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系辞传上 第十二章

《易经》大有上九爻辞言: 从上天获得祐助,完全吉而无不利。

孔子说: 祐是扶助的意思,上天所扶助的是能顺大道的规范的人。

孔子说: 书是不能完全表达作者是要讲的话的,言语是不能表达我们的心意的,那么圣人的心意,难道就不能被了解了吗?

孔子说: 圣人树立象数的规范,以竭尽未能完全表达的心意,使人因象以悟其心意,设置六十四卦以竭尽宇宙万事万物的情态,复系之以文辞,以尽其所未能表达的言语,又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励之,激扬之,以尽神奇奥妙的能事。

乾坤也就是天地,它是《易经》的精蕴呀,乾坤既成列于上下,《易经》的道理也就肇定于其中了。

如果乾坤毁灭的话,则没有办法见到《易经》的道理了,《易经》的道理不可被知解的话,则天地乾坤之道也几乎要息灭了。

所以在形器之上,无形体度量,抽象不可形而为万物,所共由者,就叫做 道 ;在形体之下,有形体可寻,是具体之物,就叫做 器 ;将形上之道、形下之器,变化而裁制之以致用,就叫做 变 ;推而发挥之,扩充之以实行于天下,谓之 通 ;举而设施安置于天下的百姓,就叫做 事业 。

所以《易经》所谓象,乃因圣人见天下万事万物的繁杂,而拟测其形态的种类,象征其物象的适宜,因此谓之 象 。

圣人见天下一切动作营为的众多,而观察它可以会而通之之道,以制定其经常的规范,订成三百八十四种动态的指规,又系以文辞,以断定它的吉凶,所以谓之 爻 。

极尽天下繁杂的物象的,在于 六十四卦 ;鼓动天下的动作营为的,在乎 爻辞 ;变化而裁制之,在乎 变 ;发挥而推行之,在于 通 ;明其神奇奥妙之道,在乎其人的运用;默默的而成就其事业,不形之以言,而天下皆能相信,则在于德行的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