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二十九
王杰,是金城直城人,原名文达。
高祖王万国,为北魏伏波将军、燕州刺史。
父亲王巢,为龙骧将军、榆中镇将。
王杰少有壮志,常自信功名可得。
他善于骑马射箭,身强力壮。
魏孝武帝初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任子都督。
后来从驾西迁,赐爵都吕县子。
太祖赏识他的才能,提拔为扬烈将军、羽林监,不久又担任都督。
太祖曾对诸将说: 王文达有万夫不挡之勇,衹是担心他勇敢果断太过分了。 收复潼关,攻破沙苑,争夺河桥,大战邙山,他都以勇敢而闻名。
朝廷亲近优待一天天隆厚,赏赐多于同辈人。
于是赐姓宇文氏。
授任岐州刺史,加授抚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晋爵为公,封邑八百户。
又连升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随从于谨围攻江陵。
当时营寨内有人善用长稍,战士快登栅顶的,多被稍刺死。
于谨令王杰射敌,敌人应弦而倒。
先登的战士才进了城,后续的接着进城,江陵就打下了。
工谨欢喜道: 我的大事得以成功,取决于你这一箭。
孝阂帝嗣位,王杰晋爵为张掖郡公,增加食邑一千户,出任河州刺史。
朝廷因为他功高望重,所以授以本州之任。
保定三年,被提升为大将军。
这一年,诏令王送与堕公眯自遵韭伐查,至莲业而回。
玉迦三年,授任宣业刺史,增加食邑累计达三千六百户。
六年,跟从变公圭塞塞向东抵御变将斛律明月,晋升为柱国。
逊初年,授任迳业总管。
王杰年轻时就从军参战,虽不熟悉政事,但所经州府,都以忠恕之道谋政。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宣帝即位,他官拜上柱国。
大象元年逝世,时年六十五岁。
荣赠河鄯邓延洮宕翼七州诸军事、河州刺史,追封鄂国公谧号威。
子孝价,大象末年,位至开府仪同大将军。
王勇,代州武川人,本名胡仁。
年少时英雄壮健,有胆略能决断,弓马娴熟,气力超人。
北魏永安年间,万俟丑奴等侵扰关陇,王勇招募士兵随军讨伐,因功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又数度跟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勋卓着,官拜别将。
等到太祖做丞相,荐举他担任帐内直荡都督,加授后将军、太中大夫,封包信县子,食邑三百户。
大统初年,增加食邑四百户,晋升为侯爵。
跟随大军擒获宝泰,收复弘农,苦战沙苑,气势压倒众军士,抵挡他的必定被打败。
太祖赞叹其勇敢,赏赐特厚。
晋爵为公,食邑一千五百产,官拜镇南将军,授任帅都督。
从征讨伐赵青雀,平定了他,评功居首,授任卫大将军、殷州刺史,加授通直散骑常侍,兼太子武卫率。
邙山大战,王勇率领敢死队三百人,都拿着短兵器,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没有敢抵挡的。
这场战役,大军失利,祇有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都有特殊的功劳。
太祖于是赏布帛二千匹,令三人自己去分。
回师,都拜官上州刺史。
拟议以雍、岐、北雍三州授王勇等人,然而三州的优劣差别很大,于是就令他们抽签定选。
结果王勇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
并赐王勇名为勇,令贵名为塞,塞达名为馑,以表彰他们的功劳。
十三年,授任大都督,升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十五年,晋升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魏恭帝元年,跟随柱国赵贵征讨茧苞族人,打败他们。
王垦追击,获杂畜数千头。
晋爵属新阳郡公,增加食邑累计二千产,并赐姓库汗氏。
六官建立时,拜稍伯中大夫。
又评赏征讨茹茹的战功,另加封永固县伯,食邑五百户。
当时凡另封的人,照例允许转封次子,王勇却请封兄长的儿子元兴,时人赞其高义。
不久晋升为大将军。
世宗初年,岷山羌人豪强巩廉俱和叛乱,王勇带兵平息了他。
王勇生性刚猛,是当时的骁将。
然而喜欢夸耀自己的功劳和长处,爱播扬别人的短处,舆论也以此鄙视他。
柱国侯莫陈崇,功高望重,曾与诸将同去拜见晋公宇文护,听说王勇爱数说别人的短处,便当众羞辱他。
王勇于是愧愤交加,毒疮发背而死。
子王昌嗣,官至大将军。
宇文虬字乐仁,是代州武川人氏。
生性骁勇强悍,有胆略。
年轻时从军征讨,屡立战功。
垫丞砉年间,授职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兼任都督。
魏孝武帝初年,跟从独孤信在荆州,在下搓打败凿人,终于平定了匦阳、郑城。
宇文虬俘获很多。
又攻南阳、广平二城,擒获郡守一人。
因功加官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员外、直合将军、合内都督,封为南安县侯,食邑九百户。
等到孝亘逊西迁,任命独巫值为行台,独巫揎引荐宇文虬为帐内都督。
打败田八能及擒获束魏回州刺史圭籑,主塞虬功劳居多。
不久跟随独孤信投奔梁人。
左筮三年,回归酉翘。
朝廷评定他的前后功,增加食邑四百户,晋爵为公。
擒获宝壶,收复弘屋,以及沙苞、蜡两大战役,他都有功。
增加食邑八百户,晋升为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七年,授任选区塑守,又跟从独延值讨伐梁仑定,打败了他。
十一年,调外任南秦州刺史,兼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追评斩除辛纂的功劳,增加食邑一千户。
十七年,与大将军工雄一起征讨上津、魏兴,都平定了他们。
又在白马城与武陵王萧纪属将杨干运交战,打败了他。
宇文虬每次上阵,必定身先士卒,所以能上下同心,战无不胜。
不久魏兴又反叛,宇文虬又与王雄讨伐平定了它。
很快就授任金州刺史,晋升为大将军。
后因病去世。
室塞盛,字塑,是住业人。
曾祖鱼些邀、祖父垦画、父亲塞巫,都当遇送墅垄军主。
宇文盛力壮心雄。
初为太祖侍卫,从征打败侯莫陈悦,授威烈将军,封渔阳县子。食邑三百户。
大统三年,兼任都督。
从征擒获宝泰,收复弘农,攻破沙苑,授任都督、平远将军、步兵校尉,晋爵为公,增加食邑八百户。
授任冯翊郡守,兼任帅都督、西安州大中正、通直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增加食邑三百户。
屡次升任为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盐州刺史。
等到楚公赵贵阴谋叛乱,宇文盛秘密赴京告发。
赵贵伏诛,授任宇文盛为大将军,进爵忠城郡公,官拜泾州都督,赐钟甲一副、奴婢二百人、马五百匹,牛羊及庄田、杂物等与此相当。
随后从贺兰祥军平定洮阳、洪和二城,另封其一子为甘棠县公。
转任延州总管,进位柱国。
天和五年,入朝担任大宗伯。
六年,舆柱国王杰跟从齐公宇文宪东讨。
当时汾州被围日久,宇塞宪派宇文盛运粮去接济。
然后赶赴姚襄城,听宇文宪调遣。
北齐将军段孝先率大兵掩至,宇文盛奋力作战抵拒他。
段孝先撤退,宇文盛于是构筑大宁城而还。
建德二年,授任少师。
五年,跟从高祖束伐,率步兵骑兵一万人,把守汾水闽。
宣童即位时,官拜上柱国,增加食邑累计四千六百户。
大象年间去世。
他的儿子宇文述嗣位。
太基末年,授任上柱国、遐堡公。
宇文盛弟宇文丘,字胡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担任襄威将军、奉朝请、都督,赐爵临邑县子逐步升迁任辅国将军、大都督。
参预告发赵贵叛乱阴谋,拜官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爵安义县侯,食邑一千户。
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升为公爵,授任咸阳郡守。
升任汾州刺史。
入朝任左宫伯,晋升为人将军。
出任延绥丹三 三防诸军事、延州刺史。
改调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加授柱国大将军。
建德元年去世,时年六十岁。
赠封柱国及宜鄘等州刺史。
他的儿子宇文陇嗣位。
坠塞,是鱼迷人。本名全皇。
祖上躲避刘逦、互勤暴乱,隐居逮塞,于是出仕游厘。
曾祖玺逦,率领部众投奔逸国,就安家在控亘则。
耿豪年少时粗悍,有武艺,好盛气凌人。
贺拔岳西征,用为近佐。
贺拔岳被害,耿豪归附太祖,凭藉武勇受到赏识。
耿豪也自认为所事得主。
从征侯莫陈悦及迎接魏孝武帝,记前后功,封平原县子,食邑三百户,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升任征虏将军,加授通直散骑常侍,晋升为侯爵,增加食邑七百户。
从征擒获宝泰,收复弘农,耿豪冲锋陷阵,加授前将军、中散大夫。
沙苑之战,耿豪杀伤敌人甚多,鲜血把钟甲、衣裳都染红了。
太祖见到后,赞叹道: 令贵武猛,所向披靡,观看他的锷甲衣裳,足以作为验证,不用计算砍多少头了。 于是晋升为公爵,增加食邑累计一千五百户。
授任镇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南郢州刺史。
九年,跟随太祖大战邙山,耿豪对部下说: 大丈夫遇敌,要右手拔刀,左手把稍,直刺直砍,切莫皱眉怕死。 说罢大叫着独冲敌阵,敌人锋刃交加,当时都以为耿豪死了。
不久却见他奋力挥刀杀了回来。
这样连战数合,他面前的敌人死伤相继他又对旁边的人说: 我哪裹乐意杀人,衹是壮士歼敌,不得不如此。
如果不能杀敌,又不被敌人所伤,那么与驱逐座上之人又有何不同呢? 太祖嘉许他,授任他为北雍州束史。
十三年,总评前后战功,升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增加食邑累计一千八百户。
十五年,赐姓和稽氏,晋升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耿豪性情凶悍, 言多不逊。
太祖爱惜他的骁勇,常宽容他。
耿豪也自以为意气超群,一贯不为人所屈。
李穆、蔡佑先前与耿豪同时被授任开府,后来官位都比耿豪高。
耿豪心中不平,对太祖说: 我在外面听到人们的议论,说我比李穆、蔡佑强。 太祖说: 为什么这样说?
耿豪说: 世人说李穆、蔡佑,是丞相臂膊;耿豪、王勇,是丞相咽项。
因为咽项在上,所以胜过他们。 耿豪之粗莽,都如这般。
十六年,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太祖痛惜他,赐赠本官,加授朔州刺史。
他的儿子耿雄嗣位,位至大将军。
高琳字季珉,祖先是高句丽人。
六世祖高钦,作为人质留在慕容魔那裹,于是出仕燕国。
五世祖高宗,带部众投归魏国,官拜第一领民酋长,赐姓羽真氏。
祖父高明、父亲高迁出仕魏国,也都显达。
高琳的母亲曾到泅水祭神,见一美石,光彩朗润,便带回家。
当夜梦见一人,衣着打扮如同仙人,对他的母亲说: 夫人间拿回之石,是浮磬之精。
若能珍重保存,必生贵子 其母惊醒,浑身流汗,不久便怀孕。
生子,因而取名高琳,字季珉。
魏正光初年,从家中征召出来任卫府都督。
跟从互型娄征讨亚基,打败凿将速庆之,因功调任统军。
又跟从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评功最大,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
后随剔出战败于韩陵山,高琳因而留在洛阳。
魏孝武帝西迁,高琳随从入关。
至溱水,被齐神武帝追击,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食邑三百户。
大统初年,进爵为侯,增加食邑四百户,调升龙骧将军。
不久,授任直合将军,升任平西将军,加授通直散骑常侍。
三年,跟从太祖在沙苑战败齐神武帝,升任安西将军,进爵为公,增加食邑八百产。
接连升任卫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
四年,从征擒获莫多娄贷文。
随后战于河桥,高琳前行开路奋勇出击,勇冠诸军。
太祖大加赞赏,对他说: 公即我之韩、白也。 授任太子左庶子。
不久,又以本官职坐镇玉壁。
又跟从太祖战于邙山,授任正平郡守,加授大都督,增加食邑三百户。
齐将东方老来犯,高琳率众抵御。
东方老自恃勇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
用短兵器接战,高琳攻击他,东方老身中数创而退,对他左右的人说: 我经历的战阵很多了,未见如此健儿。 后来就秘密派人劝高琳束归齐,高琳斩他的来使上奏。
晋升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任鄘州刺史,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孝闵帝继位,高琳晋爵犍为郡公,食邑一千户。
武成初年,跟从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藉功劳另封一子为许昌县公,食邑一千户,授任延州刺史。
又跟从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打败他们。
二年,文州氐族酋长造反,诏令高琳率兵讨平了他们。
班师回来,帝宴会群公卿士,并命赋诗言志。
高琳诗的末章说: 寄言宝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
沙漠静妖氛。 帝非常高兴地说: 獯殓横行,不按时来通好,你说的话若灵验,是国家的福气。
锤初年,任銮总管、十州诸军事。玉迦二年,调任丹州刺史。
三年,升任江陵副总管。
这时陈将吴明彻来犯,总管田弘与梁主萧嶎出保纪南城,惟产继与銮仆射王凿固守辽尘三城以抵抗昼夜拒战,共经十旬,明彻退去。
萧厅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下诏优待请产避入朝,亲自加以劳问。
晋升他为大将军,仍然辅佐蛮公宇文直坐镇窒业。
六年,晋升他为柱国。
建德元年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赠封本官,加冀宣变涂等五州诸军事、冀业刺史,谧号曰塞。
于高儒,年少时凭藉父功赐爵许昌县公,官拜左侍上士。
后袭爵犍为郡公,位至仪同大将军。
李和本名庆和,祖先是陇西狄道人。
后来移居朔方。
父亲李僧养,因为累代雄豪,又善于治民,担任了夏州酋长。
李和少年勇敢,有见识气度,状貌魁伟,为州裹所推重。
贺拔岳任关中镇守时,举荐他为帐内都督。
因讨平诸贼有功,渐升征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赐爵思阳公。
不久升为汉阳郡守。
为政宽简,百姓称扬。
到大统初年,加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都督,连升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州刺史,赐姓宇文氏。
太祖曾对诸将说: 宇文庆和才智谋略异常高明,立身恭谨,屡经委任,总让我称心如意。 于是赐名为意。
改封永丰县公,食邑一千户。
保定二年,授任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郡公不久又改封德广郡公,出任洛州刺史。
李和以前治理夏州,留给百姓不少恩惠,等到有此任命,商洛父老,无不对他的美好的声誉充满想望。
李和到了洛州,以爱心与宽容教民,诉讼案件大减。
天和三年,晋升为大将军,授任延绥丹三州武安伏夷安民三防诸军事、延蚶刺史。
六年,晋升为柱国大将军。
建德元年,改授延绥银三州文安伏夷安民周昌梁和五防诸军事。
因罪罢官。
不久复授柱国官衔。
臆胆皇元年,升任上柱国。
奎和立身坚强朴直,老而更加刚烈,儿辈有事请示,如奉严君。
因为塞是左担所赐之名,帝朝都已经改换,而庆翅则为父之所命,义不可违。
到此便以塑为名。
二年,逝世,赠本官荣衔,加授司徒公、涂查邳近涂回六州刺史。
谧号盘。
子奎邀继承爵禄。
伊娄穆,字奴干,代国人。
父伊娄灵,善骑射,为太祖赏识。
太祖曾对他说: 古时伊尹辅佐殷商,使国君像尧、舜一样圣贤。
你既姓伊,想必不辱先人之宏业吧。 于是赐名也叫尹。
历任金紫光禄大夫、卫将军、隆州刺史,赐爵卢奴县公。
伊娄穆二十岁为太祖内廷亲信,以机智善辩受重用,授任奉朝请,常侍左右。
邙山战役,力战有功,拜官于都督、丞相府参军事,改任外兵参军。
接连升任帅都督、平东将军、中散大夫,历任中书舍人、尚书驾部郎中、抚军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
曾入宫禀告事情,太祖望见他很高兴,直呼他的小名说: 奴干作仪同面见我了。 于是官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封安阳县伯,食邑五百户。
改任大丞相府掾,晋升从事中郎,改任给事黄门侍郎。
魏废帝二年,伊娄穆出使入蜀。
恰值伍城郡人赵雄杰与梓潼郡人王令公、邓肶等联谋叛逆,组军三万余人,封锁涪水,修建寨栅,进逼潼州。
于是伊娄穆与刺史叱罗协率兵平息了叛乱。
增加食邑五百户。
孝闵帝继位,官拜兵部中大夫,治御正。晋升为侯爵,增加食邑五百户。
不久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保定初年,授衔军司马,晋升为公爵。
四年,授任金州总管、八州诸军事、金州刺史。
天和二年,增加食邑二千一百户。
又为民部中大夫。
堑公宇文直出镇塞业,以伊娄穆为长史。
坚铋城民工龌造反,袭据州城。
主塞直派伊娄穆率领一百多骑兵赶去救援。
伊娄穆到城下,连连挫败王道胥兵。
恰巧大将军高琳率大军接应,王道胥等才投降。
唐州山蛮凭藉地形险峻,违抗朝廷命令,伊娄穆率军讨伐。
蛮酋保据石窟十四处,伊娄穆分兵进讨,十四全部攻破,俘虏六千五百人。六年,晋升为大将军。
建德初年,授任荆州,又以伊娄穆为总管府长史。
伊娄穆多次辅佐近亲藩王,甚得好助手的名声。
召入朝中任小司马。
随柱国李穆平定轵关等城,受赏布帛三百匹、粟三百石、田三十顷。
五年,随皇太子讨伐吐谷浑。
班师回朝,伊娄穆任后卫,被吐谷浑人包围。
正好刘雄的救兵赶到,才解了围。
后来因病去世。
杨绍字子安,是弘农华阴人。
祖父杨兴,是魏新干郡守。
父杨国,任中散大夫。
杨绍少年时性格豪爽,有志向、谋略,多次随军征伐,奋力作战,立有战功。
魏永安年问,授衔广武将军、屯骑校尉、直荡别将。
普泰初年,封平乡男,食邑一百户,加授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魏孝武帝初年,升任卫将军、右光禄大夫,晋爵冠军县伯,食邑百户。
大统元年,晋升为公爵,增加食邑六百户。
连升车骑将军、通直散骑常侍、骁卫将军、左光禄大夫。
四年,出任鄘城郡守。
杨绍性情宽容直率,威惠并济,百姓安宁。
稽胡恃众据险,频频抄掠。
杨绍领兵随侯莫陈崇讨伐,匹马前冲,破敌于默泉之上。
加授帅都督、散骑常侍、朔州大中正。
十三年,总计前后功,增加食邑累计二千二百户,授任燕州刺史。
连升大都督、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又跟从大将军达垦远征伐还中。
当时坚宣丰堡萧循固守鎏业。
握趋认为孤军深入敌境,围守坚城,旷持久,会粮食不继,被敌拖死,担心不能回师,便请设计诱敞开城出战。
于是常至城下挑战,设下埋伏等待敌人。
萧遁起初不肯出来。
杨绍屡次派入辱骂他,萧循恼怒,果然出兵,扰纽率军伪退。
最终凿业城败降。
握钮因功授衔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听凭他转授一子。
又从柱国、燕国公于谨包围江陵。
杨绍在枇把门战斗时,流矢中股而力战不衰。
事平,赏奴婢一百人,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授任衡州刺史,赐姓叱利氏。
孝闵帝继位,晋升为大将军。
保定二年去世,追赠成文等八州刺史。
谧曰信。
子杨雄嗣,大象末年,为上柱国、邮国公。
王雅字度容,是阐熙新国人。
年少沉着坚毅,为人质朴,不善辞令,少言寡语,有胆量勇力,善于骑射。
太祖听说他的名字,召入军中,多次立有战功。
授任都督,赐爵居庸县子。
东魏将领窦泰入侵,王雅跟从太祖在潼关擒获了他。
沙苑大战时,王雅对部下说: 敌军约近百万,我军不满万人,以常理比量,实难与之对抗。
但相公以神异武勇闻名于世,鼎力王室,以顺讨逆,难道需要计算众寡?
大丈夫不趁此时破贼,活着何用! 说罢披甲步战,所向无敌,太祖叹其英勇。
又从战邙山。
当时大军失利,为敌掩袭,诸将皆引退,王雅独回骑拒敌。
敌人见他没有跟上大部队,就以步兵骑兵竞相进击。
王雅左右奋击,连砍九个首级,敌兵渐退,王雅才回军。
太祖叹道: 王雅浑身都是胆啊!
总计前后功劳,晋升为伯爵,授任帅都督、鄘城郡守。
他治理政事崇尚简易,吏民都很安宁。
升任大都督、延州刺史,转任夏州刺史,加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世塞初年,授任垃业刺史。
励精图治,民众都感到欣悦而依附他。从远方投附而来的有七百余家。
惺宣初年,复任夏业刺史,死于任所。
子王世积承袭爵禄。
风神朗练,才兼文武。
友墓末年,官至上大将军、宜阳郡公。
达奚写字什伏代,是河南洛阳人。
高祖达奚凉州,是魏征西将军、山阳公。
父达奚显相,是武卫将军。
达奚蹇年少便知奋发,胸有大器。
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给事中,加授冠军将军。
魏孝武帝初年,授任都督,坐镇弘农。
后来随驾西迁,封临汾县伯,食邑六百户。
升任大行台郎中,随后与行台郎神镇守潼关。
等到潼关失守时,就与大都督阳山武在潼关拒敌作战,东魏人很怕他。
随从太祖擒获窦泰,收复弘农,攻下沙苑,都力战有功,增加食邑三百户,加授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十三年,又授任大行台郎中、相府掾,转任从事中郎。
达奚窟禀性认真持重,太祖十分赏识他。
连升大都督、持节、通直散骑常侍。
魏废帝二年,授任中外府司马。
大军伐蜀,命达奚定掌管南岐州事务,兼筹粮饷。
原先山氐蛮横不驯,不供赋役,累世笼络,没有谁能控制。
达奚定以适当的政策引导,氐人悦服,赋税齐纳,军粮足备。
不久调回,仍为司马。朝廷设置六官时,官拜蕃部中大夫,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爵干阳县公。武虚二年,授任御正中大夫,掌管民部,兼任晋公宇文护司马。
蝗元年,出任塞业刺史,死于任所,时年四十九岁。
追赠塞尘二州刺史。
谧茎。子达要丰承袭爵禄。
刘雄字猛雀,是临洮子城人。
年轻时机敏善辩,慷慨有大志。
大统年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成为太祖亲信。
不久授任统军、宣威将军、给事中,担任子城令,加授都督、辅国将军、中散大夫,兼中书舍人,赐姓宇文氏。
孝闵帝登位,加衔大都督,历任司市下大夫,齐右下大夫,掌管小驾部,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保定四年,掌管中外府属,从征洛阳。
天和二年,升任驾部中大夫。四年,兼任齐公宇文宪府掾,跟从宇文宪出征宜阳,筑安义等城。
五年,齐丞相斛律明月率军筑通关城来救援宜阳。
先前,北周与高齐修好,相约各自保境安民,不相侵扰。
到此时,宇文宪认为齐国人失信,便派刘雄出使到斛律明月军中,谴责他背约。
刘雄辞义劲直,齐人胆怯。
出使回来,兼任中外府掾。
不久又加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周昌县伯,食邑六百户。
齐人又在姚襄筑伏龙等五城,以安顿守境士卒。
刘雄随齐公宇文宪攻打他们,攻陷他们五城。
宇文宪又派遣刘雄与柱国宇文盛在齐长城以西连营防御。
齐将段孝先等领兵包围字文盛。
营外先前有长长的壕沟,大将军韩欢与孝先交战不利,刘雄亲自背上排梯,率领部下二十余人,凭依壕沟奋力作战,段孝先等才停止进犯。
回军后,升任军司马,晋升为侯爵,食邑一千四百户。
建德初年,授任纳言,转任军正,复任纳言。
二年,转任内史中大夫,任候正。
高祖曾从容对刘雄说: 古人云: 富贵不回故乡,犹如穿着锦衣夜游。 我想派你回本州当官,怎么样? 刘雄叩头拜谢。
于是下诏以刘雄为河州刺史。
刘雄先已为本县令,今复有此授,乡里以此为荣耀。
四年,随柱国李穆出轵关,攻邵州等城,攻占了它们。
因功获赏
五年,皇太子西征吐谷浑,刘雄自凉州随滕王宇文迪率军先入吐谷浑境,离伏侯城二百余里,宇文迪派刘雄先到城束纵火,响应大军。
吐谷浑洮王率七百余骑迎战。
当时刘雄所部数百人先已分派侦察布哨,身边衹留二十来人。
刘雄就率领他们与敌人交战,斩首七十余级,刘雄也丧失三个骑兵。
此后从宇文迪连战吐谷浑人,刘雄功劳居多,赏物甚厚。
收军时,伊娄穆压后,被敌人包围。
皇太子命刘雄救他。
刘雄率千骑驰援,于是解除伊娄穆的包围。
增加食邑三百户,加授上开府仪同三司。
这 年,大军束讨高齐,刘雄从齐王宇文塞夺取逃回,攻占丞壁。
回军时,又与皇塞塞绕道支援晋州。
未至,齐后主已率大兵亲自攻围,晋州快陷落了。
宇文宪派刘雄前往察看敌人的军势。
刘雄于是率领步兵骑兵千人,呜鼓吹角,令城中得闻。
不久高祖兵到,齐主退走。
从征平定并州,官拜上大将军,晋爵趟郡公,食邑二千户,旧封转授一子。
次年,从征平定邺城,晋升柱国。
那年又随齐王宇文宪率兵北讨稽胡。
军回,出镇幽州。
宣苏元年四月,塞腿入侵幽业,抓人抢物。
型雄出战,被塞腿包围,临阵战死。
赠衔台业总管、七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子刘升承袭爵禄。
因型雄为国捐躯,大象末年,型昱荫授仪同大将军。
尽擅字仁整,是上查人。
他是恋厘散骑常侍堡垒的八世孙。
高祖蝗恕,为魏韭衄守。
因而子孙在韭迤的三丞安家,于是成为州郡豪门世族。
父堡腿,是童业刺史、奉义县公。
堡擅自少洒脱不羁,有大节,容貌奇伟,武艺绝伦。
正光年间,从家中被征召出来任奉朝请。
不久天下丧乱,盗贼蜂起,侯植于是散发家财,率募勇士讨贼。
因功官拜统军,升任清河郡守。
后随贺拔岳征讨万俟丑奴等,常有战功,授任盏业刺史。
在州甚有政绩,为夷夏百姓所拥戴。
及齐神武帝兵逼迢盟,僮擅跟从魏孝武帝西迁。
太统元年,授任骠骑将军、都督,赐姓侯伏堡区。
跟从左担破边兹,战困,晋升为大都督,加左光禄大夫。
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堡擅跟从开府独孤信讨伐并擒获了他,授任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食邑一千户,又赐姓画迤。
魏莶壹元年,跟从于谨平定江仅,晋升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奴婢一百人,另封一子沂源县伯。
朝廷建置六官时,授司仓下大夫。
耋闵帝登位时,晋爵郡公,增加食邑累计达二千产。
当时皇帝年幼,晋公字文护执政,侯植堂兄龙恩为宇文护所亲信。
及宇文护诛赵贵,诸老将多不白安。
侯植对龙恩说: 今主上年纪尚轻,国之安危全靠诸公。
休戚相依,尚忧不济,何必以细微隔阂,白相残杀!
我担心天下人因此解体。
吾兄既蒙重用,怎可知危不告? 龙恩没有采纳忠言。
侯植又乘机对晋公宇文护说: 君臣之分,情同父子,理当休戚与共,贯彻始终。
明公以骨肉之亲,受社稷重托,存亡与共,在于今。
愿公推诚王室,学习伊尹、周公,使国运安如泰山,永保世禄之盛,则四方臣民,莫不幸甚。 宇文护说: 我蒙太祖厚恩,况且又是侄辈,誓将以身报国,贤兄当知我心。
您如今说这话,莫非疑我有异志啊! 又得知他先前对龙恩讲的话,于是暗暗猜忌侯植。
侯植怕大祸临头,竟愁苦而死。
追赠大将军、平扬光三州诸军事、干州刺史。谧曰节。
子侯定承袭爵禄。
等到主塞谨被诛杀,童退与其弟大将军、逮王公万蠢全都牵连上祸殃。
产担审理室壬盏案,知锤忠于朝廷,于是特意赦免了他的子孙。
堡宣后位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史臣曰:王杰、王勇、宇文虬这些人,都凭藉果敢刚毅的资质,在混乱的时节竭尽忠诚,最终能够攻破坚城倾覆劲旅,建立抗御侵侮的功勋,被分封土地,占据显赫的官位,本来就是应当的。
孔子说 不要对一个人苟求完备 ,确实如此。
文士怀有温良恭敬的情操,他们的缺陷是懦弱;武夫禀受刚烈的气质,他们的错失是粗悍。
所以有藉酒使性、傲慢无礼、拔剑争功的过失。
情况严重的不能保全性命,情况较轻的侥幸得以免罪。
耿豪、王勇,不就是这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