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十六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曾祖羊忱,是晋朝的徐州刺史。祖父羊权,为黄门郎。
父亲羊不疑,为桂阳太守。羊欣少年时性格沉静,与人无争,言笑很美,善饰容貌。
广泛阅读经书典籍,尤其擅长于隶书。
父亲羊不疑担任乌程令时,羊欣十二岁。
当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十分了解和喜爱他。
羊欣曾经在夏天穿一件新绢裙白天睡觉,王献之到县里来见到了他,在他的衣裙上写了几幅字便走了。
羊欣的书法本来就很好,由此以后,就更加出色了。
他最初做官是担任辅国参军,军府撤销以后又回到家中。
隆安时期,朝廷渐渐出现动乱,羊欣在家里悠闲自得,不再出来做官。
会稽王的世子司马元显常常让他书写扇子,他常常不写。
司马元显很生气,便让羊欣做他的后军府舍人。
这个职务本来是用贫寒人充当的,羊欣则态度安详,不因为职位的高贵和低下而显示于外表,舆论非常称赞。
他曾经去拜访领军谢混,谢混拂净席子、换上衣服,然后才出来见他。
当时谢混的同族侄子谢灵运在座,退下来以后他告诉给同族的兄长谢瞻说: 望蔡因为要会见羊欣,于是就改了席子,换了衣服。
羊欣从此更加出名了。
桓玄辅佐朝政,以羊欣为平西主簿,参与机要工作。
羊欣想要自求疏远,便不时地泄露机密。
桓玄觉察到了他的这个意向,却更加重视他,让他担任楚台殿中郎。
对他说: 尚书是政事的根本,殿中是礼乐的出处。
您从前处于辅助地位,和现在比较起来要显得轻些了。
羊欣就职不多日子,就称说有病自己免掉了职务,避开众人隐居在家里十余年。
义熙时期,他的弟弟羊徽被宋武帝所赏识,武帝对咨议参军郑鲜之说: 羊徽是当代的美才,但是世人的评论仍然在他哥哥之后。
于是就任命羊欣为右军刘藩的司马。
后来他做了新安太守,在郡中工作了四年,以宽简仁惠著称。
又任命他为临川王刘义庆辅国长史、庐陵王刘义真车骑咨议参军,都没有就任。
文帝重新让他担任新安太守。
在郡中工作了十三年,很喜欢那里的山水,他曾经对子弟说: 人生做官能到二千石,这也就可以了。
到这时候他已经感到满足。
调任义兴太守,则并非他的爱好。
不久,称说病重免官还家。
被任命为中散大夫。
羊欣平素喜爱黄帝、老子学说,常常手抄他们的言论。
他有了病不吃药,只饮符水。
兼擅医术,撰写了《药方》数十卷。
羊欣因为不能忍受跪拜,推辞不去上朝进见,除非是看望近亲,不乱拜访。
行路必定要走城外,不曾进过六门。
武帝、文帝都很遗憾没能认识他。
元嘉十九年去世。
羊玄保,泰山南城人。
祖父羊楷,是晋朝的尚书都官郎。
父亲羊绥,是中书侍郎。
羊玄保开始担任宋武帝的镇军参军,少帝景平年间,逐步升迁为司徒右长史。
卫将军王弘对他十分器重,曾对左长史庾登之、吏部尚书王准之说: 你们二位贤士聪明俊朗,很多东西可以会悟通达,然而宽弘美好的声望,自然应当共同推重羊君。
不久,入朝担任黄门侍郎。
羊玄保善于下棋,品第居第三。
文帝也好下棋,和他用郡官做赌注,结果羊玄保战胜,所以便让他补任了宣城太守。
在此以前刘式之为宣城订立了官吏对付叛逃的政策,一个人如果不能抓到,就以公文通知伍、里的官吏扭送州郡的有关部门,能抓到此人的人赏官位二级。
羊玄保认为这样做很不恰当,议论道: 臣探讨叛逃的缘由,都是出于极端的逼迫。
现在订立了特殊的政策,对于现实十分苛苦。
又考虑这个政策仅只是在一个地区实施,如果它是正确的,则应该与天下统一起来;如果它是不正确的,那就也不应该在一个郡中单独实行。
从此诏令停止那项政策。
他曾历任丹阳尹、会稽太守、太常、吴郡太守。
文帝因为羊玄保廉洁朴素没有贪欲,所以频频地安排他在名郡任职。
为政虽然没有特殊的治绩,而离开以后通常一定被人思念。
他不经营钱财利益,家产俭省微薄。
文帝曾经说: 一个人做官不仅必须要有才干,也必须要有运气。
每次有了好的官位出缺,我不曾不先想起羊玄保。
元凶劭弑君自立,让他做吏部尚书,兼任国子祭酒。
到了孝武帝入京讨伐,朝中人士大多向南逃走,刘劭把官员们全部召集过来,横握钢刀愤怒地说: 你们都可以走了。
大家都很害怕,没有人敢说话。
羊玄保面不改色,慢慢地说道: 臣愿意以死报效朝廷。
刘劭因此而缓和下来。
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以谨慎恭敬受到重视。
大明五年,升任散骑常侍、特进。
羊玄保从少年到老年,对祭奠非常谨慎,四季的珍奇新鲜出产,凡是没有经过祭献的,自己决不先尝。
死后,追加谥号为定子。
羊戎说: 官家狭窄,令人讨厌,要再加宽八分。
江夏王笑着说: 卿哪里是只善于双声,乃是一位善辩之士哩。
文帝好与羊玄保下棋,有一次一个宫使前来,羊玄保说: 今天皇上为什么要召见我? 羊戎说: 金沟清浅,铜池碧波,光景美好,该是下棋。 羊玄保常常嫌他轻狂,说 这孩子一定会毁掉我家 。羊戎官居通直郎,因为与王僧达一道毁谤当朝政治,被赐命自杀。
死后,孝武帝引见羊玄保,羊玄保谢罪说: 臣没有金日石单的明察,因此辜负了皇上。
皇上很赞美他的话。
羊戎有两个弟弟,文帝一起赐名叫羊咸、羊粲,对羊玄保说: 希望能让你的两个儿子有正始时代的林下余风。
羊玄保善于下棋,而何尚之也极爱这种游戏。
吴郡的褚胤七岁时便进入了高品级,等他长大,为当时的冠军。
褚胤的父亲褚荣期与臧质一同叛逆,褚胤应当随从杀死。
何尚之坚持请求说: 褚胤下棋的高妙,超过古代,冠于当今。
魏韜违犯了法令,因为才高而获赦免,父亲被杀儿子宽大处理,这种例子很多。
特请给予他一个活命,使一种奇异的技艺不致断绝。
结果没有得到批准,当时的人对此十分惋惜。江湛字徽深,守丧以孝顺闻名。
喜爱文义,善于弹棋鼓琴,兼明算术。
担任彭城王刘义康的司徒主簿、太子中舍人。司空檀道济为他的儿子求娶江湛的妹妹,没有答应,刘义康下了指示,又不听从。
当时的人们推重他的立有志向。刘义康兴盛,人们都争着自求交好,只有江湛自己疏远,坚决要求外出,于是让他做了武陵内史。随王刘诞担任北中郎将、南徐州刺史,以江湛为长史、南东海太守,把政治事务委托给他。
元嘉二十五年,被征为侍中,让他担任机密工作。
调任左卫将军。
当时更改选任学校官员,由太尉江夏王刘义恭兼任国子祭酒,江湛兼任博士。
转任吏部尚书。
他家里十分贫寒,不经营财利,馈赠财物的人挤满门槛,可是他一点也不接受。
他没有双套衣服和多余的粮食,曾经有一次被皇上召见,正遇上洗衣服,他便自称有病挨了一两天,衣服干了,然后才起身。
有一次牛饿了,驾车人找他要草,江湛过了好大一阵才说: 可以让它喝水。
在选录人才的职位上,对他颇有考核苛严的讥讽,但他公平无私,不接受请客送礼,谈论者因此对他非常称赞。
起初,皇上大举北侵,全朝廷的人都认为不可以这样做,只有江湛赞成他。
等魏太武帝到了瓜步,让江湛兼任领军,军事处置,全部委任给他。
魏朝派遣使者前来求婚,皇上召太子刘劭以下的人集中讨论。
众人都说应该答应,江湛认为答应了没有什么益处。
刘劭生气地对江湛说: 现在三位王爷被困在那边,怎么能够随便地坚持异议。
声色十分严厉。
散会以后大家都出去了,刘劭让自己的仪仗和随从推挤他,差点摔倒。
刘劭后来宴集,没有邀请江湛,皇上便为刘劭的长子刘伟之代聘江湛的第三个女儿为婚,想以此来使他们和解。
皇上即将废除刘劭,让江湛撰写诏书的草稿。
刘劭入宫杀害皇帝,江湛正在上省值勤,听到叫声便藏在旁边的小屋里。
刘劭派人找他,舍中的官吏骗他们说 不在这里 。
兵士杀了舍中的官吏,才见到了江湛。
江湛靠着窗户被害,神色不屈。
五个儿子江恁、江恕、江敬心、江孙心、江法寿都被杀死。
起初,江湛家里多次见到怪异现象,在尚未遇难的前不几天,他所睡的床上忽然有几斗血。孝武帝即位,追赠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谥号为忠简公。江总字总持,七岁而成为孤儿,住在他的外公家。幼年聪明敏捷,具有淳厚的性情。大舅吴平侯萧劢在当时名气很大,对他特别钟爱,对他说: 你神采英拔,以后出名,当会在我以上。 长大后,刻苦学习,富有文采。
在梁朝做官担任尚书殿中郎。
武帝撰写《正言》刚完,作《述怀诗》,江总参与了此诗的写作。
皇帝看了江总的诗,深表赞赏。
转任侍郎。
尚书仆射范阳人张缵、度支尚书琅笽人王筠、都官尚书南阳人刘之遴都是高才博学,江总当时年少有名,张缵等对他非常推重,成为忘年朋友。
刘之遴曾经写诗酬答江总,对他深深推尊。
逐步升迁为太子中舍人。
侯景贼兵侵犯建邺,诏令由江总临时兼任太常卿,守卫小庙。
台城沦陷以后,在会稽郡避难,在龙华寺休息,于是写成《修心赋》。
江总的第九舅萧勃先占据了广州,他又从会稽前去归依。
后来元帝平了侯景,征他为始兴内史。
正赶上魏朝攻陷了江陵,没有成行,从此流寓岭南多年。
陈朝天嘉四年,被征还担任中书侍郎。
逐步升任左户尚书,转任太子詹事。
江总性格宽和温存,尤其擅长五言七言诗,流于浮靡。
后来成为宫中幕僚,和太子进行长夜的宴饮,收养了太子的良娣为女儿,太子屡次换上便装到江总家里去,宣帝发怒而免去了他的职务。
后来又历任侍中、左户尚书。
后主即位,历任吏部、尚书仆射、尚书令,加赐扶持人。
当权任补相以后,不主持政务,只是日夜与后主在后庭中游宴,写了很多艳诗,喜欢的人相传讽诵玩赏,至今不绝。
只是与陈暄、孔范、王誾等十几人交好,当时称他们为狎客。
由此国政日益衰颓,纲纪不能树立,有提出不同意见的,便定为罪名加以贬斥,君臣昏乱,以致灭亡。
祯明三年,陈朝灭亡,入了隋朝,封为上开府。
开皇十四年,死在江都,年龄七十六岁。
他写的《自序》中说: 太建时期,权力移到了一群小人的手中,谄媚嫉妒,大肆作威,屡次遭到打击罢免,有什么办法呢,这是命运。
有识者讥笑他的言行乖谬。
著有文集三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