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孝章
真君说:我今天阐明教法,以告知众人。父母在世时,不对其赡养;父母去世后,不将其安葬,父母的福泽就不会延长。
无故溺死女婴,无故杀死儿子。父母客死他乡,不去收埋骸骨,这些都是最大的不孝。只是奉养父母的衣食,还不算是孝敬;只有能够体恤父母的心思,促成父母的志愿,才算是最大的孝敬。父母在世时,不能尽到赡养的责任,待去世后虽然尽孝,但不足以算是孝敬;既能在父母在世时,尽到赡养的责任,又能在父母去世后尽孝,这才算是 至孝 。
我的生母,我固然应当尽孝;后母庶母,我也应该尽孝道。
我的母亲或许因过失而被父亲休掉,或者改嫁,但母亲生育我的劳苦,也是不可以背弃的。
幼年就失去父母而孤苦伶仃,恩爱养育我的养父母,都不可忘记,何况是亲生父母。
同母兄弟,我固然应当友爱;前母所生兄弟,我也应当友爱。亲生姐妹,我固然应当和敬,对于妯娌,我也应当和敬。
我的亲生子女,我固然保爱;前妻所生的子女,我也应当保爱。
我孝敬父母,不爱子孙,不敦睦宗族,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和爱姻亲,不与乡邻和睦,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效忠君上,对师友不讲信用,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爱人民百姓,不怜恤万物的生命,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礼敬天地,不礼敬日月星辰三光,不礼敬天地神明,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不敬奉圣贤,不远离恶人,有损孝德。我孝敬父母,非分地贪求财色,不顾性命,知道过错而不悔改,见有善行可为而不去做,有损孝德。奸淫毒害妇女,破坏人家的名声和节操,有损孝德。极力成全别人的名节,这算是大的孝行。
虽能奉行各种善行,但不孝敬父母,终究只是小善;奉行各种善行,而又能够孝敬父母,这才称得上是 至善 。
为孝之道,本于人心自然本性,没有一点勉强。不通过学习就能实行,随着自己的良心去做,所作所为自然就合乎孝道。读书明白了道理,用良心统率爱,用良心统率敬,自然就能够使孝圆满。
愚夫俗子,不经过雕琢,没有不和暴戾之气,自然合乎孝道。假使他们具有了灵明的根性,知道用爱心来统率爱,知道用敬心来统率敬,这样,孝行就可以推行于外了。
孝子温良恭敬,孝女顺从柔和。孝子行事诚恳,孝妇持身清洁。孝子率先行孝,就必定会有孝孙继承孝行。通过尽孝来修身,一身的品行就可以立正;通过尽孝来治家,全家就会和顺;通过尽孝来治国,国家就会充满仁爱;通过尽孝来治理天下,天下就会升平;通过尽孝来事奉天地,天地就会太平。
孝道可以通达于天地,不分贵贱,都要尽孝。
偈说:世上恩情的伤害总是由于金钱的缘故,这比其他各种事务尤为关键。
兄弟之间应该相互通融,相互谦让,父母心里欢喜而家境也会吉祥。
用钱财养育人民的生命就如哺乳幼儿,做高官事奉国君就如同赡养双亲一般。
总之以慈爱孝道为源流,就会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万物万事光明兴盛。
又说偈道:子女因为依赖父母而得以安享,而不想着尽孝是否容易。
只有遭受了困苦,才会知道尽孝的困难,难和易虽然不相同,但敬奉恭顺父母却并没有不同。
又说偈道:今天我分辨什么是孝,是从夫妇关系开始着手的。
孝子有赖贤惠妻子的帮助,互相帮助就能够使家庭得到治理。做皇后的唯有尽孝,做皇帝的才能继承好先皇传下的事业。
做妻子的唯有尽孝,丈夫才能把家治理好。夫妻因为孝才能同气相协,安养双亲也并无别的心思。
牵涉关系重大,怎么可以轻越做女人的训条。又说偈道:从心来辨别孝,千万不能使其心有所不安分。
从行为辨别孝,千万不能使行为有所偏颇。从时间来辨别孝,千万不要使其孝行有所改变。从伦常之理来辨别孝,千万不要使其孝行错乱。
男女老少各自尽孝,家里家外都无过失。真诚和虚伪只在微茫之间,在行动之前应当反省警惕。
又说偈道:以双亲的情怀为自己的情怀,最真诚的本性实在是绵绵不绝,这就是佛、菩萨,这就是成道的大罗仙。
纯孝阐微咒:万种关系自己的应当做的事,全都可以由孝来观察到。只要认清了它真正的道理,本于孝道而行动,就一定会合乎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