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颂
邾隐公即位后,将要举行冠礼,派大夫通过孟懿子向孔子询问举行冠礼的有关礼仪。
孔子说: 这个礼仪应该和世子的冠礼是一样的。世子加冠时要站在大堂前东面的台阶上,以表示他要代父成为家长。
然后站在客位向位卑者敬酒。
每戴一次冠敬一次酒,表示加礼于有成的人。
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贵,教导他要有志向。
加冠以后,人们用字来称呼他,这是尊重他的名。即使是天子的长子,与一般平民百姓也没有什么两样,他们的冠礼仪式是相同的。
天下没有生下来就高贵的,故而冠礼一定要在祖庙里举行,用裸享的礼节来进行,用钟磬之乐加以节制,这样可以使加冠者感到自己的卑微而更加尊敬自己的祖先,以表示自己不敢擅越祖先的礼制。
懿子说: 天子因年幼未举行冠礼便登上王位,长大以后还要举行冠礼吗?
孔子说: 古代君王的世子年纪虽幼,一旦即位,则被尊为人君。人君做的是成人所做的事,哪里还要举行冠礼呢!
懿子说: 那么诸侯的冠礼和天子有什么不同呢?
孔子说: 天子去世,世子为他主持丧事,这说明他已经是成人了。诸侯也是人君,与天子没什么不同。
懿子说: 现今邾隐公都举行冠礼,不符合礼制吧?
孔子说: 诸侯有冠礼,是从夏朝末年开始的。这是有来源的,现在没有必要讥讽它。
天子举行冠礼,始于周成王。武王驾崩,成王十三岁便继承了王位,周公担任冢宰,辅助成王治理天下。第二年夏六月,安葬了武王,为成王举行冠礼并朝拜先祖,接见诸侯,也表示有了国君。周公命令祝雍作辞,说: 祝贺我王一切顺利并快快长大。
祝雍祝辞说: 祝愿我主深得民心,长命百岁,使民有时,国富民丰,亲贤而任能。
祝雍又作辞说: 良辰吉日,王举行冠礼。
去掉稚气,穿上龙袍。
敬顺天命,效法天地四方。祖宗先人,保佑国运永昌。
这是周公制定的礼制。
穿着黑色衣服,戴着白鹿皮的冠,和平时所穿的素色朝服和护膝不同。公要四次加冠,头戴玄冠,身穿祭服,在宾位上酬赠宾客,宾客则送束帛和乘马。王太子、庶子的冠礼也仿效诸侯的冠礼,都是天子亲自主持,礼仪与士冠礼一样。用酒食款待宾客,都是相同的。 懿子又问: 第一次加冠必须戴绷布冠,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 这是表示不忘古代的礼制,最早时是麻布做的冠,行斋戒礼时才戴绷布冠,至于帽子有下垂的带子,我没有听说过。现今举行冠礼连瑙布冠也不用了。
懿子又问: 古代三王的帽子,有什么不同呢?
孔子说: 周代叫牟,殷代叫哻,夏代叫收,作为冠都是一样的。
三王的帽子都是皮和素色缨饰。委貌,是周代的帽子;章甫,是殷代的帽子;毋追,是夏后氏的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