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庙制

卫国将军文子将要在他的封地上建立先代君王的庙宇,派子羔向孔子询问有关礼仪。

孔子说: 将公家的庙宇建立在私人的封地上,这是古代礼仪所没有的,我不知道。

子羔说: 请问建立宗庙的尊卑上下的有关礼制,我能够听一听吗?

孔子说: 自从天下有了君王,分封土地,建立国家,设立祖宗的宗庙,于是就有了亲疏、贵贱、多少的区分。

因此天子在建七庙的时候,左边是三座昭庙,右边是三座穆庙,连同太祖庙一共是七庙。太祖庙为近亲的庙,每个月都要祭祀一次。远祖的庙叫 祧 ,有二祧,每季祭祀一次。

诸侯建五庙,两座昭庙,两座穆庙,连同太祖的庙一共是五庙,叫做祖考庙,每一季都会祭祀一次。

大夫在建立三庙的时候,一座昭庙,一座穆庙,连同太祖的庙一共是三庙,叫做皇考庙,每一季祭祀一次。

士建立一庙,叫做考庙,没有祖庙,父祖合祭,每一季祭祀一次。

平民百姓则不立庙,四季就在家中寝室祭祀。

这种制度从有虞到周代都没有改变。

凡是四代帝王称作郊祭的,都和祭天一起祭祀。称作禘的,是五年一次的盛大祭祀,都配天祭祀。

地位为太祖的,他的庙不毁,不到太祖辈分的,即使受到禘、郊的祭祀,他的庙也可以毁。

古代把祖有功而宗有德的叫做祖宗,他们的庙都不能毁。

子羔问道: 据祭典说: 从前有虞氏的庙以虞氏为祖而以尧为宗,夏后氏的庙以颛顼为祖而以禹为宗,殷人以契为祖而以汤为宗,周人以文王为祖而以武王为宗。

这四祖四宗,或者是时代不同,或者其祖先有功德,他们的庙可以永远供奉不毁。

像有虞氏以尧为宗,夏代颛顼为祖,都是不同时代有功德的,他们的庙也可以永存不毁吗?

孔子回答说: 是的,正如你所问的那样。

如殷人、周人的祖宗,其庙可以不毁,其他的祖宗,功德和他们祖先相同,虽在不同的时代,无疑也是不可毁的。

《诗经》说: 那幼小的甘棠树啊,不要剪它的枝和干啊,那是召伯曾经休息过的地方。

周人对于召公,他们爱他这个人进而爱护他曾经在其下休息过的树,何况祖宗有功德,怎可以不尊奉他的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