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第三卷 势战

凡是作战中所说的 势 ,就是善于利用形势。

趁敌人出现的败灭趋势,我军不失时机地发动攻击,那么,敌人一定会溃败。

诚如兵法所说: 要利用有利态势去击破敌人。

晋武帝司马炎暗中策划了一个灭亡吴国的计划,但交给朝臣讨论时,多数人的主张与帝意相违。唯有羊祜、杜预和张华的看法与武帝意图相合。

征南大将军羊祜病重时,曾向武帝举荐杜预代替自己职务;等到羊祜一死,晋武帝便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督统荆州一切军务。

杜预奉命到镇后,修缮兵器铠甲以搞好战备,加强部队训练以显扬武威。他在选拔精锐部队大败吴国西陵都督张政之后,就向晋武帝请示大举伐吴的日期,武帝回复说等到明年再考虑大举攻吴之事。

为此,杜预再次上表申述己见说: 凡事国家大事应当从利害关系出发,进行相互比较。现在攻吴之举,其有利方面占到十分之八、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二,要是停止不行动,那就毫无胜利可言了。

至于朝中大臣有的认为我军可能被打败,则这种估计是毫无根据的,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因为灭吴的决策不是他们谋划的,胜利后的功绩也无法归于他们,且又都羞于承认自己原来意见的错误,所以至今仍然固执己见而反对伐吴。

往昔汉宣帝在朝臣讨论赵充国关于在羌族地区实行屯田戍边的奏章时,经过反复比较而采纳了充国的建议后,严厉批评了那些参与讨论而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迫使他们各个都叩头请罪。

宣帝这样做为的是杜绝那些固执异说的反对者。

从入秋以来,伐吴之事已经逐渐外露,倘若现在停下来,那么,吴国皇帝孙皓因担心被伐而想出对策来,或如迁都武昌,增修江南城防设施,疏散城镇居民,将会给我们造成城镇不可攻拔,野外无所掠获的被动局面,一旦吴国把大批舰船集中到夏口对我进行防御,那么,明年的伐吴计划便要化为泡影。

就在晋武帝与中书令张华下围棋兴致正浓之时,恰逢杜预的奏表送到。

张华立即推开棋盘拱手向武帝说: 陛下英明伟大,战无不胜,国家富饶,兵力强大;吴王孙皓荒淫暴虐,滥杀贤能之人,现在立即出兵进攻他,将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平定吴国。

晋武帝听后,就批准了杜预的建议。

杜预于是把部队集中到江陵,并派周旨、伍巢等将率军乘船夜渡长江以袭击乐乡;晋军沿途多插旗帜,点火于巴山之上,出击其要害之地,从心理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俘虏了吴军都督孙歆。

晋军在平定了长江上游地区后,从湘江以南至交州、广州的广大地区的吴国州郡,都望风不战而降,杜预则亲执符节宣读皇帝诏书,一一加以安抚。

在晋军众将举行会议时,有人提出说: 已据江南百年的吴国敌寇,是很难一下子把它完全战胜的。

如今正值酷暑,雨季已经开始,疫病将要流行。因此,我们应当等到冬季到来之时,再大举进攻吧。

杜预则坚定地回答说: 从前燕国大将乐毅凭借济西一战,而一鼓作气地吞并了齐国。

现在,我军已经声威大振,对敌进攻如同刀劈长竹一样,数节劈开之后,其余的就会迎刃而解,不用再费什么劲了。

于是,杜预指挥众将率军直趋吴国京都建业,沿途所过城镇的吴军,没有遇上任何抵抗,结果活捉了孙皓,平定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