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秋官司寇 行夫&朝大夫

行夫负责乘轻车前往诸侯国传达小事,这是一些有关福庆或丧荒而出使传达者无须讲究礼的事。

凡行夫出使,必须持有旌节,即使出使途中因故而不能按时到达,也一定要把王的命令传达到。如果随大行人出使而留居在出使国,就负责听从大行人指使干一些繁杂低贱的事,大行人为使臣就为他担任介。

环人负责迎送诸侯国以常事往来的宾客,发给旌节使他们能通行王畿内四方。

宾客住宿就负责安排馆舍,并命令野庐氏聚集民众击柝守卫。宾客带有器物的,就令人环绕巡视以备盗贼。

有环人迎送的宾客凡经过门关都不检查,送客和迎客都抵达畿疆。

象胥掌管蛮、夷、闽、貉、戎、狄之国前来烧聘的使者,负责向他们传达王的话而使他们知晓,以同他们相亲和。

如果蕃国新君即位按时来朝为宾,就协调他们的礼仪,传达他们告请王的言辞,并把王的话告诉他们。

凡有关蕃君从来至离去的迎送礼节、献币帛、致辞令等,都担任摈相而协助他们行礼。

凡王国有大丧,告教并协助蕃国前来吊丧的使臣行丧礼,而规正他们的哭位。

凡王国有出征、会同的事,就接受蕃国前来慰问的使臣奉进的币帛,而以礼敬待他们。

凡使人去做某项事情,王的大事就使诸侯去做,次一等的事就使卿去做,再次一等的事就使大夫去做,再次一等的事就使士去做,小事就使庶子去做。

掌客掌管招待四方宾客所当供给的牲牢、饔饩、乘禽和饮食的不同等级的不同礼数,以及有关行礼厚薄的原则。

王与诸侯会同而举行飨礼,就具备十二太牢,并具备百种美昧。在飨礼上对于诸侯之长,要行十二次献酒之礼。

王巡守天下或在附近的诸侯国接见众来朝的诸侯,王所在国的国君要向王进膳而用牛犊,命令供给王的百官所用的众多的牲牢都要具备。

对于王的随从官员,三公比照上公的礼来接待,卿比照侯伯的礼来接待,大夫比照子男的礼来接待,士比照诸侯之卿的礼来接待,庶子比照诸侯之大夫的礼来接待。

凡接待来朝诸侯之礼:上公。供给的飧食用五牢,还有各种美味食物四十豆,稻饭、梁饭十簋,各种菹菜和酱类四十豆,各种肉羹三十二铡,酒四十壶,盛牲肉的鼎和盛黍饭、稷饭的簋各十二,鲜牲肉三十六鼎,都加以陈列。

两次问礼每次都进献有脯。供给的飧食用四牢,还有各种美味食物四十豆,稻饭、粱饭八篮,各种菹菜和酱类三十二豆,各种肉羹二十四铡,酒三十二壶,盛牲肉的鼎和盛黍饭、稷饭的簋各十二,鲜牲肉二十七鼎,都加以陈列。馈送的饔饩有七牢,其中已杀的牲牢如同飧食所供牲牢的陈列法,还有活牲三牢,米一百笛,醋酱一百瓮,都加以陈列;米三十车,禾四十车,饲草和薪柴比禾多一倍,都加以陈列。乘禽每天供给七十双。中间又馈送太牢为膳食。

凡随从宾的介、行人、宰、史诸官,也都馈送得有飧食和饔饩,依照他们爵位的等级来决定馈送牢礼的多少,其中只有上介供应乘禽。主君夫人向宾所馈赠的礼物有:六壶,六豆,六笾,馈送的膳食与馈送的飨礼相同而不另馈送飨礼。

主国的亲来见宾的卿,都要向宾馈送一头牛用作膳食。凡诸侯的卿、大夫、士来行聘礼而作为国客,就用如同他们为君做介时接待他们的礼数来接待他们。

凡以礼接待宾客,国家新建立礼就可以从简,有大灾荒礼从简,有大瘟疫礼从简,遭受兵寇侵犯或水火灾害礼从简,在野地、在畿外礼从简。

凡宾客在主国期间死亡,主国就馈送礼物以供丧用。

宾客进入主国后闻报有丧,就只接受主国供给的饲草和粮食。

如果宾客进入主国后遭逢主国的丧事,就不接受主国的飨礼和食礼,而接受生牲肉。

掌讶掌管有关诸侯国礼仪等级的簿籍,据以接待宾客。

如果将有诸侯国的宾客到来,就告诫有关官吏准备好粮草,与讶士一起到畿疆迎接宾客,为宾客做前导而进入国境。

到宾客住宿下来,就命令野庐氏聚集民众击柝守卫。

到向宾客赠送粮草时,就以王的名义赠送给宾。

到达国都,宾客住进馆舍,就在宾馆门外搭起帐篷,以待宾客有事时帮助处理。

宾客将要上朝去向国君授玉行朝见礼,就为宾客做前导。宾客到朝,告诉他们应处的朝位,然后进去向王报告。

到宾客退出时,也同样做前导。

凡宾客有事要报告,就告诉掌讶,掌讶入朝报告而加以办理。

凡宾客的随从官员出入,就派人做前导。

到宾客回国时,送宾客的礼仪也同迎接时一样。

凡宾客,到行朝聘礼那天,王要派讶前往宾馆迎接:是诸侯就由卿充任讶,是卿就由大夫充任讶,是大夫就由士充任讶,是士也都有讶。

凡充任讶的,宾客到来就前往宾馆,告教和协助宾客行礼事,并负责处理有关事宜。

掌交负责持旌节和币巡视诸侯国,以及各国民众聚居的大城邑,宣扬王的德行、意图、志向和思虑,使人们了解王的好恶,王所憎恶的事就避而不做。使诸侯之间和睦友好。

把民众喜欢的事告诉王或诸侯国君。负责诸侯国的朝觐、聘问等蝴夸往魄事,而缔结诸侯与王以及诸侯之间的友好。向诸侯国宣传九税制度的好处,九礼制度对于诸侯国的亲睦作用,九牧制度对诸侯国的维系作用,九禁之法的难以触犯,九戎之法的威武。

朝大夫负责依照王国的政令和指示治理采邑。

每天上朝听取有关王国的政事,以报告给本采邑的君和卿大夫。

主国有专施于采邑的政令,就下达给采邑的朝大夫。

凡采邑的政事要请示王国的,一定要通过朝大夫转达,然后王朝官吏受理,只有大事可以不通过朝大夫转达,而派专使来向王国请示。

凡采邑的政事有拖延而不及时办理的,就惩罚朝大夫;如果在军中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就惩罚采邑的有关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