖辅政,遣道戢随世祖平张彪于会稽,以功拜直阁将军,除员外散骑常侍、假节、东徐州刺史,封永安县侯,邑五百户。

高祖辅佐朝政时,派遣钱道戢随世祖平定张彪于会稽,因有功封为直合将军,任命为员外散骑常侍、假节、东徐州刺史,封永安县侯,食邑五百户。

仍领甲卒三千,随侯安都镇防梁山,寻领钱塘、馀杭二县令。

仍率领兵士三千人,随侯安都镇守防卫梁山,接着领钱塘、余杭二县县令。

永定三年,随世祖镇于南皖口。

永定三年,随世祖镇守于南皖口。

天嘉元年,又领剡令,镇于县之南岩,寻为临海太守,镇岩如故。

天嘉元年,又领剡县县令,镇守于县的南岩,接着任临海太守,镇守南岩跟从前一样。

侯安都之讨留异也,道戢帅军出松阳以断其后。

侯安都讨伐留异,钱道戢统率军队出松阳以断绝留异的后路。

异平,以功拜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轻车将军、都督东西二衡州诸军事、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

留异被平定。因功任命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轻车将军、都督东西二衡州诸军事、衡州刺史,领始兴内史。

光大元年,增邑并前七百户。

光大元年,增加食邑和从前的一共七百户。

高宗即位,征欧阳纥入朝,纥疑惧,乃举兵来攻衡州,道戢与战,却之。

高宗登位,征召欧阳纥入朝,欧阳纥疑虑惧怕,于是率领军队来进攻衡州,钱道戢和他作战,退敌。

及都督章昭达率兵讨纥,以道戢为步军都督,由间道断纥之后。

到都督章昭达率领军队讨伐欧阳纥时,以钱道戢为步军都督,由小道前往切断欧阳纥的后路。

纥平,除左卫将军。

欧阳纥被平定,钱道戢被任命为左卫将军。

太建二年,又随昭达征萧岿于江陵,道戢别督众军与陆子隆焚青泥舟舰,仍为昭达前军,攻安蜀城,降之。

太建二年,又随章昭达征伐萧归于江陵,钱道戢另外督率众军和陆子隆一同焚毁青泥舟舰,仍作为章昭达前军,进攻安蜀城,守军投降。

以功加散骑常侍、仁武将军,增邑并前九百户。

因功加官散骑常侍、仁武将军,增加食邑和以前的一共九百户。

其年,迁仁威将军、吴兴太守。

逭年,升任仁威将军、吴兴太守。

未行,改授使持节、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郢州刺史。

尚未起行,改为使持节、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郢州刺史。

王师北讨,道戢与仪同黄法抃围历阳。

朝廷军队往北讨伐,钱道戢和仪同黄法抃围攻历扰。

历阳城平,因以道戢镇之。

历垦困平定后,便用饯:曲镇守它。

以功加云麾将军,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

因功加封云麾将军,增加食邑和以前的一共一千五百户。

其年十一月遘疾卒,时年六十三。

这年十一月生病去世,当时年纪六十三岁。

赠本官,谥曰肃。

赠给本身官衔,谧号叫做肃。

子邈嗣。

儿子钱邈继承。

骆牙,字旗门,吴兴临安人也。

骆牙字旗门,吴兴临安人。

祖秘道,梁安成王田曹参军。

祖父坚丝差,任梁朝安成王田曹参军。

父裕,鄱阳嗣王中兵参军事。

父亲曼溢,任鄱阳嗣王中兵参军事。

牙年十二,宗人有善相者,云: 此郎容貌非常,必将远致。

骆牙十二岁时,同族中有会看相的人,说 这个少年容貌不同平常,必将才能大成 。

梁太清末,世祖尝避地临安,牙母陵,睹世祖仪表,知非常人,宾待甚厚。

梁朝太清末年,世祖曾经避难到临安这地方,骆牙的母亲陵氏,见了世祖仪表,知道是不寻常的人,以宾客之礼相待非常优厚。

及世祖为吴兴太守,引牙为将帅,因从平杜龛、张彪等,每战辄先锋陷阵,勇冠众军,以功授真阁将军。

到世祖任吴兴太守,引领骆牙用为将帅,因而随从平定杜鑫、张彪等,每次战斗总是冲锋陷阵,勇猛列于诸军首位,因功授直合将军。

太平二年,以母忧去职。

太平二年,因为母亲逝世去职。

世祖镇会稽,起为山阴令。

世祖镇守会稽时,起用为山阴县令。

永定三年,除安东府中兵参军,出镇冶城。

永定三年,任命为安束府中兵参军,前往镇守冶城。

寻从世祖拒王琳于南皖。

接着随从世祖抗拒王琳于南皖。

世祖即位,授假节、威虏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封常安县侯,邑五百户。

世祖登位,任命为假节、威虏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封常安县侯,食邑五百户。

寻为临安令,迁越州刺史,馀并如故。

接着任临安县令,升任越州刺史,其余职务依旧担任。

初,牙母之卒也,于时饥馑兵荒,至是始葬,诏赠牙母常安国太夫人,谥曰恭。

起初,骆牙母亲去世,那时正遭饥馑兵荒,到逭时才安葬,韶令赠给骆牙母亲常安国太夫人的称号,谧号叫做恭。

迁牙为贞威将军、晋陵太守。

升任骆牙为贞威将军、晋陵太守。

三年,以平周迪之功,迁冠军将军、临川内史。

三年,因平定周迪的功绩,升任冠军将军、临川内史。

太建三年,授安远将军、衡阳内史,未拜,徙为桂阳太守。

太建三年,任命为安远将军、衡阳内史,未就任,调任桂阳太守。

八年,还朝,迁散骑常侍,入直殿省。

太建八年,回到朝廷,升任散骑常侍,进入宫殿中的官署办公。

十年,授豊州刺史,馀并如故。

太建十年,任命为丰州刺史,其余职务都依旧担任。

至德二年卒,时年五十七。

至德二年去世,当时年纪五十七岁。

赠安远将军、广州刺史。

赠给安远将军、广州刺史的官衔。

子义嗣。

儿子骆义继承。

史臣曰:陆子隆、钱道戢,或举门愿从,或旧齿树勋,有统领之才,充师旅之寄。

史臣曰:陆子隆、钱道戢,或有全家愿意随从,或有德望的耆旧帮助建立功勋,他们有统领的才干,能担负战争的重任。

至于受任籓屏,功绩并著,美矣!

至于受任保卫国家,功绩都卓著,美啊!

骆牙识真有奉,知世祖天授之德,盖张良之亚欤?

骆牙见识真切又能遵照实行,知道世祖具有上天授予的道德,岂不仅次于张良吗?

牙母智深先觉,符柏谷之礼,君子知鉴识弘远,其在兹乎!

骆牙的母亲智识深远先行觉悟,符合柏谷接纳重耳、汉武帝的礼节,有才德的人知道明识弘大深远,就表现在这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