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
管仲说:发布政令要有四时特点。
没有四时特点,人们就必然消极地观望、顺从天时的到来,处在混乱昏蒙的状态。谁能够有所了解呢?
只有圣人才了解四时。
不了解四时,就将失掉立国的根本。
因为不了解五谷生长的规律,国家就是要败亡的。
所以圣人对于天道是真正聪明的,对于地道是真正圣智的,因而他所认识的四时也是正确的。
只要君主是真正聪明和圣智的,他的臣下也就行事正确了。
如何了解其君主的真正聪明和圣智呢?
回答说:就在于慎重使用能臣和善于听取真实情况。
使用能臣叫作聪明,听取实情叫作圣智,真正是聪明圣智的人君皆受天赏。
使用无能之臣就是昏庸,昏庸而虚妄的人君皆受天祸。
因此,人君看到成就即想起尊重臣民的功绩,臣民就承担其烦劳事务,勤而无悔。
人君对待臣民的功绩抱着轻视态度,臣民就将懒惰,人君也将进一步骄傲起来。
因此,阴阳变化是天地的根本道理,四时运行是阴阳的根本规则,刑政和德政适应四时的措施。
刑德适合四时则生福,违背四时则生祸。
那么,春夏秋冬四时都应做些什么呢?
东方是星,它的时节称为春,它的气是风,风产生木和骨。
它的德性是喜欢生长而万物按时节出生。
这个时节要办的事情是:命令修理和清洁神位,祈祷免除破败与不顺,以正阳作宗主。修治堤坊,耕芸树艺,修整桥梁,修通沟渠,用砖瓦修治屋顶以便行水,解仇怨,赦罪人,通好于四方。
这样,和风甘雨便会到来,人民长寿,动物繁殖,这就叫作星德。
星掌管发生,发生属于风。所以,春天若实行冬天的政令,则将草木凋落;若实行秋天的政令,则将出现霜杀;若实行夏天的政令,则人们疲倦困乏,因此,春季三个月,用甲,乙的日子来发布五项政令。第一项政令是:照顾幼弧,赦免罪人。第二项政令是:赋予官爵,授予禄位。第三项政令是:解冻时修治沟渠,添修坟墓。第四项政令是:修平险阻难行的道路,修整田地的边界,清理田间的界限。第五项政令是:不准捕杀幼鹿,不准折花断尊。
五项政令若是都按时节颁行,春雨就会到来。
南方是日,它的时令称夏,它的气是阳,阳产生火和气。
它的德性是施惠与修乐。
这个时节要办的事情是:命令进行赏赐、授爵、授禄,巡视各乡劝农,做好祭神之事,量功赏贤,以帮助阳气发展。
于是大暑就将到来,时雨就将下降,五谷百果也将丰收,这就叫作日德。
第三项政令是:禁止敞门不关,不准举衽免冠,清除地沟与田舍。
第四项政令是:访求曾经布德施惠于民者,对他们进行奖赏。
第五项政令是:下令禁止设网捕捉禽兽,不准杀害飞鸟。
这五项政令如果按时节颁行,夏雨就会到来。
中央是土,土的德性是辅佐四时运行,以使风雨适时,地力增长。
土生长皮肤肌肉。
它的德性表现为和平而均匀,中正而无私,实实在在辅助着四时:春天生育,夏天长养,秋天聚集收成,冬天积储闭藏。
最后大寒来到,国家昌盛,四方顺从。这叫作 岁德 。
岁掌管阴阳调和,阴阳调和就是雨。
西方是辰,它的时节称为秋,它的气是阴,阻产生金和甲。
它的德性是忧虑哀伤平静公正而严肃谨慎一,居处不许做淫佚之事。
这个时节要办的事情是:命令人民不准有淫暴行为,勤慎督促旅居田野的农民进行秋收,计量民财以进行征集,砍伐树木,收聚木材,百物皆收,使人民不敢怠惰。
所厌恶之事应当考察,所要求之事必须做到,保持义信则诸事可成。
这叫作辰德。
辰主管收敛,收敛就是阴。
第一项政令是;禁赌博,防止小事之争,排解私恨和私斗。
第二项政令是:不得功用兵器。第三项政令:重视安排旅居在野的农民,督促秋收。第四项政令是:修补仓房的缺漏。第五项政令是:修理墙垣,还要使门户周严。
五项政令若能按时进行,五谷就会丰收。
北方是月,它的时令称冬,它的气是寒,寒产生水和血。
它的德性是淳厚清扬。宽恕和周密。
这个时节要办的事情是:命令禁止迁居,尽量让人们安静稳定,地气才不会流泄。判刑定罚,不要宽赦罪人,以适应阴气要求。
于是大寒来到,甲兵强劲,五谷成熟,国家昌盛,四方臣服。这叫作月德。
月掌管刑罚,刑罚就是寒。
冬天如实行春天政令,则地气流泄;如实行夏天政令,则天空有雷;如实行秋天政令,则发生干旱。
所以,冬季三个月用壬、癸的日子来发布五项政令。
第一项政令是:评定孤寡,抚恤老人。第二项政令是:小心适应阴气,做好祭神之事,颁赐爵禄,授予并配备官位。第三项政令是:考核会计收支,不要开发山川的宝藏。第四项政令是:拘捕逃犯,得盗贼者有赏。第五项政令是:禁止迁移,防止流民,限制分居。
五项政令若能按时而行,冬天应做的事情就没有失误,那么,所要求的一定可以得到,所厌恶的一定可以制伏。
所以,春日草木凋零,秋日草木发荣,冬日有雷,夏日有霜有雪,这都是天气的贼害。
刑罚和德政变易了常规,失去了次序, 贼气 就迅速来到; 贼气 速来,国家就多灾多祸。
所以,圣王总是按照时节来推行政令,制作教令来推行武事,设置祭记来显示德行。
这三项都是圣王为着配合天地的运行而采取的。
日主阳,月主阴,岁主和调。
阳是德惠,阴是刑罚,和调是政事。
所以,遇到日食,德惠失修的国家就厌恶它;遇到月食,刑罚失当的国家就厌恶它;遇到彗星出现,失和的国家就厌恶它;风与日争明,失政的国家就厌恶它。
所以,圣明君主遇到日食,就注意施德;遇到月食,就改进刑罚;彗星出现,就注重和调;遇到风与日争明的现象,就整顿政事。
这四者,都是圣明君主为着避免天地的诛罚而采取的。
真正能够实行这些,五谷就将繁茂,六畜就将繁殖,而军备也能增强。
治绩积累多了,国家就能昌盛;正如暴虐积累多了,国家就会灭亡一样。
道 产生大地, 德 生出贤人。
道产生德,德产生政令,政令产生事功。
所以,圣明君主治天下,凡事走到极端就反过头来,走到终了就重新开始。
施德开始在春天,增长在夏天;刑罚开始在秋天,发展在冬天。
只要刑罚没有失误,四时就始终如一地正常运行。
若是刑与德偏离正确的方向,四时便要逆行,行事不成,并且必遭大祸。
国家每月都有三种政事,按时节推行政令,制教令推行武事,设祭祀显示德行,国家必须遵照它来治理,这才可以久长。
不适应就会死灭,不治理就会败亡。
国家既然有四时的不同政令,坚决执行着圣王的政事,那么,春夏秋冬四时应做的事情就要安排得各得其所,还要同时以上述 三政 作为必要的辅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