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巨乘马

桓公问管仲说: 请问,经济的筹算计划。

管仲回答说: 国家没有财物积蓄,原因出在政令上。

桓公说: 为什么说国无积蓄的原因在于政令呢?

管仲回答说: 一个农民只能种百亩土地,而春耕春种只能在二十五天内完成。

桓公说: 为什么说春耕春种只能在二十五天以内呢?

管仲回答说: 冬至后六十天地面解冻,到七十五天地下解冻。

地下解冻才可以种谷,过冬至一百天就不能再种,所以春耕春种必须在二十五天内完成。

现在君上修建扶台,国内五方的民众都来服役。

一直过了春天您还不下令停止,百姓就失去了春耕二十五天的时机,全国五方之地就成为废弃之地了。

征发一人的谣役,百亩地不得耕种;征发十人,千亩不得耕种;征发百人,万亩不得耕种;征发干人,十万亩不得耕种。

春季已失去了那个 二十五天 ,夏天又再来征发徭役,这就是春天误了种地,夏天误了耘苗,秋天再无休止地征发,这就叫做粮食、土地不断地丧失。

种谷既已延误了农时,君上的官吏又在不停地征税,农民吃用粮食通常只是收成的一半,现今则被君主拿去了九成。此外,官吏收税还要求交纳现钱。这些便是暴乱之所由起和刑罪增加的原因。如随之以暴力镇压,就要发生所谓 内战 了。 桓公说: 讲得好啊!

管仲接着说: 这就是因为没有充分利用计算筹划的理财方法。那些成王业的君主,从不侵夺百姓的农时,所以能五谷丰收。

但是五谷丰收后,战士就往往轻视爵禄,百姓也难免轻视国家奖赏。

那种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就能使农民努力耕作而成果归于君上,妇女勤于纺织而成果归于官府。这并不是想要伤害民心民意,而是实行了利用物价高低的理财政策,就不能不是这样的结果。

桓公说: 具体做法如何?

管仲说: 古代虞国是真正懂得运用计算筹划的理财方法的。

桓公说: 到底什么是运用计算筹划的理财方法?

管仲说: 对于种百亩田的农民们,下达一个通令说: 这个大约二十五天的时间,归你们自己进行春耕,国家并发给你们贷款。

到了大秋,五谷大熟,国内粮价下降了一半。

这时又通告农民们说: 你们的贷款,都要折成粮食偿还,而且要送交州、里的官府收藏。

等到国内市场的粮食有一半控制在国家手里时,就可使粮价提高二十倍。

于是又通告远近各县、各里、各邑的官吏们,要求他们都必须交纳兵器和各种用具备用。同时通告说: 国家没有现钱,用粮食折成现钱购买。

这便在国内粮食价格上,一律取得十分之九的大利。

经过偿还粮食来支付器械的贷款,国家的器物都得到供应,而用不着向百姓直接征收。

这就是虞国运用计算筹划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