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二十三

魏兰根,是巨鹿下曲阳人。

父亲伯成,是魏代泰山太守。

兰根身长八尺,仪表外貌奇伟,博览群书,诵读《左传》、《周易》,机警而有见识与悟性。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任北海王国侍郎,历任定州长流参军。

为母亲守丧,其间有孝子的称誉。

准备把母亲埋葬在常山郡境内,那裹先前已有董卓祠,祠旁有柏树。

兰根认为董卓是凶恶无道的叛逆,不应留有祠庙至今,于是砍伐了柏树做棺材。

有人劝他不要伐树,但兰根将所有的柏树都砍光了,全无疑惧。

为父亲守丧时,兰根在墓地旁搭起草屋居住,自己担土堆坟,忧伤欲绝。

后任司空、司徒二府记室参军,改任夏州平北府长史,被朝廷召入任司徒掾,后出朝任本郡太守,都居官称职,表现出才干。

正光末年,尚书令李崇为本郡都督,率兵讨伐茹茹,以兰根为长史。

兰根因而劝说李崇道: 缘边各镇,很早就处于朝廷控制之下。

过去刚设置时,地广人稀,或是征派去中原强宗子弟,或是派去国家重臣,委以守卫重任。

中年以来,有司名不副实,号称府户,役使百姓却如同驱使奴仆,官与官联姻,以致失去了清高之士。

然而本宗旧类,各各荣耀颢贵,彼此攀比,理当愤怨。

改弦更张,现在是时候了,使边境安宁,是最重要的大事。

应当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一律免作平民,按次序做官,一切照旧,文武兼用,恩威并施。

这个计策如能实行,国家几乎就没有北方的忧虑了。

李崇将兰根的计策上奏朝廷,事情搁置下来,没有答覆。

军队返回,兰根被授任为冠军将军,改任司徒右长史,假节,兼摄豫州事务。

孝昌初年,改任岐州刺史。

跟随行台萧宝寅征讨攻破了宛,俘虏当地人为奴婢,萧宝宝将十名美女赏给兰根。

兰根推辞说: 此县与强虏交界,皇威未至,无所适从,所以背叛了朝廷。

如今应当给受寒者衣服穿,给挨饿者食物吃,怎么能让他们充当奴仆呢?

于是将美女都归还给她们的父兄。

兰根所辖境内麦子多长有五穗,而邻州却田鼠为灾,却犬牙交错不入岐境。

适逢秦陇反叛,萧实寅在泾州战败,高平虏贼进逼岐州,岐州城民胁迫并囚禁兰根投降贼人。

实寅至雍州,收集散失兵将,军威复振,城民又斩杀了贼刺史侯莫陈仲和,推举兰根复任。

朝廷因兰根深得西土民心,加授他为持节、假平西将军、都督泾岐束秦南岐四州军事,兼任四州行台尚书。

不久入拜光禄大夫。

孝昌末年,河北流亡之人南渡,朝廷以兰根兼任尚书,出使齐、济、二兖四州安抚,并置郡县。

河间邢呆在青、光间造反,邢呆,是兰根的外甥。朝廷复韶兰根带命前往安慰问候,邢呆不听劝阻,于是兰根随同元天穆去讨伐邢呆。

返回后,授任太府卿,推辞而未接受。

改任安束将军、中书令。

庄帝准备诛杀尔朱荣,兰根听说了这一计划,于是密告给氽朱世隆。

尔朱荣死后,兰根害怕庄帝知道逭件事,忧虑恐惧不知去哪裹才好。

当时应诏王道习受庄帝宠信,兰根于是托付他,求得在外立功。

道习为此启奏庄帝,于是任命兰根为河北行台在定州率领招募的乡人,防御井陉。

当时氽朱荣的大将侯深自范阳直奔中山,兰根舆他交战,大败,跑去依附渤海高干。

适值高干兄弟起义,因此兰根也在其中。

高祖至,因兰根平素就有名望,所以对他礼遇有加。

中兴初年,加封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

高祖将入洛阳,派遣兰根先至京师。

当时废立尚未决定,命令兰根观察魏前废帝。

废帝神采高明,兰根担心后难以揣测,于是与高干兄弟及黄门崔同心在产担面前坚决请求,说庆童本是胡贼推立的,如今若仍立为帝,于理不符。

直担不得已,遂立亘堕。

庐童素有德行功业,而被堕担等人诋毁,深为当时舆论非议。

太昌初年,任仪同三司,不久加授开府,封钜鹿县侯,食邑七百户。

启奏朝廷,请求授予哥哥的儿子同达。

兰根既因参与起义立功,官居相位,至此时又被奖励治理岐州的功勋,封永兴县侯,食邑一千户。

高干之死,使兰根畏惧,离家出走,到寺庙躲避。

武帝大加谴责,兰根忧虑恐怖,于是作书称病辞去仆射官职。

天平初年,因病势沉重上表请求还乡。

魏帝派舍人石长宣到家中慰劳问候,仍以对开府仪同的礼节对待兰根,门前设置行马,此后兰根回归本乡。

天平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一岁。

被赠封冀定殷三州军事、定州刺史、司徒公、侍中,谧号为文宣。

兰根虽因功名而自立,然而善于附会,进退之际,多以谋略权术为先,因此不被公正的评论所赞许。

兰根的长子相如,任秘书郎中。

因树立义旗有功,不久加授为将军。

承袭父亲爵位,升任安东将军、殷州别驾,后被朝廷召入任侍御史。

武定三年去世。

次子敬仲。

肃帝时,佐命功臣配享,而没有兰根的份儿。

敬仲上表申诉,皇帝因韶令既已发出,难以追回更改,便提拔敬仲为祠部郎中。

在作章武太守时去世。

兰根的族弟明朗,涉猎许多经史,粗有文学才能。

屡经升迁任大司马府法曹参军,兼尚书金部郎中。

元颢进入洛阳,明朗为南道行台郎中,被元颢捉住。

后来摆脱元颢逃了回来,任龙骧将军、中散大夫,被赐予钜鹿侯爵位。

永安末年,蓝根任迥北行台,引荐明朗为左丞。

到了兰根在中山打败仗时,一同归顺高祖。

中兴初年,被拜授为抚军将军,出京任安德太守。

后改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定州大中正。

武定初年,任显祖谘议参军。

出京任平阳太守,被御史弹劾,因而被限制行动自由。

遇病去世。

明朗的堂弟魏恺,年轻时耿直有才智而又机智善辩。

魏代末年,被征用为开府行参军,稍后升任为尚书郎、齐州长史。

天保年间,出使陈朝任副使。

改任青州长史,坚决推辞不到任。

杨情告诉了显祖。显祖大怒,对杨情说: 这个男子是什么东西,我给他官做,他竟不肯就任!

明日把他叫来,我自己对他说。

当时显祖已失德,朝廷上下都惧怕他,而魏恺却神色坦然。

显祖严辞斥责魏恺,然后说: 死与长史哪样好,任你选一样。

魏恺回答说: 能杀死臣子的是陛下您,不接受长史一职的是愚臣我,谨听凭您的韶命。

显祖对杨情说: 何必担心无人做官,非用这个人干什么,放他回家,永不采用。

魏恺因此沉沦荒废多年。

后来在路上遇见杨情,私下坦言心迹。

杨情回答说: 发韶书授官职,全凭圣旨,不是主管选官之吏所能知道的,你何不烦劳一下去谒见圣上诉说一番。

魏恺应声说: 虽然雨白天降,但终待高山兴起风云。

您岂能说不知道?

杨情欣然说道: 你的话极为简要,更不须多说了。

数后,魏恺被任命为霍州刺史。

在任上治理有方,被边民爱戴敬服。

大宁年间,在胶州刺史任上去世。

魏恺的侄子彦卿,是魏代大司农季景的儿子。

武平年间,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陈朝任副使。

童翅的弟弟魏遁,有学识,词藻丰富。

亘壁初年,任殿中御史,升任中书舍人,待诏塞丛鑪。

厦伐题皇年间,任太子舍人、著作郎。

撰著《后魏书》九十二卷,深得史体,受到时人称赞。

崔饺,字长孺,是清河东武城人。

父亲崔休,是魏代七兵尚书,被赠封为仆射。

崔俊外貌伟岸英俊,言谈举止优雅,年轻时便有名望,在当时很受器重。

起初任魏世宗挽郎,出仕任太学博士。

永安年间,因事免官回归乡里。

高祖在信都起义,崔棱前往归附。

高祖见到他,非常高兴,让他作证议参军。

不久任给事黄门侍郎,升任将军、右光禄大夫。

高祖进入洛阳,议定废立之事。

太仆綦俊盛赞普泰主贤明,可以作社稷之主。

崔忮说: 如果他圣明,自可等待我高王,徐登九五尊位。

他既是逆胡所拥立的人,怎么能够还作天子。

倘若依从綦俊之言,王师以什么名义起义?

因此中兴、普泰都被废,改立平阳王为帝。

崔愤因参加起义有功,被封为武城县公,食邑一千四百户,升任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仍兼任黄门郎。

崔棱位居黄门侍郎,自恃参预了起义,颇自骄纵。

不久便因贪污被御史纠举弹劾,所以逃回乡里,遇到赦免才出来。

高祖因崔愤当初参加了起义,恢复了他黄门官职。

天平初年,崔悛为侍读,监典书。

不久任徐州刺史,配给广宗军队三百人、清河军队一千人。

崔愤生性狂放傲慢,他的宠妾冯氏,凭藉他的威势权力,恣意巧取豪夺,教化政治不得确立。

当初崔棱为常侍,寻求写起居注的人选。

有人说: 魏收可以。

崔饺说: 魏收是个轻薄之徒。

改而引荐祖鸿勋做逭件事。

崔棱既已位居要职,又以卢元明代替魏收为中书郎,因此魏收对崔悛衔恨在心。

魏收出访梁朝,经过徐州,崔愤准备了刺史仪仗队送他,派人告诉魏收说: 不要因仪仗卫队如此多而见怪,造全凭研习古事之力。

魏收回答说: 告诉崔徐州,不过是起义那点功劳,哪裹有什么研习古事!

崔饺自以为门阀素来高贵,因此对魏收的话特别感到忿忿不平。

魏收因与崔伎有宿怨,所以用话挫伤他。

免去州职,任七兵尚书、清河邑中正。

趟郡李浑曾宴请名流,谈诗饮酒正欢乐喧哗,崔棱后到,在座的再无一人谈话。

郑伯猷感叹道: 身长八尺,面如刻画,声音如洪钟敲响,胸中藏有千卷书,使人哪能不畏服!

鲎堡常因出身门第而自傲,对卢元明说: 天下盛门,衹有我和你两家,搂崔、赵奎,又算得了什么。

崔逞听到这话便对崔堡怀恨在心。

产担安葬后,崔篮又在私下裹说: 这个黄口小儿能担当重任吗?

崔暹的表兄李慎将崔饺的话告诉了崔逞。

崔逞上告给世塞,世塞便拒绝崔堡参加朝谒。

岜等在道左礼拜世塞。世塞发怒道: 黄口小儿,哪值得礼拜!

于是捆锁了崔棱赴置墨审讯,崔不伏罪。

垄暹拉继王主作证,王立坚持说没听到这话。崔被囚禁,对王立说: 您知道我意在太丘吗?

子才出来告诉崔棱的儿子崔盐说: 你父亲正打算与陈元康联姻。

崔胪有女儿,于是许配给孟尘的儿子作妻子,求五尘救父。

五尘为此对世塞说: 崔筐子素很有名望,不能因为私下裹的言语就将他杀掉。

世塞说: 如果饶他一命,也应当将他流放得远远的。

五尘说: 鲎堡如若身处边疆,有可能外叛,将英才贤能之人资助敌寇,遣不合适。

世塞说: 他已犯有重珪之罪,罚他作苦役可以吗?

五尘说: 我曾经阅读《崔琰传》,追溯往事,很遗憾魏亘生童心胸不弘大。

崔倘若死在服役之所,后世岂能说您没杀他?

世宗说: 那么怎么办?

元康说: 崔棱该死,朝野上下无人不知,您如果真能以宽济猛,破例减轻对他的处罚,那么就会仁德显著,天下归心。

世宗于是放了崔堡。

崔进见世塞表示感谢,世塞仍然愤怒地说: 我虽不堪,愧当大任,被你称作黄小儿,金石可销,此言难灭!

互堡初年,任侍中,监起居。

因在禅代之际,参掌仪礼,另封新丰县男,食邑二百户,转授给第九弟鲎曲。

鲎堡一门婚嫁时,都穿戴华美,吉凶仪式规范,被当时的人称赞。

宴太后为搂陆王纳崖的妹妹为妃子,诏命中使说: 好好按礼法办事,不要使崔家人见笑。

新婚之夜,题担举起酒杯祝愿道: 新妇宜男,孝顺富贵。

崔上奏说: 孝顺出自臣门,富贵恩由陛下。

型圣五年,外任为塞銮姐刺史,又带着宠妾驱前往。

不久鲎堡患偏风病,而遇旦骄横放纵,胡乱收受贿赂,被御史弹劾,遇压舆崔堡一同被朝廷召回接受廷尉审查。

不久下达了对二人分别处理的诏命,遇压被斩于市。

崔因病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崔忮博览群书,兼有文采,自中兴开始,直到武帝年间,韶诰表檄多为崔馁所写。

然而崔棱的禀性豪放奢侈,贪溺于财色,各位兄弟之间,不能尽和睦之美,对此当时的舆论予以讥讽。

崔忮平素舆魏收不和。魏收既已专门修着国史,崔饺惟恐被魏收以恶言记述,于是取悦魏收道: 昔有班固,今有魏子。

魏收听罢一笑却未消除怨恨。

儿子崔瞻继承爵位。

崔瞻,字彦通,聪悟勤学,有文才,容貌英俊举止优雅,神采端庄,不随便发言。

十五岁时,被刺史高昂召去任主簿,清河公高岳征用崔瞻为开府西合祭酒。

崔暹为中尉,启奏朝廷任崔瞻为御史,这是因崔瞻有才气与名望的缘故,并非出于对他的喜爱。

高祖入朝,崔瞻回到晋阳,与北海王晞同被召作陪从,都是诸公子的宾友。

随后作相府中兵参军,改任主簿。

世宗驾崩,秘未发丧,显祖任命崔瞻兼作相府司马出使邺。

魏耋静帝于人日登云龙门,崔瞻的父亲崔棱陪同宴饮,又命崔瞻坐在孝静帝近边,也让崔瞻作应诏诗,孝静帝问邢邵等人道: 此诗舆他父亲作的诗相比怎么样?

众人都说: 崔饺的诗博雅弘丽,崔瞻的诗格调清新,都可被称为诗人之冠。

宴会结束后,众人共同感叹赞赏他们,都说: 今天的宴会是同时为崔瞻父子举办的。

天保初年,崔瞻兼任并省吏部郎中。

不久还家守丧,后被起用为司徒属。

杨情准备引荐崔瞻为中书侍郎。

当时卢思道在中书省当值,所以杨惰问思道说: 我今天处理了许多事务,都没有见到崔瞻的文字,您舆他亲近往来,理当了解他。

墨道回答说: 崔盐文词之美,的确有值得称赞之处,但世人都看重他的风流,所以他的才华被埋没了。

杨情说: 此话有理。

于是上奏朝廷任用崔瞻。

事情办成了。

杨情又说: 过去裴壁在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常在禁门出入,卫兵们见了他都肃然起敬。

崔生的堂堂相貌,也应当无愧于裴子。

皇建元年,任给事黄门侍郎。

崔瞻与赵郡奎极为莫逆之友。

奎周即将东还,崔堕送去书信说: 任性发酒疯,是我的老毛病,申斥指责我的,你尤其厉害。

你走了,我到哪儿才能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呢?

崔瞻患有气喘病,加上性情迟重,虽位居二省,竞不能忍受上书陈奏之事。

加授征虏将军,任清河邑中正。

肃宗登位,皇太子要从师受业,诏命崔瞻为太子中庶子,崔胪应征赶赴置匮。

卢塞命崔盐专在束宫,调教护理太子为其讲读,以及举止行动的礼仪,都委派给崔盐来做。

太子纳魁塑为妃,卢塞命崔堕与鸿胪鲎垫撰定婚礼仪式礼节。

并面授旨意说: 虽有旧的典章制度,惟恐不能尽善,你们可要好好制定这次的仪式,以它作为后世的典范。

太宁元年,任卫尉少卿,不久兼任散骑常侍,出使速塑时任主使。

崔盐词韵温雅,南人非常钦佩他,就说: 常侍在前朝通好之,为什么不来?

可见他是如此被看重。

回来后任太常少卿,加授冠军将军,改任尚书吏部郎中。

因病请假十余日。

旧时制度,一百不上朝便被解职,吏部尚书尉奋性情狭隘急躁,因崔瞻举止舒缓,而公务极其繁重,于是派驿使奏报朝廷,崔盐的官职因此被取代。

崔瞻于是免官回乡。

天统末年,加授骠骑大将军,就任银青光禄大夫。

武垩三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赠封使持节、都督适业军事、大理卿、刺史,谧号为文。

崔脍性情傲慢,因有才能和门第而自傲,所交往的都是当时有名望的人。

在御史台,一直由家中送饭,山珍海味齐备,在单间裹独自用餐,处之自若。

有一位河东人士姓裴,也是御史,探察到崔膪用餐,便前去造访。

崔瞻不与他交谈,也不让人给他羹匙和筷子。

裴御史便坐观崔瞻吃完然后告退。

第二天,裴御史自带匙筷,纵情吃喝。

崔盐此时才对箠壬蝗说: 我起初不让您吃饭,也不同您讲话,您于是才能不拘小节。

过去型堑在塞旦,冒然地请求吃烤鹅,难道与您的作法有什么不同吗?您肯定是位名士。

于是每日与裴御史一起用餐。

崔棱的弟弟仲文,有学议,曾任魏高阳太守、清河内史。

兴和年间,任丞相掾。

沙苑战败,仲文手抓马尾渡河,在波浪中忽没忽出。

高祖望见后说: 是崔掾。

立即派船去接他。

过河后,高祖慰劳仲文说: 你为了亲人为了国君,万死不顾,可称得上是家庭的孝子,国家的忠臣。

加授中军将军。

天保初年,授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

天保七年去世,时年六十岁。

儿子崔僵,武平年间,历任太子洗马、尚书郎。

崔偃的弟弟崔俨,学识广博有才气,品格情调高洁。

武垩年间,任噩玺王大司马中兵参军。

参定五礼,待诏塞林馆。

隋仁寿年间,在通直散骑常侍任上去世。

叔仁,曾任魏续州刺史。

儿子彦武,有学识舆才能,作过朝歌令。

隋开皇初年,任毯业刺史。

儿子崔伹,龚末兼任通直常侍,出访梁朝时作使官。

儿子崔极,武平初年任太子仆,在任武德郡守时去世。

儿子崔皇,是龚塞差太守。

儿子崔约,曾任司空祭酒。

崔的族叔量凰,字銮拯,是崔堡五世袒崔逞的玄孙。

基凰好学,以医术而出名。

曾任魏尚药典御,天保年间任谯州刺史。

景凤的哥哥景蜇,曾任魏太中大夫、司徒长史。

儿子崔国,字这些,自幼好学,博览经史,掌握多种技艺,尤其擅长相术。

天保初年任尚药典御,干明年间授任高阳郡太守、太子家令,亘丰年间被任命为假仪同三司,在任鸿膻卿时去世。

法峻于武平六年随同御驾在晋阳,曾对中书侍郎李德林说: 今天观看产担王以下文武官员的面相,都能尽心尽力成就高相王的事业,我不忍讲。

衹有兄弟你一个人,更应富贵,当会在他国,不在本朝,我也来不及看见了。

他的相术就是如此精妙。

崔同族兄弟之子箜胚,是盏尚书仆射崔台的孙子。

他的父亲主,曾任谏议大夫。

刍随年轻时疏散狂放,成年后有了改变,变得谨慎敦厚。

涉猎经史,颇有文思。

承袭了父亲銮陵昱的爵位。

出仕,任开府束合祭酒,改任司空外兵参军,升任大司马府记室参军。

天平初年,改任通直侍郎,为慰劳青州使。

行至齐州界内,被土贼崔迦叶等人俘虏,贼人打算逼迫肇师同他们共事。

肇师坚守节操不动摇,并对贼人讲明祸福,贼人于是放了他。

肇师得以巡行慰问了青部后返回。

元象年间,多次以中舍人的身份接待梁朝使者。

武定年间,又兼中正员郎,送梁使到徐州。

回来后,韶令撰写起居注。

不久兼通直散骑常侍,出使梁任副使。

改任中书舍人。

天保初年。参定禅代礼仪,封襄城县男,仍兼任中书侍郎。

天保二年去世,时年四十九岁。

史臣曰:兰根名声品行早已闻名,被当时的舆论所称颂;长孺才能名望的美好,被当世看重。

都因参预霸业而立功,地位显赫,与李元盅、卢主伟一样不都是举起义旗的人物吗?

魏菌担邀取恩宠荣利依附权贵,崖凭藉门第骄横,虽然有周公之美,仍认为有损于德行,相比之下还未足以喻其高下。

崔瞻词韵温雅,风采焕发,也是一时的领袖人物啊。

赞曰:崔、魏的才能名望,在开创霸业时被看重。

遵循名教,他们还是有所损害的。

彦通崇尚志高,家有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