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十九

耶律庶成,字喜隐,乳名陈六,季父房之后。

父吴九,检校太师。

庶成幼时好学,读书过目不忘。

善用辽、汉两种文字,诗尤其做得精妙。

重熙初,补为牌印郎君,累迁枢密直学士。

与萧韩家奴各自呈进《四时逸乐赋》,兴宗皇上叹赏。

起初,契丹医人很少知道如何切脉辨药,皇上命庶成译出方脉书籍传布之,此后人人都普遍地研习,即使是各部族也知道医疗之事。

庶成时常进入禁宫中,参与决断疑难议案。

偕同林牙萧韩家奴等人撰写实录及《礼书》。

与枢密副使萧德修定法令,皇上下诏给庶成说 :现在法令之轻与重不相当。

法令乃是理政之先,与人性命攸关,不可不慎。

你要估量好轻重,觉得怎么合宜就怎么加以修定。

庶成参照古今成法,订正删除错误的部分,写成文本呈进。

皇上看了之后称善。

庶成正要被选拔任用之时,被妻子胡笃所诬陷,因为有罪褫夺了官职,贬退为 庶耶律 。

出使吐蕃计十二年,清宁年间才得以回国。

皇上得知前事乃是诬陷,诏令回归本族,又迁任原来所夺之官,不久去世。

庶成曾任林牙,梦见善于卜卦者胡吕古占卜称: 为官止于林牙,因妻得罪。

等到被送到刑狱官处,依法应当离婚。

胡笃正好身怀有孕,到产期难产而死。

剖腹视之,孩子以手抱心,有见识者认为这乃是她诬陷丈夫之报应。

庶成有诗文流传于世。

弟庶箴。

耶律庶箴,字陈甫,擅长做文。

重熙年间,任本族将军。

咸雍元年,同知东京留守事,不久迁为乌衍突厥部节度使。

九年,知蓟州事。

次年,迁为都林牙。

上表请求扩充本国姓氏,说: 我朝自从创业以来,法制整饬昭明;只有姓氏只分为两种,耶律与萧而已。

起先太祖创制契丹大字,取用诸部乡里之名,续作一篇,放在卷末。

我请求能将这些名称推衍扩大,使得各部能够各立姓氏,使得男女婚配合乎礼法。

道宗皇上认为旧制不可于骤然之间就加以更改,未采纳他的建议。

大康二年,出贬耶律乙辛为中京留守,庶箴与耶律孟简上表庆贺。

不久,乙辛又担任枢密使,专擅政权,恣意横行。

庶箴私下见到乙辛哭着说 :前次上表,并非出自庶箴的本心。

乙辛相信了他的话,庶箴这才安心。

知道此事的人都很鄙视他。

八年,辞官,不久去世。

子蒲鲁。

耶律蒲鲁,字乃展。

幼时聪慧过人,好读书,年方七岁,便能记诵契丹大字。

学习汉文,不到十年,博通经书典籍。

重熙年间,举进士第。

主考官因为国制没有契丹人参加进士考试的条文,上奏于皇上,因为庶箴擅自让儿子参加科举考试,鞭打二百。

不久让蒲鲁担任牌印郎君。

应诏赋诗,当下写成呈进。

兴宗赞赏,回头对左右说: 文才如此优秀,必定不能习武事。 蒲鲁奏称: 臣自幼承蒙家教,同时也熟悉骑射,在同辈人中也可用来应酬应酬。 皇上不信。适逢随从田猎,三箭射中三只兔子,皇上惊奇,转任他为通进。

这时节,父亲庶箴曾寄给他《戒谕诗》,蒲鲁以赋酬答,众人称赞他写得高雅不俗。

宠爱恩遇日益隆盛。清宁初去世。耶律韩留,字速宁,仲父隋国王之后。

富于明睿的识见,坚持躬行仁义,行为举止严肃稳重,擅长做诗。

统和年间,被征召暂摄御院通进。

开泰三年,渐升为乌古敌烈部都监,不久知详稳事。

敌烈部反叛,韩留率宫分军,随从枢密使耶律世良讨伐平定之,升为千牛卫大将军。

重熙元年,累迁至同知上京留守,改任奚六部秃里太尉。

生性不好迎合人,为枢密使萧解里所妒忌。

兴宗皇上想征召任用韩留,解里说他生了眼病不能视物,议案便作罢。

四年,征召为北面林牙。

皇上说 :朕早就想起用你,听说你有病,所以一直等到今天。

韩留回答说: 我从前是有眼疾,不过几个月罢了;然而也不至于看不见。

只不过臣过于笨拙,不能够事奉权贵,所以没有能够早点与皇上见面。

若非皇上明察,那么臣又哪里会有今日呢?

诏令进呈《述怀诗》,皇上嘉许叹赏。

正想重用他,韩留却去世了。

杨佶,字正叔,南京人。

幼年时聪慧过人,读书能自己断句,有见识者认为他是个奇才。

成年之后,声名远扬。

统和二十四年,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

开泰六年,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

出为易州知州,治理政事崇尚清廉简约,对于征发的指定期限从来信守不误。

入京任为大理少卿。

累迁至翰林学士,文章号称无愧翰林身份。

八年,燕地闹饥荒和瘟疫,百姓中很多人沦为流亡他乡的饥民。以杨佶同知南京留守事,打开粮仓,赈济缺粮或断粮之人,贫民卖了子女的计算其受雇做工的报酬赎出之。

宋派遣梅询来贺千龄节,诏令杨佶迎送,多有唱和之作,每每受到梅询的赞赏。

又为翰林学士。

重熙元年,升为翰林学士承旨。

因遭逢母丧离职,又起复为工部尚书。

历任忠顺军节度使,朔、武等州观察、处置使,天德军节度使,加特进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拜为参知政事,兼掌南院枢密使。

十五年,出为武定军节度使。

境内大旱,庄稼都快要枯死了。

任职的当晚,天降霖雨,润泽万物。

百姓做歌说 :何以让我再生?

上天降下霖雨。

谁能够爱抚我们?

杨公做我们主人的时候。

礢阳河水改道,每年成为百姓的患害,便以自己的俸禄造起长桥,人们再也不以渡河为苦事了。

及至被召,郡中百姓手扶车辕哭着送行。

皇上亲临清凉殿设宴慰问他,当日除为吏部尚书,兼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上说: 卿今日比之吕望遇文王,有什么逊色的呢?

杨佶回答说 :吕望比臣之遭遇明主晚了十年。 皇上大喜。

当其居相位时,以进用贤能为己任,凡事由自己统管大纲,责成百司去做,人人乐于为之任用。

三次请求辞官回乡,许之,每月拨给钱粮、侍从奴仆,四季派使者问候。卒。

有《登瀛集》行于世。

耶律和尚,字特末,世系出于季父房。

生性滑稽。

重熙初,补为祗候郎君。

当时兴宗皇上正沉迷于笃爱亲属之中,凡是三父房之后,都列于父兄之列,对耶律和尚尤其宠爱。

然而每次侍奉皇上宴饮,尽管诙谐之语不断,不曾有一句话的过失,因此皇上更加看重他。

历任积庆、永兴宫使,累迁至同知南院宣徽使事、南面林牙。

十六年,出京任怀化军节度使,不久征召为御史大夫。

二十三年,因逢大册礼,升为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改任中京路按问使,不久去世。

和尚又颇有高尚之德行,多次用财物来存恤亲友。然而嗜酒不治事,因此未能因信任而掌权。

有人提到此事,他回答说 :我并非不知道,只是人生犹如风中之灯、石迸之火,不饮酒取乐又将去干些什么呢?

晚年尤其沉溺于酒中,人称 酒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