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江纪源 & 江源考
长江、黄河是南北的两条主干河流,是因为它们单独通到大海。
我们县正当大江入海的要冲之地,县因长江而得名,也因为到了这里长江的水势浩大而且将要到头了。
生长在这个地方的人,望着浩渺的水流击浆,知道它大不知道它远;溯流穷源,知道它远的人,也只以为发源于眠山而已。
我最初考证典籍的记载,见黄河自积石山流入中原。
追溯它的源头的人,前有博望侯乘木筏,后有都实佩带金虎符。
他们的说法不一致,都说是在昆仑山的北面,估计那地方,距眠山西北一万多里,为什么长江的源头短而黄河的源头长呢?
莫非黄河的大处更比长江大一倍吗?
等到越过淮河涉过汴河,然后才看到黄河的水流如同衣带,水面宽的地方不到长江的三分之一,难道长江这样大,它所流入的水流,还赶不上黄河吗?往北经过了三秦地区,南边穷尽了五岭,向西到了石门关、金沙江,然后了解到中国流入黄河的水流是五个省,流入长江的水流是十一个省。
计算它们水流的吞吐量,长江既然比黄河多一倍,那它的水流大就是应该的。
考察它们的发源地,黄河在昆仑山的北面,长江也是在昆仑山的南面,它们的长处也相同。
发源于北面的叫星宿海,往北流经积石山,这才向东折进宁夏卫,形成河套,又向南弯曲成为龙门峡的大河,而后与渭水合流。
发源于南面的叫犁牛石,往南流经石门关,这才向东折入丽江,成为金沙江,又向北弯曲成为叙州府的大江,与源于氓山的江水合流。
我考察,岷江经成都到叙州府,不到一千里,金沙江流经丽江、云南、乌蒙府到叙州府,共有二千多里,舍弃远的却把近的看作是本源,难道是它的源头唯独与黄河不同吗?
不对!黄河的源头屡次经过寻找探求,所以才找到它远处的源头;长江的源头从来无人向津,所以仅把那近处的支流作为源头。其实岷江流入长江,与渭水流入黄河一样,都是中国的支流,而岷江是舟船所通之处,金沙江盘绕曲折在蛮僚各族聚居的溪谷之间,水陆两路都无人能追溯。既然不知道它们谁远谁近,只见到《禹贡》中 眠山导江 的字句,便把长江的源头归属于岷江,却不知大禹疏导岷江,是因为它是为害于中国的起点,不是长江发源的起点。
疏导黄河起自积石山,可是黄河的源头不起始于积石山;疏导长江起自眠山,而长江的源头也不是起始于眠山。
崛江只是流入长江,并不是长江的源头。正如渭水流入黄河,不是黄河的源头一样。
不但如此,岷江流域的南边,又有条大渡河,西面源自吐蕃,流经黎州、雅州与岷江合流,在金沙江的西北方,它的源头也比岷江远但赶不上金沙江,所以推寻长江源头的,必定应当把金沙江作为第一。
不仅如此,宋代儒生认为中国有三大龙脉,而南方的龙脉,也是起自眠山,濒大江南岸下延,往东延过城陵矶、湖口县后抵达金陵,这也是不清楚大渡河、金沙江在其中隔断了。
不仅如此,并且是不清楚城陵矶、湖口县是洞庭湖、都阳湖这两个巨大的湖泽入江的湖口。
洞庭湖西边的水源来自玩江,发源于贵州的谷芒关;南边的水源来自湘江,发源于广西的釜山、龙庙。
都阳湖南边的水源来自赣江,发源于广东的俐头、平远;东边的水源来自信江、永丰溪,发源于福建的渔梁山、浙江的仙霞南岭。
这样南方的龙脉盘绕屈曲离长江的南岸将近三千里,却认为南方的龙脉是濒临长江吗?
不仅如此,不清楚龙脉,所以不能分辨长江的源头。
今天已详尽知道三条龙脉的大体趋势,北方的龙脉夹在黄河的北面,南方的龙脉环抱在长江的南面,而中部的龙脉隔在它们中间,特别短。
北方的龙脉也只有向南延伸的半条支脉进入中原。
唯有南方的龙脉磅礴在半个国家内,而且它的山脉也是起始于昆仑山,与金沙江互相并列往南下延,经过石门关、丽江,环绕过滇池的南面,由普定延伸到贵竹、都黎的南境,以后奔向五岭。
龙脉远长江也远,山脉长水源也长,这就是长江之所以大过黄河的原因了。
不仅如此,南方的龙脉从五岭往东延向福建的渔梁山,向南散开成为福建省的鼓山,向东分开成为浙江的天台山、雁宕山。
正脉向北转成为小草岭,延伸到草坪释,耸峙为浙岭、黄山,往东抵达丛山关,向东分散成为天目山、武林山。
正脉往北延伸过东坝,而后耸峙为句曲山,于是龙脉向西回绕盘结为金陵,余脉往东奔向我县。
这样我县不仅是大江的尽头处,也是南方龙脉的尽头处。
龙脉与长江一同发源于昆仑山,一同在我县到了尽头,屹然成为长江入海处的军事要地,得以奠定金陵,拥围护卫留都千载不败的基础就是凭借这一点。
难道是像黄河的下游,从前曲向北流向褐石,如今迁移到南边夺取了淮河、洒水的河道,漫无边际没有入海处的军事要地吗?
这样长江之所以大于黄河的原因,不仅是它们的源头一样远,也是因为它与龙脉交会了。
所以不探索长江的源头,不知它比黄河大;不与黄河相提并论,不知它的源头远。
谈论主干河流的人,可以先及南方次及北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