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十二
太原王绍德范阳王绍义西河王绍仁陇西王绍廉昭六王
乐陵王百年始平王彦德城阳王彦基定阳王彦康汝阳王彦忠汝南王彦理成十二王
南阳王绰琅邪王俨孥安王廓北平王贞
高平王仁英淮南王仁光西河王仁几乐平王仁邕颍川王仁俭安阳王仁雅丹阳王仁直东海王仁谦
文宣有五个儿子:奎旦生了废童和左愿王直绍德,冯世妇生了范阳王高绍义,裴嫔生了西河王直超仁,题炉生了膳酉王直钮虚。
太原王高绍德,文宣的第二个儿子。
天保末年,任开府仪同三司。
武成因对李后发怒,骂高锤德说: 你父亲打我时,竟不来救!
用刀头上的环打死了他,亲自用土埋在游豫园。
武平元年,下诏书将范阳王的儿子高辨才作为后嗣,继承太原王。
范阳王产钮盏,文宣的第三个儿子。
起初封为卢旦眶,后封为茎垦旺。
历任侍中、渣都尹。
喜欢和众小人一同饮酒,擅自设置太监,打死博士任方荣。
武成曾经用棍棒打了他二百下,送交昭信后,昭信后又用棍棒打了一百下。
等到后主逃奔邺城,任命高绍义为尚书令、定州刺史。
周武帝攻克并州,任命封辅相为北朔州总管。
这个地方是齐国的重镇,很多勇士聚集到这裹。
前长史赵穆、司马王当万等人图谋抓住封辅相,在瀛州迎接任城王。
事情不能成功,便迎接高绍义。
高绍义到了马邑。
封辅相及其部属韩阿各奴等几十人都是齐国的叛臣,从肆州以北的边防城堡二百八十多个全都跟从封辅相,等高绍义一来,全都反叛。
高绍义和灵州刺史袁洪猛带领军队向南出发,想夺取并州,到了新兴而肆州已被周国把守。
前队的二仪同带领部下投降了周国。
周国军队攻打显州,活捉了刺史陆琼,又攻陷各城。
高超盏返回守卫韭塑。
且厘将领宇文神举的军队进逼马邑,高绍义派遣杜明达抵抗,军队大败。
高绍义说: 有一死罢了,不能投降别人。
于是投奔突厥。
众人三千家,命令他们说: 想回去的人任意。
于是哭着行礼告别的有一大半。
突厥他钵可汗称文宣是英雄天子,因产圣盏双重脚踝和文宣相似,很受喜爱敬重,凡是齐国人在北方的,全都归属高绍义。
高实宁在营州,上表称皇帝的尊号,高绍义于是登皇帝位,称武干元年。
任命趟穆为天水王。
他钵听说高宝宁得到平州,也招集各部,各自带兵南向,说共同拥立范阳王作查国皇帝,为他报仇。
周武帝在云阳集结大量兵力,将要亲自北伐,遇病突然崩逝。
高绍义听说后,认为上天帮助自己。
卢昌期占据范阳,也上表迎接直钮盏。
不久且厘将领宇文神举攻打消灭了卢昌翅。
这一天,高绍义刚到幽州,听说周国总管出兵在外,想乘虚夺取蓟城,排列天子的旌旗,登上燕昭王的陵墓,登高望远,指挥军队。
宇文神举派遣大将军宇文恩带领四千人奔驰救援幽,有一半被齐厘军队杀掉。
产钮盏听说茎盐城被攻陷,穿上白衣表示哀悼,军队返回进入室题。
旦厘人向继悬赏捉拿茵钮盏,又派贺羞谊前往游说。
他鲑还是不忍心,于是假装和直组盏到南部边境打猎,让贺羞茎捉住了他。流放到蜀地。
高绍义的妃子是困人堑孝昭的女儿,从塞题逃了回去。
高绍义在蜀地,给妃子写信说: 夷狄不讲信义,把我送到遣裹。
最终死在墨中。
西河高绍仁,文宣的第四个儿子。型呈末年,任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薨。
陇西王高绍廉,文宣的第五个儿子。
起初封为长乐王,后改为陇西王。
性情粗暴,曾拔出刀追逐高绍义,高绍义跑进马厩襄,关上门挡住他。
高绍义起初任清都尹,没来得及处理事务,高绍廉先去,把囚犯全都唤出来,任意决断遣散他们。
能喝酒,一次喝几升,最终因喝酒薨。
孝昭有七个儿子:五后生了銮盐工产亘互,圣压生了禀拉王直台,过继给襄城景王作后嗣,各姬妾生了迪蓖匡直产理、盘王王直产擅、垣盐王高彦基、室垦旺直彦尘、迪垦旺产产盅。
乐陵王高百年,孝昭的第二侗儿子。
孝昭刚登皇帝位,在晋阳,大臣们请求建立中宫以及太子,皇帝谦虚没答应,都城百官又请求,于是称太后的命令立为皇太子。
皇帝临终前,下遣韶传位给武成,并有亲笔信,信的末尾说: 百年无罪,你可以在快乐的地方安置他,不要仿效前人。
大宁年间,封为乐陵王。
河清三年五月,白色的虹围住太阳两重,又横贯而不通达。
红色的星星出现,皇帝用一盆水接住星星的影子又盖上,一夜后盆自己破裂。
想用高百年镇压住它。
适逢双堕人贾德胄教产亘年写字,产亘年曾经写了几个 敕 字,贾德胄封好上奏。
皇帝于是发怒,派人召高百年。
高百年被召,自知不能免死,把佩带的玉块割下来留给妃子斛律氏。
在玄墨蕴痉凰堂见到皇帝,让高百年书写 敕 字,查验和买德胄奏的相似。派身边的人把台亘年乱打一顿,又命令人拉着高百年绕着堂一边走一边打,所经过的地方血流得遍地都是,奄奄一息将要丧命,说: 乞求饶命,愿意给阿叔作奴隶。
于是斩了他,扔在池子裹,池子的水都红了,在后园亲自看着把他埋了。
妃子握着玉块哀号,不肯吃东西,一个多月也死了,玉块还在手裹,拳头不能分开,当时年龄十四岁,他的父亲斛律光亲自掰她的拳头,才掰开。
后主时,把九院改成二十七院,挖出一个小孩的尸体红袍金带,一个发髻另一个解开了,一只脚有靴子。
太监们偷偷地说,是百年太子,也有人说是太原王高绍德。
下诏书让襄成王的儿子高白泽继承乐陵王的爵位。
齐围灭亡,进入关内,迁徙到蜀地死去。
汝南王高彦理,武平初年封为王,官位开府、清都尹。
齐国灭亡,进入关内,依随旧例授予仪同大将军,封为县子。
女儿进入太子宫,故能够不死。
隋代开皇年间,死在并州刺史任上。
阳王高彦康汝阳王高彦忠、始平王高彦德、城阳王高彦基、定阳王高彦康、汝阳王高彦忠和汝南王同时受封,并加授仪同三司,后来的事迹阙失。
武成有十三个儿子:胡皇后生了后主以及琅邪王高俨,李夫人生了南阳王高绰,后宫姬妾生了齐安王高廓、北平王高贞、高乎王高仁英、淮南王高仁光、西河王高仁几、乐平王高仁邕、颖川王高仁俭、安乐王高仁雅、丹阳王高仁直、东海王高仁谦。
南阳王高绰,字仁通,武成的大儿子。
在五月五日辰时出生,到午时,篷圭才生下来。
盏盛因直绰的母亲不是正妻,所以贬为第二,起初名叫融,字叠塱,过继给莲逛作后嗣。
蜡三年,改封宜旦旺,另外给选驻安排后嗣。
产鳇开始在十多岁时,留守置堡。
喜爱迤堑狗,旦茎塑规劝他,他突然砍死几只狗,散乱地倒在地上,尉茎翅惊吓地逃走,不敢再说。
后来任司徒、冀刺史,喜欢裸露人的身体,让人蹲坐着成野兽的样子,放出狗撕咬吃人的肉。
转任定州,汲取井水作后池,在楼上用弹弓弹人。
喜欢换装出行,游赏打猎没有节制,任意施行强暴,说是学文宣伯伯的为人。
有个妇女抱着孩子走在路上,看到高绰跑着躲进草丛裹,高绰抢去她的孩子喂波斯狗。
妇女号哭,高绰发怒,又放狗要它们吃这个妇女,狗不吃,涂上孩子的血,就吃了。
后主听说了这事,下诏书锁住高绰去皇帝所在的地方。
到了后又原谅了他,问在州裹干什么最快乐。
回答说: 多取些蝎子将蛆混在一起,看了极为快乐。
后主当夜就索要蝎子一斗,等到天亮得到二三升,放在浴斛裹,要人光着身子躺在斛裹,号叫转动。
皇帝和高绰临近观看,高兴得大笑不止,对高绰说: 这样快乐的事,为什么不早些乘驿马奏上。
高绰因此很受后主宠爱,授任大将军,早晚一同嬉戏。
韩长鸾离间他们,任命为齐州刺史。
将要出发,韩长鸾命令高绰的亲信诬告他谋反,上奏说: 这是触犯国法,不能赦免。
后主不忍心处决他示众,派受宠的胡人何猥萨在后园和高绰相扑;掐死了他。
埋在兴圣佛寺。
过了四百多天才将尸体裹好装入棺材,脸色毛发都像活着的一样,俗话说五月五日出生的人头不会腐烂。
高绰兄弟都称呼父亲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妻子为妹妹。
齐国灭亡,妃子郑氏受到周武帝的宠爱,请求安葬高绰。
诏令主管部门葬在永平陵北。
琅邪王高俨,字仁威,武成的第三个儿子。
起初封为束平王,授任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将军、领御史中丞,升任司徒、尚书令、大将军、绿尚书事、大司马。
魏国旧的制度,中丞出行,清理道路,和皇太子分路走,王公都速远地停住车,卸去牛,把轭放在地上,以等待中丞过去,他们有的延迟或违规,就用红色的棒子打他们。
自从定都邺城后,这种仪式逐渐消失,武成想突出地宠信高俨,就让他一切依照旧的制度。
起初从北宫出来,带上宫中官员,凡是京畿的步兵骑兵,领军的官属,宫中官员威武的仪仗,司徒随从的仪仗队,无不具备。
皇帝和胡后在华林园束门外支起帐幕,隔着青纱步障观看。
派显贵的宦官快马奔到仪仗那襄,不能进入,自称是奉行诏令,红棒应声打碎了他的马鞍,马受惊人掉在地上。
皇帝大笑,认为好。
又诏令停车,传话传了很久,观看的人挤满了京城。
高俨一直在宫中,坐在含光殿上处理事务,各叔父都向他行礼。
皇帝到并州,高俨经常留守,每次送皇帝出行,或者在半路,或者到晋阳,才回来。
王师罗经常跟随皇帝,晚到了,武成想治他的罪,王师罗说: 臣和第三子告别,留恋不舍不知不觉晚了。
武成思念高俨,为此流下了眼泪,放了王师罗不再问罪。
高俨的器具衣服玩物饰品,都和后主一样,所需要的都由官府供给。
在南宫曾看到新冰的早熟李子,回来,发怒说: 尊兄已经有了,我为什么没有!
从此,后主先得新奇的东西,所属官以及工匠定会遭受惩罚。
太上、胡后还认为不够。
高俨曾经患喉病,让医生针灸治疗,睁着眼睛眨也不贬。
又对皇帝说: 阿兄懦弱,怎么能带领身边的人?
皇帝经常称赞说: 这是个聪明的儿子,会有所成就。
认为后主不好,有废掉另立的念头。
武成崩逝,改封为琅邪王。
高俨因和士开、骆墨婆等人恣意奢侈,大修住宅,心裹很不平,曾经对他们说: 你们修造宅第早就该完工了,怎么拖延了这么久?
两人私下说: 琅邪王的眼睛神采奕奕,几步以外向人射去,以前和他相对一会儿,不觉汗出,天子面前陈奏事宜还不这样。
因此忌恨他。
武平二年,让高俨出来住在北宫,五天一上朝,不再能每天见到太后。
四月,下诏令授任太保,其余官职都被解除,仍然带上宫中官员,都督京畿。
因北城有武器库,想把高俨移到城外,然后夺取他的兵权。
治书侍御史王子宜和高俨身边的开府高舍洛、中常侍刘辟疆向高俨游说说: 殿下被疏远,正是由于和士开挑拨离间,怎么可以出北宫进入老百姓的人群中。
高俨对侍中冯子琮说: 和士开罪恶深重,我想杀了他。
冯王签心襄想废掉皇帝而立直堡,于是赞成造件事。
茵俨就命令王子宜上表弹劾和士开的罪状,请求交给宫内追究。
冯子琮把奏章掺杂在其他文书襄上奏,后主没有察觉就批准了。
高俨欺骗领军库狄伏连说: 奉诏书命令领军逮捕和士开。
犀狄伏连询问冯子琮,并请求再上奏。
冯子琮说: 琅邪王接受韶令,何必再奏。
库狄伏连相信了他,埋伏五十个人在神兽门外,清晨,捉住了和士开送到御史台。
高俨派冯永洛在御史台杀了他。
高俨的党徒本意衹是杀掉和士开,到逭时,于是逼迫高俨说: 事已如此,不能中途停止。
高俨就率领京畿军士三千多人驻扎在千秋门。
皇帝派刘桃枝带领禁兵八十人召高俨。
刘桃枝远远行礼,高俨命令反绑起来将要斩杀他,禁兵散开逃走。
皇帝又派冯子琮召高俨,高俨推辞说: 和士开以前确实应该死一万次,图谋废掉皇帝,剃掉家家的头发让她作尼姑,所以聚集兵马打算居留在孙凤珍的住宅,臣为此假藉诏令杀了他。
尊兄如果想杀了臣,不敢逃避罪责,如果放了臣,希望派姊姊来迎接臣,臣立即进宫见面。
姊姊就是陆令萱,高俨想诱出来杀掉她。
陆令萱拿着刀在皇帝背后,听到后浑身颤抖。
又派韩长鸾召高俨,高俨将要进宫,刘辟疆拉住衣服规劝道: 如果不杀骆提婆母子,殿下凭什么能够进宫。
广宁、安德二王刚从西边来,想帮助促成这件事,说: 为什么不进去?
刘辟疆说: 人少。
安德王回头看了大家一眼说: 孝昭帝杀掉挝遵产,衹有八十个人,现在有几千人,为什么说人少?
后主哭着告诉太后说: 有缘再见到家家,无缘就永别了。
于是急忙召来斛律光,高堡也召他。
斛律光听说杀了和士开,拍掌大笑说: 龙子做事,自然不像平常人。
进宫在永巷见到后主。
皇帝率领值宿警卫步兵骑兵四百人,发给镗甲准备出来迎战。
斛律光说: 小孩子们舞弄兵器,和他们一交手就会乱。
俗谚说 奴见主心死 ,皇帝应该亲自到千秋门,琅邪王一定不敢动。
皮景和也认为是这样,后主听从了他们。
斛律光徒步走在路上,派人出来说: 皇帝来了。
高俨的党徒吓得四散而逃。
皇帝在桥上停住马,远远地呼唤他,高俨还是站着不走近。
斛律光就对他说: 天子的弟弟杀一个人,有什么可怕的。
拉着他的手,强行带着走过来。
请求皇帝说: 琅邪王年少,脑满肠肥,轻举妄动,长大后自然不再这样,希望宽恕他的罪。
皇帝拔出高俨佩带的刀用刀头上的环乱打一气,绞住他的头发,好久才放开他。
在后园拘捕了库狄伏连以及高舍洛、王子宜、刘辟疆、都督翟显贵,皇帝亲自用箭射他们然后把他们斩了,全都支解身体,暴尸街头。
文武官员想全都杀掉。
斛律光因为都是功臣权贵的子弟,担心人心不安,赵彦深也说《春秋》费陆元帅的道理,于是惩罚他们各有差别。
高俨没有受到惩罚,邺北城有白马佛塔,是石季龙为澄公建造的,高俨打算修缮逭座塔。
巫师说: 如果动这佛塔,北城失去主人。
高俨不听从,掘开到第二级,得到长数丈的白蛇,盘绕一下就不见了,几十天后高俨失败。
从此太后把高俨留在宫内,食物一定自己先尝一尝。
陆令萱游说皇帝说: 人们说琅邪王聪明勇武,当今没有第二个,观察他的相貌仪表,大概不是作人臣的。
自从擅自杀戮以来,常常怀着恐惧,应该早点定下计策。
何洪珍和和士开一向关系很好,也请求杀掉他。
没有决断,用装食物的箱子秘密迎来祖埏询问他,祖埏说周公杀掉管叔,季友毒死庆父,皇帝采纳了他的话。
因高俨到晋阳,派右卫大将军趟元侃引诱抓住高俨。
赵元侃说: 臣以前事奉先帝,天天看到先帝宠爱王,现在宁愿去死,也不能这样做。
皇帝调出赵元侃任豫州刺史。
九月下旬,皇帝告诉太后说: 明天早上打算和仁威出去打猎,必须早出去早回来。
逭夜四更,皇帝召高俨,高俨感到怀疑。
陆令萱说: 兄兄召唤,你为什么不去。
高俨出来到永巷,刘桃枝反过来抓住他的手,高俨呼喊道: 乞求见家家、尊兄!
刘桃枝用袖子塞住他的口,把衣袍反过来蒙住头背出去,到了大明宫,鼻血流得满脸都是,立刻杀死了他,当时年纪十四岁。
不脱掉靴子,用席子裹住,埋在室内。
皇帝派人告诉太后,太后前去哭了十几声,就拥着她进入殿内。
第二年三月,埋葬在邺城西面,赠给谧号称楚恭哀帝,以安慰太后。
有死后才出生的四个儿子,出生几个月都囚禁而死。
将平阳王直适的孙子高世俊作为后嗣。
产堡的妃子,是奎里筮的女儿,进升为茎童后,住在宣旦喧。
变国灭亡,就改嫁了。
变室王直尘,字瘤厶,亘眯的第四个儿子。
性格就像年高有德的人,没有过失行为。
官位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室州刺史。
北平王高贞,字仁坚,武成的第五个儿子。
沉稳明察宽厚待人。
皇帝常说: 这儿子有我的风范。
官位司州牧、京畿大都督,兼尚书令、录尚书事。
皇帝出行,留下统领官署事务。
过了多年,后主因高贞长大,渐渐对他有了猜忌之心。
高阿那肱接受旨意,命令冯士干弹劾高贞把他关进监狱,剥夺了他保留后嗣的权力。
高平王高仁英,逮成的第六个儿子。
一举一动情绪饱满气度不凡,精神不受约束。
官位宣业刺史。
平王高仁邕颖川王高仁俭安乐王高仁雅淮南王高仁光,武成的第七个儿子。
性情急躁而且凶暴,官位清都尹。
其次西河王高仁几,生下来没有骨头,不能自己支撑身体;其次乐平王高仁邕;其次颖川王高仁俭;其次安乐王高仁雅,从小有哑病;其次丹阳王高仁直;其次东海王高仁谦。
都养在北宫。
琅邪王死后,各王恪守禁令更加苛刻。
武乎末年,高仁邕以下开始能够出外,供给微薄,得到的够用罢了。
不久后主困迫,任命高廓为光州刺史,高贞为青州刺史,高仁英为冀州刺史,高仁俭为胶州刺史,高仁直为济州刺史。
自高廓以下,大多和后主死在长安。
直仁英因癫狂,高仁雅因哑病,免去一死,都迁徙到蜀地。
隋代开皇年间,追回高仁英,诏令和萧琮、陈叔实操持自己本宗族的祭祀。
不久死去。
后主的五个儿子:穆皇后生了幼主,各姬妾生了东平王高恪,其次高善德,其次高买德,其次高质钱。
胡太后将高恪作为琅邪王的后嗣,不久夭折。
齐国灭亡,周武帝将任城王以下大小三十个王带回长安,都有封爵。
后来没被杀的分散发配到西部,都死在边远的地方。
论曰:文襄的儿子们,都有刚直的骨气,虽然礼乐教化的措施,比汉代河间献王刘德、束平宪王刘苍有不足,然而作战的技能和英武的姿态,大多能胜任抵御外来的侵侮。
即使咸阳赐给宝剑,倾覆灭亡仍有征兆。如果让兰陵王获得保全,就不可预测了,可是终究被诛杀剪除,以至土崩瓦解,可为此叹息啊。
安德王因时局艰难君主昏昧,隐匿形迹敛藏光彩,等到在平阳的阵地上,奋发他的忠诚勇敢,大概因面临艰难看到危急,于家于国大义影响深远。
德昌登临帝位,事情是群情所迫,结果是导致失败,无处投靠。
广宁王请求拿出后宫的宫女珍宝,竟然不能达到愿望,不是高孝珩言辞的表达比不上李同,自是后主的见识离平原君已经很远。
一存一亡事情不同,怎么可以同日而语。
武成残忍淫秽,在人伦关系上达到了极点。
太原王看到形迹反常心生猜嫌,情理上不是挑衅叛道,灾祸起于昭信宫,于是遭受酷刑,可叹啊!
想要求得长生,是没有过的。
因孝昭有恩的韶令,希望可以庆幸流传后嗣,高百年的惨状,大概济南王的死是起因。
他说 不要仿效前人 的话,可为此感伤叹息,各自爱自己的儿子,难道就是这样吗?
琅邪王虽然没有老师指导的资质,但早就听到过气节风尚。
和士开淫乱,经历了很多年,一时间杀灭,朝野相聚庆贺,因为逭被杀,实在令人痛惜。
然而擅自杀戮的祸端,或许不能避免,赠给帝位谧号称苤,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分,观察过失可知道仁德,不也和遣不一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