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帝纪 第九章

简文皇帝名昱,字道万,是元帝的小儿子。

他幼年时就很聪明,得到元帝的钟爱。

郭璞见到他,对人说: 振兴晋室的,一定是这个人。

司马昱长大后,清虚寡欲,尤其擅长谈玄。

永昌元年,元帝下诏说: 先公武王、先考恭王统治琅邪。

父子世代相承,现在嗣位的人还没有立祭祀没有主持,朕常常为此伤心。

儿子司马昱仁厚贤明,有智谋气度,可以恭敬地侍奉祖宗,用以慰藉祖宗无尽的恩德。

封司马昱为琅邪王,食邑依然是会稽、宣城。

咸和元年,司马昱的生母郑夫人去世。

简文帝当时年仅七岁,哭祭生母都哭出了血,坚决请求穿重丧孝服。

成帝可怜他,答应了他的请求,因而改封为会稽王,援散骑常侍。

九年,升右将军,加授侍中。

咸康六年,进升抚军将军,兼领秘书监。

建元元年夏五月癸丑,康帝下诏说: 太常觉得敬奉天地,兼管宗庙,它的职责可以说很大。

所以古往今来挑选作用,都选择有声望,兼为博学的儒士。

会稽王崇尚清虚,孜孜不倦立志求道,在高官要位上从容不迫,讽议朝野,就让会稽王兼领太常,原有的官职不变。

永和元年,崇德太后临朝,司马昱进升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六条事。

二年,骠骑何充死了,崇德太后下诏帝让简文帝专权处理国家事务。

八年,进升司徒,司马昱坚决推辞不受。

穆帝开始行冠礼时,简文帝要求归还国政,穆帝不答应。

废帝即位后,因为琅邪王没有继承人,又改封简文帝为琅邪王,封他的儿子司马明为会为会稽王。

简文帝极力推辞,所以虽封琅邪王却不除去会稽王的封号。

太和元年,进升丞相、录尚书事,入朝时不需趋步上前,参拜时不必称名,可以佩剑穿鞋上殿,供给他六十名羽葆鼓吹班剑仪仗队,简文帝又极力推让。

到了废帝被废黜后,皇太后下诏说: 丞相、录尚书、会稽王是中宗之后,德性美好,高尚后美崇尚清虚,神妙表现在处事之外。

以辅佐重臣的地位,所以辅导三代帝王主持国政。

道德教化流布,众望所归,日子已经很久了。

应该顺从天意民心,来即帝位。

主管的人明确依从当时典章,按时施行 于是大司马桓温率百官进入太极前殿,准备好皇帝乘车,到会稽王的官邸去迎接简文帝,在朝堂上改换服装,穿戴着平巾帻和单衣,向东方下拜接受玺绶。

咸安元年冬十一月己酉,司马昱即皇帝位。

桓温出宫驻留在中堂,命令军队驻守,乙卯,温奏上奏皇帝请求废黜太宰、武陵王司马晞和他的儿子司马总。

皇帝诏令魏郡太守毛安之帅领他的军队在殿内值宿警卫,改元为咸安。

辛亥日,桓温派弟弟桓秘逼迫新蔡王司马晃到西堂去,逼他说和太宰、武陵王司马晞等人谋反。皇帝对着司马晃流着眼泪,桓温把司马晃等人抓起来交付廷尉发落。

癸丑日,杀了东海王的两个儿子和他们的母亲。

当初,皇帝淡泊清虚简傲高贵,历任三朝宰相,桓温平素敬仰害怕他。

到了皇帝接见了桓温,对着他悲伤地哭泣,桓温怕得说不出话。

到了这个时候,一些官吏秉承桓温的旨意,上奏请求诛杀武陵王司马晞,皇帝不答应。

桓温再三地坚持,皇帝亲自下诏书回答说: 如果晋室国长久,明公就应该奉行前诏。

如果晋室大运已去,那么请让我给圣贤的人让路。

桓温看了,吓得一身冷汗,脸色也变了,便不复再说。

乙卯日,废黜司马晞和他的三个儿子,流放到新安。

丙辰日,把新蔡王司马晁流放到衡阳。

戊午日,下诏说: 王室多难,穆帝、哀帝过早离开人世,皇统早有变更,帝位没有主人。

东海王是皇帝母弟这样亲近的亲属,入朝继承大统,继掌这位多年,昏暗远道,扰乱朝纲,人伦败坏,大祸将要降临,我祖宗的神灵不知寄托何处。

皇太后深为皇室基业担忧,及时定下大计。

大司马遵循天人意志,协同神明大略,亲自率领王公们,恭敬地承受圣明之命。

云雾既已扫除,皇室得以清明,就顾念于朕,继承弘大功业。

即使是伊尹安定殷朝,博陆安定汉室,也无法超过。

朕以寡薄德行,暂居皇位,实在担心眼光狭隘,不能担负起重任,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成功。

思念和千万百姓更新天下,朕决定大赦天下,百姓大宴五天,文武官员品秩增加二等,赏赐孝顺忠贞的人和老弱病残,没有人养的,每人五斛大米。

己未日,赏赐桓温三万军人,每人一匹布,米一斛。

庚申日,加授大司马桓温为丞相,桓温不接受。

辛酉日,桓温从白石回来,镇守姑孰。

任命冠军将军毛武生都督荆州的沔中、扬州的义城诸军事。

十二月戊子,皇帝下诏书,因为京都的物资储备很多,权且停止一年的运送。

庚寅日,废黜东海王司马奕为海西公,食邑为四千户。

辛卯日,第一次在太庙进献渌酒。

二年春正月辛丑,百济、林邑王各自派使者来进贡地方土特产。

二月,苻坚到辽东攻打慕容桓,消灭了幕容桓。

三月丁酉,下诏说: 朕处在宰相的位置上经历了三朝,不能够使时世太平,而海西公更新丧失了德行,差一点倾覆了皇室江山,仰赖着祖宗神灵的恩德,皇太后美德顺应天运,辅弼的忠贤百官全力,因而能够在苍天扫尽荡气,在宇宙照耀着朝阳的光辉。

于是托残躯在王公之上,思念着依赖贤臣们,用以矫正朕的过失。

振本自末,遏制浮华豪奢,使得清渴分开,胜任的和不胜任的有别,官吏没有不好的政事,士人没有非议,如果没有责罚和资历,那么道德礼仪怎么施行?

而且,强大的敌人还没有消灭,劳役还没有停息,除非是军事国政战争祭祀这些要务,那些华美的修饰、繁杂的费用都减省掉。

隐退于幽谷里的贤才,随俗沉浮的士人,即使坚持天一样高的志节,隐居于幽深的山谷,想要以高尚的道义,以振兴协同的美誉,哪里比得上自满于山水之间,隐遁在深山幽谷,遵循着匹夫的高洁,却忘记了兼济天下的大义呢?

古人不习藉前代贤人,朕因而也对今日怀有虚想。

内外百官,各自勤勉地务政,使得善事无不传布,恶事无不上报,让诗人没有素餐那样的讽刺,我也得到虚心访求之名。

癸丑日,下诏说: 我继承祖宗的大基业,但是不善于治理国政,害怕不能治理好上天所赋予的事业,振兴祖先的基业,整天担忧,就好像涉过河水一样。

全靠辅政大臣们竭尽忠诚,同心合力,内外的大臣们竭尽全力谋划来辅佐,文武百官表现出了不顾自我的节操,希望能长此以往,最终能够普救天下,每当我想到战争还没有停息,国家和人民都疲劳困苦,藩镇有守卫边境的要务,戍守的战士怀有《东山》诗所描述的忧虑,他们有的是在沙场上战斗到老,忠贞劳苦还没有得到奖赏,有的是长久服役,家里却连粮食储备都没有,何尝不是天还没有亮就起床,半夜还顾不上睡觉。

我虽然不能够亲自去抚慰和巡视他们,但是我也希望把我的心情传达给他们知道。

派遣大使去慰问大司马,并慰问地方长官,到边戍去,宣读诏书,犒劳战士,使他们安心。

又按规定赏赐,让他们的全都能知道 乙卯日,下诏说: 在先前的变故之后,各种物品都不充足,官员们平素的俸禄都很菲薄,这是随时而定的做法。

但是在朝中减省膳食,俸禄不能代替劳作,这不是通常的制度。

现在购物储备日渐非足,可适当增加俸禄。

豫章出现怪兽。

夏四月,把海西公调到吴县西柴里。

追贬庾后说夫人。

六月,派使者去授拜百济王余句为镇东将军,兼领乐浪太守。

戊子日,前护军将军庚希领兵谋反,从海陵进入京口,晋陵太守卞眈逃到曲阿。

秋七月壬辰,桓温派东海内史周少孙讨庚希,擒获了他,在建康闹市把他杀了。

己未日,立会稽王司马昌明为皇太子,皇子司马道子为琅邪王,兼领会稽内史。

当天,皇帝在东堂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安葬在高平陵,庙号太宗。

遗诏让桓温辅弼国政,依照诸葛亮、王导故事。

简文帝年轻时有风仪,形貌举止都很好,留心典籍,不把居住环境放在心上,坐席上积满了尘土,他依然高兴。

曾经和桓温以及武陵王司马晞同车游览版桥,桓温突然命令擂起鼓,吹号角,车马突然间飞速奔驰,想看看他们二人的表现。

司马晞非常惊恐,请求下车,但是简文帝神色镇定,一点儿也不惊慌,恒温因此敬畏他。

桓温倚仗他的文武官职,多次立大功,又加上废旧帝立新帝,威震朝廷内外。

简文帝虽然处在帝位,但只能垂拱无为、持守常道而已,常常害怕被废黜。

先前,灾惑星进入太微,不久海西公就被废黜。

到了简文化帝登上帝位时,灾惑星又入太微,简文帝非常憎恶此事。

当时中书郎郗超当值,皇帝就把他叫进去,对他说 生命的长短,固然是不加考虑的,所以不应再有前些日子的废立的事情了吧!

郗超说: 大司马桓温正在内部巩固江山,对外筹划非常之事,臣下用全家来担保。

到了郗超请求急速探视父亲,皇帝对他说: 请转达我对令尊的问候,国家的事情,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因为我不能用正道来匡正社稷,羞愧之深,语言怎么能表达得出。

于是咏咏庾阐的诗歌道 志士为朝廷的危急而痛心,忠臣为君主受辱而悲哀 ,最后凄然泪下沾湿了衣襟。

简文帝虽然风识通达,但是没有救世的远大谋略,所以谢安称他为惠帝之流,只是清谈略强一些而已。

和尚支道林曾经说 会稽王有高远的外表却没有高远的神 。

谢灵运追述他的行事,也认为他是周赧王周献王那样的人物。

孝武皇帝名曜,字昌明,是简文帝司马昱的第三个儿子。

兴宁三年六月十二日,始封为会稽王。

咸安二年秋七月二十八,立为皇太子。

这一天,简文帝驾崩,太子即皇帝位。

下诏书说: 朕以不幸,忽逢丧事,呼天抢地,不知所诉。

年龄幼弱,国势垂危,深深感到社稷之重,忧虑不能担当重任。

仰赖祖宗显灵,积德享祀,先帝风俗敦厚古朴,圣明的道德教化,流传在民间。

宰辅英明贤德,勋高德重。

接受遗命,实赖众人匡正训导。

公卿克尽职守,百官勤于政事。

希望弱小之君有所寄托,祖先的基业不被坠毁。

先祖遗留的恩惠,传播到四海,我想弘扬其余润,使黎民康宁。

将大赦天下,与民除旧布新。

九月二十四日,追赠皇母会稽王妃为顺皇后。

十月初八,将简文皇帝安葬在高平陵。

十一月初五,妖贼卢悚清晨进入朝廷宫殿,游击将军毛安之等人捉住了他。

这一年,三吴大旱,许多人饿死,下诏大旱地区赈灾救给。

苻坚攻陷仇池,捉住了秦州刺史杨世。

宁康元年正月初一,改用新年号。

二月,大司马桓温前来朝拜。

三月二十六日,下诏免除丹阳、竹格等四座桥梁的税收。

五月,天旱。

七月十四,使持节、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大司马、扬州牧、平北将军、徐州兖州刺史、南郡公桓温死。

二十五日,晋升右将军桓豁为征西将军。

以州刺史桓冲为中军将军、都督扬州、豫州、江州诸军事、扬州刺史,镇守姑孰。

八月二十七日,崇德太后临朝摄理朝政。

九月,符坚的将领杨安侵犯成都。

十二日,以尚书仆射王彪之为尚书令,吏部尚书谢安为尚书仆射,吴国内史刁彝为北中郎将、徐州兖州刺史,镇守广陵。

重新设置光禄勋、大司农、少府官。

十月,西平公张天锡进贡地方物产。

十一月,苻坚的将领杨安攻陷梓潼以及梁州、益州,刺史周仲孙带领五千骑兵向南逃跑。

宁康二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

追封从前的会稽王的大儿子司马郁谥号为临川献王。

二十七日,北中郎将、徐州、兖州刺史刁彝死。

二月初一,以丹阳府尹王坦之为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

初五,有彗星在女虚星座出现。

三月初五,彗星在氐座出现。

四月十一,皇太后下诏说: 近来天象错乱,上天呈现变异,仰观这种变化,内心震惊忧惧。

能因异招来休美,是自古之道,朕岂敢不留意尽心,以考虑适中的措施?

另外三吴是心腹之地,如同股肱般的重要郡邑,可是水旱之灾并至,百姓失业,我日夜忧虑,不能忘怀,应该及时拯救抚恤,拯救他们的凋敝贫困。

三吴的义兴、晋陵以及会稽等遭遇水灾特别厉害的县,完全免除一年的租税,其他的县允许免除半年的租税,受到赈济借贷的便赏赐给他们。

五月,蜀地人张育自称蜀王,率徒众围攻成都,派使自称藩屏之臣。

七月,凉州地震,山崩塌。

苻坚的将领邓羌进攻张育,将他消灭。

八月,因要立皇后,权且停止民间婚嫁。

九月二十九日,有彗星侵入天市座。

十一月初二,天门的譙贼进攻郡邑,太守王匪战死,征西将军桓豁派军队讨伐平定了他。

长城人钱步射、钱弘等人作乱,吴兴太守朱序将他们讨伐平定。

二十六日,镇远将军右虔在垫江打败苻坚的将领姚苌。

宁康三年正月初五,大赦天下。

五月初二,北中郎将、徐兖二州刺史、蓝田侯王坦之死。

初十,以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桓冲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镇守丹徒,尚书仆射谢安领任扬州刺史。

八月二十日,立王氏为皇后,大赦天下,文武众官增位一等。

九月,天子讲说《孝经》。

十月初一,有日蚀。十二月十二,神兽门遭火灾。

十三日,皇太子下诏说: 近日有日蚀变异,水旱不适,虽然竭力用心补救,但方法不全。

现赐给贫穷的百姓每人五斛大米。

二十二日,天子亲自在中堂祭祀孔子,以颜回陪祀。

太元元年正月初一,天子加冠冕,在太庙谒见。

皇太后交还国政。

初三,大赦天下,改变年号。

初五,天子临朝听政。

以征西大将军桓豁为征西大将军,领军将军郗忄音为镇军大将军,中军将军桓冲为车骑将军,加封尚书仆射谢安为中书监、录尚书事。

二十三日,天子谒拜建平等四座皇帝陵。

五月十四,地震。

十五,下诏说: 近来上天显示征兆,谴责告戒之灾多次显现,朕内心忧惧,震惊。

考虑到重议诉讼,宽缓死刑,赦免罪过,或许因此大有改变,会有新的开始。

于是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各增爵位一等。

六月,封河间王司马钦的儿子司马范之为章武王。

七月,苻坚的将领苟苌攻陷凉州,俘虏了刺史张天锡,将凉州全部占领。

初七,废除度量田亩收租的制度,王公以下每人交三斛税米,在役人员除外。

十月,把淮北的流动人口迁移到淮南。

十一月初一,有日蚀,下诏太官减省御膳。

十二月,苻坚派他的将领苻洛进攻代地,捉住了代王涉翼犍。

太元二年正月,恢复已灭绝的宗祀,承续已断绝的后代,使功臣的后代继承祖业。

三月,以兖州刺史朱序为南中郎将、梁州刺史、监沔中诸军,镇守襄阳。

闰三月十九,地震。

二十一日,刮暴风,刮断树木掀翻房屋。

四月十六日,下冰雹。

五月十四日,地震。

六月某日,刮暴风,沙石飞扬。

林邑进贡地方物产。

七月某日,老人星出现。

八月初一,车骑将军桓冲前来朝见。

十六日,以尚书仆射谢安为司徒。

二十五日,使持节,都督荆、梁、宁、益、交、广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桓豁死。

十月十一日,以车骑将军桓冲都督荆、江、梁、益、宁、交、广七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尚书王蕴为徐州刺史,督江南晋陵诸军,征西司马谢玄为兖州刺史、广陵相,监江北诸军。

十二日,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尚书令王彪之死。

十二月初一,以尚书王劭为尚书仆射。

太元三年二月十七日,开始建造新宫,天子移居会稽王府邸。

三月初七,下雷阵雨,刮暴风,折断树木,毁坏房屋。

五月十三日,陈留王曹恢死。

六月,发大水。

七月二十五日,天子移居新建宫殿。

二十九日,老人星在南方出现。

太元四年正月初八,大赦天下,遭遇水旱之灾的郡县减免租税。

二十三日,天子祭拜建平等七座皇帝陵。

二月,苻坚派他的儿子苻丕攻陷襄阳,捉住了南中郎将朱序。

又攻陷顺阳。

三月,流行大疾疫。

初十,下诏说: 狡猾的敌寇骄纵淫逸,守臣倾覆,疆场之忧患,超过平时。

内外各种官员,各自戮力同心,使众事康宁。

又加上五谷不丰收,百姓多匮乏。

诏令所供御用品,皆从俭约,九亲供给之物,众官的俸禄,权且减省一半。

其他各种劳役费用,除非军国要事,都应停止或减省,以周济当前大事。

四月初一,派右将军毛武生率军队讨伐蜀地。

本月苻坚的将领韦钟攻陷魏兴,太守吉挹战死。

五月,苻坚的将领俱难、彭超攻陷盱眙,高密内史毛之被贼兵活捉。

六月,天大旱。

初七,征虏将军谢玄与彭超、俱难在君川作战,大破敌军。

八月初七,以左将军王蕴为尚书仆射。

十五日,刮暴风,飞沙走石。

九月,强盗杀死了建安太守傅湛。

闰十二月初一,有日蚀。

太元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天子拜祭崇平陵。

四月,天大旱。

二十七日,赦免五年以下徒刑的人。

五月,发大水。

以司徒谢安为卫将军、仪同三司。

六月初九,含章殿四根大柱被雷震毁,震死两名内侍。

十九日,因连年饥荒,大赦天下,太元三年以前的陈旧租债都一并免除,那些鳏寡孤独年老不能养活自己的人,每人赐五斛大米。

二十二日,以骠骑将军、琅王牙王司马道子为司徒。

九月初十,皇后王氏死。

十月,九真太守李逊占据交州造。

十一月十三日,将定皇后安葬在隆平陵。

太元六年正月,天子开始信奉佛教,在殿内设立佛教精舍,引荐佛教僧侣居住。

二十六日,任尚书谢石为尚书仆射。

开始设置督运御史官。

六月初一日,有日蚀。扬州、荆州、江州发大水。

三十日,修改制度,减省费用,裁减吏士官员七百人。

七月初七,赦免五年以下徒刑的人。

二十五日,交阝止太守杜王爰杀死李逊,交州平定。

天下大饥。

十一月初八,以镇军大将军郗忄音为司空。

会稽人檀元之谋反,自称安东将军,镇军将军谢蔼征讨平定叛乱。

十二月初八,苻坚派他的襄阳太守阎振攻竟陵,襄阳太守桓石虔征讨活捉阎振。

太元七年三月,林邑范熊派使进献地方物产。

八月十一日,大赦天下。

九月,东夷五国派使者前来进贡地方物产。

苻坚的将领都贵焚烧沔北的稻谷,掳掠襄阳的百姓而去。

十月十五日,天空雷鸣。

太元八年二月二十四日,黄色大雾弥漫。

三月,始兴、南康、庐陵发大水,平地深五丈。

二十八日,大赦天下。

五月,辅国将军杨亮讨伐蜀地,攻下五城,活捉了苻坚的将领魏光。

七月,鹰扬将军郭洽与苻坚的将领张崇在武当作战,大败敌军。

八月,苻坚率领众兵渡过淮河,朝廷派征讨都督谢石、冠军将军谢玄、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等进行抵抗。

九月,下诏让司徒、琅王牙王司马道子录尚书六条事。

十月,苻坚的弟弟苻融攻陷寿春。

二十日,诸将与苻坚在淝水交战,大破敌军,俘虏斩首几万人,俘获了苻坚的车辇与云母车。

十一月某日,诏卫将军谢安在金城慰劳凯旋的军队。

二十七日,立陈留王的大儿子曹灵诞为陈留王。

十二月十五日,因敌寇刚刚平定,大赦天下。

以中军将军谢石为尚书令。

撤销禁酒令。

并开始增收百姓的税米,每人五石。

从前句町王翟辽背叛苻坚,在河南举兵,慕容垂从邺地与翟辽会合,于是在洛阳进攻苻坚的儿子苻晖。

仇池公杨世逃回陇右,派使称臣。

太元九年正月十六日,封武陵王的孙子司马宝为临川王。

二月初四,立新宁王司马的儿子司马遵为新宁王。

正月二十七日,天子谒拜建平等四陵。

龙骧将军刘牢之攻克谯城。

车骑将军、刺史桓冲的部将郭宝进攻新城、魏兴、上庸三郡,招降了他们。

二月二十七日,使持节,都督荆、江、梁、宁、益、交、广七州诸军事,车骑将军,荆州刺史桓冲死。

慕容垂从洛阳与翟辽合攻苻坚邺地的儿子苻丕。

三月,以卫将军谢安为太保。

苻坚北地长史慕容泓、平阳太守慕容冲都起兵背叛苻坚。

四月二十六,增置一百名太学生。

封张天锡为西平公。

派竟陵太守赵统进攻襄阳,攻克了。

苻坚的将领姚苌背离苻坚,在北边起兵,自立为王,国号为秦。

六月初一,崇德皇太后褚氏病死。

慕容泓被他的叔父慕容冲杀死,慕容冲自称为皇太弟。

七月十七日,派兼司空、高密王司马纯之修缮祭拜洛阳等五陵。

二十八日,将康献皇后葬在崇平陵。

百济派使者前来进贡地方物产。

苻坚与慕容冲在郑西交战,苻坚的军队失败。

八月二十七日,司空郗忄音死。

九月十一日,前锋都督谢玄在鄄城进攻苻坚的将领兖州刺史张崇,战胜了他。

十四日,加封太保谢安大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梁、益、雍、凉十五州诸军事。

十月初一,有日蚀。初七,河间王司马昙之死。

十五日,因天象违度,大赦天下。

二十日,立从前新蔡王司马晃的弟弟司马崇为新蔡王。

苻坚的青州刺史苻朗率领徒众来降。

十二月,苻坚的将领吕光在河右代行皇帝职权,自号酒泉公。

慕容冲在阿房僭位当皇帝。

太元十年正月十六日,天子拜祭诸陵。

二月,建立国家学校。

蜀郡太守任权把苻坚的益州刺史李平斩首,益州平定。

三月,荥阳人郑燮率领该郡投降。

苻坚国内动乱,派使臣奉表请求接应。

龙骧将军刘牢之与慕容垂在黎阳作战,朝廷的军队大败。

四月初九,刘牢之与沛郡太守周次跟慕容垂在五桥泽作战,朝廷的军队又大败。

十五日,太保谢安率领众兵救援苻坚。

五月,发大水。

苻坚留太子苻宏守卫长安,自己逃奔到五将山。

六月,苻宏来投降,慕容冲进入长安。

七月,苻丕从枋头向西逃走,龙骧将军檀玄追赶他,被苻丕打败。

大旱,闹饥荒。

十二日,老人星出现。

八月十九日,大赦天下。

二十二日,使持节、侍中、中书监、大都督十五州诸军事、卫将军、太保谢安死。

二十五日,以琅王牙王司马道子为都督中外诸军事。

这个月,姚苌杀苻坚,僭位当皇帝。

九月,吕光占据姑臧,自称为凉州刺史。

苻丕在晋阳僭位为皇帝。

十月十三日,论定淮河肥水战役的战功,追封谢安为庐陵郡公,封谢石为南康公,谢玄为康乐公,谢琰为望蔡公,桓伊为永修公,其余的人封赏拜爵各有差等。

这一年,乞伏国仁自称为大单于、秦、河二州牧。

太元十一年正月二十八日,慕容垂在中山僭位为皇帝。

二月十日,翟辽袭击黎阳,捉住了太守滕恬之。

十三日,天子拜谒诸陵。

慕容垂的将领许木末在长安杀死慕容冲。三月,大赦天下。

太山太守张愿带该郡反叛,向翟辽投降。

四月,任百济王的大儿子余辉为使持节、都督、镇东将军、百济王。

代王拓拔王圭开始改称魏国。

二十二日,以尚书仆射陆纳为尚书左仆射,谯王司马恬为尚书右仆射。

六月九日,地震。

二十日,任命前辅国将军杨亮为西戎校尉、雍州刺史,镇守护卫皇帝陵。

八月初一,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供奉宣尼祀。

十八日,安平王司马邃之死。

翟辽侵犯谯,龙骧将军朱序赶跑了他。

十月,慕容垂在河东攻破苻丕,苻丕逃到东垣,扬威将军冯该攻击并将他斩首,把首级传到京都。

十六日,海西公司马奕死。

十一月,苻丕的将领苻登在陇东僭位当皇帝。

太元十二年正月初八,以豫州刺史朱序为青州、兖州刺史,镇守淮阴。

三月十一日,大赦天下。

十六日,刮暴风,毁坏房屋,吹折树木。

二十二日,慕容垂侵犯河东,济北大守温详逃到彭城。

翟辽派儿子翟钊侵犯陈、颍,朱序将他打跑了。

四月三日,天子把夫人李氏尊为皇太妃。

二十四日,下冰雹。

高平人翟畅捉住太守徐含远,率该郡向翟辽投降。

五月初八日,以束帛礼往聘处士戴逵、龚玄之。

八月十八日,立皇子德宗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文武臣增位一等,大宴享五日,赐给百官多少不等的布帛。

九月二十五日,又任新宁王司马遵为武陵王,立梁王司马王逢的儿子司马和为梁王。

十一月,松滋太守王遐之在洛口讨伐翟辽,将翟辽击败。

太元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任青州、兖州刺史朱序为持节、都督雍、梁、沔中九郡诸军事,雍州刺史、谯王司马恬之为镇北将军、青、兖二州刺史。

六月,大旱。

乞伏国仁死,其弟乾归继承伪位,僭号为河南王。

九月,翟辽的将领翟发侵犯襄阳,河南太守郭给拒敌并大破敌军。

十二月初三,波涛进入石头城,毁坏大浮桥,淹死人。

初十,刮大风,白天昏暗,延贤堂遭受火灾。

十一日,螽斯则百堂、客馆、骠骑武库都遭火灾。

十四日,加封尚书令谢石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十五日,尚书令、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谢石死。

太元十四年正月初八,诏令淮南所获交付制作兵器部门的俘虏一律遣散,男女各自相配,赐给他们百日的粮食。那些沦为军人奖赏的人全部赎出来,在襄阳、淮南的肥沃土地各立一县让他们居住。

彭城贼将刘黎在皇丘僭位称皇帝,龙骧将军刘牢之将他平定。

二月,扶南献上地方物产。

吕光僭号为三河王。

四月二十日,彭城王司马弘之死。

翟辽侵犯荥阳,捉住了太守张卓。

六月十九日,使持节、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桓石虔死。

七月初三,宣阳门的四根大柱失火。

八月,姚苌偷袭击败苻登,俘虏了他的伪后毛氏。

初五,汝南王司马义死。

九月十九,任尚书左仆射陆纳为尚书令。

十二月二十五日,下雨,树木结冰。

太元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镇北将军、谯王司马恬之死。

龙骧将军刘牢之与翟辽、张愿在太山交战,朝廷的军队失败。

征虏将军朱序在太行攻破慕容永。

二月初二,以中书令王恭为都督青、兖、幽、并、冀五州诸军事、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

三月初一,地震。

二十日,大赦天下。

七月十一日,有彗星在北河星旁出现。

八月,永嘉人李耽率兵反叛,太守刘怀之将他平定。

十三日,京城地震。

有彗星在北斗星上出现,冲犯紫微星座。

沔中各郡以及兖州发大水。

龙骧将军朱序在滑台进攻翟辽,翟辽大败,张愿前来投降。

九月初一,以吴郡太守王王旬为尚书仆射。

十二月十五日,地震。

太元十六年某月,改建太庙。

六月,慕容永侵犯河南,太守杨亻全期打败敌军,十八日,章武王司马范之死。

九月十四日,以尚书右仆射王王旬为尚书左仆射,以太子詹事谢琰为尚书右仆射。

新太庙建成。

十一月,姚苌在安定击败苻登。

太元十七年正月初一,大赦天下,免除往年的陈租旧债。

四月,齐国内史蒋哲杀死乐安太守辟闾氵睿,占据青州造,北平原太守辟闾浑讨伐平定叛乱。

五月初一,有日蚀。六月初八,京城发生地震。

十九日,洪水进入石头城,毁坏浮桥。

永嘉郡的潮水涌起,靠近海边的四县死了很多人。

二十日,刮大风,吹折树木。

二十三日,梁王司马和死。

慕容垂在黎阳袭击翟钊,将翟钊打败,翟钊逃奔慕容永。

七月十二日,太白星白天出现。

八月,新建东宫。

十月初四,太白星白天出现。

十八日,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王忱死。

十一月初十,任黄门郎殷仲堪为都督荆、益、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二十七日,改封琅王牙王司马道子为会稽王,封皇子司马德文为琅王牙王。

十二月二十七日,发生地震。

这一年,从秋天起不下雨,一直到冬天。

太元十八年正月初一,发生地震。

二月初四,又发生地震。

三月,翟钊侵犯河南。

六月初九,始兴、南康、庐陵发大水,水深五丈。

七月,大旱。

闰七月,贼人司马徽在马头山聚集党羽徒众,刘牢之派部将把他平定。

八月二十八日,龙骧将军杨佺期在潼谷进攻氐帅杨佛嵩,将他打败。

十二月,姚苌死,其子姚兴继承伪位。

太元十九年六月,追尊会稽王太妃郑氏为简文宣太后。

七月,荆、徐二州发大水,毁坏秋天的庄稼,朝廷派使臣赈济抚恤。

八月十六日,尊皇太妃李氏为皇太后,把她住的宫叫崇训宫。

慕容垂在长子进攻慕容永,将他斩首。

十月,慕容垂派他的儿子恶奴侵犯廪丘,东平太守韦简与慕容垂的将领尹国在平陆交战,韦简战死。

这一年,苻登为姚兴所杀,苻登的太子苻崇逃到湟中,僭位称皇帝。

太元二十年二月,建造宣太后庙。

初四,散骑常侍、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陆纳死。

三月初一,有日蚀。六月,荆、徐二州发大水。

十一月,魏王拓拔王圭在黍谷进攻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将他打败。

太元二十一年正月,建清暑殿。三月,慕容垂攻下平城。四月,新建永安宫。

十四日,下冰雹。

慕容垂死,他的儿子慕容宝继嗣伪位。

五月十五日,任望蔡公谢琰为尚书左仆射。

发大水。

六月,吕光僭位当天子。

九月二十日,天子死于清暑殿,享年三十五岁。

安葬在隆平陵。

孝武帝年幼时以聪明颖悟著称。

简文帝死时,他才十岁,到傍晚不临丧,左右进谏,他回答说: 到悲伤时就哭,有什么常规?

谢安曾经感叹孝武帝的精于事理不减于先帝。

权威建立以后,有人君的雅量,不久沉溺于酒色,几乎是长夜饮酒。

到末年彗星出现,天子内心十分厌恶,在华林园举酒祷告说: 彗星,劝你一杯酒,自古以来哪里有活一万岁的天子呢?

太白星连年白日出现,地震和水旱之灾接连不断。

酒醒之日甚少。而身旁又没有正直之人,最终不能改变。

当时张贵人得宠,年近三十,天子戏弄她说: 你按年龄应该废弃了。

张贵人暗地里发怒,到了晚上,天子喝醉,于是暴死。

当时司马道子昏庸糊涂,司马元显专权,竟然不追究罪人。

当初,简文帝见到预言吉凶的文字上说: 晋朝的国运在昌明手中衰竭。

等到孝武帝还是胎儿时,李太后梦见神人对她说: 你生男孩,以 昌明 为字。

等到他出生,东方刚亮,于是取 昌明 为字。

简文帝后来明白了,便痛哭流泪。

等到建清暑殿,有见识的人认为 清暑 的反切是 楚 字之音,意思是凄楚悲哀的征兆。

不久天子死,晋朝的福祚国运从此倾颓了。

史臣曰:从前的史书称 没有废黜,君王怎么会兴起 ,至若像神一样天姿卓越,光耀地继承帝位,跨越浓云而昂首阔步,渡过大河而能腾跃。

少康仅有一旅军队,以此得了夏国王之位;成汤祇有七十之地,却振兴了帝王的大业;在河海溃泄以后能够治理好,在天象混乱以后能够补救;事情与此不同,那么原由也不同。

简文帝以他清虚无为的资质,处在艰难的时世,政令由桓氏发出,本族之人无权势。

太宗去世以后,宁康继承大业,上天感动其忠情,奸臣自行灭亡。

于是西边超越剑岫而跨过灵山,北边渡过黄河而到达清澈的洛水;荆吴的战士,叱咤成云;有名的贤臣迭出,有德望的故老还在。谢安可以领导风雅之士与流俗之人,王彪之可以整治纲纪,桓冲的整日辛劳,谢玄的善于处理军事。

当时上天眷顾,强悍的氐人泯减。

五尺童子,挥袖到了长江,想要以此让旗帜飘扬到天山,在函谷据守雄关;但是法度纲纪没有流传,威严恩德少有建树,司马道子荒于朝政,国宝会集小人,拜授官爵的荣耀原本并不是天意,以刑狱腐败而得到的货财,进入权贵的家门,苛捐杂税一年年增加,困苦的百姓一年比一年多。

所以闻人、许荣上书皇帝,烈宗知道他们坦率耿直,但是厌恶听到逆耳忠言,在上午尽情地喝得大醉,在夜晚频频举杯。

虽然有 昌明 显梦,哪裹能听到神明的话语?

可见晋王朝的衰败,也是人为,常言道 大国的政事还没有衰落,小国的祸乱已把国家搞垮 。

适逢苻坚正处在厄运降临的时刻,抛弃肥水战败的人马,帝号谧为 武 ,不也是很滑稽的吗!

赞曰:国君就像冠冕之旒,时运并不总是亨通。

简皇帝清静无为,没有留下什么灾祸。

孝武帝登上皇位,奸雄自然消失。

燕之路途争道,郑叔分道扬镳。

倡人来到了皇帝的筵席上,美酒由那些美女劝进。

秋风不振,人事首先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