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志 第十二章

性灵的表达,不知为什么就会转为吟咏歌诵;感动的表现,不知为什么就会涉及到手足。

从心裹生发出来的叫做道,在形象上体现出来的叫做用。

用这个道理去看天地,那也是有影响的,百兽都一起起舞,何况于人呢赞美和平而为丧乱悲哀,在这样的情况下用到音律,就传播开声音了。

神农制瑟伏羲造琴,便作钟,和作磬,表达心灵体现性情,模仿万物昭彰功业,由此说来,它的由来本就很久远。

殷商没有纲纪,遗留下很不好的风气,淫佚的乐曲兴盛之后,典雅的乐章流失散亡,《五英》、《六茎》之类的作品,已经衰微了。

孔子说: 人能弘扬道,不是道弘扬人。

周代开始有二《南》,《国风》兼容六代。

过去黄帝作《云门》,尧作《咸池》,舜作《大韶》,禹作《大夏》,殷作《大濩》,周作《人武》,所谓承接前代贤王的礼制,制定俯仰举止的仪容,和顺累积在内,英华表现在外。

《尚书》说命令夔掌管音乐,教导贵族子弟,就是《周官》所说的演奏大吕,歌唱黄钟。

上天的恩赐降下来,人们恭敬面色肃穆,继承周代光辉,来弘扬典雅的音乐。

到褒姒艳姬兴起灾祸,平王遭逢乱世,礼制破坏亲人疏远,典雅的音乐沉沦河海。

因此延陵季子听到歌唱《小雅》说: 大概是周代德行的衰微吧仍然有先王的遗风在裹面。

而列国称王,兴起各自的音乐。

魏文侯聆听到古代先王的正乐而生怕会睡下,晋平公听到新的乐曲而忘记了吃饭,先王之道,渐渐因此衰落。

八方风俗有别,九州做法不同。

秦氏并吞天下,于是统一法制,至于弦歌《诗。颂》等作品,干戚旄羽等道具,都扔到烟火裹,一点儿也没有遗留下来。

汉高祖提宝剑起义,平定天下,汉文帝尽心力施行德政教化,汉武帝有心于制礼作乐。

太后槟弃儒家的思想,大臣排斥贾氏之言论,捂绅先生因此长声叹息,而子政、董仲舒仍然不能罢休。

柬汉中兴,汉明皇即位,立土圭观日影而使用《周颂。清庙》,设立槐市而推行教化;在明堂祭祀光武帝,用来配享上帝;召桓荣到太学,亲自袒身行割牲礼;庄严肃穆,盛大庄重,很有值得看的。

从那以后,礼乐更加兴盛。

永乎三年,官府掌管音乐的官职,改名为 大予乐 ,光大典章礼仪,搜求图谶文献,道义上接近《雅》《颂》,事务上接近中和。

如果有各地的音乐,就是所谓的 伟大的音乐有繁多的变体,天神才能得到它们并且合理使用它们 。

如果有宗庙的祭祀音乐,就是所谓的 肃敬正大和谐的声音,先祖就听这个 。

如果有祭祀社稷之类的音乐,就是所谓的 弹起琴瑟敲起鼓,迎接神农始祖 。

如果有辟雍之类的礼仪音乐,就是所谓的 要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 。

如果有黄门之类的宫廷音乐,就是所谓的 让群臣欣赏雅乐,让我们庄严地起舞 。

如果有短箫之类的军乐,就是所谓的 王师大捷,下令军中奏起凯歌 。

魏逮帝挟持天子而号令诸侯,想用战争来平定四方,当时遭逢吞并消灭,宪制典章都荡然无存。

到了扫平刘表,才得到杜夔,擂响鼙鼓拿起盾牌,完全遵行前代的记载。

三位皇帝才华横溢,都精通诗歌,声律歌诗虽然有所差别,喜爱玩好的就是雕琢词章。

因此王粲等人各自创作新诗,发挥他们做文章的才思,吟诵歌咏神灵,赞颂宣扬功业。

晋武皇帝采用汉、魏留下的轨范,参考景帝、文帝传下的法则,鼎鼐更新,前代的音乐不加改变。

壶垃九年,光禄大夫荀勖开始制作出古尺,用来调声韵,接着用张华等人所作的高妙诗文,在大祭仪式上演奏出来。

永嘉动乱之后,乐师减少,校书的曲台讲武的宣榭,都变成污秽的荒地。

虽然又有《象舞》的歌手,从塞外回归晋朝,至于孤竹之类的管乐器,云和山出产的瑟,空桑山出产的琴,泅水滨出产的石磬,那时能够拥有的,百件裹不到一件。

人类承受天地的灵性,蕴含精华的气韵,刚柔交互使用,哀乐区别情绪。

见到春天的阳光就自然欢喜,每逢秋天的凋零就不愉快。

徜徉在金石的声音裹,超然于管弦的旋律外,随万物变迁生灭,顺潮流而不回返。

因此楚王在彭蠡登上轻便的轩车,汉顺帝在矾衢倾听乌的呜叫。

圣人们功业成就而创作乐章,教化升平而创作歌曲,正是要利用节奏,来表达内心的和谐,美化他们的欢乐和欣喜,节制他们的哀思啊。

大凡乐的方面,有五声、八音、六律、十二管,作为它的纲要主干。

五声:宫是君,宫说的是中。

中和之道,没有哪裹它去了不能调理的。

商是臣,商说的是强,指的是金的坚强属性。

角是民,角说的是触,指的是类似阳气遇到万物都能生发。

征是事,征说的是止,是说事物繁盛就将打住。

羽是物,羽说的是舒,是说阳气将要恢复,万物孳生发育而舒展生长。

古人有话说: 礼和乐不可以片刻离开身边。

熏陶在上位的使改恶迁善,总有像是不够似的。

因此听到那宫调的音乐,使人温和善良而且宽宏大度;听到那商调的音乐,使人方正廉洁而且讲究义;听到那角调的音乐,使人有恻隐之心而且仁爱;听到那征调的音乐,使人乐于赡养而且喜好施舍;听到那羽调的音乐,使人谦恭俭朴而且喜好礼。

八音,是八方的风。

干的音是石,它的风叫不周。

坎的音是革,它的风叫广莫。

艮的音是匏,它的风叫融。

震的音是竹,它的风叫明庶。

巽的音是木,它的风叫清明。

离的音是丝,它的风叫景。

坤的音是土,它的风叫凉。

兑的音是金,它的风叫闾阖。

阳的六项是律,叫做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的六项是吕,叫做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共有十二项,用来对应十二辰。

律说的是法,是说阳气在施生的时候各有自己的规律;吕说的是助,用来协助成就阳的功效。

正月的辰叫做寅,寅说是津,指的是生物的门径。

二月的辰名叫卯,卯就是茂,是说阳气发生而且孳长茂盛。

三月的辰名叫辰,辰就是震,说的是遣时万物都萌动成长。

四月的辰叫做巳,巳就是起,万物到这个时候全都成长起来了。

五月的辰叫做午,午就是长,是大,是说万物都长大。

六月的辰叫做未,未就是味,是说这时万物开始成熟,有了滋味。

七月的辰叫做申,申就是身,是说这时万物身体都长成了。

八月的辰叫做酉,酉就是缮缩,说的是这时万物都收敛了。

九月的辰叫做戌,戌就是灭,说的是造时万物都衰减。

十月的辰叫做亥,亥就是劾,是说这时阴气在处决万物。

十一月的辰叫做子,子就是孳,说的是阳气到这时又孳生。

十二月的辰叫做丑,丑就是纽,是说终始相交的地方,用纽结作为名称。

十一月的管叫做黄钟,黄,是阴阳的中间色。

天有所谓六气,地有所谓五才,这样天地的数都齐了。

有人说,冬至的秉性是土,土的颜色是黄,所以叫黄钟。

正月的管名字是太蔟,所谓蔟就是蔟,说的是万物跟随着阳气太蔟而生长。

三月的管名字是姑洗,所谓姑洗:姑,就是枯;洗,就是濯,说的是万物新生的时候新鲜干净,洗去它的干枯,改换它的枝叶。

五月的管名字是蕤宾,葳蕤,是垂下的样子;宾,就是敬,说的是这时阳气下降,阴气开始升起,互相作为宾客似的恭敬对待。

七月的管名字是夷则,夷,就是平;则,就是法,说的是万物将要长成,平均而且都符合法则。

九月的管名字是无射,所谓射就是出,是说逭时阳气上升,万物收藏没有再出生的。

十二月的管名字是大吕,所谓吕就是助,说的是阳气刚刚到来,阴气来协助。

十月的管名字是应钟,所谓应就是和,说的是一年的劳作都完成了,呼应人间的活动,收敛而且聚集起来。

八月的管名字是南吕,所谓南就是任,说的是这时万物都抽穗,含有妊娠的象征。

六月的管名字是林钟,所谓林就是茂,说的是这时万物遍地茂盛。

四月的管名字叫仲吕是因为吕就是助,说的是阳气兴盛生长,阴气协助成功。

二月的管名字叫夹钟是因为夹就是佐,说的是遣时万物还没有完全长出来,阴德辅佐阳气而使万物出生。

汉代从东京大乱以后,彻底没有了金石音乐,乐章散亡残缺,不能再得知。

到魏武帝平定荆州,得到汉朝任雅乐郎的河南人杜夔,能够记得旧时的章法,任命他担任军谋祭酒,让他创制确定雅乐。

当时又有散骑侍郎邓静、尹商善于咏唱雅乐,歌师尹胡能够唱宗庙郊祀的曲子,舞师冯肃、服养通晓先代的各种舞蹈,杜夔全都统领起来。

远的详细查考经典古籍,近的采集旧事传说,考正会通古乐,开始设置架子悬挂钟和磬。

可是黄初年间柴玉、左延年之类的人,又因为新的音乐而受宠,改变了他们的音乐韵味。

到晋武帝承受天命的初期,各方面的事情都在草创阶段。

泰始二年,下诏说郊祀明堂的礼乐权且使用魏朝的仪式,遵奉周朝在开始的时候采用殷商礼制的道理,衹修改歌词就行了,让傅玄为音乐作词。

祭祀天地以及五郊的夕牲歌:

上天赐命给晋朝,因为天道深远而帝王有明德。

我将夙兴夜寐,恭敬地事奉上帝神灵。

总是按时来到,直到准备完成。

进献黑色公牛,于祭祀前夕前来查看准备用于祭献的牲口。

崇上德政而演奏音乐,天神和地祇都听见了这些。

祭祀天地以及五郊的迎送神歌:

宣帝、文帝多么美好啊,整日安抚四方。

长久地保有这座江山,白天黑夜都不休息。光大上天的赐命,上帝感到荣光。

美好的音乐一再献上,美好的国运会有大的美好先兆。

天神和地祇降下福来,享受造福佑没有尽头。

祭飨天地五郊之歌:

上天使晋朝统治天下,赐命建立新政。

从魏朝那裹接受天下,拥有所有的黎民百姓。

让伟大的天神放心,让百神安宁。

光耀前王遗留下来的功业,光耀他们的德行和美善。

献上黑色的公牛,仿效采用西周开国的方式。

天神和地衹一起来到,福禄因此而全部汇聚。

按时巡行天下四方,吴天上帝保佑我们。

庇佑我们享有晋朝,天下黎民拥戴我们。

敬畏上天的威严,谨慎地告知百姓时令。

光耀承传上天的赐命,不断推究思考自己的使命。

从此建立光辉的榜样,恭敬勤勉而不休止。

但愿没曰没夜地努力,为了晋朝的吉祥昌盛。

宣帝、文帝作为君主,能够符合上天的意旨。安抚平定四海,保持拥有繁荣。

恭谨勤勉不断努力啊,因此能够安定天下人民。

建立典章制度,修定礼仪法纪。

树立人民的行为规范,没有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能够使后代昌盛,永远保有这个基业。

用于天、地郊祭和明堂祭祀的夕牲歌:

伟大的晋朝啊,按时巡行推行他的德政。

从上天那裹承受天下,普济所有的侯国。

侯国都已经得到安抚,天神确认了受命者的美好。

虔诚地对待郊祀,恭敬地事奉上皇。

恭敬地事奉上皇,千百的福佑汇聚过来。

伟大的祖先们,能够符合上天的意旨。

美味的祭品并不是神所需要的,惟一接受的是德政的美好。

承受上天的庇佑。神妙地教化四方。

用于天、地郊祭和明堂祭祀的降神歌:伟大的晋朝啊,顺应了上天显示的意旨。

二位先帝勉力建树德行,发扬出这样的万世盛德。

我朝皇帝承受天命,拥有天下的土地人民。

在郊外进行大型祭祀而以先祖配享,礼仪音乐十分严整盛大。

天神和地衹光临接受奉献的祭品,先祖们因此更加荣光。

能够使后代昌盛,保有基业而永不到头。

用于郊祭天的飨神歌:

修整好南郊的祭天的泰坛,礼待伟大的天神。

精灵之气得到感应,各位天神一起前来。

燃起红红的火焰,添加进芳香的薪柴。

紫色的烟雾缭绕起来,飘到青云的上面。

天神们的体态,没有可见的形迹。

旷远而没有边际,深幽而又清高。

天神们来临了,天光日影十分明亮。

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形象。

天神们到达了,全都感动欣喜。

精气相感应,触动我的心。

天神们入座了,大家共同欢乐。

润泽万物的云彩缭绕,化育万物的和风轻拂。

美妙的音乐奏响,构成中正和谐的声音。

各种乐器的声音和谐,天神们倾听了这些。

谷物全都是清洁的,味道全都是芬芳的。

烹煮的是纯色的整头牲口,献上的是玉杯裹的美酒。

天神们高兴地享用,闻到了里祀的芳香气味。

保佑伟大的晋朝,降下许多的福祉。

建造京城,拥有四海。

保有天年,统管大地。

用于郊祭地的飨神歌:

修整好北郊的祭地的泰折,敬候伟大的地神。

众神得到感应,各位地神一起来到。

设置了阴祀,施行了吉礼。

黑夜将要过去,时间似乎还没有改变。

地神们的体态,没有形象。

潜藏在极其幽深的地方,混沌模糊没有定形。

地神们的出现,似无似有。神灵并不遥远,天下以她为母。

地神们来临了,留下了光影。

明亮而好像存在,终究难以看出来。

地神们到达了,全都欣喜起来。

跳起象征德行的舞蹈,唱起构成文治的赞歌。

地神们已经坐下了,大家共同欢乐。

润泽万物的雨水降下,化育万物的云彩布开。

音乐有众多的乐章,声威教化普及开来。

万物发展都很顺利,地神们为此而欢娱。

奉献的谷物都已经弄干净,侍者恭敬地伺候着。

献上玉杯美酒,一起恭恭敬敬。

献上精心饲养的牲口,闻到了德行的芳香。

赐福给晋朝,以及所有的生灵。

超出九州的土地,感动天庭。

保有万年的寿命,延续到亿万的岁月。

用于明堂祭祀的飨神歌:

建造明堂,享献祭祀不敢懈怠。

伟大的先祖们啊,光荣地配享于上帝。

光辉赫赫的上帝,多么伟大多么崇高。

神圣的祖先配享在遣裹,圣明的德行得到显扬。

各地的官员敬奉职守,万方的人们前来拜祭。

总是按时来到,保佑并赐福直到永远。

祠祭祖庙的夕牲歌:

我在黄昏的时候来查看用于祭祀的牲口,多么的恭敬。

按照时令精心地饲养,供给这裹作为祭祀的奉献。

神灵明察其中的诚意,接受这些肥壮的祭品。

先祖们请光临享用,以使孝敬的子孙心安。

祠祭祖庙的迎送神歌:

多么的高远啊,那太阳在这裹向下看着。

按照时令奉献和祭祀,神明就会降临。

神明降临这裹,保佑我们并享用我们的奉献。

使我们的基业没有止境,承受上天无穷的赐福。

至高无上的上帝啊,伟大圣明的祖先啊,德行昭明的父辈们,光荣地继承了统治天下的责任。祠祭汉征西将军司马钧的登歌:

奠定司马氏宗庙,神明因此来到。

丰厚的恩赐无边,虔敬奉献祭祀。

美好的先祖啊,使我们子孙安宁。

惠泽影响到后嗣,赐给我们幸福。

祠祭豫章府君司马量的登歌:

美好欢乐的宴席,奉献祭祀到堂上。

伟大的宗庙,因此而发扬光大。

济济一堂的贤人,辅佐我进行祭祀。

奉献祭祀不出变故,降下的福祉多而又多。

祠祭颖川府君司马俊的登歌:

遥远的祖先帝王啊,其实是天上的官员。

伟大的先祖,开始奠定帝业。

根本强壮而枝叶昌盛,因此而创始开宗。

给我无边的恩惠,永远享受福祚。

祠祭京兆府君司马防的登歌:

皇曾祖父,美德无比。

温和纯正。柔忍克制,安定地方,效仿成王。

养育圣祖,光照四方。

祠祭宣皇帝司马懿的登歌:

伟大的皇祖父啊,有圣德而敬肃明察。

勤勉地管理四方,日夜慎于职守。

广布文教,弘扬武业。

辅佐安定社稷,奉行上天的惩罚。

奠定大业,创造帝基。

敬奉天命,时刻守护它。

祠祭量皇童司蜃鱼的登歌:

自强不息的基皇童,能明事理而察是非。

做各项事情都深谋远虑。一心保持敬畏。

继承宣皂帝的业绩,达成他自己的功勋。

提拔才德超群的,纠正那些凶人。

在位兢兢业业,皇帝非常勤勉。

天道啊,深远无穷。祠祭文皇帝司马昭的登歌:

伟大的晋朝啊,有文德的文皇帝,聪明睿智,圣明神武。

政务万机无人能处理,皇帝就来解决它们。

长蛇大猪违命害人,皇帝就来平定它们。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选拔任命英才贤人。

创下基业留传下来,功勋齐天。

祠祭祖庙的飨神歌二篇:

晋朝作为常规的,奉献祭祀遵循时令。

在宗庙向祖先致敬,袜仪音乐一起具备。

说到来祭祀的,代表普天下各个地方。

牺樽已经摆好,清酒已经斟满。

还有调好的美味羹汤,美味的食品也备好了。

充满孝心的无尽思念,有感于当时情景而生发出来。

登堂献歌表演舞蹈,神灵为其中的和美而感到快乐。

祖先们都来到了,保佑我们的邦国家园。

普天之下,无不美好嘉祥。

恭恭敬敬的在位者,济济一堂的群臣百官。

从四海来到这裹,神情仪表很有样子。

钟鼓鸣响,管弦悠扬,为开始的新纪元起舞,为永久的基业歌唱,神灵都很快乐啊!

恭恭敬敬的在位者,群臣百官济济一堂。

小官大官都很恭敬,上司下级都很有礼。

调理管弦,奏响鼓钟,舞蹈象征德行,歌声咏唱功业,神灵都很快乐啊!

恭恭敬敬的在位者,来宾们从容大方。

天子庄严,诸侯携手。

行礼有仪轨,奏乐有法度,舞蹈象征功业,歌声咏唱德行,神灵都很快乐啊!

杜夔传下的旧《雅乐》有四部曲子,第一部叫《鹿鸣》,第二部叫《骝虞》,第三部叫《伐檀》,第四部叫《文王》,都是古代的旋律和歌词。

到了魏太和年间,左延年改编了杜夔的《骗虞》、《伐檀》、《文王》三部曲子,又自己创作旋律节拍,那个名称虽然保留,可是旋律其实不同。

衹用了杜夔的《鹿呜》,完全没有改动。

每当正月初一的大会,太尉捧着玉璧,群臣行礼,在束厢经常演奏的雅乐就是那个。

后来又改编造三篇作为行礼诗。

第一部叫做《于赫篇》,歌颂魏武帝,旋律节奏和古时候的《鹿鸣》相同。

第二部叫做《巍巍篇》,歌颂魏文帝,用左延年所改编的《骗虞》的旋律。

第三部叫做《洋洋篇》,歌咏魏明帝,用左延年所改编的《文王》的旋律。

第四部再用《鹿呜》。

《鹿呜》的旋律重新被用,而除去了古时候的《伐檀》。

到晋朝初年,进餐时也用《鹿鸣》。

到晋泰始五年,尚书上奏,让太仆傅玄、中书监荀勖、黄门侍郎张华各自创作正月初一行礼的歌以及王公上寿酒的歌、食举乐的歌所用的歌诗。

荀勖说: 魏朝行礼、食举的时候,一再取用周朝的诗《鹿岛》作为歌词。

另外《鹿鸣》是用来宴请嘉宾的,对于朝廷上的事没有可取的地方,根据旧有的记载和传说考证,不知道它有什么合适的。

苟勖就除去旧有的《鹿鸣》歌而另外创作了四篇行礼诗,首先陈述在作为 三朝 的正月初一进行朝见天子礼仪的意义。

又作《正旦大会王公上寿歌》诗以及《食举乐歌》诗,合计十三篇。

又因为魏朝的歌诗有的两个字一句,有的三个字一句,有的四个字一句,有的五个字一句,和古诗不同,因此询问司律中郎将陈颀。

陈颀说: 配上金石器乐,未必都很得当。

所以荀勖创作晋朝的歌,都用四个字一句,衹有《王公上寿酒》一篇是有三个字一句也有五个字一句的。

张华认为 魏朝的《上寿》、《食举》诗以及汉朝所使用的,在文句上长短不齐,不完全符合古代的样子。

大概因为依据旋律节拍歌唱,本来就有所依凭跟随,而瞄解了音乐,就足以配制乐曲,法度的应用通常不是凡人所能修改的。

两朝三都,沿袭使用而不改变,虽然诗歌的辞章措辞不同,兴用废除随时代不同,但说到它的句子的长短,完全和旧的相关联,都是有原由的。

因此一律都照旧,不敢有什么改变。

造就是张华、荀勖所说明的不同的意思。

当时下韶又让中书侍郎成公绥也创作歌诗。

现在一齐采录列出。四厢乐歌:

正月初一大会行礼歌:成公绥

庄严天子,统治万国。

人才站满朝廷,没有不是才能杰出德行高洁的。

影响和教化没有尽头,王道遍行天下。

美好的宴会摆上酒席,美好的宾客充满院庭。

羽毛的旗帜辉耀着天空,钟鼓响在天地间。

百宫在正月初一这天来朝拜,文采美盛显示在仪容上。

人才济济乐声锵锵,金声玉振。

礼仪音乐齐备,宴请嘉宾。

让圣明的皇帝长寿,让洪福天天更新。

群臣一起来到,来者雍容大方。

互相敬酒奉上见面礼,推崇这样的礼仪行为。

佳肴万盘,美酒千钟。

美妙的音乐共欢乐,无尽的福禄都同享。

欢乐啊天下安宁。

王道教化遍行,民风习俗清明。

箫《韶》那样的美妙音乐奏起来,歌颂了一遍又一遍。年成丰饶,世道太平。

最好的统治啊,欢乐无边。

元首聪明,股肱忠诚。

像那滋润万物的好雨,像那轻轻吹拂的暖风。

美好的祥瑞出现,通灵的感应彰显。

麒麟出来,凤凰飞翔。

醴泉喷涌,流过庭院。

嘉禾长出,盛满仓房。

降下多福,佑助圣皇。

承受天位,统治万国。

接受天命顺应期运,传授圣德,四世辉光相承。

宣帝开辟宏伟基业,景帝发扬光大,文帝敬肃明察,德行更加彰显。

从此开创晋朝,流传福柞无疆。

建立第一个年号泰始,好比凤凰夭矫腾飞而起。

腾飞起来是什么样子,享有万乘之君的福祚。

拥有八方荒远的地方,教化养育黎民。

图书文章焕然有光彩,金石音乐有所表征。

德行光大,正道兴盛。

影响四方,直达天穹。

光照万代,辉煌显著,美好善终。

保有遣无尽的福祚,和天比高。

圣明的皇帝君临四海,顺人心而响应上天的期待。

三代相承光辉万世,从泰始开创宏伟基业。

光明显赫和日月同辉,功业教化和四季并存。

宇宙清平而又安泰,黎民庶人都和乐升平,多么美好啊和乐升平!

上天降下大命,辅助仁人保佑圣贤。

庄严伟大的三位皇帝,德行更加盛大。

总揽权柄,主掌七政。

百官称职,教化可比神人圣人的统治。

四海是同一种风化,有了至高的仁。

帮助人民化育万物,比得上天地造化。

比得上天地造化,布施下美好的恩德。

出众的许多贤臣,卓越的英才俊士。

德行教化流布,芬芳传给后代。

传给后代,垂范子孙。

太庙多么庄严肃穆,皇帝设立明堂四门。

皇帝设立明堂四门,所有国事没有不处理的。

勤勉不倦恭敬谨慎,快乐而不至于迷乱荒唐,饿了顾不上吃饭。

大礼既已施行,欢乐无边。

登上昆仑,走上层城。

驾着飞龙,升到天空。

以日月为冠,以五星为佩。

扬起虹霓,竖起等旌。

披着庆云,装点繁花。

眺望八极,游览天庭。

顺应天地,调和阴阳。

按四季作息,以日月星为准。

张开帝业的大纲,端正皇朝的纲纪。

广泛推行仁政,扩大恩惠和康宁。

勤勉于宏大的教化,弘扬威灵权势。

使万方归心,使九夷纳贡。

来朝拜的好像到了天庭,宴席就像摆在紫微星那裹。

树起五旗,罗列钟虞。

摆出四悬,奏起炽》、《武》。

金石铿锵,旌羽飞扬。

排出八佾,跳起《巴渝》。

歌咏雅颂,调和律吕。

同欢乐啊,乐有圣主。

教化荡荡,风气清明。

统领英雄,驱使俊杰。

开辟纪元,扫清四裔。

光辉显赫,美好圣哲。

超越百代,弘扬伟业。

传下帝业,功显万世。

伟大显祖,救世济时。

安定海内,承受天命。神奇威武,大化光明。

开辟大道,成就帝基。

辉煌呈壶,无比伟绩。

拯救人民,功业盖世。

海内安康,九域分明。

天命降临,明哲发祥。

庄严先祖,英明卓越。

天生有德,顺应灵运。

创立帝业,晋朝开国。

美德传世,功垂后代。

圣明先帝,龙腾飞天。

符合神意,通达天理。

仰化青云,俯育百川。

承受庇佑,亿万万年。

正月初一大会王公上寿酒之歌:荀勖跨入新年第一天,让光明布散开来。

献上美酒,祈祷美好的未来。

我的皇帝长寿而兴隆,我的皇帝基业繁荣而伟大。

子孙传百代,好运同归您。

食举乐东西厢之歌:荀勖

亮晶晶的七星,光明辉映。

我有美好的宾客,要照应宴享他们。

邦国政务已经谋划,接着就来大摆宴席。

人们对我友好,遵守德行和礼让。

宾客开始入席,济济一堂。

上朝过后就开宴会,使各种礼节融洽。

座位按照官职论,有的在上有的在下。

让三公长者上座,也照顾到兄弟。

小官小吏,以此为法则和楷模。

观察养生涵养正道,天降福祉就会很多。

从前我们的三位帝王,奠定遣份宏大基业。

如今我们的圣明皇上,可以和前代的光辉相匹。

代代功德相继,光明照亮九畿。

想的是团结人民光大国家,时刻没有相违的地方。

紧随大禹的足迹,没有不被招来的。

天赐显贵地位,安享这份福禄。

多么伟大啊我们的太祖,能弘扬圣明的德行。

开辟新的纪元,纠正世道树立法则。

改变荒唐不经的,使人民不犯过失。

创立基业留下统绪,使我晋国有了开始。

辉煌的伯考,就是景帝。

度过艰险平定世乱,威武而不凶猛。

驾御大车而没有迷路,宽阔大道光明灿烂。

七种德行全都弘扬,和平安宁将永远保持。

多么昌盛啊!

先皇圣明的文帝。

效仿上天树立诚信,真是伟大啊作为君主。

恭谨宣扬五典,勤勉于帝业。

文才武功一起发挥,建立了许多美好的功勋。

修身而有利治理,人民因此安宁殷阜。

安抚远方关照幽隐,美好的教化笼罩四方。

太平世道不搞征伐,维护天下三分的形势。

德政广博教化隆盛,道行昌盛无限。

风气敦厚无边,天帝的赐命多么广大。

使我晋朝大道确立,超越前代圣王。

像龙腾飞而革新时运,庇护八方辽远的地方。

明智敬肃而明察秋毫,事迹配得上虞舜、唐尧。

封土建国享有他的福分,大量开垦耕种结果非常吉祥。

在 三朝 的日子裹占卜都得到吉兆,最终果然真的很好。

要问那好是什么样的,就是统治各方。

重臣大吏公卿百官,诸侯的首领藩国的王。

时时朝见世代享受,奉行这些保持不变。

众人在庭中作揖,嘉宾在堂上做客。

宋、卫会聚到一起丁,还有陈留王和山阳公。

有宾客有使节,都来观览国家的光彩。

推荐贤人提出计谋,献上玉璧奉上圭璋。

保佑并且赐命给他们,丰厚的恩赐没有止境。

像成群的白鹭聚集飞翔,像鸿鹄递次比翼飞起。

庞大的都市庄严雄伟,四面八方以此为楷模。

聚集了无比的人才,王道纲纪完全得到整顿。

君子们都来朝拜,观览如此的盛况。

恭恭敬敬的伟大君主,是人民希望的曙光。

认真地代上天处理事务,恩惠安康从不匮缺。

对待远方不讲仁义的,用精纯不杂的道理来教导他们。

善恶贤愚有了层次,出众的人才获得职位。

九族已经和睦,庶民邦国没有抵触。

开辟纪元发布宪令,四海的人们成群地来到。

按照时势匡正一统的天下,从不同的途径实现同样的目的。

德行深厚承载万物,心有灵感使贵人高升。

向皇帝陈述正直的意见,采纳起来没有避讳。

树立起典范的样子,用好人教诲他们。

上面的教导像和风一样,下面的响应像花卉一样。

一个人有了好的苗头,大家都起来帮助他成功。

我们的君主设宴而欢喜,善意的问候从不阙失。

宴会进行了心情欢喜了,使所有的邦国和谐相处。

礼仪最终都施行了,事物有了各自的面貌。

院子裹明亮的火把,铜钟皮鼓咚咚的声音。

笙和石磬咏颂德政,万舞象征的是功业。

各种乐器的声音非常和谐,风俗因此改变而教化随之跟从。

那种和谐像音乐一样,万事万物相安太平。

时世太平文质兼备,天地宇宙混合统一。

从前我们的先祖宣皇帝,威镇四方邻国。

首先安定南方的荆楚一带,接着平定北方的燕秦之地。

勤勉不倦的文皇帝,勉力树德流布仁义。

草创之初,顺应天意顺从民心。

上天显示的祥瑞次次相符,吉祥的征兆一一应验。

天地不相违,而神灵与人关系和睦。

既征服庸和蜀一带,又成为吴会的主人。

肃慎前来朝贡,陈献楛矢弓弩。

韩减进献音乐,宫征清扬和谐。

西戎进献獒犬,南方的部落送上奇珍。

蛮荒四裔需要多重翻译的地方,那些有玄色牙齿或有文身的人。

我们的皇帝安抚他们,伟大的天命偏向了新的朝代。

和睦欢悦的美好宴会,有好的名声而不喧哗。

清酒已经斟上,篷豆已经陈列。

礼仪不缺音乐齐备,箫《韶》演奏完毕。

欢快高兴地喝酒,酒酣而不过分。

所有的地方都欢乐,邦国因此而安宁。

王道充分施行,千秋万代不改变。

冬至初岁小会歌:张华

日月经天不停,四季周而复始。

时令节气更替,万国同享福禄。

百官群僚,为祝寿登上朝堂。

我备有寿礼,招待百官臣僚。

丰盛的佳肴像锦绣一样错杂陈列,香甜的美酒像泉水一样聚集而不流。

笙和锈和谐地奏响,磬和管流淌出美声。

皇上厚爱,下臣尽心。

宣泄出胸中的郁积,用德音来训导。

已经宣泄并导了,君臣上下同心同德。

永远保持仁义的风气,长久地安抚而没有外心。

宴会歌:张华

我们勤勉不倦的皇上,和上天一样垂下光明。

集中精力直到太阳偏西,治理明察无与伦比。

处理朝政而有闲暇,请来各位臣子。

冠带和车盖像云一样聚集,酒樽和食器像繁星一样陈列。

菜肴有众多的品种,烹调有无数的变化。

碰杯无数次,极尽欢乐饮宴。

唱的人放歌,跳的人舞袖。

举止姿态各有节律,丝竹乐器一起奏响。

舞动的肢体非常得宜,演奏的手法复杂而有分寸。

高兴地跺脚高声地和唱,尽情而不忘礼数。

美妙快乐没有止境,恭敬谨慎而整齐美好。

命令将士出征歌:张华

虞舜帝道兴隆,戎狄蛮夷有的却不服从。

周朝有逮袁作乱,员适有皇方造反。

如今处在盛明的世道,寇贼暴虐的人在四方活动。

凶恶的豺狼染红了利牙尖爪,民众的哀号响彻苍穹。

元帅统领华夏,出兵平定凉州秦地。

众人的美好善良必定要出自法度,赞扬还是批评其实在于自己。

威严和诚信施加给异族,在荒远的地方想的是自己的亲人。

单是醪糟哪裹会有味,关心抚慰使人感受到真正的仁。

武力的功业崇尚的是制止干戈,武的七种德行裹最美的是使人民安宁。

远大的业绩从这裹开始,永远没有出征的风尘。

慰劳军队还师歌:张华

豭狁违背上天的德,制造动乱扰乱邦畿。

戎车威震朔方的原野,群帅盛赞皇帝的威严。

将军士兵齐心合力出征,感念恩义而忘了他们自己。

积蓄的攻势像张开的大弩,奔赴战场像击发了扳机。

呼喊的声音震动山谷,金甲的寒光辉耀月。

挥舞长戈冲向劲敌,跨着大步踏上横尸。

像鲸鲵那样的凶恶敌人全都投降或被杀,北方的领土永远清静太平。

当年出去的时候冒着酷暑,如今回来的时候白雪飘飘。

出征的汉子确实辛苦劳累,自古以来唱的都是《采薇》。

获得荣誉是在脱掉甲胄的时候,安乐欢喜就在凯旋的时候。

中宫所歌:张华

先王统领弘大的基业,美好的教化影响到八方。

风范使万邦信服,对内的训诫教育使宫阐敦厚。

娥皇、女英留下帝舜家的典范,《大雅》歌咏周文王家的三位女子。

保持德行宣扬敦厚的教化,摆正位置打理她的织机。

包含美质而体现出柔顺,作为礼的表率行为谦敬。

《螽斯》弘扬慈爱贤惠,《穋木》涉及幽微。

令闻美誉像温和的清风,高尚的道义远速不能赶上。

身后的荣誉和日月一样高,百代之后仍然仰望她们的余晖。

宗亲会歌:张华

家族聚会明确礼仪上的顺序,一起就餐论的是亲近自己的亲戚。

骨肉离散开也不会不同,兄弟之间难道是外人。

就像树根和树枝一样讲究在一起共同欢庆,正如《棠棣》所歌颂的先民那样搞好兄弟关系。

伟大圣明的君主啊,像天空覆盖大地一样庇护我们广大而又仁义。

放下君臣之礼来推崇亲戚关系,普遍施恩而使家族姻亲和谐。

宴会上全都酒酣欢娱,饮酒时备好了珍奇佳肴。

和睦快乐已经普遍开来,上上下下共同欢乐欣喜。

德教施加给四海,敦厚和睦影响无边。

九年,光禄大夫苞逖用丝塑所制定的律吕,校验太乐、总章、鼓吹乐队的各种乐器,和律吕不一致,于是研制古尺,制作出新的律吕,用来调声韵。

事情详见《律历志》。

律被确定以后,就颁布给太常,让太乐、总章、鼓吹、清商使用。

荀勖于是掌管音乐事宜,上奏请求让朝宫中懂得音律的人共同负责逭件事。

让郭夏、宋识等人创作《正德》、《大豫》两个舞蹈,遣两个舞蹈的歌词也是张华写的。《正德舞》歌:张华

伟大的上天,明察一切。

皇帝的神器轮流拥有。王朝的五德更替彰显。

上天赐福给晋,世代都有圣哲的帝王。

广为救助华夏,教化万方。

伟大的光辉普照下来,照亮了一切没有止境。

敦厚无知的万物万类,风范德行永远康宁。

治国的法则惟有清明,礼乐靠的是这样的推行。

金钟石磬等悬挂在架子上,万舞在庭中表演。

象征国家的面貌表现美好的征兆,符合音乐的律度体现在悦耳的声音上。

突破了周代的《武》超过了商汤的《濩》,从帝誉颛顼的《六英》中吸取节奏的精华。

共同前进后退礼让,在无形中整顿教化秩序。

普遍和睦处处融洽,一直通到幽僻荒远的地方。《大豫舞》歌:张华

上天赐命,大运有归宿。

伟大晋朝,三位先帝相互辉映。

继承圣明传续后代,广泛安抚九域之内的地方。

我们的皇帝继承大业,于是登上帝位。

民众听命,统领天下。

恭谨宣扬五典,教化遍及各方。

万方同一制度,到处全都和谐。

于是创制《大豫》,宣扬德政表现功业。

使得教化纯正,王道协调兴隆。

仁爱遍及草木,恩惠涉及昆虫。

亿万四夷的人民,喜悦地景仰皇风。

伟大光明的基业,一代代更加发达。

荀勖又创制十二支新律用的笛子,用来调试律吕,规范雅乐,在正式集会的殿上和庭院使用,自称能够使宫商谐调,但是议论的人还是称荀勖为 暗解 。

当时阮咸精通八音,议论的人称他为 神解 。

阮咸常常在心裹批评荀勖的新律调子高,认为调子高接近悲哀愁思,不符合中正和睦的精神。

每次公会奏乐,荀勖感到阮咸认为他不合调,视之为异己,就把阮咸调出京城去担任始平相。

后来有农夫在野地裹耕作,发现周代的玉尺,荀勖用来核对自己所制作的钟鼓金石丝竹等乐器,都短了一点点,由此服了阮咸的精妙,重新征召阮咸回来。

荀勖根据新律创作了两个舞蹈,后来又修正乐器。

赶上荀勖去世,没有完成他的事业。

元康三年,下韶让他的儿子苟藩修定乐器,用到郊祭和宗庙祭祀中。

不久遭逢丧乱,没有记录下来。

漠高祖从蜀漠出兵将要平定三秦,板中人范因率领宾地的人来跟从他,担任前锋。

到平定秦地一带,封范因为阎中侯,恢复宾人的七个姓。

他们的习俗是爱跳舞,高祖喜欢他们的勇猛精锐,多次观看他们的舞蹈,后来派乐入学习他们。

阗中有条渝水河,根据他们所居住的地方,所以叫做《巴渝舞》。

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辞本歌曲》,共四篇。

歌辞很古奥,没有人能通晓它的句读。

魏朝初年,就让担任军谋祭酒的王粲改编它的歌词。

王粲向巴渝的将领李管、种玉询问歌曲的意思,尝试让他们唱,自己听,根据这个考证研究歌曲,从而改编为《矛渝新福歌典》、咱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辞新福歌曲》,《行辞》用来叙述魏朝的德行。

魏黄初三年,又把《巴渝舞》改称为《昭武舞》。

到魏量翅元年,尚书上奏,考察研究了三代在礼乐方面遗留下来的乐曲,根据功业象征德行,建议创作《武始》、《咸熙》、《章斌》三个舞蹈,都要拿着羽毛和籥。

到晋朝又把《昭武舞》改作《宣武舞》,《羽籥舞》改作《宣文舞》。

晋咸宁元年,下韶确定祖宗的庙号,于是宗庙音乐中就停掉了《宣武》、《宣文》两个舞蹈,而在同等情况时就使用苞劻让郭夏、宋识等人所创作的《正德》、《大豫》两个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