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世家 齐悼惠王世家
齐悼惠王刘肥,是高祖的庶出长子。
他的母亲是高祖从前的情妇,姓曹氏。
高祖六年前,封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座城,百姓凡是说齐语的都归属齐王。
齐王是孝惠帝的哥哥。
孝惠帝二年,刘王入京朝见皇帝。
惠帝与齐王饮宴,二人行平等礼节如同家人兄弟的礼节一样。
吕太后为此发怒,将要诛杀齐王。
齐王害怕不能免祸,就采用他的内史勋的计策,把城阳郡献出,做为鲁元公主的汤沐邑。
吕太后很高兴,齐王才得以辞朝回到齐国。
悼惠王即位十三年,在惠帝六去世。
他的儿子刘襄即位,这就是哀王。
哀王元年,孝惠帝去世,吕太后开始执掌朝政,天下事都由吕后决断。
二年,高后把她哥哥的儿子郦侯吕台封为吕王,分出齐国的济南郡做为吕王的封地。
哀王三年,他的弟弟刘章进入汉宫值宿护卫,吕太后封他为朱虚侯,把吕禄的女儿嫁给他为妻。
四年之后,吕太后又封刘章的弟弟兴居为东牟侯,二人都在长安宫中值宿护卫。
哀王八年,高后分割齐国的琅邪郡把营陵侯刘泽封为琅邪王。
第二年,赵王刘友入朝,最后在他的府邸被幽禁而死。
三个赵王先后都被废黜。
高后封吕氏宗族的子弟为燕王、赵王、梁王,独揽大权,专断朝政。
朱虚侯刘章二十岁时,为人有气概又勇武多力,因刘氏得不到职位而忿忿不平。
他曾侍奉高后宴,高后令朱虚侯刘章当酒吏。
刘章亲自请求说: 臣是武将的后代,请允许我按军法监督酒席上的行为。 高后说: 可以。
到酒兴正浓的时候,刘章献上助兴的歌舞。
然后又说: 请让我为太后唱耕田歌。
高后把他当作孩子看待,笑着说: 想来你的父亲知道种田的事,你生下来就是王子,怎么会知道种田的事呢? 刘章说: 臣知道。
太后说: 试着给我说说种田的事。
刘章说: 深耕密种,留苗稀疏,不是同类,坚决铲锄。
吕后听了默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吕氏族人中有一人喝醉了,逃离了酒席,刘章追过去,拔剑把他斩杀了,然后回来禀报说: 有一个人逃离酒席,臣谨按军法把他斩了。
太后和左右都大为吃惊,既然已经准许他按军法行事,也就无法治他的罪。
饮宴也因而结束。
从此以后,吕氏家族的人都惧怕朱虚侯,即使是大臣也都依从朱虚侯。刘氏的声势又渐渐强盛起来。
第二年,高后去世。
赵王吕禄任上将军,吕王吕产任相国,两人都居住在长安城中,他们聚集军队威胁大臣,想发动叛乱。
朱虚侯刘章由于妻子是吕禄的女儿,所以知道了他们的阴谋,于是派人偷出长安报告他的哥哥齐王,想让他发兵西征,朱虚侯、东牟侯做内应,以便诛杀吕氏族人,趁机立齐王为皇帝。
齐王听到这个计策之后,就和他的舅父驷钧、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暗中谋划出兵。
齐国相召平听到了这件事,就发兵护卫王宫。
魏勃骗召平说: 大王想发兵,可是并没有朝廷的虎符验证。
现在相君围住了王宫,这本来就是好事。
我请求替您领兵护卫齐王。
召平相信了他的话,就让魏勃领兵围住王宫。
魏勃领兵以后,竟派兵包围了相府。
召平说: 唉!
道家的话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正是如此呀。 终于自杀而死。
当时齐王让驷君做国相,魏勃任将军,祝午任内史,把国中的兵力全部发出。
派祝午到东边去诈骗琅邪王说: 吕氏族人叛乱,齐王发兵想西进诛杀他们。
齐王认为自己是晚辈,年纪轻,不熟悉征战之事,愿把整个封国的军队托付给大王。
大王从高帝那时起就是将军,熟悉战事。
齐王不敢离开军队,就派臣请大王到临淄去会见齐王商议大事,一起领兵西进平定关中之乱。
琅邪王相信了,认为很对,就飞驰去见齐王。
齐王与魏勃等趁机扣留了琅邪王。派祝午把琅邪国的军队全部发出并且统领这些军队。
琅邪王刘泽被骗之后,不能返回封国,于是就哄劝齐王说: 齐悼惠王是高皇帝的长子,推求本源来说,大王正是高皇帝的嫡长孙,应当继承皇位。
如今大臣们还在犹不定,而我在刘氏中是最年长的,大臣本就是等待我去决定大计的。
如今大王把我扣留在这里,我也就不能有什么作为了,不如让我入关计议拥立新帝的大事。
齐王认为很对,就准备了许多车送琅邪王入朝。
琅邪王走了以后,齐王就起兵向西进攻吕国的济南。
这时刘哀王给诸侯王发出书信说: 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封子弟们为王,悼惠王封在齐国。
悼惠王去世后,惠帝派留侯张良来立臣为齐王。
惠帝去世,高后专政,她年纪已老,听任诸吕擅自废黜高帝所封诸王,又杀害了三位赵王,灭了梁、燕、赵三国,让吕氏族人去为王,还把齐国分为四国。
忠臣们进谏,主上昏乱不听。
如今高后去世,皇帝年少,还不能治理天下,当然要依仗大臣和诸侯。
现在诸吕又擅自尊为高官,聚集军队耀武扬威,胁迫诸侯和忠臣,假传圣旨来号令天下,汉家朝廷因而十分危急。
如今寡人率领军队入关就是要诛杀那些不应为王的人。
朝廷听说齐王发兵西进,相国吕产就派大将军灌婴带兵东进拦击齐兵。
灌婴到了荥阳,心中考虑道: 诸吕领兵聚集关中,想要危害刘氏而自立为皇帝。
我现在如果打败了齐国回朝报捷,这就等于为吕氏增加本钱了。
于是就让军队停下来驻扎荥阳,派出使者通告齐王和诸侯,愿互相联合,等待吕氏一叛乱就共同诛杀他们。
齐王听说此事后,就向西进兵夺回他们的故地济南郡,并在齐国西界驻军来等待履行盟约。
吕禄、吕产要在关中叛乱,朱虚侯刘章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诛杀了他们。
朱虚侯首先斩杀了吕产,于是太尉周勃等才能全部诛杀吕氏族人。
琅邪王也恰好从齐国来到长安。
大臣商议要让齐王继皇帝位,可是琅邪王和一些大臣说: 齐王的母舅驷钧,凶恶残暴,像一只戴上帽子的老虎。
我们刚刚因为吕氏的缘故几乎使天下大乱,现在又要立齐王,是想要再出现一个吕氏呀。
代王的母家薄氏,正直忠厚,况且代王又是高帝的亲生儿子,如今依然健在,并且最年长。
以亲子来说,名正言顺;以善良人家来说,大臣们都会放心。
于是大臣们就计划迎立王为帝,并派朱虚侯把已经诛杀诸吕的事告诉齐王,让他收兵。
灌婴在荥阳,听说魏勃本来是教唆齐王反叛的,诛灭吕氏之后,齐国也收了兵,灌婴派人召来魏勃责问他。
魏勃说: 失火的人家,哪里有空先告诉家长然后才去救火呢?
说完就退立一旁,两腿发抖,像是吓得说不出话的样子,一直到最后也没有说出其他的话。
灌将军看了他半天,笑着说: 人们都说魏勃很勇敢,其实是个平庸无能的人罢了,哪会有什么作为呢!
于是免了他的职而不治罪。
魏勃的父亲因善于弹琴而见过秦皇帝。
魏勃在年少时,想求见齐相曹参,由于家贫没有财力亲自去疏通关系,就常常一个人半夜里到齐相的随身侍从门外去打扫。
这位侍从很奇怪,以为是什么怪物,就暗中等待,结果捉到了魏勃。
魏勃说: 我想拜见相君,没有门路,所以来给您打扫,想借此来求见。
于是这位侍从就带领魏勃去拜见曹参,曹参因而让他也做侍从。
一次他给曹参驾车,说到对一些事情的意见,曹参认为他有才干,就向齐悼惠王推荐他。
悼惠王召见魏勃,任命他为内史。
起初,悼惠王有权自己任命二千石俸禄的官吏。
到悼惠王去世,哀王即位以后,魏勃专断政事,权力比齐相还大。
齐王收兵回国之后,代王来到长安即皇帝位,这就是孝文帝。
孝文帝元年,把高后时从齐国分割出去的城阳、琅邪和济南郡全部归还齐国,琅邪王改封为燕王,朱虚侯、东牟侯加封领地各二千户。
这一年,齐哀王去世,太子刘则即位,这就是齐文王。
齐文王元年,朝廷把齐国的城阳郡封给朱虚侯刘章,立他为城阳王;把齐国的济北郡封给东牟刘兴居,立他为济北王。
齐文王二年,济北王反叛,朝廷派兵把他诛杀了,他的封地归入朝廷。
又过两年,孝文帝把齐悼惠王的儿子罢pí军等七人全部封为列侯。
齐文王即位十四年去世,没有儿子,国号废除,封地归入朝廷。
一年以后,孝文帝分割齐国土地使原来所封的悼惠王的几个儿子为王。齐孝王将闾是以悼惠王的儿子杨虚侯的身份晋升为齐王的。
原来齐国的其他郡县全部分封给悼惠王的儿子为王:刘志为济北王,刘辟光为济南王,刘贤为菑川王,刘卬áng为胶西王,刘雄渠为胶东王,与城阳王、齐王共为七王。
齐孝王十一年,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谋反,起兵西进,遍告诸侯说: 我们将去诛杀汉朝的贼臣晁错以使国家安定。
胶西王、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都擅自发兵响应吴王和楚王的举动。
还想联合齐国,齐孝王犹豫不定,始终坚守城池没有听信他们。三国军队共同包围齐国。
齐王派路中大夫去向天子报告,天子又让路中大夫回去告知齐王: 好好坚守,我派的军队现在已经打败吴、楚了。
路中大夫回到齐国。三国军队把临淄重重包围,路中大夫没有办法入城。
三国的将领劫持路中大夫并与他订立盟约,说: 你反过来说汉朝廷已被攻破,齐国应赶快向三国投降,否则将被屠城。
路中大夫只好答应他们,来到城下,远远看见齐王,说: 朝廷已经发兵百万,派太尉周亚夫把吴楚叛军打败了,正领兵来救援齐国,齐国一定要坚守,不要投降!
三国将领杀死了路中大夫。
齐国起初被围困到危急之时,曾暗中与三国联系,盟约还没有议定,正好听说路中大夫从朝廷回来,齐王非常高兴,大臣们就再次劝谏齐王不要投降三国。
过了不久,汉将栾市、平阳侯曹奇等率领的军队来到齐国,打败了三国军队,解除了对齐国的包围。
不久,皇帝又听说齐国起初曾与三国有过共谋,又要移兵攻打齐国。
齐孝王惧怕,就服毒自杀了。
景帝听说后,认为齐国是最好的,由于受到逼迫威胁才与三国有共谋,这并不是他的过错。于是立孝王的太子刘寿为齐王,这就是懿王,延续了齐王的后代。
而胶西王、胶东王、济南王和菑川王都被诛灭了,他们的领地都归入汉朝廷。
把济北王迁到菑川为王。
齐懿王在位二十二年世,他的儿子次景即位,这就是厉王。
齐厉王,他的母亲是纪太后。
太后把她弟弟纪氏的女儿嫁给成厉王为后,厉王不喜欢纪氏的女儿。
太后想让纪氏家族世世受宠,就让她的长女纪翁主进入王宫,整顿后宫的秩序,不准宫女接近齐王,想让厉王喜欢纪氏的女儿。
厉王却趁机和他的姐姐翁主通奸。
齐国有个宦官徐甲,入朝侍奉汉皇太后。
皇太后有爱女,称号是修成君,修成君不是出于刘氏,太后怜爱她。
修成君有个女儿名叫娥,太后想把她嫁给诸侯,宦官徐甲就请求出使齐国,说一定让齐王上书求取娥为王后。
皇太后很高兴,就派徐甲前往齐国。
当时齐国人主父偃知道徐甲出使齐国是为了娶王后的事,也趁机对徐甲说: 如果事情成功了,希望你能跟上头说一说我的女儿愿在齐王后宫服侍。
徐甲到齐国之后,先把此事暗中传出。
纪太后听到后大怒,说: 齐王已有王后,后宫嫔妃也都齐备。
况且徐甲原是齐国的贫民,穷困已极才去做宦官,入朝侍奉汉宫,没得到什么好处,又想来扰乱我们齐国王室!
至于主父偃算什么人?
竟然也想让女儿进入后宫!
徐甲非常尴尬,回朝禀报皇太后说: 齐王已经愿意娶娥为后,但是有一种后患,恐怕像燕王一样。
燕王就是由于和他的女儿姐妹们通奸,刚刚论罪处死,封国灭亡,所以徐甲故意用燕王的事触动太后。
太后说: 不准再说嫁孙女到齐国的事了。
事情渐渐传天子耳中。
主父偃从此也与齐王产生了隔阂。
主父偃正受到天子的宠信,专断政事,趁机对天子说: 齐国的临淄有十万户,贸易租税每天达千金,人口多而且富足,甚至超过了长安,这种地方如果不是天子的亲兄弟或爱子不应在此为王。
如今齐王和皇室亲属的关系日益疏远了。
接着又不慌不忙地说: 吕太后的时候齐国就想反叛,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孝王几乎参与叛乱。
现在又听说齐和他的姐姐有伦的事。
于是天子就任命主父偃为齐丞相,并且要查办这件事。
主父偃来到齐国之后,就加紧审问齐王后宫的宦官中帮助齐王到达他姐姐翁主住所的人,命令他们在供词和旁证中都牵涉到齐王。
齐王年少,害怕因大罪被官吏拘捕诛杀,就饮毒药自杀了。
他子嗣断绝没有后。
当时赵王害怕主父偃一出任齐相就废除了齐国,恐怕他要离间汉家骨肉,于是就给天子上书告发主父偃受贿以及因挟怨而对齐国说长道短。
天子也就借此囚禁了主父偃。
公孙弘说: 齐王因忧郁而死,没有后代,国土已归入朝廷,不诛杀主父偃无法杜绝天下人的怨恨。
终于诛杀了主父偃。
齐厉王在位五年去世,没有后代,封地归入汉朝廷。
齐悼惠王的后代还领有两国,即城阳和菑川。
菑川土地紧靠齐国。
天子怜悯齐国,因为悼惠王的墓园在郡城,就把临淄以东环绕悼惠王墓园的城邑全部划给菑川国,以便供奉悼惠王的祭祀。
城阳景王刘章,悼惠王的儿子,他凭借朱虚侯的身份与大臣共同诛灭诸吕,而刘章亲身在未央宫首先斩了相国吕王产。
孝文帝即位后,加封刘章领地二千户,赏赐黄金千斤。
文帝二年,以齐国的城阳郡封立刘章为城阳王。
齐章在位二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喜即位,这就是共王。
共王八年,改封为淮南王。
四年以后,又回来做城阳王。
在位共三十三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延即位,这就是顷王。
顷王在位二十六年去世,儿子刘义即位,这就是敬王。
敬王在位九年去世,儿子刘武即位,这就是惠王。
惠王在位十一年去世,儿子刘顺即位,这就是荒王。
荒王在位四十六年去世,儿子刘恢即位,这就是戴王。
戴王在位八年去世,儿子刘景即位,到建始三年,十五岁去世。
济北王刘兴居,齐悼惠王的儿子,他以东牟侯的身份协助大臣诛灭诸吕,功劳不大。
等文帝从代国来到长安,兴居说: 请让我和太仆夏侯婴入宫清除余患。
接着废黜少帝刘弘,与大共同尊立孝文帝。
孝文帝二年,以齐国的济北郡封立兴居为济北王,与城阳王同时受封。
受封两年后,刘兴居反叛。
起初大臣诛灭吕氏的时候,朱虚侯的功劳最大,曾答应把赵地全部封给朱虚侯为王,把梁地全部封给东牟侯为王。
到孝文即位后,听说朱虚侯、东牟侯起初想立齐王为帝,所以削减了他们的功劳。
到文帝二年,孝文帝分封自己的儿子们为王,才划出齐国的两个郡封刘章、齐兴居为王。
刘章、刘兴居认为失去了应得的赵王、梁王之位,剥夺了他们的功劳。
刘章死后,刘兴居听说匈奴大举侵汉,汉朝大量发兵,派丞相灌婴领兵反击,文帝亲自到太原,兴居以为天子亲自领兵反击匈奴,于是就起兵在济北反叛。
天子听说后,立即下令丞相所率军队和已经出发的军队停止前进,让他们都回长安。
派棘蒲侯柴将军打败并俘虏了济北王,济北王自杀,封地归入朝廷,改为郡。
十三年以后,文帝十六年,又封齐悼惠王的儿子安都侯刘志为济北王。
过了十一年,吴、楚谋反的时候,刘志始终坚守城池,不与七国诸侯合谋作乱。
吴、楚叛乱平定以后,天子改封刘志为菑川王。
济南王刘辟光,齐悼惠王的儿子,以勒侯的身份在孝文帝十六年被封为济南王。
十一年后,与吴王、楚王一同叛乱。
汉军打败叛军,杀死刘辟光,把济南设为郡,封地归入汉朝廷。
菑川王刘贤,齐悼惠王的儿子,文帝十六年,由武城侯晋封为菑川王。
十一年后,与吴王、楚王一同反叛。汉军打败叛军,杀死了刘贤。
天子因而徙封济北王刘志为菑川王。
刘志也是齐悼惠王的儿子,天子将他由安都侯晋封为济北王。
菑川王刘贤叛乱,没有后代,就把济北王改封为菑川王。
菑川王共在位三十五年去世,谥号是懿王。
他的儿子刘建继承王位,这就是靖王。
靖王在位二十年去世,他的儿子刘遗继承王位,这就是顷王。
顷王在位三十六年去世,他的儿子刘终古即位,这就是思王。
思王在位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尚即位,这就是孝王。
孝王在位五年去世,他的儿子刘横即位,到建始三年,在位十一年去世。
胶西王刘卬,齐悼惠王的儿子,文帝十六年,由昌平侯晋封为胶西王。
十一年后,与吴王、楚王一同反叛。
汉军打败叛军,杀死刘卬,封地归入汉朝廷,改为胶西郡。
胶东王刘雄渠,齐悼惠王的儿子,文帝十六年,由白石侯晋封为胶东王。
十一年后,与吴王、楚王一同反叛,汉军打败叛军,杀死雄渠,封地归入汉朝廷,改为胶东郡。
太史公曰:诸侯中的大国没有超过齐悼惠王的。
由于天下刚刚平定,刘氏子弟较少,汉天子感于秦朝对宗亲没有封给尺寸土地,所以就大封同姓族人,以此来镇抚万民之心。
到后来被分裂为几国,本来也是理所当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