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九

《尚书》记述虞舜的品德,载有 厘降二女 ;《诗经》叙述周文王的美德,称 刑于寡妻 。

由此可知,婚姻法则,男女区别,确实是国君和家长要慎重的。

从三代到魏晋,兴衰的气数,成败的事迹,完备地记载在传记中,所以能够了解到它们的详细情况。

如果用德订婚娶嫁,以礼防禁混乱,在宫闱内端正大义,在国家内施行君王的德化,就会使妇道稳固,而政权长久了至于邪僻的人受到任用,法令制度得不到治理,妖艳的妆扮迷惑了君主的心性,私事私念腐蚀了朝廷的政治,那么风俗教化就会败坏,而国家也就不能守住了。

如此,难道不是帝王的借鉴吗。

周氏遵循姬姓的制度,宫中职务有秩序。

太祖开创基业,生活检点节俭省约;高祖继承皇位,矫正枉曲节制情欲。

宫闱中次序井然,外戚中没有亲近宠爱的人,可以说是符合君主的行为。

宣帝在外随心所欲,在内尽情纵欲,欲望的沟壑难以填满,对后宫的采集没有满足。

施加恩宠,不限厮役;给与荣宠,不避邪谄。

于是升到后宫而成为后妃,来到宫廷而成为皇后的,并不衹是一人;通过宫闱而披上官衣,承藉皇上的恩宠而拥有玉帛的,并不限于一族。

即使是商纣、夏桀的荒淫,赵飞燕、李夫人的竭力迷惑,也丝毫不能同他相提并论。

百姓痛恨残酷的政令,弊害的事情确实很多,太祖的国统忽然断绝,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所以叙述造件事写成《皇后传》。

文帝元皇后,是魏孝武帝的妹妹。

开始被封为平原公主,嫁给开府张欢。

张欢性情贪婪残忍,对待元皇后很无礼,又曾杀死过元皇后的侍女。

元皇后恼怒,将这些事告诉孝武帝,魏孝武帝就拘捕张欢杀死了他。

改封元皇后为冯翊公主,嫁给太祖,生下孝闵帝。

大统七年,元皇后去世。

魏恭帝三年十二月,与太祖合葬在成陵。

孝闵帝继位后,被追尊为王后。

武成初年,又被追尊为皇后。

文宣叱奴皇后,是伐地人。

左担当丞相时,被纳为妾,生下直担。

玉翅二年六月,被尊为皇太后。

圣逊三年三月癸酉日,逝世。

四月丁巳日,葬在丞、汇陆。

孝闵帝元皇后名叫胡摩,是魏文帝的第五个女儿。

开始被封为晋安公主。

孝闵帝在任略阳公时,娶了她。

等到孝闵帝继位后,被立为王后。

孝闵帝被废后,元皇后出家做了尼姑。

建德初年,高祖杀掉晋国公宇文护,给闵帝上尊号为耋闵帝,以元皇后为孝闵皇后,居住在崇义宫。

隋朝改朝换代后,元皇后居住到私舍。

大业十二年,死去。

明帝独孤皇后,是太保、卫国公独孤信的大女儿。

明帝在藩国时,将她纳为夫人。

明帝二年正月,被立为王后。

四月,去世,葬在昭陵。

盛处初年,被迫尊为皇后。

世宗去世后,与独孤皇后合葬。

逮童阿史那皇后,是塞压木扦可汗俊丘的女儿。

奎历灭掉苞苞之后,完全控制了塞外,军队有几十万,志在侵犯中原。

左担正在与韭查争斗抗衡,就同窒压结交作为应援。

堡丘开始想将女儿嫁给逮童,不久又后悔。

直狙即位后,先后多次派使者去邀约,这才答应将皇后送还北周。

保定五年二月,武帝命陈国公宇文纯、许国公字文贵、神武公窦毅、南安公杨荐等人,带上准备好的皇后礼仪行宫,及六宫以下宫女一百二十入,到俟斤王庭御帐,迎接皇后。

俟斤又答应与北齐订立婚约,怀有异心。

字文纯等人在那裹待了数年,不能返回覆命。

虽然以仁信礼义相劝说,俟斤也不听从。

正巧遇上雷风大作,吹毁了突厥的篷帐,十多天都不停止。

俟斤大为恐惧,认为是上天降下的惩罚,这才准备好礼仪送皇后。

宇文纯等人设立行宫,排列仪仗,护送皇后回归。

天和三年三月,皇后抵达长安,高祖亲自出宫迎接。

皇后很有姿色,举止很好,高祖非常敬重她。

宣帝即位后,被尊为皇太后。

大象元年二月,改为天元皇太后。

二年二月,又被尊为天元上皇太后。

册诏说: 天元皇帝臣宇文赞,手捧玉玺绶册,恭敬地为天元皇太后献上尊号叫做天元上皇太后。

想到穷尽神智,包容万物,道德周遍万国,礼仪规范四海。

圣母的训导教诲,恩情深似明德,虽然册封了美好的封号,但仍没有表达出至高的尊严。

因此增奉崇高的名号,来显明正常的礼仪。

使得诚心敬意有所表达,欢心宽慰在此,幸福没有止境,使万民仰赖于此福。 宣帝逝世后,静帝尊她为太皇太后。

隋开皇二年死去,时年三十二岁。

隋文帝命有关官吏安置礼仪,将她与高祖合葬在孝陵。

武帝李皇后名叫娥姿,是楚地人。

王盖平定堰,奎皇后的家被没收入官。

到垦玄后,立担将奎:主后赐给富担,后来渐渐受到直担的亲幸。

左象元年二月,改为天元帝太后。

七月,又被尊为天皇太后。

二年,被尊为天元圣皇太后。

册韶说: 天元皇帝臣宇文赞,敬捧玉玺绶册,恭敬地为天皇太后献上尊号为天元圣皇太后。

念及月的精华显示福祉,大地神灵赐加恩惠,祥瑞开启于旦堡,吉庆流布在茎渣。

虽然遵循典制,恭敬地献上美好的封号,但是从内心竭尽敬意,仍没有表达出名号的至高尊贵。

这衹是为了想要弘扬第一之意,向上天昭示圣慈的仁德,冒昧地竭尽诚心敬意,敬祝福禄永安。

显扬圣慈的训诲,为子孙的未来作好安排。 宣帝去世后,静帝尊她为太帝太后。

隋开皇元年三月,李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为常悲。

开皇八年死去,终年五十三岁,以尼姑的礼仪葬在京城的南面。

宣帝杨皇后名叫杨丽华,是隋文帝的大女儿。

宣帝作太子时,高祖为宣帝娶杨皇后作为皇太子妃。

宣政元年闰六月,被立为皇后。

宣帝后来自称天元皇帝,给杨皇后赐号为天元皇后。

不久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与杨皇后一起为四个皇后。

宣政二年,宣帝下韶说: 帝尧下嫁两个女儿给虞舜,使皇后的懿德与君主相匹配;上天排列四星,使后妃的形象在此垂耀。

朕效法上天,稽察典制,任命四位皇后,在内统领六宫,弘扬柔顺的品德,大量置办祭品。

近来这种特别的礼仪虽已下达,但皇后的称谓不相称,将按照上天的景象,增加美名。 于是杨皇后与其他三位皇后在封号中都加上 大 字。

宣帝派使者持节册封杨皇后为天元大皇后说: 你内含美德,柔顺贞正,恭敬祭祀,是国家的楷模,因此加封你高贵的封号,宣扬你美好的声誉。

你应当恭敬地遵循天道,恭谨地对待天命,发扬盛美的事业,能不谨慎吗。 不久,宣帝又册立天中大皇后,与杨皇后等一起为五个皇后。

杨皇后性情柔顺和婉,不忌妒,四位皇后和嫔妃御女等都喜爱而敬重她。

宣帝后来昏庸残暴更加严重,喜怒失常。

宣帝曾经责备她,打算给她施加罪刑,杨皇后举止安详,言语神态不乱。

宣童大怒,于是赐她死罪,逼着让她自杀。

杨皇后的母亲周玉岖知道后,到宫中致谢,叩头直到流血,然后才得以免除。

宣帝去世后,静帝尊封杨皇后为皇太后,居住在弘圣宫。

当初,宣帝生病,命令杨皇后的父亲到宫中侍候陪伴。

等到宣帝病危,刘防、郑译等人乘机假传旨意任命杨皇后的父亲辅佐朝政。

杨皇后开始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因为继位的君主年幼,担心大权落入其他家族,对自己不利,得知刘防、郑译等人已经传达了这个诏令,心中十分高兴。

后来了解到她的父亲有异心,心中很不满,在言辞神态中表现出来。

到了隋接受惮让取代周后,更加愤恨。

隋文帝虽不能责备,但心中对她很愧恨。

开皇六年,封杨皇后为乐平公主。

后来又商量将她改嫁,杨皇后坚决不答应,于是才没有这样做。

大业五年,杨皇后跟随隋炀帝前往张掖,死在黄河西,终年四十几岁。

隋炀帝回到长安后,下令有关官员置办礼仪,将杨皇后与宣帝合葬在定陵。

宣帝朱皇后名叫满月,是吴地人。

她的家因事犯罪,她被没收入东宫。

宣帝作太子时,朱皇后被挑选去掌管宣帝的衣服。

宣帝年轻,召幸了她,于是生下了静帝。

大象元年,被立为天元帝后,小久义改为大皇后。

大象二年,又改为天大皇后。

册诏说: 你显扬妇行四德,为六宫作出榜样。轩辕宫中排列有序,唐尧室内显露吉庆,美好的封号已经下达,盛大的典仪应当敬待。

你要修养情性遵循天道,不要丧失礼节法度,长守嘉福,能不谨慎吗。 朱皇后原本不是良家女子,又比宣帝年长十几岁,被宣帝疏远失宠。

因为静帝的缘故,这才特地尊崇她,地位次于杨皇后。

宣帝去世后,静帝尊她为帝太后。

隋开皇元年,出家为尼姑,名为法净。

开皇六年死去,终年四十岁,按照尼姑的礼仪埋葬在京城。

宣童陈皇后名叫旦堡,自称是逼丛人,是大将军:山墨的第八个女儿。

太象元年六月,被选入宫中,拜为遥捣。

一个多月后,被立为天左皇后。

去塞二年二月,改为玉左大皇后。

册诏说: 你仪容柔顺,操行庄重高洁,美好的名声远近彰显,善美而合于礼法规范的品德在宫中居于首位。

因此弘扬隆重的典章,加封你这个美好的称号。

你要遵循礼法学习诗文,翻阅图书观看史册,永远崇敬地对待天命,能不谨慎吗。 三月。

宣童又下诏说: 端正内宫的关键,推行教化的根基,和睦夫妇的法度,历代大多有不同的典制。

赶蝗、童璺承继先业,后妃都有四个;虞舜接受天命,娶的妻子也有三个。

礼仪不相互因袭,随着时间而改变。

朕继承帝位,弘扬美好的称号,从我开始加以改变,超越古人。

听说天元最为尊贵,为五帝所仰慕崇敬;帝王登上尊位,各位皇后才能与他匹配。

况且皇后与君王的品德相等齐,地数有五个,既然已有这样多的常典,就应采用这样的礼仪。

除四位大皇后外,可以再增设天中大皇后一人。

天中大皇后主管祭品,美好的声誉一天天升起,开始建立美好的名号,应当接受崇高的册封。 于是封陈皇后为天中大皇后。

宣帝死后,陈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为华光。

陈皇后的父亲山提本是高氏的下臣,在北齐做官,官职一直升到特进、开府、东兖州刺史、谢堕王。

直担平定韭查后,拜任为大将军,封为淅阳郡公。

左象元年,以皇后父亲的身份而越级任命为上柱国,升封为邮国公,任大宗伯。

宣壶元皇后名叫碧适,迥直盗盐人,是开府五星的第二个女儿。

十五岁时,被选到宫中,拜为贵妃。

左叁元年七月,被立为天右皇后。

去墓二年二月,改为天右大皇后。

册韶说: 你有差旦那样的资性,有涂业氐那样的品德,心怀美善,潜隐德音。

因此用如此隆重的礼数,遵循礼仪规制。

你要修养风范,庄重地接受崇高的册封,敬奉美好的天命,能不谨慎吗。 宣帝死后,元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马华胜。

当初,元皇后与陈皇后同时被选入宫中,都被拜为妃子,等到封为皇后,又在同一天接受册封,宣帝宠幸两位皇后,礼数相等,她们年龄又相同,因此相互特别亲爱。

等到做了尼姑后,李皇后、朱皇后及尉迟皇后等人相继去世,而她们两位皇后至今还活着。

五皇后的父亲元显,年少时因是亘压宗室,被任为开府。

大叁元年七月,以皇后父亲的身份提升为上柱国,封为翼国公。

宣童尉迟皇后名;挝,是蜀耻慰曲的孙女。

长得很漂亮。

开始嫁给但旦公室塞差的儿子西阳公宇文温,以皇族妇人的身份按例入朝,宣帝强逼着奸污了她。

等到宇文亮反叛后,宣壶诛杀了主塞周,将她召进宫中,拜为长贵妃。

大象二年三月,立为天左大皇后。

册诏说: 你的家族积善,你的仪表柔顺贤惠,品德美好隆厚,朕确实很赞美。

因此用这样宏大的盛典,来弘扬如此隆重的典章。

你要慎重恪守妇道,恭敬地对待天命,永远承奉盛美的事业,能不谨慎吗。 宣帝死后,尉迟皇后出家为尼姑,改名为华首。

隋开皇十五年,死去,终年三十岁。

静帝司马皇后名叫令姬,是柱国、荣阳公司马消难的女儿。

大象元年二月,宣帝传位给静帝,七月,被静帝娶作皇后。

册诏说: 大地形成,它的厚德才能承载万物;曰月交替运行,它们的重光才能照耀天下。

从前的帝王,承受天命,有宫内政务相助,才能光照史册。

希望你家积存善德,家中包蕴美好的事业,保持美好的品德,时时也不要违背。

现在命令你,作为皇上的配偶。

你要锻炼柔顺的心性,庄严地接受大典,追效娥皇、女英的事迹,希求太任、太姒的美名,使樟衣增加光辉,祭祀没有荒怠,虽然善美也不要停止,以加深安福。 大象二年九月,隋塞童因为司马皇后的父亲率众投奔速堕,将旦区旦后废为平民,后来嫁给隋司隶刺史李丹为妻,到现在还活着。

史臣曰:孔子讲 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各朝没有君主哩 。

所以周娶了狄后,富辰称之为发生祸害的由来;晋国提升戎女为妃,官认为不吉利。

这本来就不错。

自从北周建立,直至高祖时,已超过了三十几年,经历了四位君主。

并不是混乱的时世,也不同于需要变通的时候,但却弃同就异,用外族制度祸乱华夏。

抛弃了婚姻正常的秩序,贪求豺狼般的外利。

不久报怨的人已经厌倦了,而施怨的人仍然没有满足,以前还说是和睦亲善,不久就已经成为了仇敌。

用兵奇正之道,也与此不相同。

当时高祖虽然受到他人的控制,没有亲理各种政务,然而智谋之士隐藏奇谋,正直的大臣闭口不言。

太过分了呀!

遍观历史,以外戚的身份而身居宰辅之位的人很多了。

像申胥、吕尚那样的良臣在北周一代没有听说过,而像吕产、霍光之类的人却都随着时势而昌盛。

倾覆汉朝的是王氏家族,灭亡北周的是杨氏。

为什么灭亡国家的灾祸,就像符契那样相符合呢。

这就是魏文帝为什么颁布外戚与他人一律平等的诏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