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世家 卫康叔世家
卫国康叔名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他们还有一个名冉季的弟弟,年龄最小。
周武王打败殷纣后,又把殷纣的遗民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让他与诸侯同位,以便使其得以奉祀先祖,世代相传。
因武庚还未完全顺从,武王担心武庚有叛逆之心,便派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监视并辅佐武庚禄父,用以安抚百姓。
武王逝世后,成王年幼,尚在襁褓之中。
周公旦便代替成王主掌国事。
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旦,就与武庚禄父发动叛乱,要攻打成周。
周公旦托成王之命组织军队讨伐殷国,杀死武庚禄父和管叔,放逐了蔡叔,并把武庚殷的遗民封给康叔,立他为卫国君主,居住在黄河、淇水之间,即商朝的旧都殷墟。
周公旦担忧康叔年轻,难以维持统治,于是反复告诫康叔: 你一定找到殷朝有才德、有威望、有经验的人,向他们了解殷朝兴衰成败的历史,并务必关心爱护自己的百姓。
又告诫康叔纣灭亡的原因在于他饮酒无度,一味作乐,沉溺于女色之中,所以纣王时的混乱正从这里开始。
周公旦还按照匠人制作木器必用规矩的道理,撰写了《梓材》,作为治国者用以效法的准则。
所以称之为《康诰》、《酒诰》、《梓材》,并以之教导康叔。
康叔使用这些准则治理封国,安定敦睦他的人民,人民非常高兴。
成王成人后,亲自主掌政权,任命康叔为周朝的司寇,把许多宝器祭器赐给他,用以表彰康叔的德行。
康叔逝世后,儿子康伯立为国君。
康伯逝世后,儿子考伯立为国君。
考伯逝世后,儿子嗣伯立为国君。
嗣伯逝世后,儿子伯立为国君。
伯逝世后,儿子靖伯立为国君。
靖伯逝世后,儿子贞伯立为国君。
贞伯逝世后,儿子顷侯立为国君。
因顷侯用厚礼贿赂周夷王,夷王便又命卫国君称侯爵。
顷侯在立为国君十二年时逝世,儿子釐侯立为国君。
釐侯十三年,周厉王逃亡到彘地,由召公、周公共同掌管政权,号为 共和 行政。
釐侯二十八年,周宣王立为天子。
四十二年,釐侯逝世,太子共伯余立为国君。
共伯之弟和曾被釐侯宠爱,釐侯给了和很多财物,和便用这些财物收买武士,在釐侯的墓地袭击共伯余,共伯被迫逃到釐侯墓道自杀。
卫人把共伯埋葬在釐侯墓旁,称之为共伯,立和为卫国国君,这就是武公。
武公即位后,重新整饬康叔的政务,百姓和乐安定。
四十二年,犬戎杀死周幽王,武公亲自指挥部将辅佐周天子平定犬戎的侵袭,建立了战功,周平王命武公称公。
五十五年,武公逝世,儿子庄公扬立为国君。
庄公即位第五年,娶齐国女为夫人,齐女貌美但无子。
庄公便又娶陈国女为夫人,陈女生了个儿子,夭折了。
陈女的妹妹亦被庄公宠幸,生了个儿子取名完。
完的母亲去世后,庄公让夫人齐女抚养完,并立完为太子。
庄公还有个宠妾,生了个儿子名州吁。
庄公十八年,州吁长大成人,喜好军事,庄公便派他做军队的将领。
卫国的上卿石碏好心进谏庄公说: 妾生的儿子喜好军事,您便让他做将领,祸乱将从此兴起。
庄公不听,二十三年,庄公逝世,太子完立为国君,这就是桓公。
桓公二年,弟州吁骄奢淫逸,桓公罢黜了他,州吁逃到国外。
十三年,郑伯之弟段攻击哥哥,未能取胜,也逃走,州吁请求与他结为友好。
十六年,州吁聚集卫国逃亡的人袭击并杀死桓公,州吁自己立为卫国国君。
因郑伯之弟段要讨伐郑国,州吁请求宋、陈、蔡共同支持段,三国都答应了这一请求。
州吁刚刚即位,因喜好军事、杀死桓公,卫人都厌恶他。
石碏因桓公母亲家在陈国,佯装与州吁友善,卫国军队行至郑国国都的郊野,石碏与陈侯共谋计策,派右宰丑向州吁进献食品,借机在濮击杀州吁,而从邢地把桓公弟晋迎回卫国立为国君,这就是宣公。
宣公七年,鲁人杀害了自己的国君隐公。
九年,宋督杀死自己的国君殇公和大夫孔父。
十年,晋国曲沃庄伯也杀死了自己的国君哀侯。
十八年,当初,宣公所宠爱的夫人夷姜生了儿子取名伋,伋被立为太子。宣公派右公子教导他。
右公子为太子娶齐国美女,美女还未与伋拜堂成婚,被宣公所见,宣公见齐国女长得漂亮,很喜欢,就自娶此女,而为太子另娶了其他女子。
宣公得到齐女后,齐女生了儿子子寿、子朔,宣公派左公子教导他们。
太子伋母亲去世后,宣公正夫人与子朔共同在宣公面前中伤诬陷太子伋。
宣公原本就因自己抢夺太子之妻而讨厌太子,早想把他废掉。
等到听说太子的坏话后,怒气冲天,就派太子伋出使齐国,并暗中命令大盗在边境线上拦截击杀伋。
宣公给太子白旄使节,告诫边境线上的大盗一见手持白旄使节的人就把他杀掉。
太子伋将要启程前往齐国,子朔的哥哥子寿,即太子的异母弟,深知子朔憎恨太子与君王欲除掉太子之事,就对太子说: 边界上的大盗只要见到太子你手持白旄使节,就会杀死你,太子千万不要去!
太子说: 违背父辈之命保全自己,这绝对不行。
于是毫不犹豫地前往齐国。
子寿见太子不听劝告,只好偷取他的白旄使节先于太子驾车赶到边界。
大盗见事先的约定应验了,就杀死了他。
子寿被杀后,太子伋又赶到,对大盗说: 应当杀死的是我呀!
大盗于是又杀死太子伋,回报了宣公。
宣公就立子朔为太子。
十九年,宣公逝世,太子朔立为国君,这就是惠公。
左右两公子对子朔立为国君愤愤不平。惠公四年,左右公子因怨恨惠公中伤并谋杀太子伋而自立之事,便发起动乱,攻打惠公,立太子伋的弟弟黔牟为国君,惠公逃奔到齐国。
卫君黔牟八年时,齐襄公受周天子之命率领各诸侯国共同讨伐卫国,送卫惠公回国,诛杀了左右公子。
卫君黔牟逃奔到周,惠公又重登君位。
惠公在初立国君后三年逃亡,八年后又回归卫国,前后通共十三年。
二十五年,惠公对周接纳安置黔牟心怀不满,与燕国共同伐周。
周惠王逃奔到温,卫、燕共立惠王弟为王。
二十九年,郑国又护送惠王回周。
三十一年,卫惠公逝世,儿子懿公赤立为国君。
懿公登位后,喜欢养鹤,挥霍淫乐。
九年时,翟攻伐卫国,卫懿公率军抵御,有些士兵背叛了他。
大臣们说: 君王喜好鹤,就派鹤去抗击翟人吧!
于是,翟人侵入卫国,杀死懿公。
懿公立为国君,百姓大臣心都不服。
从懿公父亲惠公朔攻讦谋杀太子伋自立为国君到懿公,百姓、大臣常想推翻他们,最后,终于灭了惠公的后代而改立黔牟的弟弟昭伯顽的儿子申为国君,他就是卫戴公。
戴公申于其元年逝世。
齐桓公因卫国多次动乱,便率领诸侯讨伐翟,替卫在楚丘修筑城堡,立戴公弟毁为卫国国君,他就是文公。
文公因卫动乱逃奔到齐国,齐人送他回国。
当初,翟人杀死懿公,卫人怜悯他,想再立被宣公谋害的太子伋的后代,但伋的儿子已去世,代替伋死的子寿又无子。
太子伋有两个同母弟:一个叫黔牟,黔牟曾代替惠公做了八年国君,后又被惠公赶出卫国,另一个叫昭伯。
昭伯、黔牟都早已去世,所以卫人又立了昭伯的儿子申为戴公,戴公逝世后,卫人又立他的弟弟毁为文公。
文公即位伊始,就减轻百姓的赋税,明断犯人的罪行,劳心劳力,和百姓同甘共苦,以此以来赢得民心。
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路过卫国,文公没有礼遇重耳。
十七年,齐桓公逝世。
二十五年时,文公逝世,儿子成公郑立为国君。
成公三年时,晋国为了救宋想向卫借路,成公不答应。
晋便改道渡南河救宋。
晋国征兵于卫,卫大夫想同意,而成公却拒绝了。
大夫元咺攻打成公,成公逃到了楚国。
晋文公重耳为了报以前路过卫国而文公无礼和卫不援救宋国之仇,讨伐了卫国,并把卫国一部分土地分送给宋国。卫成公不得不逃亡到陈。
两年后,成公到周天子处请求帮助回国,与晋文公相会。
晋派人想用毒酒害死成公,成公贿赂了周王室主持毒杀的人,让他少放些毒药,才免于一死。
不久,周王替成公请求晋文公,成公终于被送回卫国,杀死了元咺,卫君瑕奔逃。
七年时,晋文公逝世。
十二年时,成公朝见晋襄公。
十四年时,秦穆公逝世。
二十六年时,齐邴歜杀死他的国君懿公。
三十五年时,成公逝世,儿子穆公遬立为国君。
穆公二年时,楚庄王攻打陈国,杀死夏征舒。
三年时,楚庄王围攻郑国,郑侯投降。
楚庄王又释放了他。十一年,孙良夫为援救鲁国而讨伐齐国,又收复被侵夺的领土。
穆公逝世后,儿子定公臧立为国君。
定公十二年逝世,儿子献公衎立为国君。
十三年时,献公让乐师曹教宫中妾弹琴,妾弹得很差,曹笞打了她,以示惩罚。
妾以献公宠爱,就在献公面前说曹的坏话,故意中伤曹,献公也笞打曹三百下。
十八年时,献公告请孙文子、宁惠子进宴,两人如期前往待命。
天晚了,献公还未去召请他们,却到园林去射大雁。
两人只好跟从献公到了园林,献公未脱射服就与他们谈话,对献公的这种无礼行为,两人非常生气,便到宿邑去了。
孙文子的儿子多次陪侍献公饮酒,献公让乐师曹唱《·小雅》中《巧言》篇的最后一章。
乐师曹本来就痛恨献公以前曾笞打他三百下,于是就演唱了这章诗,想以此激怒孙文子,来报复卫献公。
文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卫大夫蘧伯玉,蘧伯玉说: 我不知道。
于是孙文子赶走了献公。
献公逃亡到了齐国,齐国把他安置在聚邑。
孙文子、宁惠子共同立定公弟秋为卫国国君,这就是殇公。
殇公秋即位后,把宿封给孙文子林父。
十二年时,宁喜与孙林父因争宠而至相攻讦,殇公让宁喜攻打孙林父。
林父逃奔到晋国,又请求晋国护送卫献公回国。
当时,献公在齐国。齐景公听到这个消息,和卫献公一起到晋国请求帮助返回卫国。
晋国便去讨伐卫国,诱使卫与晋结盟。
卫殇公前去会见晋平公,平公逮捕了殇公与宁喜,紧接着就送卫献公回国。
献公在外逃亡十二年重又返回故国。
献公后元元年,诛杀宁喜。
三年,吴国延陵季子出使路过卫国,见到蘧伯玉和史说: 卫国君子很多,所以这个国家不会有患难。
他又路过宿地,孙林父为他击磬说: 不高兴,乐音很悲伤,使卫国动乱的就是这里呀!
同年,献公逝世,儿子襄公恶立为国君。
襄公六年,楚灵王会见各诸侯,襄公托辞有病不去赴会。
九年,襄公逝世。
当初,襄公有个小妾,很受宠爱,有孕后曾梦见有人对她说: 我是康叔,一定让你的儿子享有卫国,你的儿子应取名 元 。
妾醒后十分惊讶,询问孔成子。
成子说: 康叔是卫国的始祖。
等到妾生下孩子,果真是个男孩,就把此梦告诉襄公。
襄公说: 这是上天安排的!
于是给男孩取名元,恰好襄公夫人未生儿子,便立元为嫡子,这就是灵公。
五年,灵公朝见晋昭公。
六年,楚公子弃疾杀死灵王自立为国君,称平王。
十一年,卫发生了火灾。
三十八年,孔子来到卫国,卫给他同在鲁国时一样多的俸禄。
后来,孔子与卫国国君发生矛盾,便离去了。
不久,又周游到卫国。
三十九年,太子蒯聩和灵公夫人南子有仇,想杀掉南子。
蒯聩与他的家臣戏阳遬商议,等朝会时,让戏阳遬杀死夫人。
事到临头,戏阳后悔,没有动手。
蒯聩多次使眼色示意他,被夫人察觉,夫人十分恐惧,大呼道: 太子想杀我!
灵公大怒,太子蒯聩逃奔到宋国,不久又逃到晋国赵氏那里。
四十二年春天,灵公郊游,让子郢驾车。
郢是灵公的小儿子,字子南。
灵公怨恨太子逃亡,就对郢说: 我将要立你为太子。
郢回答道: 郢不够格,不能辱没国家,您再想别的办法吧!
夏天,灵公逝世,夫人让子郢为太子,说: 这是灵公的命令!
郢答道: 逃亡太子蒯聩的儿子辄在,我不敢担当此重任。
于是卫人就立辄为国君,这就是出公。
六月乙酉这一天,赵简子想送蒯聩回国,就让阳虎派十多个人装扮成卫国人,身穿丧服,假装从卫国来晋国迎接太子,简子为蒯聩送行。
卫人听到消息,组织军队攻击蒯聩。
蒯聩不能回卫,只好跑到宿地自保,卫人也停止了进攻。
出公辄四年,齐田乞杀死自己的国君孺子。
八年,齐鲍子杀死自己的国君悼公。
孔子从陈国来到卫国。
九年,孔文子向孔仲尼请教军事,仲尼不予回答。
之后,鲁侯派人迎接仲尼,仲尼返回鲁国。
十二年年初,孔圉文子娶了太子蒯聩的姐姐为妻,生了悝。
孔文子的仆人浑良夫英俊漂亮,孔文子去世后,浑良夫与悝的母亲私通。
太子在宿地,悝母便让浑良夫到太子那里。
太子对良夫说: 假使你能协助我回国,我将以赐你大夫所乘的车报答你,还赦免你三种死罪。
穿紫衣、袒裘服、带宝剑,都不在死罪之中。
二人订立了盟约,太子还允许悝母做良夫的妻子。闰十二月,良夫和太子回到国都,暂住孔氏的外園。
晚上,两个人身着妇人衣服,头蒙围巾,乘车而来,由宦者罗驾车。
孔氏的家臣栾宁盘问他们姓名,他们自称是姻戚家的侍妾,于是顺利地进入孔氏家,直抵伯姬住所。
饭毕,悝母手持戈先到孔悝住所,太子与五人身穿甲胄,载着公猪随后而行。
伯姬把悝逼到墙角里,强迫他订立同盟,并劫持悝登上台,逼他召集群臣。
栾宁正要饮酒,烤肉还未熟,就听到一片乱糟糟的响声,派人告诉了仲由。
召护驾着乘车,边饮酒边吃烤肉,护奉着出公辄逃奔到鲁国。
仲由闻讯后赶到,将进孔宅,遇刚刚逃出孔家的子羔。子羔说: 门已经关闭。
子路说: 我暂且去看看。
子羔说: 来不及了,你不要跟着悝去受难。
子路说: 享受悝的俸禄,不能看他受难不救。
于是子羔逃走了。
子路要进去,来到门前,公孙敢关紧大门说: 不要再进去了!
子路说: 你是公孙吧!
拿着别人的利禄却躲避别人的危难。
我不能这样,享受人家的俸禄,一定拯救人家的危难。
这时有使者出来,子路才趁机进去。
子路说: 太子怎么用得着孔悝做帮手?
即使杀死他,也一定有人接替他进攻太子。
又说: 太子缺乏勇气,如果放火烧台,必然会释放孔叔。
太子听了,十分害怕,让石乞、盂黡下台阻挡子路,二人用戈击子路,割掉子路的帽缨。
子路说: 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到地上。
说着,系好帽缨死去。
孔子听到卫国动乱的消息后说: 唉!
柴将会回来的吧?
可由,却死去了。
孔悝终于立太子蒯聩为国君,这就是庄公。
庄公蒯聩是出公的父亲,逃亡在外时,怨恨大夫们不迎立他为国君。
元年即位后,庄公想把大臣们尽数杀死,说: 我在外久了,你们也曾经听说了吗?
大臣们想作乱,庄公才不得不罢休。
二年,鲁国孔丘去世。
三年,庄公登上城墙,看见戎州。说: 戎虏干吗要建城邑?
戎州人对他的话十分忧虑。
十月间,戎州人告诉赵简子,简子包围卫国。
十一月,庄公逃奔,卫人立公子斑师做国君。
齐国讨伐卫国,俘虏了斑师,改立公子起为国君。
卫君起元年时,卫石曼尃赶走起,起逃亡到齐国。
卫出公辄又从齐返回卫国做国君。
当初,出公即位十二年后逃亡,在外四年才得返回。
出公后元元年,赏赐了跟随他逃亡的人们。
前后当政二十一年死去,出公叔父黔赶走出公儿子而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悼公。
悼公五年逝世,儿子敬公弗立为国君。
十九年,敬公逝世,儿子昭公纠立为国君。
这时,三晋强盛起来,卫君如同小诸侯,附属于赵国。
昭公六年,公子亹杀死昭公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怀公。
怀公十一年,公子杀死怀公自立为国君,这就是慎公。
慎公的父亲是公子适。适的父亲是敬公。
四十二年,慎公逝世,儿子声公训立为国君。
十一年,声公逝世,儿子成侯遬立为国君。
成侯十一年,公孙鞅进入秦国。
十六年,卫被贬称为侯。
二十九年,成侯逝世,儿子平侯立为国君。
平侯于八年逝世,儿子嗣君立为国君。
嗣君于五年时又被贬称为君,仅有濮阳一地。
四十二年,嗣君逝世,儿子怀君立为国君。
三十一年,怀君朝拜魏国,魏囚禁并杀害了怀君。
魏改立嗣君弟,这就是元君。
元君是魏国的女婿,所以魏国立了他。
元君十四年时,秦攻下魏国东部领土,秦国开始在这一带设置东郡。又把卫君迁徙到野王县,而把濮阳合并到东郡。
二十五年元君去世,儿子君角立为君。
君角九年时,秦兼并天下,嬴政立为始皇帝。
二十一年,秦二世废掉卫君,君角成为普通平民,卫国世系彻底断绝。
太史公说:我阅读世家的记载,读到卫宣公太子因妻被杀,弟弟子寿与太子互相推让,争着去死,这与晋太子申生不敢声明骊姬的过错相同,都害怕伤害父亲的情面。
然而,终于死去了,这是多么悲哀呀!
有的父子互相残杀,有的兄弟互相毁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