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
哀公问于孔子说: 大礼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君子在谈到礼的时候,为什么态度是那样地恭敬呢?
孔子回答说: 我孔丘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没有资格来谈论礼。
哀公说: 不必谦虚。
请您一定讲一讲。
孔子说: 本人听说:人活这一辈子,最要紧的就是礼。
没有礼,就无法按照一定的规矩敬奉天地之间的鬼神;没有礼,就无法辨明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没有礼,就无法区别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亲属关系,以及姻亲、朋友之间交情的厚薄;因此之故,君子在谈到礼的时候,就态度十分恭敬。
然后才尽其所能来教导百姓,使他们不失时节地按礼行事。
有了成效,然后再讲究什么样的人使用什么样的宫室雕刻、用什么样的族旗、穿什么样的礼服,以区别尊卑上下等级的不同。
百姓既都顺从君子的领导,然后给他们讲解丧葬之礼,使他们准备好鼎姐之类的祭器,准备好猪肉干肉之类的祭品,修建宗庙,逢年过节,虔敬地按时祭祀,并借以排好族人的辈分。
此后,就教导他们在合适的地方安居,穿适合自己身份的衣服,住的房子不要太高大,乘的车子不要雕饰什么图案,用的器物不要雕饰什么花纹,吃饭也不要太讲究,不但教导百姓如此,君子自己也不能奢侈,以与民同利。
从前的君子就是这样行礼的。
哀公听了这话就问道: 现在的君子为什么不这样作呢?
孔子说: 今天的君主喜好财富,贪得无厌,淫乐无度,懒惰傲慢,非把民众的财力耗尽不可。违背众人的心愿,侵害有道的人,只求满足自己的欲望而不择手段。
从前君主是照我前面所说的那一套做的。
而现在君主却是照刚才所说的这一套做的。如今的君主,没有肯实行礼教的了。
孔子陪坐在哀公身边。哀公问道: 请问人伦之道,哪一条最重要?
孔子听了以后肃然动容地回答道: 您问到这句话,那便是百姓有福了。
臣岂敢不认真回答呢?
人伦之道,最重要的便是 政 这一条最重要。
哀公问道: 请问什么叫做 为政 ?
孔子回答说: 所谓政,就是 正 的意思。
国君自身正,那么老百姓也就跟着正了。
国君的所作所为,就是老百姓的榜样。
国君所不做的事,老百姓自然也不会去做。
哀公又问: 请问应该怎样去为政呢?
孔子回答道: 夫妇有别,父子相亲,君臣相敬,这三件事做好了,所有的其他事情也就跟着做好了。
哀公说: 寡人虽然不肖,却很愿意听一听做好这三件事的办法。可以讲一讲吗?
孔子回答说: 古人的为政,把爱护他人看得最重要。
要做到爱护他人,礼最重要。
一要做到礼,敬最重要。要做到不折不扣的敬,大昏最重要。大昏是最最重要的了!
大昏的曰子来到, 要戴着礼帽穿着礼服亲自去迎娶,这是表示亲她的意思。
没有爱,关系就不亲密;不恭敬,行为就不端正。
所以仁爱和恭敬,大概就是政治的根本吧!
哀公说: 我想问一句,像您说的这样,君主要穿了礼服亲自去迎亲,是否太隆重了?
孔子严肃地回答: 两姓结为婚姻,为前代圣主传宗接代,成为天地宗庙社稷的主人,这么大的事,您怎么能说太隆重了呢?
哀公说: 我太愚钝了,不愚钝,也不会来向您请教。
我想提问,又找不到适当的辞语,请您还是接着说吧!
孔子说: 天地不配合,万物就不能生育。
大婚,就是为千秋万世生育后代呀,您怎么能说太隆重了呢?
孔子进一步说道: 君主和夫人,在内,治理宗庙祭祀,功德足以和天地神明相配;出外,发布朝政命令,足以使上上下下都能恭敬听命。
这样内外都有了礼,臣子有失职之事,可以纠正;国君有错误,可以复兴。
所以说施行政治要以礼为先,礼是政治的根本。
孔子又说道: 从前夏商周三代圣明天子执政的时候,都很尊重他们的妻和子,这是有道理的。
所谓 妻 ,是祭祀父母时的主妇,敢不尊敬吗?
所谓 子 ,是父母的后代,敢不尊敬吗?
君子对一切都应该尊敬,而尤其以尊敬自己为重要。
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直接从父母这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干,敢不尊敬吗?
不能尊敬自己,也就是伤害了父母。伤害父母,就是伤害了根本。伤害了根本,枝干也就要跟着灭亡。
自身和妻、子三者,也是百姓的象征。
由自身要推想到百姓,由自己的儿子要推想到百姓的儿子,由自己的妻子要推想到百姓的妻子。君子如能实行这三点,礼就会遍行于天下,过去周太王就是这样做的。能这样做,国家就安定了。
哀公问道: 请问什么叫做尊敬自身呢?
孔子回答说: 君子说错的话,老百姓就会当作圣旨;君子做错的事, 老百姓也会当作榜样。
君子如果能够不说错话,不作错事,老百姓就会不待命令而做到恭敬。如此这般地做了,就是能够尊敬自身了。能够尊敬自身,也就是给父母脸上争光了。
哀公问道: 什么叫做给父母脸上争光? 孔子回答说: 所谓 君子 ,是人的一种美名。
百姓送他这样一个称呼,说他是、 君子之子 ,这也就是使其父母成为君子了,这就是给他的父母争得美名了。
孔子又接着说道: 古人的为政,把爱人看得最重要。
不能爱人,人将害己,这样就不能保护自身。不能保护自身,就不能安居乐业。不能安居乐业,就难免不怨天尤人。怨天尤人,就不能成就自身。
哀公问道: 请问什么叫做成就自身?
孔子回答说: 凡事都不做错,就叫成就自身。
哀公又问道: 请问君子为什么那祥地看重天道呢?
孔子回答说: 看重它的永不止息,就好像曰月的东升西落永不止息,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开通无阻,保持永久,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无所作为而万物皆成,这就是天道。看重它的万物皆成而又明明白白,这就是天道。
哀公说: 寡人愚蠢不开窍,这是您心里有数的,所以请您多加指教。
孔子闻听此言就连忙离开座位惭愧不安地说: 仁人凡事不犯错误,孝子凡事不犯错误。
所以仁人的孝敬父母如同孝敬上天。敬爱上天如同敬爱父母,所以孝子能够成就自身。
哀公说: 寡人很高兴听到您这一番高论,以后不犯类似的错误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 您能讲出这样的话,真是作臣子的福气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