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卷二十五 祀义篇

一般人迷信祭祀,认为祭祀的人一定有福,不祭祀的人一定有祸。

因此生了病就占卜是什么鬼神在作怪,知道了是哪种鬼神在作怪就举行祭祀,祭祀结束心中疑虑就消除,疑虑消除病也好了,却固执地认为这是祭祀的作用,而不断地尽力去祭祀。

认为死人有知觉,鬼神能饮食,好像招待宾客一样,宾客高兴,就报答主人的恩情了。

他们举行祭祀,这是对的;相信鬼神能享受供物,那就错了。

实际上,祭祀的意义,只是主人自己尽到对鬼神报恩和表示殷勤的心意罢了,鬼神未必会享受供物。

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

如今祭祀的目的是为了报答被祭者的功德,乃是遵循活人报答恩义的办法而已,其实鬼神哪里会享受供物呢?

现在所祭祀的是死人,死人没有知觉,是不能吃东西的。

根据什么确知受祭祀者不能享用供物呢?

天是实体,与地相同。

天上有各种星宿,地上有住宅房舍。

住宅房舍依附在大地的形体上,各种星宿依附在天的形体上。

形体具备,就有口,才能吃东西。

假使天地有口能吃东西,应该把上供的食物都吃光。如果没有口的话,那也就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是气了,如同云雾一样罢了,也就不能吃东西。

如果天地的精神,就像人具有的精神一样,就人的精神来说,怎么能吃喝东西呢?

中等人的身体高七八尺,身大有四五围,要吃一斗食物,喝一斗汤,才能饱足,吃得多的要三四斗才够。

天地的广大,要以万里来计算。圜丘上面,一头小牛犊,加上谷物、麦芽糖和肉汤,不过几斛而已,用这点东西给天地吃,天地怎么能吃得饱呢?

天地的想法就同人的想法一样,人吃东西不饱足,就会埋怨主人,不会用恩德来回报他。

一定要说天地确实能吃得饱,那么古代郊祀的人就对不起天地了。

大地上的山,好比人身上有骨骼;大地上的水,好比人身上有血脉。

所以人吃喝得肠胃饱满了,那么骨骼和血脉因此也就强健旺盛了。

现在祭祀天地,那么山川也随天地而吃饱了。

如今又另外祭祀山川,认为是不同的神,这样就等于说人吃完了,还要让骨骼和血脉再吃。

祭祀社稷,是为了报答它们生育谷物的功劳。

万民生长在天地之间,好比毫毛生长在人体上一样。

祭祀天地,那么社稷也包括在其中了,君王尊重社稷,所以又另外祭祀。

一定要认为社稷神灵,这等于说人吃饱后皮肤和肌肉还要再吃东西。

五种祭祀的对象起初都来源于土地,门、户是用土和木造成的,土和木生于地上,井神、灶神、室中霤都属于地,祭祀土地,五祀都包括在其中了,君王尊重五祀,所以又另外祭祀。

一定认为五祀的对象有神灵,这等于说人吃完了,还要再给身体的其他部分吃。

风师、雨伯、雷公,是一般的神。

风,好比人有呼吸;雨,好比人有精液;雷,好比人有腹鸣。风、雨、雷都附于天地,祭祀天地,三者都包括在其中了,君王尊重这三者,所以又另外祭祀。

一定认为风、雨、雷有神灵,那么人的呼吸、精液、腹鸣都应当再吃东西了。

日月,好比人有眼睛;星,好比人有毛发。

日月星依附于天,祭祀天,日月星辰都包括在其中了,君王尊重日月星,所以又另外祭祀。

一定认为日月星有神灵,那就是说人吃完了,又让眼睛和毛发再吃东西。

宗庙,是祭祀自己祖先的地方。

祖先活着的时候,谨慎恭敬地供养他们,祖先死了以后对他们也不敢不虔诚,所以举行祭祀,遵循侍奉活人的道理去侍奉死去的祖先,表示不忘记祖先。

五帝三王郊祭黄帝、帝喾之类,是为了报答他们的功德,尊重他们的辛劳,不敢忘记祖先的功德,未必有鬼神真能享用供物。

不能享用供物,就不能成为神;不能成为神,就不能赐福,也不能为祸。

祸福的产生,由于鬼神的喜怒;喜怒的发生,由于鬼神的腹肠。

有腹肠的就能吃喝,不能吃喝就没有腹肠,没有腹肠就不能产生喜怒之情,不能产生喜怒之情就无从造成祸福了。

有人说: 鬼神只是吸取供品的香气,不能吃供品。

吸取香气与吃喝,是同一回事。

用口吃供品,也用口吸供品的香气。

没有腹肠就没有口,没有口,就无法吃东西,也就无从吸取香气了。

根据什么证明它们不能吸取香气呢?

根据人们祭祀时出现了差错,而鬼神却不能立即惩罚他们就可以作为证明。

吸取香气不用口就用鼻,口鼻能吸取香气眼睛就能看见供品,眼睛能看到供品手就能接触供品。

现在手不能接触供品,就知道口鼻不能吸取供品的香气了。

有人反驳说: 宋公鲍的身体有疾病。

主祭官名叫夜姑,曾奉命从事祭祀厉鬼的事。

厉鬼拄着船桨对夜姑说: 为什么你上供的谷物不丰厚?

为什么你上供的蒭牲不肥大?

为什么你用的圭、璧不符合标准尺寸?

是你的罪呢?

还是宋公鲍的罪呢?

夜姑和颜悦色地回答说: 宋公鲍本人还年幼,在襁褓之中,没有参与过问这件事。

确实是我在主管此事。

厉鬼举起船浆打夜姑,夜姑死于祭坛下。

难道这不是鬼能说话能用手打人的证明吗?

我以为:夜姑的死,未必是厉鬼打他造成的,而是当时命里注定他该死。

妖象以厉鬼的形象出现,像鬼的形体就像鬼的说话,像鬼的说话就像鬼而打人。

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

鬼,很神灵,很神灵就能预先知道。

预先知道就应当亲自看到谷物不丰厚,圭璧不合尺寸,牺牲的瘦小,就可用以这些理由去责备夜姑,用船浆打他就行了,用不着要事先提问。

事先提问,是不能预知的证明;不能预知,是不神灵的证明。

不能预知不神灵,就不能现形说话,用船浆去打人。

夜姑是正直的臣子,把罪过归到自己头上了,所以鬼打了他。

如果他不正直而把罪过推到宋公鲍身上,那么厉鬼又会用船浆去打宋公鲍了。

况且祭祀不周全,鬼神发怒就会现出形体,因此而杀死掌管祭祀的人。

如果祭祀的礼节周到鬼神高兴了,肯显现形体而把食品赐给主祭的人吗?

人有喜怒,鬼神也有喜怒。

人不会为有发怒的事而使自身存在,也不会为有高兴的事而使自身消失,厉鬼的怒,表现为显露形体而进行惩罚。

宋国的祭祀,必定有符合礼节的时候,为什么鬼神不显现形体而赏赐他们呢?

鬼神的喜怒与人不同,那么鬼神的赏罚也与人不相同;赏罚与人不一样,那么关于厉鬼怒击夜姑的说法,就不可信了。

况且所谓 歆 ,是吸入供品的香气;说话,是呼出气息。

能吸入香气就能说话,好比能吸就能呼一样。

如果鬼神能吸入香气,就应当在祭祀坛上说话。

现在不能说话,可知鬼神不能吸入香气,这是第一点。

凡能吸入香气的,口鼻是通畅的。

假使鼻子堵塞不通,口紧闭不张开,就不能吸入供品的香气了。

人死了,口鼻都腐朽了,怎么能又会吸入香气了呢?

这是第二点。

《礼记》上说: 人死了,就会被人厌恶。

死人与活人属于不同类,所以人们厌恶死人。

死人变成尸体不会动,很快朽败灭亡,他的身体与活人的不相同,那么知觉也就不能和活人相通了。

身体不同,知觉不通,他们的饮食就与活人不一样了。

胡、越是不同的族类,口味大不相同。

死人与活人的差别,不仅仅是胡人和越人的区别了。

由此说来,死人不会吸取供品的香气,这是第三点。

当人睡觉的时候,放置食物在他的旁边,他是不能知道的。

睡醒了才知道食物在旁边,知道了才能去吃食物。

死人,是长卧不醒的人,怎么会知道吃东西呢?

死人不能享用供物的香气,这是第四点。

有人反驳说: 祭祀时鬼就来享用祭品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以为:这是说他准备祭品又认真又整洁,谷米清香牺牲肥大,人面对着见到这些东西,就想吃这些东西。

拿自己的想法去推知鬼神的想法,认为鬼神如果有知觉,必定会享用这些祭品,所以说 鬼来享用祭品 。

反驳说: 《周易》上说: 纣王杀牛上供,不如周文王用素菜祭祀。

说纣王不如周文王,是说纣王上供的牲畜大却福少,而周文王的祭品少却福多。

现在讲鬼不吃供物,那么又依据什么来知道它所赐的福有多少呢?

我以为:这也是讲准备供品认真不认真,整洁不整洁的问题。

纣王杀牛祭祀,却没有尽到礼节;文王用素菜祭祀,却竭尽了他的诚敬。

礼节没尽到,人们就要非议他;礼节虔诚地尽到了,人们就会赞扬他。

受人赞扬,那么他兴办事情赞助的人就多;遭人非议,那么他的言行就会遭到反对。

遭到反对,好像是祭祀不被鬼神享用而带来的灾祸;赞助的人多,好像是祭祀被鬼神享用而带来的福祐。其实并非鬼神由于祭祀好坏的缘故而有喜有怒。

用什么来证明这一点呢?

假如鬼是神灵的,不应当等人们上供才吃,等人们上供才吃,这是不神灵的表现。

如果鬼神真的享受祭祀,因为祭祀而带来祸福,那么你说鬼神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是鬼神自有储备呢?还是以人们上供与否作为饥饱的条件呢?

如果自有储备,储备必然和人的不同,就不该吃人的食物。

如果没有储备,那么就要人们每天早晚都祭祀才行。

有时祭祀有时不祭祀,那么鬼神就会有时饥饿有时饱足,时而饥饿时而饱足,那么鬼神就会时而愤怒时而欢喜了。

况且病人看见鬼,以及睡梦中与死人相见,鬼都像人的形状,所以祭祀时摆的祭品和人吃的东西一个样。

根据鬼要吃饭的道理来推论,那么鬼也该有衣服,所以又用丝绸给鬼做衣服,以仿效鬼活着时的仪表。

用如同活人吃的食物来祭祀,活人想吃这些东西,也希望鬼能享用这些祭品。

给鬼做衣服长短不过一尺或五六寸。

让所见到的又高又大的鬼神来穿一尺长短的衣服,难道鬼会高兴而给人们带来福祐吗?

认为所见到的鬼果真是死去的人吗?

那么给它做衣服就应该像活人的衣服一样。

如果所做的小衣服鬼真的穿上它吗?

那么所见到的鬼就该像偶人的样子。

这样说来,世人所见到的鬼并不是死人的神变的,或许穿这种衣服的神并不是所见到的鬼。

鬼神是什么还不能肯定,就用丰厚的礼节去侍奉它,怎么会得到鬼神的福祐而对它坚信不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