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本纪 卷八

太宗简文皇帝名叫纲,字世赞,小字六通,是武帝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弟弟。

天监二年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阳殿。

五年,封为晋安王。

普通四年,多次升迁而任都督、雍州刺史。

中大通三年,被征入朝,还没到达,而昭明太子对身边的人说: 我梦见和晋安王下棋乱了章法,我就把班剑给了他,王回来的时候,一定会有这一变化的吧。

四月,昭明太子逝世。

五月二十七日,立晋安王为皇太子。

七月初七,在殿前册封。

因为正在修缮东宫,暂时住在东府。

四年九月,迁回东宫。

太清三年,宫城陷落,太子坐在永福省会见侯景,神色自若,毫不惧怕。

五月初二,武帝逝世。

二十七日,太子即皇帝位,实行大赦。

二十九日,追尊穆贵妃为皇太后,追谥妃子王氏为简皇后。

六月初二,任命南康王萧会理为司空。

初三,立宣城王萧大器为皇太子。

初八,立当阳公萧大心为寻阳郡王,石城公萧大款为江夏郡王,宁国公萧大临为南海郡王,临城公萧大连为南郡王,西丰公萧大春为安陆郡王,新淦公萧大成为山阳郡王,临湘公萧大封为宜都郡王,高唐公萧大庄为新兴郡王。

秋季的七月初一,广州刺史元景仲阴谋策应侯景,西江督护陈霸先攻击他,元景仲自杀。

陈霸先迎接定州刺史萧勃为刺史。

十七日,任命司空南康王萧会理兼尚书令。

本月,九江出现大饥荒,人们互相吃掉的有十分之四五。

八月二十日,征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萧藻逝世。

二十三日,侯景假传圣旨: 仪同三司职位等同于正公,从现在起都不加将军,作为确定的准则。

冬季的十月二十五日,发生地震。

本月,百济国派遣使者前来朝贡,看见城市寺院荒芜,在宫门前痛哭。

大宝元年春季的正月初一,实行大赦,改换年号。

初七,天上降落黄沙。

初九,西魏攻克安陆,捉住了司州刺史柳仲礼,完全占据了汉水以东的地方。

十六日,月亮在白天出现在东方。

二十三日,前江都令祖皓在广陵发起义军。

二月初三,侯景攻下广陵,祖皓被害。

二十五日,任命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

二十六日,侯景逼迫皇帝视察西州。

夏季的五月初八,东魏的静帝让位给齐。

二十二日,开府仪同三司鄱阳王萧范去世。

从春天到夏天一直大旱,人吃人,京城尤其厉害。

六月二十二日,前司州刺史羊鸦仁从尚书省逃奔江陵。

秋季的七月二十日,贼臣的行台任约侵犯江州,刺史寻阳王萧大心以江州投降。

八月十七日,湘东王萧绎派遣领军将军王僧辩进逼郢州,邵陵王萧纶抛弃郢州逃走。

九月二十八日,侯景自己晋升职位为相国,自封二十郡为汉王。

冬季的十月十九日,侯景又逼迫皇帝驾临西州的私宴,自己任命为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

立皇子萧大钧为西阳郡王,萧大威为武宁郡王,萧大球为建安郡王,萧大昕为义安郡王,萧大挚为绥建郡王,萧大圜为乐梁郡王。

二十六日,侯景害死了司空南康王萧会理。

十一月,任约进军占据西阳,分兵进犯齐昌,捉住了衡阳王萧献送到宫门,加以杀害。

湘东王萧绎派遣前宁州刺史徐文盛拒敌任约,南郡王前中兵参军张彪在会稽若邪山起义,攻破了浙东诸县。

二年春季二月,邵陵王萧纶逃到了安陆的董城,受到魏国进攻,被杀死。

三月初六,魏文帝逝世。

夏四月,侯景围攻巴陵。

六月初三,撤除包围,夜间退军。

秋七月,侯景回到建邺。

八月十七日,侯景派遣伪卫尉卿彭隽、厢公王僧贵入殿,废除皇帝为晋安王。

害死皇太子萧大器、寻阳王萧大心、西阳王萧大钧、武宁王萧大威、建安王萧大球、义安王萧大昕以及寻阳王诸子二十余人。

假造皇帝诏令,认为处于次要地位的支庶,应该归于正嫡,禅位于豫章王萧栋。

使吕季略去送诏书,让简文帝抄写。

简文帝写到 先皇关心着帝位的重大,考虑到社稷的巩固,越升可以不拘次序,于是应以东方为主 ,哽咽不能自止,贼军众人都为此而流泪。

于是就把皇帝囚禁在永福省。

萧栋即位,改换年号为天正。

让他在吴郡害死南海王萧大临、在姑熟害死南郡王萧大连、在会稽害死安陆王萧大春、在京口害死新兴王萧大庄。

冬季的十月初二,皇帝在永福省逝世,当时年龄四十九岁。

贼臣给的伪谥号叫明皇帝,庙号高宗。

第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王僧辩平灭了侯景,率领百官敬奉棺材升上朝堂。

元帝追尊为简文帝,庙号太宗。

四月二十七日,埋葬在庄陵。

简文帝自幼聪明睿智,六岁就能写文章,武帝对此不相信,就在眼前当面测试,简文帝拿过笔来立即就写成文章。

武帝感叹说: 平时常以为东阿王幼年能作文章的说法不真实,现在相信了。

长大后,风度宽广宏大,不曾见他有喜怒之色,像神一般尊严。

方形的脸腮、丰满的下巴,胡须、鬓发像画一样漂亮,直直的头发拖到地上,两条眉毛颜色青绿。

脖颈上的毛向左鬈曲,连续的钱形花纹一直延伸到背上。

手里拿着玉如意,彼此漂亮难分。

斜瞟则目光照人。

读书十行齐下,说话词藻富艳,博采众家名言,善于高谈玄理。

从十一岁起便能亲自处理日常工作,历试各地方行政,在各地都受到赞美。

品性恭敬孝顺,为穆贵嫔守孝,悲哀损伤,瘦骨外现,他所坐的席子长期潮湿,全部霉烂。

他在襄阳上表入侵魏国,派长史柳津、司马董当门、壮武将军杜怀宝、振远将军曹义宗等进军攻克南阳、新野等郡,开拓疆土一千余里。

后来负责监国与抚军,多有开拓和宽免,文件簿籍,审察细微。

广泛招纳学士文人,奖赏接见不知疲倦。

他曾在玄圃讲述武帝所写的《五经讲疏》,听讲的人极多,朝野为之一空。

极爱作诗,他的自序中说: 七岁开始有诗癖,年长后仍不倦怠。

然而简文帝诗文的缺陷是轻浮靡艳,当时号称 宫体 。

他所著的《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礼大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莲璧》三百卷,《谢客文泾渭》三卷,《玉简》五十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灶经》二卷,《沐浴经》三卷,《马槊谱》一卷,《棋品》五卷,《弹棋谱》一卷,新增《白泽图》五卷,《如意方》十卷,《文集》一百卷,一起流行在世上。

刚刚即位的时候,制定年号准备叫作 文明 ,用来对外制服强臣,取《周易》 内文明而外柔顺 的意思。

恐怕被贼人觉察,才改为 大宝 。

虽在遭受囚禁期间,仍然要称引各位儒者论道说义,翻阅古书,不曾稍有放松。

在见到南康王萧会理被杀以后,知道自己将不能久在人世,便指着所住的大殿对舍人殷不害说: 庞涓将死在这棵树下。

又说: 我昨天梦见了吃土块,可以试加思考。

殷不害说: 从前重耳馈赠土块,终于返回晋国,陛下所梦的将会符合这件事么?

简文帝说: 如果阴间有征兆的话,希望这话不错。

起初,侯景娶了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公主容貌美丽,侯景被迷住了,影响了政务,王伟常常表示不满,侯景便把这事告诉了公主,公主便对他恶语中伤。

王伟知道后,害怕被谗毁,就暗中谋划废除简文帝然后处置公主。

有人苦劝他杀害皇帝,以断绝众人的希望之心。

废除皇帝后,王伟便与彭俊、王修纂向简文帝进酒说: 丞相因为陛下幽闷了很久了,所以让为臣来上酒祝寿。

简文帝笑笑说: 已经禅让了帝位,怎么能还说陛下?

这寿酒不是都在这里了么?

于是彭俊等人备齐了酒和菜肴、曲颈琵琶,与简文帝尽情饮酒。

简文帝知道自己将被杀害,便开怀大饮,对他们说: 没想到今天的快乐,竟达到如此境况!

喝醉以后就睡了,王伟于是走了出去,彭俊搬了一口袋土把简文帝压住,王修纂坐在上面,于是简文帝就死了。

竟然正合于先前的梦境。

王伟摘下了门板做为棺材,又把灵柩迁出停放在城北酒库中。

简文帝自从被拘禁以后,贼人就撤去了宫内外的侍卫,派骑兵包围把守,围墙上都插有带刺的枳棘。

囚室内不再有纸,简文帝就写在墙壁和木板屏障上成为文章。

自序中说: 梁朝的刚正之士兰陵萧世赞,立身行道,始终如一,风雨昏暗,雄鸡长鸣。

不欺诳于幽暗无人之处,更何况日、月、星三光之下?

天数既该这样,命运又能如何?

又写文章数百篇。

逝世后,王伟看了这些诗文,讨厌其中的言辞恳切,立即就派人把它们刮去。

有随王伟进去的人,背下了其中的《连珠》三首、诗四篇、绝句五篇,文辞都极为凄怆。

梁世祖孝元皇帝名叫绎,字叫世诚,小字叫七符,是武帝的第七个儿子。

起初,武帝梦见有个瞎眼和尚手拿香炉,自称要托生在王宫。

随后元帝的母亲以采女的名分侍奉武帝,刚一揭开门帘,有一股风吹荡起她的衣襟,武帝心意感动而与她欢合。

采女梦见月亮落在了她的怀里,于是就怀孕了。

天监七年八月初六生了元帝,整个房间飘着异香,竟是一个奇特的紫胞。

武帝感到奇怪,于是就赐采女姓阮,晋升她为修容。

十三年,元帝被封为湘东王。

太清元年,陆续改任为镇西将军、都督、荆州刺史。

太清三年三月,侯景攻陷建邺。

四月,世子萧方等从建邺过来,知道台城已经失守。

元帝命令给江陵城做上栅栏,周围长七十里。

镇西长史王冲等写信请求元帝担任太尉、都督中外诸军事,受命充当盟主。

元帝不准许,说: 我在天下地位并不低贱,难道还要等待都督的名号?皇帝之子的尊贵,何需借助高官的地位?

作这种提议的应该斩首!

撂下笔流出了眼泪。

王冲等重又请求,仍然不答应。

又请求他担任司空,来领导诸侯,也不听从。

于是建立了镇西府,征召天下士人。

本月,元帝向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征调军队,萧誉拒绝服从命令。

不久上甲侯萧韶从建邺到来,传达三月十五日的密诏,授予元帝执掌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

于是便在南郡建立了行台,并设置了办事机构。

七月,派遣世子萧方等讨伐河东王萧誉,军队战败,萧方死在战场。

又派镇兵将军鲍泉讨伐萧誉。

九月初三,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发兵进攻江陵,他的部将杜萴兄弟前来投降,萧鮞逃走。

鲍泉攻打湘州,没有攻下;又派左卫将军王僧辩代任指挥。

后来简文帝即位,改变年号为大宝元年。

元帝因为简文帝受制于贼臣的缘故,到底没有接受任用。

正月,派小儿子萧方晷到魏国去做人质,魏国没有接受人质而和他结为兄弟。

四月,攻克湘州,杀掉了萧誉,湘州平定。

雍州刺史岳阳王萧鮞自称梁王,做了魏朝的藩国,派兵帮助攻打襄阳。

在这以前,邵陵王萧纶的信中已经说到了不幸的消息,当时加以保密,以等待湘州的胜利。

本月二十三日,才命令陈莹报告武帝逝世的消息,元帝在正房中哀哭。

六月,江夏王萧大款、山阳王萧大成、宜都王萧大封从信安前来投奔。

九月十四日,封前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为中卫将军、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

改封萧大款为临川郡王,萧大成为桂阳郡王,萧大封为汝南郡王。

十一月十八日,南平郡王萧恪等写信请求元帝晋升职位为相国,总领国政。

元帝不肯听从。

大宝二年三月,侯景全军西上。

四月,侯景派将领宋子仙、任约袭击郢州,俘虏了刺史方诸。

初七,王僧辩率军屯驻在巴陵。

五月十一日,元帝派将领胡僧佑、陆法和支援巴陵。

六月,胡僧佑等击破侯景将领任约的军队,活捉任约,侯景解围,在夜间逃走。

封王僧辩为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率军追击侯景,所到之处全打胜仗。

进军围攻郢州,俘获了贼军将领宋子仙等。

九月,盘盘国进献驯服的大象。

十月初一,紫色的云彩如同华盖罩临江陵城。

本月,简文帝逝世,开府仪同三司王僧辩等上呈奏表劝即帝位。

元帝居丧,隆重哭吊三天,百官都穿着白色的孝服,答复奏表没有批准。

司空南平王萧恪率领宗室众人,领军将军胡僧辩率领朝廷众官,江州别驾张佚率领一般官吏,一起劝即帝位,元帝坚持辞让。

十一月初五,王僧辩又上呈奏表劝即帝位,又不听从。

当时大敌还存在,元帝没有打算即皇帝位,但是四方的劝即帝位奏表,前后相继,于是才下令停止上表。

承圣元年二月,王僧辩的各路军队从寻阳出发,元帝迅速向四方发布檄文,悬赏招募能捉住侯景和送来他脑袋的人,封万户开国公,绢布五万匹。

三月,王僧辩等人平定侯景,从江陵传送来他的人头。

二十日,把叛贼平定的消息宣告于明堂、太社。

二十一日,王僧辩等又上表劝即帝位说: 各路大军于本月二十日,总集在建康城,叛贼侯景如鸟趴伏,似兽穷困,我们频繁进击,频繁挫敌,贼寇奸计用完,欺诈施尽,只好深挖城壕以自保。

为臣等人分别率领雄师,百路并进,突击骑兵短刀利刃,犀皮铠甲钢铁盾牌,结集队伍千群,手拿矛戟百万,逼迫纣王仅有七步,围困项羽已至三重,轰隆一声彻底崩溃,成群顽敌四方全歼。

京城老少,齐呼万岁。

长安的酒肉食品,一时间价格升高。

全国云开,天下清朗,况且百姓,谁不欢跃!

却念陛下遭遇痛苦悲哀,承受愤恨艰难。

自从朝廷受到胡兵侵扰,宫墙之内战马云集,哭泣流血指挥军旅,卧薪尝胆率众誓师。

而吴国、楚国结为一家,便与七国一齐谋反;管叔、蔡叔制造流言,又以三监共同作乱。

西凉的忠义群众,因横阻塞而不相通,并州的广大遗民,因远跨飞狐而被隔绝。

豺狼当路,不止一人,鲸鲵未除,转眼五载。

英武君主重振国家,仇怨耻辱一并洗雪,长久地身受霜露,他如何能够承担?

为臣等人于是依据旧时典范,修缮社庙以便祭祀土神,使者手持符节,分别祭告各园陵诸位先帝。

后来英灵升天,柩车尚未出殡,太子阳光掩熄,棺木不知何处。

一起随同情况办理,认真对待重大丧事,四海共同哀悼,六军左袒痛哭。

圣明情感孝顺友悌,内心悲痛理所当然。

往日,各级官员,希求御览,认为赏赐圭璋的功劳,既然归于有道之人,掌管玉玺的权力,理当属于圣明之主。

但是优厚的诏令内涵谦虚,沉静深远,飞龙可以高升云天,而《乾》卦尚在四爻有待发展,天廷门卫听到喊叫,而天门仍然尚未打开。

我们现在再次进行讴歌,翘首等待圣明之主定夺。

这是效法越国人态度执着,烟熏丹穴以寻求国王;周朝人拥戴圣贤,越过岐山而追奉明主。

汉高祖不即帝位,无法使功臣尊贵,光武帝只做萧王,怎能称延续祖业?

黄帝巡游到襄城,尚在探访治国的道理,放勋闲居在姑射,仍然重视礼器的放置。

此为无意得来,哪里是圣人的欲求,帝王应运即位,实际是难以推脱。

伏案阅读印玺文书,寻求背诵圣上意旨,只是一番超然的情怀,未能得到仁慈的指令。

陛下额中似日面相如龙的姿容,聪慧机敏名扬四方的时日,红云昼聚素灵夜哭的祥瑞,开始应对事物变化的初期。

论学识渊博广大无人能比,论言语深沉光照文章之林。

忠为美好品德,孝可感动上天。

更加上英勇威武、韬略丰富,目标宏远、军事精通,亲自指挥则丹浦不战而胜,斜目顾视则阪泉自行荡平。

地维断绝而重新接好,天柱倾倒而再加换置。

在孟门开凿河津,百川重新疏导,用五石填补苍天,万物得以再生。

纵然陛下拂锦绣衣服而出游广成猎场,登西方崦山而离开东土人间,群臣们向谁去汇报情况,众苍生在哪里归顺仁人?

况且祭天以祖宗配享的郊祀仪式已经久未举行,斋祀之宫和清静祖庙中的匏笙萧笛已经久停演奏。

仰望出现皇上的车辇,已经不止一朝一夕,希冀见到万岁的銮驾,简直就是如饥似渴。

怎么可以长久地拖延公众的建议,一直地不合普通的法则!

旧时州郡已经光复,函关、洛阳已经平安,高奴、栎阳,宫馆虽然毁坏,黄河、渭水,佳气依然留存。

宫城门高大巍峨,甘泉宫四面宽敞,建土圭测量日影,铸仙人举盘承露。

这乃是九州中的华夏,六合内的中枢。

博士手捧图书逐渐还归,太常制定礼仪已经确立,哪能不肃清道路而前往名都,备好车驾而返回正寝?

从前东周迁都以后,镐京旧地便一直没再恢复,长安一经大乱,郏县、洛阳便永为定居处所。

夏禹会合诸侯而使万国前来朝拜,文王凭借六州而使天下安定统一,陛下好似他们一样,立足百里之地,手持三尺宝剑,利用残余的楚地疆土,抗拒凶蛮的六族戎夷,仅率领一旅士兵,便铲除三支叛逆,太平安定,大驾东归。

在冀州宰杀五条大牛,在谯郡喂足皇家六马,缅怀往昔各代,先例哪可求得?

秉承弘扬天命,大德无可推辞,深刻道理存在其中,冒昧重新奏请即位。

元帝还是没有听取。

二十三日,宣猛将军朱买臣奉元帝秘密指令,杀害了豫章王萧栋和他的两个弟弟萧桥、萧賬。

四月初八,益州刺史、新任命的假黄钺、太尉武陵王萧纪在蜀地僭登帝位,年号为天正。

元帝派遣兼司空萧泰、祠部尚书乐子云前往瞻仰皇家陵墓,修复社稷、宗庙。

二十日,下令解除戒严。

五月初四,司空南平王萧恪以及宗室王侯、大都督王僧辩等,重又上表请求接受皇帝的尊号。

元帝仍然坚决推辞。

十七日,任命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王僧辩为司徒。

十八日,在江陵的街市上将反贼左仆射王伟、尚书吕季略、少府卿周石珍、舍人严斩首,于是下令在境内实行赦免。

齐国将领潘乐、辛术等进攻秦郡,王僧辩派遣将领杜萴进行抵御。

封陈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州刺史。

齐国人对平定侯景表示庆贺。

八月,武陵王萧纪率领巴、蜀部队东下,派遣护军将军陆法和屯兵巴峡抗拒萧纪。

九月初九,司空南平王萧恪去世。

十月初一,前梁州刺史萧循从魏国来到江陵,被封为平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四日,在大殿中逮捕了湘州刺史王琳。

十六日,王琳的长史及其将领潘乌累等起兵反叛,攻陷湘州。

本月,四方征战、镇守的王公卿士重新呈奏劝即帝位的表章,上表多次,才答应了他们。

冬季的十一月十二日,皇帝在江陵即位,改太清六年为承圣元年。

拖欠的租子、长久的债务,一并予以大幅度减免。

孝子顺孙,统统赐给爵位。

长期刑徒、囚锁士子,特别加以宽大。

监禁之中的犯罪官吏,全部免除刑罚。

这一天,元帝不升正殿,公卿大臣只是陪列在两旁。

有时接连两日临朝。

十五日,立王太子萧立矩为皇太子,改名为萧元良。

立皇子萧方智为晋安郡王,萧方略为始安郡王。

追尊已故的生母阮修容为文宣太后。

更改忠壮太子的谥号为武烈太子,封武烈太子的儿子萧庄为永嘉王。

本月,陆纳派遣将军潘乌累等在渌口击破衡州刺史丁道贵。丁道贵败逃到零陵。

十二月,陆纳分兵袭击巴陵,湘州刺史萧循将他击败,陆纳逃走。

在天门山抓到一个野人,出山三天就死掉了。

在吴郡有星星殒落。

在淮南有野象数百头,毁坏居民的房屋。

在宣城郡猛兽残暴地吃人。

本年,在魏国是废帝元年。

承圣二年春天的正月初二,诏令王僧辩讨伐陆纳。

十五日,任命吏部尚书王褒为尚书右仆射。

十六日,江夏宫南门的锁和钥匙不翼而飞。

三月二十八日,有两条龙出现在湘州西江。

夏季的五月二十三日,魏国大将尉迟迥进兵逼临巴西,潼州刺史杨乾运把城池献给尉迟迥。

二十八日,武陵王萧纪的军队进至西陵。

六月二十四日,王僧辩平定湘州。

秋季七月,武陵王萧纪的军队大溃败,萧纪被杀。

八月初八,尉迟迥平定蜀地。

九月,齐国派遣郭元建以及将领邢杲远、步大汗萨、东方老率军停驻合肥。

冬季的十一月初三,王僧辩留下镇守姑熟,豫州刺史侯調据守东关垒,征调吴兴太守裴之横率军对他们进行增援。

戊戌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褒为左仆射,湘东太守张绾为右仆射。

十二月,宿预的土著人士东方光据城归顺,齐江以西的州郡都起兵响应。

承圣三年春季正月,魏朝皇帝被宰相安定公废黜,而另立了齐王拓跋廓,这就是恭帝元年。

三月,公主的衣库中出现一条黑蛇长约一丈,几十条小蛇跟随着它,昂着头,高一丈多,望着南方,过了一会便消失了。

元帝又与宫人游览玄洲苑,重见大蛇盘屈在面前,一群小蛇围绕着它,全是黑色的。

元帝很厌恶它们,宫人说: 这并不是怪物,恐怕是钱龙。

元帝命令有关部门当天取了几千万钱堆在蛇盘的地方以满足它们。

于是举办法会,赦免囚徒,救济穷困,退居在栖心省。

又有一条蛇从屋顶坠落在元帝的帽子上,一转眼便消失了。

又在龙光殿上皇帝所乘的轿中也见到有小蛇盘在里面,把轿中膝前的金龙顶在头上。见到人后迅速跑掉,追它不上。

在护城河中有龙升腾而出,五色斑斓,飞入云端,六七条小龙相随飞去。

大群的鱼也腾跃而起,却落下来摔死在陆地的道路上。

龙飞起的地方出现一个象有数百斛大小的窟窿。

过去大城的上空常浮有紫气,到这时渐渐消失了。

十八日,任命司徒王僧辩为太尉、车骑大将军。

二十二日,任命护军将军、郢州刺史陆法和为司徒。

夏季的四月十八日,任命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陈霸先为司空。

六月二十八日,有黑气形状如龙出现在大殿内。

秋季的九月初八,元帝在龙光殿讲述《老子》的含义。

在此以前,魏朝的使者宇文仁恕前来聘问,齐国的使者又来到江陵,元帝接待宇文仁恕时礼仪有所欠缺,魏朝的宰相安定公对此十分恼恨。

二十二日,派遣柱国万纽于谨前来进攻。

冬季的十月十三日,魏朝的军队开到襄阳,梁王萧鮞率军与他交锋。

十四日,停止讲述,朝廷内外一律戒严,皇帝的车驾出行至城周栅栏,大风拔起树木。

二十三日,讲述继续,百官们都穿着军服听讲。

下诏令调回王僧辩。

十一月初二,来到津阳门讲习武事,设置了南北两个城主。

元帝亲自检阅,风雨交加,部署尚未贯通,旗帜飘乱,元帝驱车返回,军众乱了次序。

风雨随即停息,大家都暗自惊诧。

初三,任命领军胡僧佑为都督城东城北诸军事,右仆射张绾为副官,左仆射王褒为都督城西城南诸军事,直殿省元景亮为副官。

初五,魏朝军队开到城外栅栏下。

十四日,征调广州刺史王琳前来援助。

十五日,刮起大风,城内失火,烧毁民房数千家。

上面认为这是一个妇女的罪责,将她斩首陈尸。

这一天,元帝仍然在作诗而不停止。

封胡僧佑为开府仪同三司。

十八日,信州刺史徐世谱、晋安王司马任约的军队驻扎在马岸头。

这天夜里,有流星坠落城中,元帝拿蓍草对此进行占卜,卦成以后,又采用龟壳占卜加以验证,随后便扔在地上说: 我若死在这里,岂不是命运么?

于是扯下一块丝绢写成一封信催促王僧辩说: 我现在忍受着死亡的逼迫等待着你,你可以过来了。

二十六日,胡僧佑、朱买臣等出战,朱买臣战败。

二十九日,魏军大举进攻,元帝从枇杷门出来亲自临阵督战。

胡僧佑被流箭射中而死,军队战败,反叛者杀死西门的守卫兵卒放进魏军。

元帝被捉住,押到了梁王萧鮞的军营,大受审讯和侮辱。

后来有一天,才见到魏朝的仆射长孙俭,他欺骗长孙俭说: 我曾经在城内埋藏了黄金一千斤,想赠给你。

长孙俭便把元帝带进城中去,元帝于是叙述了萧鮞侮辱自己的状况,对长孙俭说: 先前不过是骗你,想这么说罢了;哪有天子自己埋黄金的呢?

长孙俭便把元帝留在公主的衣库里。

十二月初四,徐世谱、任约退守巴陵。

十九日,魏国人杀害了元帝。

第二年四月,梁王萧方智秉承元帝旨意,追尊他为元皇帝,庙号为世祖。

元帝聪明颖悟,神气俊朗,富有天才,讲话发表议论,声音响亮如钟。

五六岁的时候,武帝曾经问他读的什么书,他回答说: 能背诵《曲礼》。

武帝让他背诵,他就背诵了《曲礼》的上篇。

左右的人听了无不惊叹。

幼年的时候,曾患眼病,越治越重,武帝便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治疗,结果一只眼睛失明。

于是回忆起了以前梦中的情景,对元帝更加怜悯和喜爱。

长大后喜欢学习,极力博览群书。

武帝曾经问他说: 孙策在江东,当时年龄多大?

回答说: 十七岁。

武帝说: 正是你现在的年龄。

元帝生性不好娇声美色,而追慕高名,在做荆州刺史的时候,建造了州学宣尼庙。

曾经设置儒林参军一人,劝学从事二人,学生中有三十人,由官府增加粮食供给。

元帝工于书法、善于绘画,自己完成了孔子画像,写了赞词并且书写下来,当时的人们称为三绝。

他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以及当时的高才士人结为普通的朋友。

常常自比为诸葛亮、桓温,只有张缵表示赞同。

他素性爱好伪装,多猜忌,遇到名誉不肯让给别人。

如有略微胜过自己的人,一定要加以诋毁和陷害。

元帝的姑姑义兴昭长公主的儿子王铨兄弟八九人享有盛名。

元帝妒忌他们的美誉,于是就把他的宠姬王氏的哥哥王珩改名为王琳,使和前者的父亲同名。

他嫉妒刘之遴的学问,便派人用毒酒把他毒死。

类似的情况很多很多,即便是他的骨肉近亲也普遍遭到他的残害。

起初他为文宣太后居丧,仿照汉代孝子丁兰的办法做了一个他母亲的木刻像朝夕供奉。

到了武帝去世后,却对丧事保守秘密一年多,才发布了不幸的消息,用檀木刻了一个肖像,放置在百福殿内,供奉得十分恭谨。

每天进献蔬菜,做什么事一定要预先禀报,他就是这样的虚伪做作。

他素性喜爱书籍,患了眼病以后,大多不再自己拿书,安置了读书者在身边伺候,轮流值班,昼夜常读,一刻不停,即使睡觉,书也不肯放手。

五个人各侍奉一更,总是读到天亮。

常常睡熟鼾声大发,身边的人也有时打瞌睡,读错了顺序,或者漏掉卷数空翻页码。

元帝必然惊觉醒来,重新让他们追读,并且加以抽打。

虽然军旅紧张,事务繁忙,军书檄文,文章诏书,点笔即成,几乎从不歇手。

他常常说: 我立身于文士,愧不如武夫。

评论者以为说得颇为恰当。

开始在寻阳,梦见有人说: 天下将会大乱,大王必能支撑。

又背上曾生黑子,巫婆见了说: 这是大贵之相,不可明说。

起初,武帝曾任命贺革为帝府咨议,让他讲解《三礼》。

贺革后来要西上,心里很不愉快,先到了御史中丞江革那里去告别。

江革告诉他说: 我曾梦见皇上普遍接见各位皇子,到了见湘东王时,便脱下帽子授给了他。

这个人以后必当国君,您只管去吧。

贺革点头赞同。

后来发生太清之祸,于是便承受了天运。

自从遭到侯景之难,州郡大半归入魏朝,自巴陵以下到建康,沿着长江做为边界。

荆州的边界北面最远到武宁,西面拒守峡口;自山岭以南,又被萧勃所占据。

文字车轨的统一,近在千里,户籍注册的人口,不满三万。

中兴的盛况,到此完全结束了。

武陵平定以后,有人提议借着他们的舟舰迁都建邺,宗懔、黄罗汉都是楚地人,不愿迁移,元帝以及胡僧佑也都没打算搬动。

仆射王褒、左户尚书周弘正屡次阐述都城在楚地很不方便。

宗懔和御史中丞刘懿则认为建邺的王气已经穷尽,况且古老渚宫的洲景已经多达上百处,于是便留下来了。

不久木星处在井宿,火星居于心宿,元帝观后十分感慨地对朝中的文武大臣说: 我观看了天象,恐怕将要出现乱贼。

但是吉凶出在我这里,命运则由上天来决定,躲避它有什么用处?

到了魏军进逼的时候,守门人朱买臣按剑进前启奏说: 只有把宗懔、黄罗汉斩首,才可以拿来向天下百姓致歉。

元帝说: 先前其实是我的主意,宗、黄两人有什么罪呢?

二人退到了众人当中。

到了魏人火烧栅栏的时候,朱买臣、谢答仁劝元帝乘天黑逃出包围圈到沈约那里去。

元帝平时不熟习骑马,便说: 事情肯定不能成功,徒然增加耻辱罢了。

谢答仁又请求由自己帮助逃走,元帝就此事询问仆射王褒,王褒说: 谢答仁,原是侯景的党羽,哪会这么可信?

成就他的功勋,还不如去投降。

于是聚集了图书十多万卷全部烧毁。

谢答仁又请求守卫内城,收拾残兵可以得到五千人。

元帝答应了,就授给他城内大都督的职位,赠予他皇帝的乐队,并把公主许配给他。

随后又召王褒前来谋划,谢答仁请求进入而不能够,口吐鲜血离开了那里。

接着便派皇太子、王褒出城作为人质请求投降。

不久,黄门郎裴政冲破门禁出城。

元帝骑着白马、穿着白衣走出东门,抽剑砍击门扇说: 萧世诚竟落到了这种地步!

魏朝军队到达共二百八十天,四方征兵,大军未到而京城已破。

在被囚禁期间,元帝要了酒来喝,写成了四首绝句。

其中第一首说: 南风且绝唱,西陵最可悲。今日还蒿里,终非封禅时。

其中第二首说: 人世逢百六,天道异真恒。何言异蝼蚁,一旦损鲲鹏。

其中第三首说: 松风侵晓哀,霜雾当夜来。寂寥千载后,谁畏轩辕台!

其中第四首说: 夜长无岁月,安知秋与春?

原陵五树杏,空得动耕人。

梁王萧鮞派尚书傅准监督行刑,元帝对他说: 很幸运您为我宣告出行。

傅准手捧着诗,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献上一个土袋子而把他压死。

梁王萧鮞让人用布头巾缠住尸体,用蒲席加以收殓,用茅草加以捆束,用一辆车子拉着,葬在了津阳门外面。

愍怀太子萧元良以及始安王萧方略等人,都被害死。

徐世谱、任约从马头逃往巴陵。

任约后来投降了齐朝。

将军裴畿、裴畿的弟弟裴机一并遇害。

谢答仁三个人互相抱着,共同被杀。

汝南王萧大封、尚书左仆射王褒以下,都被俘获送归长安。

又选了男女百姓数万口,分别作为奴婢,年幼体弱的则统统杀掉。

元帝对于各种技艺方术无所不通。他曾经很久得不到南方的消息,就进行占卜,遇到了《剥》卦转为《艮》卦,他说: 南方的消息已经到了,现在应当派身边像汉代季心那样的勇士前去观看。

事实果然和他说的一样,宾客们都对他的妙算感到惊诧。

凡是他所占卜判断的事情都是这样。

起初他跟随刘景学相面术,便询问自己的年命,刘景回答说: 不到五十的时候,会有一次小灾,举行祭祀加以禳除,即可避免。

元帝自我勉励说: 如果真有命定的遭遇,进行禳除又有什么用处?

他到这时已经四十七岁了,禁忌特别多,墙壁倒塌,房屋毁坏,如果年月的吉凶不方便,他就到底也不肯修理。

院子里的杂草荒芜,就让人像神农氏那样鞭击辨味,他就是这样地谨慎护卫。

他著有《孝德传》、《忠臣传》各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注《汉书》一百一十五卷,《周易讲疏》十卷、《内典博要》一百卷、《连山》三十卷、《词林》三卷、《玉韬》、《金楼子》、《补阙子》各十卷,《老子讲疏》四卷,《怀旧传》二卷、《古今全德志》、《荆南地记》、《贡职图》、《古今同姓名录》一卷,《筮经》十二卷,《式赞》三卷,文集五十卷。

起初,承圣二年三月,有两条龙从南郡城西升天,百姓聚集观看,五彩分明。

江陵的元老旧臣私下互相哭着说: 从前有龙出于建康秦淮河,而天下大乱,现在重又出现,灾祸很快就要到来了。

元帝听说后十分厌恶,过了一年便遇上了祸患。

又江陵先前曾有九十九个沙洲,自古相传说: 洲满一百,当出天子。

桓玄曾当荆州刺史,心内曾有篡逆的企图,便派人凿破了一个洲,以应合一百这个数目。

随后就崩毁了,结果无所成就。

宋文帝做宜都王,是一个藩国,一个沙洲自己出现了,不久文帝篡夺了皇位。

后来遇到了元凶劭之祸,这个洲又沉没了。

太清末年,枝江的杨之阁浦又生了一个沙洲,众僚友上书庆贺,第二年就即了皇位。

承圣末年,那个洲与大岸相通,还是九十九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