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准
桓公问管仲说: 国家的平准措施可以讲给我听听么?
管仲回答说: 国家的平准措施是按照不同时代而制定不同政策的。
桓公说; 何谓按不同时代而制定不同政策?
管仲回答说: 黄帝当政的时代,努力除掉各地的武装。
虞舜当政的时代,断竭水泽,伐尽山林。
夏后氏当政的时代,焚毁草薮和大泽,不准民间增加财利。
殷人当政的时代,不许诸侯经营牛马畜牧事业,还限制他们制造武器和工具。
周人当政的时代,统一管理有技能的人材,集中贮备各种物资。
五家的办法虽有不同,而集中统一的作用是一样的。
桓公说: 那么,对此五家的政策,借用哪家为好呢?
管仲回答说: 烧山林、毁草菇、火焚大泽等措施,是因为禽兽过多。
伐尽山林,断竭水泽,是因为君智不足。
焚烧草薮大泽,不使民间增加财利,既取消工具武器的发展,又闭塞人们的生产能力,都是为了加强自己。
不许诸侯经营牛马畜牧事业,还限制他们制造武器工具,是为了不过分生产武器和工具而统一民心。
派官吏管理人才,禁止私造刀枪,提倡仁义道德,是在稳固基础上安定自己地位。
五家的政策虽有不同,而作用是一样的。
桓公说: 现时当政的王者,采用哪家的政策为好?
管仲回答说: 可以兼用五家之法而不可全盘照搬。
桓公说: 此话涵义如何?
管仲回答说: 设立祭神的坛场来封禁山泽,统一制造武器工具来运用物资,使天下同来经营但却严格着物价政策。
实行伐尽山林与断竭水泽的办法,控制财利并掌握流通。
开发矿山以铸造钱币,保存草地以建立牧场,使人民富饶起来。
因为杂草丛生的洼地,不适合粮食生长,应作为饲养糜鹿牛马的牧场。
春秋两季,把幼畜供应百姓,把老畜杀掉卖出,发行货币来掌握粮食。这就利用了无用的土地吸收百姓余粮。
五家的政策都采用了而没有全盘照搬。
桓公说: 上述五个朝代,已经概括了人们所知的各种办法了。以后成王业的君主如何,可以再谈一谈么?
管仲回答说: 重视调查而做到有条不紊,积极改革而不留恋过去,条件成熟就应当实行,条件已变就应放弃。
成王业的具体政策是不能事前安排好的。
这里所说,只能是五家的平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