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十
○周法尚
○周法尚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也。
周法尚字德迈,汝南安成人。
祖灵起,梁直閤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
祖父周灵起,梁国直阁将军、义阳太守、庐桂二州刺史。
父炅,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父亲周炅,定州刺史、平北将军。
法尚少果劲有风概,好读兵书。
周法尚小时就果敢勇毅,有气概,好读兵书。
年十八,为陈始兴王中兵参军,寻加伏波将军。
十八岁,任陈国始兴王的中兵参军,不久授为伏波将军。
其父卒后,监定州事,督父本兵。
其父死后,他监管定州事,管他父亲生前的兵。
数有战功,迁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领齐昌郡事,封山阴县侯,邑五千户。
数有战功,升任使持节、贞毅将军、散骑常侍,兼管齐昌郡事,封为山阴县侯,食邑五千户。
以其兄武昌县公法僧代为定州刺史。
让他兄长武昌县公周法僧代任定州刺史。
法尚与长沙王叔坚不相能,叔坚言其将反。
周法尚与长沙王陈叔坚关系不好,叔坚说他将要谋反。
陈宣帝执禁法僧,发兵欲取法尚。
陈宣帝抓了周法僧,发兵想抓周法尚。
其下将吏皆劝之归北,法尚犹豫未决。
法尚的部下都劝他到北方去,法尚犹豫不决。
长史殷文则曰: 乐毅所以辞燕,良由不犹已。
长史殷文则说: 乐毅所以离开燕国,实在因为不得已。
事势如此,请早裁之。
事已如此,请早作决断。
法尚遂归于周。
法尚就归顺了北周。
宣帝甚优宠之,拜开府、顺州刺史,封归义县公,邑千户。
周宣帝很优待他,授他开府、顺州刺史,封为归义县公,食邑千户。
赐良马五匹,女妓五人,彩物五百段,加以金带。
赐他良马五匹,女乐五人,纟采物五百段,加上金带。
陈将樊猛济江讨之,法尚遣部曲督韩明诈为背己,奔于陈,伪告猛曰: 法尚部兵不愿降北,人皆窃议,尽欲叛还。
陈国将领樊猛渡江讨伐他,他派部曲督韩明假装背叛他投奔陈军,骗樊猛说: 周法尚的部队不想投降北周,人人都在私下议论,都想回来。
若得军来,必无斗者,自当于阵倒戈耳。
如得军来,他们必无战斗力,自然会在阵前倒戈。
猛以为然,引师急进。
樊猛以为然,率兵急进。
法尚乃阳为畏惧,自保于江曲。
周法尚于是假装惧怕,自保于长江。
猛陈兵挑战,法尚先伏轻舸于浦中,又伏精锐于古村之北,自张旗帜,迎流拒之。
樊猛陈兵挑战,法尚先埋伏轻舟在浦中,又埋伏精兵于古村之北,自张旗帜,逆流抵抗敌军。
战数合,伪退登岸,投古村,猛舍舟逐之,法尚又疾走。行数里,与村北军合,复前击猛。
几次交战,法尚假装登岸,投向古村。樊猛弃船追赶,法尚又猛跑,跑了几里,与村北部队会合,又转而上前进攻樊猛。
猛退走赴船,既而浦中伏舸取其舟楫,建周旗帜。
樊猛退走往船上去,但浦中的伏兵已把他们的船都搞走了,树上了北周的旗帜。
猛于是大败,仅以身免,虏八千人。
樊猛于是大败,仅仅自己逃脱了,被俘虏八千人。
高祖为丞相,司马消难作乱,阴遣上开府段珣率兵阳为助守,因欲夺其城。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后,司马消难作难造反,他偷偷地派上开府段王旬率兵假装帮周法尚守城,想就此夺城。
法尚觉其诈,闭门不纳,珣遂围之。
法尚发觉了他们的诈谋,闭门不纳,段王旬于是围城。
于时仓卒,兵散在外,因率吏士五百人守拒二十日。
当时很仓猝,士兵散在城外,法尚因此率兵士五百人拒守二十天。
外无救援,自度力不能支,遂拔所领,弃城遁走。
外无援兵,他估计力不能支,于是带领余部弃城逃走。
消难虏其母弟及家累三百人归于陈。
司马消难俘虏了他的母亲和弟弟及家中僮仆三百人投奔陈国去。
高祖受禅,拜巴州刺史,破三鵶叛蛮于铁山,复从柱国王谊击走陈寇。
高祖受北周禅让后,授法尚巴州刺史,在铁山击破三亚鸟叛蛮,又随柱国王谊打走陈国贼寇。
迁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谯郡公,邑二千户。
他升任衡州总管、四州诸军事,改封为谯郡公,食邑二千户。
后上幸洛阳,召之,及引见,赐金钿酒钟一双,彩五百段,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
后来皇上巡幸洛阳,召他,到引见皇上时,皇上赐他金钿酒锺一双,纟采缣五百段,良马十五匹,奴婢三百口,给鼓吹一部。
法尚固辞,上曰: 公有大功于国,特给鼓吹者,欲令公乡人知朕之宠公也。
法尚坚持推辞,皇上说: 你对国家有大功,特别给你一部鼓吹,是想让你的乡亲们知道我很宠爱你。
固与之。
一定要给他。
岁馀,转黄州总管。
过了一年多,转任黄州总管。
上降密诏,使经略江南,伺候动静。
皇上降下密诏,让他经略江南,伺候动静。
及伐陈之役,以行军总管隶秦孝王,率舟师三万出于樊口。
伐陈战争打响后,他以行军总管身份,隶属于秦孝王,率水军三万出于樊口。
陈城州刺史熊门超出师拒战,击破之,擒超于阵。
陈国城州刺史熊门超出兵拒战。法尚打败他们,在阵前活捉了熊门超。
转鄂州刺史,寻迁永州总管,安集岭南,赐缣五百段,良马五匹,仍给黄州兵三千五百人为帐内。
转任鄂州刺史,不久升任永州总管,安抚岭南。赐他缣纟采五百段,良马五匹,仍给黄州兵三千五百人为其帐内近侍。
陈桂州刺史钱季卿、南康内史柳璇、西衡州刺史邓暠、阳山太守毛爽等前后诣法尚降。
陈国的桂州刺史钱季卿、南康内史柳王睿、西衡州刺史邓詗、阳山太守毛爽等,先后到法尚处投降。
陈定州刺史吕子廓据山洞反,法尚引兵逾岭,子廓兵众日散,与千馀人走保岩险,其左右斩之而降。
陈国的定州刺史吕子廓占据山洞谋反,法尚率兵到岭南,吕子廓的兵众一天天散去,只和一千多人逃走守险,其左右杀了他而投降。
赐彩五百段,奴婢五十口,并银甕宝带,良马十匹。
赐他缣纟采五百段,奴婢五十口,和银瓮、宝带,良马十匹。
十年,寻转桂州总管,仍为岭南安抚大使。
开皇十年,转任桂州总管,仍担任岭南安抚大使。
后数年入朝,以本官宿卫。
几年后入朝,以本官身份当宿卫。
赐彩三百段,米五百石,绢五百匹。
赐他缣纟采三百段,米五百石,绢五百匹。
未几,桂州人李光仕举兵作乱,令法尚与上柱国王世积讨之。
不久,桂州人李光仕举兵作乱,皇上令法尚与上柱国王世积讨敌。
法尚驰往桂州,发岭南兵,世积出岳州,征岭北军,俱会于尹州。
法尚飞奔桂州,调岭南兵;王世积出岳州,调岭北兵,在尹州相会。
光仕来逆战,击走之。
李光仕来迎战,法尚、世积打败了他。
世积所部多遇瘴,不能进,顿于衡州,法尚独讨之。
王世积所部多遇瘴气,不能前进,驻在衡州,法尚部独自讨敌。
光仕帅劲兵保白石洞,法尚捕得其弟光略、光度,大获家口。
李光仕率劲旅保住白石洞,法尚捕得他弟弟光略、光度,大获家人。
其党有来降附,辄以妻子还之。
光仕的余党有来投降的,就把妻儿还给他。
居旬日,降者数千人。
过了十天,投降的几千人。
法尚捕兵列阵,以当光仕,亲率奇兵,蔽林设伏。
法尚派兵列阵,以挡光仕。他自己亲率奇兵,在树林中埋伏。
两阵始交,法尚驰击其栅,栅中人皆走散,光仕大溃,追斩之。
两阵刚交战,法尚冲过去攻击光仕的军营,军营中的人都逃散了,光仕部溃逃,法尚追斩了他。
赐奴婢百五十口,黄金百五十两,银百五十斤。
皇上赐法尚奴婢一百五十口,黄金一百五十两,白银一百五十斤。
仁寿中,遂州獠叛,复以行军总管讨平之。
仁寿中,遂州獠反叛,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讨平他们。
巂州乌蛮叛,攻陷州城,诏令法尚便道击之。
辒州的乌蛮反叛,攻陷州城,下诏令法尚作主攻击。
军将至,贼弃州城,散走山谷间,法尚捕不能得。
法尚军将到,贼人抛弃州城,逃散到山谷之间,法尚无法捕捉。
于是遣使慰谕,假以官号,伪班师,日行二十里。
于是派使者去安慰他们,给他们一些官号,假装班师,一天走二十里。
军再舍,潜遣人觇之,知其首领尽归栅,聚饮相贺。
官军再次扎营时,法尚偷偷派人侦察,知道叛军首领全归军营,聚在一起饮酒庆贺。
法尚选步骑数千人,袭击破之,获其渠帅数千人,虏男女万馀口。
法尚挑步兵骑兵几千人,袭击破敌,俘虏其首领、部下几千人,男女人口一万多。
赐奴婢百口,物三百段,蜀马二十匹。
朝廷赐法尚奴婢百口,缣纟采三百段,蜀马二十匹。
军还,检校潞州事。
部队回来,他检校潞州事。
炀帝嗣位,转云州刺史。
炀帝继位后,法尚转任云州刺史。
后三岁,转定襄太守,进位金紫光禄大夫。
三年后,转任定襄太守,升任金紫光禄大夫。
时帝幸榆林,法尚朝于行宫。
当时炀帝巡幸榆林,法尚在行宫朝见炀帝。
内史令元寿言于帝曰: 汉武出塞,旍旗千里。
内史令元寿对炀帝说: 汉武帝出塞,旌旗千里。
今御营之外,请分为二十四军,日别遣一军发,相去三十里,旗帜相望,钲鼓相闻,首尾连注,千里不绝。
现在御营之外,请分为二十四军,每天派一军出发,相距三十里,旗旗相望,战鼓相闻,首尾相连,千里不绝。
此亦出师之盛者也。
这也是出兵的盛大场面啊!
法尚曰: 不然,兵亘千里,动间山川,卒有不虞,四分五裂。
法尚说: 不然,部队连绵上千里,动不动就被山川阻隔,突然有什么不测之事,就会四分五裂。
腹心有事,首尾未知,道阻且长,难以相救。
腹心有事,首尾不知,道路险阻而且漫长,难以互相救援。
虽是故事,此乃取败之道也。
虽然这是汉武故事,也是自取失败的办法。
帝不怿曰: 卿意以为如何?
炀帝不高兴,说: 你以为如何?
法尚曰: 结为方阵,四面外距,六宫及百官家口并住其间。
法尚说: 结为方阵,四面外距。六宫和百官家属都住在阵里头。
若有变起,当头分抗,内引奇兵,出外奋击,车为壁垒,重设钩陈,此与据城理亦何异!
如有变故,自当分头抗敌,内引奇兵,出外奋击,车为壁垒,重设钩陈。这与据城之理有何不同?
若战而捷,抽骑追奔,或战不利,屯营自守。
如果打了胜仗,可抽出骑兵追击敌人;如果作战不利,也可安营自守。
臣谓牢固万全之策也。 帝曰: 善。
我说这是牢固万全之策。 炀帝说: 好!
因拜左武卫将军,赐良马一匹,绢三百匹。
因此授他左武卫将军,赐他良马一匹,绢帛三百匹。
明年,黔安夷向思多反,杀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法尚与将军李景分路讨之。
次年,黔安夷向思多造反,杀了将军鹿愿,包围了太守萧造。法尚与将军李景分路讨敌。
法尚击思多于清江,破之,斩首三千级。
法尚在清江打破向思多军,斩首三千多级。
还,从讨吐谷浑,法尚别出松州道,逐捕亡散,至于青海。
还京后,随炀帝征讨吐谷浑。法尚另出松州道,追捕逃亡者,一直追到青海。
赐奴婢一百口,物二百段,马七十匹。
赐他奴婢一百人,布帛二百段,良马七十匹。
出为敦煌太守,寻领会宁太守。
出京为敦煌太守,不久任会宁太守。
辽东之役,以舟师指朝鲜道,会杨玄感反,与将军宇文述,来护兒等破之。
辽东战争爆发后,他率水军直指朝鲜道。刚好杨玄感造反,法尚与将军宇文述、来护儿等打败叛军。
以功进右光禄大夫,赐物九百段。
他因功升任右光禄大夫,赐物九百段。
时有齐郡人王薄、孟让等举兵为盗,众十馀万,保长白山。
当时,齐郡人王薄、孟让等举兵为盗,有十几万人,依保长白山。
频战,每挫其锐。
法尚屡与其战,屡挫其锐。
赐奴婢百口。
炀帝赐他奴婢百口。
明年,复临沧海,在军疾甚,谓长史崔君肃曰: 吾再临沧海,未能利涉,时不我与,将辞人世。
次年,再临沧海,在军中病重,对长史崔君肃说: 我再临沧海,不能涉海,时不我与,我将辞别人世。
立志不果,命也如何!
我的大志未能实现,这是我的命,我怎么办啊!
言毕而终,时年五十九。
言毕而终,时年五十九岁。
赠武卫大将军,谥曰僖。
追赠他为武卫大将军,谥号叫 僖 。
有子六人。
有六个儿子。
长子绍基,灵寿令,少子绍范,最知名。
长子周绍基,灵寿县令;小儿子周绍范,最有名。
○李景
○李景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也。
李景字道兴,天水休官人。
父超,周应、戎二州刺史。
父亲李超,北周的应、戎二州刺史。
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李景容貌奇伟,膂力过人,美须髯,骁勇善射。
平齐之役,颇有力焉,授仪同三司。
平定北齐,他颇有功劳,授为仪同三司。
以平尉迥,进位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邑千五百户。
因平定尉迟迥之功,升为开府,赐爵平寇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
开皇九年,以行军总管从王世积伐陈,陷陈有功,进位上开府,赐奴婢六十口,物千五百段。
开皇九年,他以行军总营身份,随王世积讨伐陈国,他冲锋陷阵,立有战功,升为上开府,赐奴婢六十口,缣纟采一千五百段。
及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复以行军总管从杨素击之。别平仓岭,还授鄜州刺史。
高智慧等人在江南造反作乱,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杨素讨伐,另外平定仓岭,还京后授他州刺史。
十七年,辽东之役,为马军总管。
开皇十七年,辽东战争中,他任骑兵总管。
及还,配事汉王。
回朝后,调他侍奉汉王杨谅。
高祖奇其壮武,使袒而观之,曰: 卿相表当位极人臣。
高祖惊奇于他的壮武,让他袒衣而观之,说: 从你的相貌来看,你会位极人臣。
寻从史万岁击突厥于大斤山,别路邀贼,大破之。
不久,他随史万岁在大斤山攻击突厥人。他别路拦击贼人,大破突厥军。
后与上明公杨纪送义成公主于突厥,至恆安,遇突厥来寇。
后来,他和上明公杨纪送义成公主到突厥去,到了恒安,遇突厥人来犯。
时代州总管韩洪为虏所败,景率所领数百人援之。
当时代州总管韩洪被突厥打败,李景率领几百人援救他。
力战三日,杀虏甚众,赐物三千段,授韩州刺史。
力战三天,杀死很多突厥人。赐他缣纟采三千段,授他为韩州刺史。
以事王故,不之官。
因为他侍奉汉王的缘故,不赴韩州到任。
仁寿中,检校代州总管。
仁寿年间,检校代州总管。
汉王谅作乱并州,景发兵拒之。
汉王杨谅在并州造反,李景发兵抵抗。
谅遣刘暠袭景,战于城东。
杨谅派刘嵩袭击李景,战于城东。
升楼射之,无不应弦而倒。
他上楼射敌,无不应弦而倒。
选壮士击之,斩获略尽。
然后挑选壮士进击,差不多把官军杀死、俘虏光了。
谅复遣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勇三万攻之。
杨谅又派岚州刺史乔钟葵率劲旅三万人攻城。
景战士不过数千,加以城池不固,为贼冲击,崩毁相继。
李景部下不过几千人,加上城池不固,被反贼冲击,城墙一处处相继被摧垮。
景且战且筑,士卒皆殊死斗,屡挫贼锋。
李景一边作战一边筑城,士兵都殊死作战,屡屡挫败反贼。
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并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乂多谋画,工拒守之术。
司马冯孝慈、司法参军吕玉,都骁勇善战,仪同三司侯莫陈足智多谋,工于拒敌守城之术。
景知将士可用,其后推诚于此三人,无所关预,唯在阁持重,时出抚循而已。
李景知道将士可用,其后对这三个推心置腹,无所隐晦,他呆在阁里持重考虑,时时出去安抚将士,看看情况而已。
月馀,朔州总管杨义臣以兵来援,合击,大破之。
过了一个多月,朔州总管杨义臣率兵来援,两下合力,大破叛军。
先是,景府内井中甃上生花如莲,并有龙见,时变为铁马甲士。
此前,李景府中的井里的上,生长出莲花状的花朵,并有龙出现,时时变为铁马甲士。
又有神人长数丈见于城下,其迹长四尺五寸。
又有神人,身高几丈出现在城下,其脚印有四尺五寸长。
景问巫,对曰: 此是不祥之物,来食人血耳。
李景问巫术之士,回答说: 这是不祥之物,来吃人血罢了。
景大怒,推出之。
李景大怒,把他推了出去。
旬日而兵至,死者数万焉。
过了上十天,叛军来了,死者有几万。
景寻被征入京,进位柱国,拜右武卫大将军,赐缣九千匹,女乐一部,加以珍物。
李景随即被征调入长安,升任柱国,授为右武卫大将军,赐他缣纟采九千段,女乐一部,外加奇珍之物。
景智略非所长,而忠直为时所许,帝甚信之。
李景的智慧谋略不怎么样,但忠诚正直被时人赞许,皇上很信任他。
击叛蛮向思多,破之,赐奴婢八十口。
他攻击反叛的蛮子向思多,打破叛军,赐奴婢八十口。
明年,击吐谷浑于青海,破之,进位光禄大夫。赐奴婢六十口,缣二千匹。
次年,在青海攻击吐谷浑,打败吐谷浑,因此升任光禄大夫,赐奴婢六十个,缣纟采二千匹。
五年,车驾西巡,至天水,景献食于帝。
大业五年,炀帝西幸,到了天水,李景给炀帝敬献食物。
帝曰: 公,主人也。
炀帝说: 你是这儿的主人。
赐坐齐王暕之上。
赐他坐在齐王杨日柬之上。
至陇川宫,帝将大猎,景与左武卫大将军郭衍俱有难言,为人所奏。
到了陇川宫,炀帝将痛痛快快打猎,李景与左武卫大将军郭衍都有表示为难的话,被人上告。
帝大怒,令左右Ξ之,竟以坐免。
炀帝大怒,令左右把他抬起来往地下摔,竟然因此免官。
岁余,复位,与宇文述等参掌选举。
过了一年多,官复原职,与宇文述等人参与掌管选拔官员的事务。
明年,攻高丽武厉城,破之,赐爵苑丘侯,物一千段。
次年,进攻高丽的武厉城,打破该城,赐爵苑丘侯,缣纟采一千段。
八年,出浑弥道。
大业八年,率部出浑弥道。
九年,复出辽东。
九年,再出辽东。
及旋师,以景为殿。
班师回朝时,让李景所部殿后。
高丽追兵大至,景击走之。
高丽追兵大至,李景打跑了他们。
赉物三千段,进爵滑国公。
赐他缣纟采三千段,晋爵位为滑国公。
杨玄感之反也,朝臣子弟多预焉,而景独无关涉。
杨玄感造反时,朝廷大臣及其子弟大多参预其事,而李景与此无关。
帝曰: 公诚直天然,我之梁栋也。
炀帝说: 你诚实正直,出自本性,你是我的栋梁啊!
赐以美女。
赐给他美女。
帝每呼李大将军而不名,其见重如此。
炀帝每每叫他 李大将军 ,而不叫他的名字,他就是这样被看重。
十二年,帝令景营辽东战具于北平,赐御马一匹,名师子吉。
大业十二年,炀帝命令李景在北平营造将用于辽东战争的器具,赐给他御马一匹,名叫 狮子驹 。
会幽州贼杨仲绪率众万馀人来攻北平,景督兵击破之,斩仲绪。
碰上幽州反贼杨仲绪率部一万多人来进攻北平,李景率部打败反贼,斩了杨仲绪。
于时盗贼蜂起,道路隔绝,景遂召募,以备不虞。
那时盗贼蜂起,道路隔断,李景于是招募兵马,以备不测。
武贲郎将罗艺与景有隙,遂诬景将反。
武贲郎将罗艺与李景有矛盾,于是诬告李景谋反。
帝遣其子慰谕之曰: 纵人言公窥天阙,据京师,吾无疑也。
炀帝派人送来他的儿子,并安慰他说: 纵然有人说你想谋反,想占据京师,我也不会怀疑你。
后为高开道所围,独守孤城,外无声援,岁馀,士卒患脚肿而死者十将六七,景抚循之,一无离叛。
李景后被高开道所包围,独守孤城,外无援兵。过了一年多,士卒得脚肿病而死的快到十分之六、七,李景安抚他们,没有一个背叛他而离去的。
辽东军资多在其所,粟帛山积,既逢离乱,景无所私焉。
辽东战争要用的军用物资大多在他这里,粮食、布帛堆积如山,又遭到丧难,李景一点都没有把这些物资化为己有。
及帝崩于江都,辽西太守邓暠率兵救之,遂归柳城。
到炀帝在江都被害后,辽西太守邓曰高率兵救他,他于是回到了柳城。
后将还幽州,在道遇贼,见害。
后来,他将回到幽州去,在路上遇上贼人,被害。
契丹、靺轲素感其恩,闻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于今伤惜之。
契丹、革末革曷一向感戴他的恩典,听说他被害,没有不伤心落泪的。幽州、燕州的人士,到现在仍然为他痛惜伤心。
有子世谟。
有儿子名叫李世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