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四十

宗越,南阳叶县人。

本来是南阳的次等门第。

安北将军赵伦之镇守襄阳,襄阳有很多杂姓,宗越更被降为贱役门第。

最初出来做官补任郡吏。

父亲被蛮人所杀,宗越在街市上刺杀了仇人。

太守夏侯穆嘉奖他的这种精神,把他提拔为队主。

蛮人中有盗贼的,常常派宗越去讨伐,去则立功。

他家中贫穷没有钱买马,总是手拿刀盾步行出阵,单身挺战,众人都不能抵挡。

每一次战胜,郡将就赏钱五千,因此能够买到一匹马。

元嘉二十四年,他上表文帝,请求恢复次等门第,迁移户口归属冠军县,允许了。

二十七年,他随从柳元景侵魏,隶属于柳元怙,负责马幢,立了战功,回来后补任后军参军都护,随王刘诞开玩笑说: 你是什么人,便得到了我府中的这四个字?

宗越回答说: 佛俚还没有死,不愁得不到咨议参军。

刘诞大笑。

孝武帝即位,任命他为江夏王刘义恭大司马行参军、济阳太守。

臧质、鲁爽反叛,朝廷进行讨伐,宗越的战功居多,追赶到了江陵。

当时荆州刺史朱修之还没有到,宗越斩杀很多,又追获南郡王刘义宣子女,因此被免官囚禁在尚方狱中,不久被宽恕。

追论前面的功劳,封为范阳县子。

大明三年,他担任长水校尉。

竟陵王刘诞占据广陵造反,宗越率领马军隶属于沈庆之进攻刘诞。

城池攻陷后,孝武帝命令把城内的成年男子全部杀死。

宗越受旨进行杀戮,亲身执行任务,无不先加以抽打,还有的是先鞭打他们的脸部,他欣欣然若有所得,共杀了几千人,改封为始安县子。

前废帝景和元年,晋升爵位为侯,召为游击将军、直阁,兼任南济阴太守,改兼南东海太守。

废帝凶暴无道,而宗越、谭金、金童都为他效命,处死群公和何迈等,无不尽心竭力,所以废帝凭借他们为爪牙,无所顾忌。

赐给宗越等美女金帛,充满他们家中。

宗越等武人粗大强壮,见识不远,感激以往的意气,都没有二心。

废帝当时南巡,第二天早晨就出发,当天夜里完全听任宗越等人出外住宿,明帝因此顺利平定了混乱局面。

第二天清晨,宗越等人都回到宫中,受到了很优厚的抚慰。

宗越改兼南济阴太守,本官依旧。

宗越既然很为废帝尽心,担心明帝不能容纳。

皇上接待虽然很厚,但心里却很恐惧。

皇上的意思也不愿意让他们继续住在宫里,便从容地对他们说: 卿遭遇到暴虐的朝廷,辛苦的时间很久了,兵马大郡,随卿挑选。

宗越等平素里就已经自生怀疑,等听到了这种意思,都相顾失色。

于是便阴谋作乱,他们把这种想法告诉了沈攸之,沈攸之又完全报告了明帝,当天就把他们下狱处死。

宗越善于建立营阵,常常是几万人驻扎,自己骑着马在前面走,让军人跟随在后面,马停下来,营房也就建成了,不曾参差不齐。

等沈攸之代替殷孝祖做南讨的先锋,当时殷孝祖刚刚死去,众人心里都很恐惧。

沈攸之感叹说: 宗公可惜,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但宗越性格严酷,喜欢进行刑杀,当时王玄谟带兵也少有恩德,将士们为他们编了歌谣说: 宁作五年徒,不逐王玄谟,玄谟犹尚可,宗越更杀我。 吴喜,吴兴临安人。

本来名字叫喜公,明帝给他减为喜。

最初做官是当领军府的白衣吏。

少年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让他写起居注,写完以后,暗诵大略都能上口。

沈演之曾经写了一份辞让表,还没有上奏,奏折丢了,吴喜曾经见过一次,就把它写了下来,没有一点遗漏。

沈演之十分欣赏他。

由此他涉猎《史记》、《汉书》,颇了解古今之事。

沈演之的学生朱重人入宫担任主书,推荐吴担任主书吏,晋升为主图令史。

文帝曾经找图书,吴喜开卷倒着送上,文帝很生气,把他赶了出来。

正遇上太子步兵校尉沈庆之征讨蛮人,上书文帝请求让吴喜跟随自己,后被孝武帝所欣赏。

逐步升迁为河东太守、殿中御史。

明帝即位,四方反叛,吴喜请求得到精兵三百人到东方效死。

文帝非常高兴,就封他为建武将军,挑选羽林勇士配备给他。

谈论的人认为吴喜是耍笔杆的,不曾做过将领,不可以派他去。

中书舍人巢尚之说: 吴喜跟随沈庆之久经军营生活,性格既勇敢,又熟悉战阵,如果能任用他,必然会有成绩。

吴喜于是东讨。

吴喜在孝武帝时代常被任用,性格宽厚,所到之处人们都很怀念他。

及至东讨,百姓听说吴河东来了,便望风归降或逃散,因此吴喜所到的地方都打了胜仗。

升迁为步兵校尉,封为竟陵县侯。

东部平定,他又率领部队南讨,调任寻阳太守。

泰始四年,改封为东兴县侯,任命为右军将军、淮阳太守,兼太子左卫率。

五年,转为骁骑将军,太守、兼率职务依旧。

这一年,在荆亭大破魏军。

六年,又率领军队向豫州抵御魏军,加都督豫州诸军事。

第二年返回建邺。

起初,吴喜东征,告诉明帝如果抓到了寻阳王刘子房和各个贼帅,就在东部斩首。

东部平定以后,吴喜见南贼正凶,担心以后翻覆受祸,便把刘子房活着送回都城。

其他几个主帅顾琛、王昙生等人都被保全了性命。

皇上因为吴喜刚立了大功,没有过问,而心里却挂念着。

等平定了荆州,他恣意抢掠,贪赃私藏数以万计。

又曾经对客人说汉高祖、魏武帝原本是什么人。

皇上听了十分不高兴。

后来寿寂之死了,吴喜心里很恐惧,于是乞求做中散大夫。

皇上尤其怀疑他。

等皇上有了病,为身后的事情打算,怀疑他将来不能侍奉幼主,于是便赐他自杀。

皇上把他召入内殿,和他开玩笑,谈话很融洽,赐给他名食和皇帝用的金银器具。

而又指示执行命令的人不要让食器在吴喜家里过夜。

皇上平素多忌讳,不想让食器停放在凶祸房中,所以才这样安排。

等吴喜死了以后,发诏令赠予财物办理丧事,儿子吴徽人承袭了他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