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三十世家 管蔡世家

管叔鲜和蔡叔度,都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

周武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共有十人。

他们的母亲名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妻。

她的长子是伯邑考,以下依次是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最小的是冉季载。

十兄弟中只有武王发和周公旦德重才高,是辅助文王的左膀右臂,所以文王不立伯邑考,而立次子发为太子。

文王去世后,太子发即位,就是武王。

伯邑考已经在这之前去世了。

武王战胜殷纣王、平定天下以后,大封功臣和兄弟。

于是把管地分封给叔鲜,把蔡地分封给叔度;并让二人做纣子武庚禄父的相,一起治理殷族遗民。

把鲁地分封给叔旦,同时让叔旦做周王朝的相,故称周公。

叔振铎封于曹地,叔武封于成地,叔处封于霍地。

当时康叔和冉季载年龄幼小,因此未能受封。

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继位,周公旦掌握国家大权。

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的作为不利于成王,于是扶持武庚一起叛乱。

周公旦按成王旨意征伐叛军,诛斩武庚,杀死管叔而流放蔡叔,流放时只给了蔡叔十乘车和刑徒七十人为随从。

又把南朝遗民分为二部:宋地一部分封给微子启,以延续殷代的祭祀;卫地一部,建立卫国,命康叔做卫国国君,就是卫康叔。

又把冉地分封给季载。

冉季、康叔品行美善,因此周公举荐康叔为周朝的司寇,冉季担任周朝的司空。二人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美名传于天下。

蔡叔度流放后去世。

他的儿子名叫胡,胡一改其父旧行,遵循德训,实行善行。

周公听说后,举荐他做鲁国的卿士,鲁国被治理得很好。

周公向成王建议,又把胡封在蔡地,以行蔡叔的岁时祭祀之礼,就是蔡仲,其余五叔各回封国,没有在周朝廷担任官吏。

蔡仲去世,他的儿子蔡伯荒继位。

蔡伯荒去世,他的儿子宫侯继位。

宫侯去世,他的儿子厉侯继位。

厉侯去世,他的儿子武侯继位。

武侯在位的时候,周厉王丢了王位,逃到彘地,周公、召公共同执政,有许多诸侯背叛周室。

武侯去世,他的儿子夷侯继位。

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

二十八年,夷侯去世,其子釐侯所事继位。

厘侯三十九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室衰落东迁。

秦国开始被列为诸侯。

四十八年,厘侯去世,他的儿子共侯兴继位。

共侯二年去世,其子戴侯继位。

戴侯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宣侯措父继位。

宣侯二十八年,鲁隐公即君位。

三十五年,宣侯去世,他的儿子桓侯封人继位。

桓侯三年,鲁国人杀死了他们的国君鲁隐公。

二十年,桓侯去世,他的弟弟哀侯献舞继位。

哀侯十一年,先前,哀侯从陈国娶的夫人,这一年,息侯也从陈国娶了夫人,息夫人出嫁路过蔡国,哀侯表现极不尊重。

息侯大怒,请求楚文王: 你带兵来征伐我国,我向蔡国求救,蔡兵必来援救,楚国借机攻打蔡国,必获胜利。

楚文王照计而行,把蔡哀侯俘获带回楚国。

哀侯被扣留在楚国九年,最后死在了楚国。

哀侯在位二十年去世,蔡人拥立哀侯的儿子肸为国君,就是缪侯。

缪侯把妹妹嫁给齐桓公做夫人。

十八年,齐桓公和夫人蔡女乘船游玩,夫人使劲晃船,桓公制止她,她仍然不停止。桓公大怒,把她送回娘家却并不断绝关系。

蔡侯也很生气,把其妹嫁了别人。

齐桓公一怒之下讨伐蔡国;蔡国大败,缪侯被俘,齐国向南进军至楚国邵陵。

后来各诸侯替蔡侯向齐桓公道歉,齐桓公才放蔡侯回国。

二十九年,缪侯去世,他的儿子庄侯甲午继位。

庄侯三年,齐桓公去世。

十四年,晋文公在城濮打败了楚国。

二十年,楚国的太子商臣杀掉他的父亲成王夺得王位。

二十五年,秦穆公去世。

三十三年,楚庄王即位。

三十四年,庄侯去世,他的儿子文侯申继立。

文侯十四年,楚庄王讨伐陈国,杀了夏徵舒。

十五年,楚军包围了郑国,郑国国君投降,楚国又释放郑君。

二十年,文侯去世,他的儿子景侯固继位。

景侯元年,楚庄王去世。

四十九年,景侯给太子般迎娶楚国的女子,景侯又与儿媳通奸,太子杀死了景侯,自立为君,就是灵侯。

灵侯二年,楚国的公子围杀掉国君郏敖自立为楚王,就是楚灵王。

九年,陈国的司徒招杀死了他的国君陈哀公。

楚国派公子弃疾占领陈国,陈国灭亡。

十二年,楚灵王借口蔡灵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诱骗蔡灵侯到申地,预先埋伏甲兵,用酒宴招待灵侯。

灵侯醉后被楚人杀死,跟随灵侯的七十名士兵也遭刑受害。

楚灵王又命公子弃疾围住蔡国。十一月,楚国灭掉蔡国,任命弃疾做蔡公。

楚国灭亡蔡国三年后,楚国公子弃疾杀了楚灵王,代其为君,就是平王。

平王找到蔡景侯的小儿子庐,立为蔡国国君,就是平侯。

这一年,楚国也恢复了陈国。

楚平王刚即位,打算亲近诸侯,所以让陈、蔡国君的后人继君位。

平侯在位九年后去世,蔡灵侯的孙子东国打跑平侯的儿子,自立为国君,就是悼侯。

悼侯的父亲是隐太子友。

友本是灵侯太子,平侯继位后杀了隐太子友。因此平侯一死,隐太子的儿子东国就攻打平侯的儿子夺取了王位。

悼侯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弟弟昭侯申继位。

昭侯十年时去朝见楚昭王,带着两件漂亮皮衣,一件献给昭王,一件自己穿。

楚国令尹子常想要蔡昭侯那一件,昭侯不给。

子常就向楚昭王说昭侯的坏话,把昭侯扣留在楚国达三年之久。

后来蔡昭侯知其中原因,就把自己那件皮衣献给子常,子常接受皮衣后,才向楚王建议把昭侯放回国。

蔡侯回国后赶到晋国,请求晋国帮助蔡国攻楚。

十三年春,昭侯和卫灵公在邵陵举行会盟。

蔡侯暗中收买了周的大夫苌弘,请求将蔡国在盟会上的位次排在卫国前面。卫则派史陈说卫康叔德高功大,于是卫国排位先于蔡国。

夏季,蔡国按晋国意愿灭掉沈国,楚王大怒,发兵攻打蔡国。

蔡昭侯派其子去吴国做人质,请吴国发兵共同讨伐楚国。

冬季,蔡侯与吴王阖闾攻破楚国,进入楚都城郢。

因蔡侯痛恨子常,子常心中害怕,逃到郑国。

十四年,吴国撤军,楚昭王光复楚国。

十六年,楚国的令尹计划攻蔡报仇,在向民众鼓动时泣不成声,蔡昭侯听说后十分恐惧。

二十六年,孔子前往蔡国。

楚昭王讨伐蔡国,蔡侯恐慌,向吴国告急。

吴王认为蔡国都城距吴国太远,要求蔡侯将其国都迁得离吴国近一些,以便于出兵相救;蔡昭侯也不与大夫商量,暗中答应了。

于是吴国出兵救蔡,并把蔡国都城迁到州来。

二十八年,昭侯要去朝见吴王,蔡国大夫们怕他再次迁都,就指使一个名叫 利 的盗贼杀死昭侯,然后又杀掉利以推诿杀君之罪,于是拥立昭侯之子朔为国君,就是成侯。

成侯四年,宋国灭掉曹国。

十年,齐国的田常杀死了他的国君齐简公。

十三年,楚国灭掉陈国。

十九年,成侯去世,他的儿子声侯产继位。

声侯十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元侯继位。

元侯六年去世,他的儿子侯齐继位。

侯齐四年,楚惠王灭掉蔡国,蔡侯齐出逃,蔡国从此祭祀断绝,国家灭亡,比陈国晚灭亡三十三年。

伯邑考的后人不知道被封在了哪里。

武王发的后人是周王,在《本纪》中有记载。

管叔鲜叛乱被杀,没有后代。

周公旦的后人是鲁国君主,在《世家》中有记载。

蔡叔度的后人是蔡国君主,在《管蔡世家》有记载。

曹叔振铎的后人是曹国君主,在《管蔡世家》中有记载。

成叔武的后人不知下落。

霍叔处的后人分封于霍地,后被晋献公灭掉。

康叔封的后人是卫国君主,在《卫康叔世家》中有记载。

冉季载的后代下落不明。

太史公说:管叔、蔡叔造反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记载的。

但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天下的人都怀疑周公,全仗成叔、冉季等同母兄弟十人的辅助,才使天下诸侯共尊周室,所以把他们的事迹附记在《世家》内。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战胜商纣后,就把曹地分封给叔振铎。

叔振铎去世,他的儿子太伯脾继位。

太伯去世,他的儿子仲君平即位。

仲君平去世,他的儿子宪伯侯继位。

宪伯侯去世,其子孝伯云继位。

孝伯云去世,他的儿子夷伯喜继位。

夷伯二十三年,周厉王逃往彘地。

夷伯三十年去世,他的弟弟幽伯强继位。

幽伯九年,他的弟弟苏杀死幽伯,自立为国君,就是戴伯。

戴伯元年,周宣王已即位三年。

三十年,戴伯去世,他的儿子惠伯兕继位。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王室东迁,越发衰微,诸侯纷纷背叛王室。

秦国在这一年开始被列为诸侯。

三十六年,惠伯去世,他的儿子石甫继位,他的弟弟武杀掉石甫代自立为君,就是缪公。

缪公在位三年去世,他的儿子桓公终生继位。

桓公三十五年,鲁隐公继位为君。

四十五年,鲁人杀死隐公。

四十六年,宋国的华父督杀死宋殇公和大夫孔父。

五十五年,曹桓公去世,他的儿子庄公夕姑继位。

庄公二十三时,齐桓公开始做诸盟主,称霸天下。

三十一年,庄公去世,他的儿子厘公夷继立。

厘公在位九年去世,他的儿子昭公班继立。

昭公六年,齐桓公打败蔡国,于是来到楚国的邵陵。

九年,昭公去世,他的儿子共公襄继立。

共公十六年。起初,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逃亡的时候路过曹国,曹国的国君对待重耳很无礼,想要观看重耳长在一起的肋骨。

厘负羁劝谏,曹君没有听从,于是厘负羁私下亲近重耳。

二十一年,晋文公重耳讨伐曹国,俘虏了曹共公后返回,下令晋军不许进入厘负羁家族居住的地方。

有人对晋文公说: 从前齐桓公和诸侯举行会盟,恢复了异姓国家;如今您囚禁了曹君,灭亡同姓国家,凭什么向天下的诸侯发号施令呢?

晋文公于是将共公释放回国。

二十五年,晋文公去世。

三十五年,曹共公去世,他的儿子文公寿继位。

文公在位二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宣公强继位。

宣公在位十七年去世,他的弟弟成公负刍继位。

成公三年,晋厉公讨伐曹国,俘虏成公后返回,不久又释放了他。

五年,晋国的栾书、中行偃命令程滑杀了他们的国君厉公。

二十三年,成公去世,他的儿子武公胜继立。

武公二十六年,楚国的公子弃疾杀掉他的国君灵王取代他成为国君。

二十七年,武公去世,他的儿子平公须继立。

平公在位四年去世,他的儿子悼公午继立。

这一年,宋国、卫国、陈国、郑国都发生了火灾。

悼公八年,宋景公即位。

九年,曹悼公去宋国朝会,被宋囚禁;曹国大臣拥立悼公之弟野为君,就是声公。

悼公最终死在宋国,后来归葬于曹。

声公五年,曹平公之弟通杀声公自立,就是隐公。

隐公四年,曹声公之弟露又杀隐公自立,就是靖公。

靖公四年死,其子伯阳继位。

伯阳三年,曹国都城里有一人做梦,梦见许多君子站在社宫那里商议灭掉曹国;曹叔振铎制止了他们,让他们等待公孙强,众君子答应了叔振铎的要求。

做梦者天亮后找遍了曹国,也没有公孙强这个人。

做梦者就告戒他的儿子: 我死以后,你听说公孙强执掌政事,一定离开曹国,免遭祸事。

等到伯阳即位后,喜好射猎。

六年,曹国有个农夫公孙强也喜好射猎,猎得白雁献给伯阳,大谈射猎之道,借此商问政事。

伯阳高兴之极,非常宠幸公孙强,命他做司城来处理政务。

做梦者之子听说后,逃离了曹国。

公孙强向曹伯陈说称霸诸侯的主张。

十四年,曹伯听从公孙强的主意,背叛晋国,进犯宋国。

宋景公攻曹,晋国不救。

十五年,宋灭掉曹,抓曹伯阳和公孙强回宋杀掉,曹国就灭亡了。

太史公说:我通过探究曹共公不听信贤人釐负羁却宠幸后宫美女三百人高乘轩车的事,得知共公不树德政。

至于曹叔振铎托梦于人,岂不是想延长曹国命运吗?

无奈公孙强却不好好治理国家,曹叔振铎的祭祀香烟终于灭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