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十九
承晖,字维明,本名福兴。
好学,渊博而贯通经史。
继承父亲益都尹郑家塔割剌讹没谋克爵位。
大定十五年,被选拔充当符宝祗候,升笔砚直长,转任近侍局直长,调任中都右警巡使。
章宗做皇太孙时,选任侍正。
章宗即位,升近侍局使。
孝懿皇后妹夫吾也蓝,世宗时因罪斥退,二更时候,诏令打开宫内城门召见他。
承晖不接受命令,第二天上奏说: 吾也蓝得罪去世的皇帝,不可召。
章宗说: 好。
没多久,升兵部侍郎兼右补阙。
开始设置九路提刑司,承晖任东京咸平等路提刑副使,改任同知上京留守事,御史台报告: 承晖先前当提刑,强横狡猾之徒都害怕畏惧。
升临海军节度使。
历任利涉、辽海军,升北京路提刑使。
又历任咸平、临潢府,做北京留守。
副留守李东阳一向显贵,承晖假如不是公事,不和他相互说一句话。
改任知大名府,召任刑部尚书,兼知审官院。
惠民司都监余里痕都升织染署直长,承晖有异议,上奏说: 痕都因为祖上官爵得到官职,别的没才能,先前任大阳渡讥察,才八个月提拔为惠民司都监,已经太优待了,按规定两次提职以后,应当第二次进监差,现在却超格提升为在职八品的职位。
况且痕都是平章镒的外甥,不能不牵涉众人的非议。
皇帝听从承晖的提议,召见徒单镒十分责备他。
改为知大兴府事,宦官李新喜受宠当权,借用大兴府妓乐。
承晖拒绝给他,新喜羞愧。
章宗听说赞许他。
恶霸与人争种稻灌溉用水没理,厚赂元妃兄左宣徽使李仁惠。
仁惠让人托付承晖照顾他。
承晖便杖责恶霸并放逐他,对那人说 :可用这报告宣徽。
又改任知大名府事。
雨水过多危害庄稼,承晖疏通水道引导积水进护城河和没水的护城壕。
等到讨伐宋朝,升山东路统军使。
山东盗贼兴起,承晖说: 捉拿强盗不能立即捕获,等到奏报,有的已迁官、去官,请求暂且行使决权。
尚书省主张 :猛安依旧捕赎,谋克应该奏报,其余钤辖都军巡尉先判决再报告,等到事情平息了再按以前的办。
皇上同意。
等到停止军事行动,盗贼的首脑逐渐被招降,有的仍然常隐藏在泰山岩洞中。
按察司请求调数万人砍除树木,那么盗贼无处躲藏了。
承晖上书说: 泰山是五岳的根本,故叫岱宗。
君王接受天命,封禅报告更替,我国虽不行此事,可山也不可去尽草木。
齐人容易动,驱之入山,必有冻饿无住处的忧患,这是引人为盗不是制止盗。
天下的山很多,难道可以全部去尽草木吗?
议论于是收场。
这时,施行限钱法。
承晖上疏,要点说 :官府聚积钱,百姓要结怨恨。
没有答复。
改为知兴中府事。
卫绍王即位,召任御史大夫,拜参知政事。
驸马都尉徒单没烈与他的父亲南平干预政事,大搞非法赢利,承晖当面斥责他们的不对。
升授尚书左丞,行省在宣德。
参知政事承裕在会河堡溃散,承晖也被牵连入罪除去名籍。
至宁元年起用做横海军节度使。
贞祐初,召任尚书右丞。
承晖即日入朝,妻、子留沧州,沧州城被攻破,妻、子都死。
纥石烈执中被杀,进拜平章政事,兼任都元帅,封邹国公。
中都被围,承晖出城商量议和事。
宣宗迁移到汴,升为右丞相,兼都元帅,转封定国公,与皇太子留守中都。
承晖因尚书左丞抹睰尽忠长期在军队,懂得军事,于是真心诚意托付尽忠,把军事指挥权全交给他。自己总管大局,期望保全都城。
不久,庄献太子离开,右副元帅蒲察七斤领其军出城投降,中都危急。
诏用抹睰尽忠为平章政事,兼左副元帅。
贞祐三年二月,诏令元帅左监军永锡统帅中山、真定兵,元帅左都监乌古论庆寿带领大名军一万八千人、西南路步骑一万一千人、河北兵一万,御史中丞李英运粮,参知政事、大名行省孛术鲁德裕被调派随后出发,救中都。
承晖秘密派人用矾写奏章报告说: 七斤已经投降,城内没有坚定的斗志,我虽以死守城,怎么能保持长久。
我担心一失中都,辽东、河朔都不再为我国拥有,各军兼程而来救援,还希望有帮助。
诏书说: 中都重地,庙社在那里,我难道会一时忘记。
已经催促各路兵马与粮草一起到中都去,你会知道。
又文告中都官吏军民说 :我想延缓民力,于是到汴,天未悔祸,时代还多忧患,道路久阻,音问难通。
你们早晚面对矢石守城,睡在风霜中,一心报效国家,没有背叛之心,等到战乱逐渐停止,一定没有差错地给予表彰赏赐。
现已会合各路兵马前来救援,因此这样鼓励表扬,希望你们应该知道全部情况。
永锡、庆寿等军到霸州北。
三月乙亥,李英醉酒,军无纪律,大元兵攻击他们,英军大败。
这时,高琪在中央当权,嫉妒承晖成功,各将都观望。
不久,用刑部侍郎阿典宋阿为左监军,行元帅府在清州。同知真定府事女奚烈胡论出任右都监,行元帅府于保州,户部侍郎侯挚行尚书六部,来往接应供给,始终没有一兵至中都的。
庆寿军听说李英军败后也溃散了。
承晖与抹睰尽忠在尚书省商议,承晖约尽忠同为国家死。
尽忠谋划南逃,承晖怒,立即起身返回住宅,也没有办法对尽忠怎么样。
他召来尽忠心腹元帅府经历官完颜师姑,对他说: 当初我认为平章政事懂军事,因此真心把军权交给他,他曾答应和我一起拼死,现在突然有异议,你们离开的日子在哪一天,你一定知道这个日子。 师姑说 :今天近傍晚的时候将离开。 承晖问 :你的行李准备了吗? 说: 准备好了。 承晖神色改变说: 国家怎么办?
师姑不能回答,呵斥退下并斩了他。
承晖动身告别家庙,召见左右司郎中赵思文与他喝酒,告诉他: 形势到这一步,只有一死来报效国家。
写遗表交给尚书省令史师安石,他的奏表尽说些国家大计,辨别君子小人及治乱的根本方法,一一指出当时邪恶、正直的几个人,说: 平章政事高琪,禀性阴险,报复私仇,偷偷玩弄权柄,包藏祸心,最终危害国家。
于是自己承担不能最后保住全城的责任向皇帝致歉。
又说妻、儿死在沧州,写信以堂兄的儿子永怀做继承人。
从容像平常,全部拿出财物,召集家人按年数及功劳的多少分给他们,都给从良书。
全家大哭,承晖神色安然,正和安石举饮满杯的酒,对他说: 承晖对《五经》都经老师传授,严格遵守并尽力执行,不做虚假文章。
已经半醉半醒,拿笔与安石告别,最后写倒二字,扔笔叹息说 :竟然出错,是否神志乱了?
对安石说: 你走吧。
安石出门,闻哭声,又返回询问,就已经服毒自杀了。
家人匆匆把他埋在庭院中。
这天傍晚,尽忠出逃,中都失守。
那天是贞祐三年五月二日。
师安石捧着遗表逃到汴京报告这事。
宣宗在相国寺设奠,哭得十分悲痛。追封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尚书令、广平郡王,谥号忠肃。
诏令用永怀做器物局直长。永怀的儿子撒速做奉御。承晖生而富贵,在家像家世清贫的人,常在书房放置司马光、苏轼的画像,说 :我以司马为师以苏公为友。
平章政事完颜守贞一向敬重他,和他是忘年交。仆散端本名七斤,中都路火鲁虎必剌猛安人。事奉父母孝顺,被选拔充任护卫,授职太子仆正、滕王府长史、宿直将军、邳州刺史、尚厩局副使、右卫将军。
章宗即位,转任左卫。
章宗去隆庆宫接受群臣朝见,护卫花狗拦截车驾呈上自己的奏书说: 端的叔父胡者见参与杀海陵,端不宜当侍卫。
诏令杖击花狗六十,代写奏章的人杖击五十。
居父丧,起用任东北路招讨副使,改任左副点检,转任都点检,历任河南、陕西统军使,又召回任都点检。
承安四年章宗到蓟州秋山打猎,端射鹿误入包围圈,杖责他,解除职务。
泰和三年,起用任御史大夫。
第二年,授职尚书左丞。
泰和六年,命大臣商讨伐宋,都说对方是小打小闹,不值得担忧。
左丞相宗浩、参知政事贾铉也说: 小偷小盗,不是发动军队。
端说 :小盗贼应当白天藏匿,晚上出来,怎么敢白天列阵、侵犯灵璧、进入涡口、攻打寿春呢?
这是宋人想多方使我受害,不早安排个办法,一天大军进犯,将要落入他们的计谋中。
章宗认为他说得十分对。
没多久,居母丧,起用恢复尚书左丞职。
平章政事仆散揆伐宋,发兵南京,诏令端行省,主管部队遗留事务。
仆散揆已渡过淮河,驻扎庐州。
宋使皇甫拱奉书求和,端报上他的书信。
朝廷议论各路军已经前进,怀疑宋朝用缓兵之计,诏令端送拱回宋。
七年,仆散揆因夏雨让部队返回,端回朝。
当初,妇人阿鲁不嫁给武卫军军士做妻子,生二女而寡,常假托梦中的话来迷惑众人,颇有应验,有人以为她是神。
于是自己说梦中屡见白头老人指着她的二女说 :都是有福人,如果能为宫嫔,一定能得君主的继承人。
这时,章宗在位时间很长了,皇子还没立,端请求皇上收进她们,章宗听从。
不久国都长时间不下雨,阿鲁不又说: 梦见白头老人让我求雨,三天内一定有充足的雨水。
过三天雨还不下,章宗怀疑她虚妄,下令有司审查,阿鲁不被斩杀。
下诏责备端说: 从前说的,现在怎么样?
以后人说我相信她的妖妄,实际开头是你引来的,使愁闷在我胸中,想扔也扔不掉。
你应顺着检查以往的过错,考虑在将来好好弥补,谨慎转变思想,符合我的意图!
端上表等定罪,下诏放弃不再追究。
不久升任平章政事,封申国公。
八年,宋人请和,端升一官。
章宗遗诏说: 妻子有身孕的有两位,生子立为太子。
卫绍王即位,命令端与尚书左丞孙即康护着章宗妻子中有身孕的。
泰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章宗逝世。
二十二日,太医副使仪师颜叙述 :诊断到范氏胎气有损。
第二年四月,有人告发元妃李氏让承御贾氏谎称有身孕。
元妃、承御都被杀。
端升右丞相,授予世袭谋克。
贞祐二年五月,出任南京留守,与河南统军使长寿、按察转运使王质上奏表请求南迁都城,一共奏了三次,宣宗主意才决定。
百官、士大夫和百姓都说这不可以,太学生赵窻等四百人上书极力评论利害关系,宣宗安慰送走了他们,就下诏迁都。
第二年,中都失守。
宣宗到南京,用端为知开封府事。
不久,为御史大夫,没有多久,拜为尚书左丞相。
三年,兼任枢密副使。不久,升兼枢密使。
几月后,以左丞相兼都元帅行省陕西,给亲兵三十人、骑兵三百做护卫,次子宿直将军纳坦出陪同巡行。
赏赐契纸勘同说: 有紧急事情的话,用这来召见你。
端叫遥领通远军节度使完颜狗儿当天来归附,并奏明皇帝升狗儿知平凉府事,各将听说后,没有不感激的。
派纳兰伴僧招降临洮艹瓜黎五族都管青觉儿、积石州章罗谒兰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结、兰州葩俄族都管汪三郎等,都相继归附。
汪三郎赐姓完颜,后为西方名将。
四年,因病请求辞官,宣宗不许,派近侍和太医给他看病。
端虽年高手脚不灵,凡朝廷使必远迎,虽然宴会劳苦也不懈怠,因此谗言陷害终于没有得逞。
宣宗听说这事,诏令从现在起送别专使在仪门斟酒三杯,其他事情经过的见一面就可以了。
当初,同、华原先驻扎陕西军及河南步骑九千多人,都隶属陕州宣抚副使永锡,端上奏: 潼关以西,都陕西地,请求让这支部队隶属行省,有紧急情况时可以使用。
朝廷听从他。
等大元兵入潼,永锡因此被杀,而端没有获罪。
兴定元年,朝廷任命知临洮府事承裔做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设凤翔。
端上奏说 :陇外十州,处在宋、夏之间,和各少数民族杂处,原先在巩州设置元帅府来镇守。
如今承裔把陇外的上万部队移居凤翔,我担心一旦有紧急情况,来不及救应。
请求命令承裔行元帅府于巩州。假如因为凤翔接近宋国边界,那么本路驻兵已经很多,只令总管辅助行帅事,与京兆、巩州相互前后照应,足够用来防备危急了。
宣宗同意他的意见。这年,去世。
听到报丧,宣宗震惊痛悼,中止了朝见。
追赠延安郡王,谥号忠正。正大三年,在宣宗庙中为他礻付祭。耿端义,字忠嗣,博州博平人。
大定二十八年中进士。
调任滑州军事判官,历任上洛县令,安化、顺义军节度判官,补任尚书省令史,升汾阳军节度副使,改任都转运司户籍判官,转任太常博士,升太常丞兼秘书郎,又升左司员外郎,历任太常少卿兼吏部员外郎,同修国史,户部郎中,河北东路按察副使,同知东平府事,充任山东安抚使。
宣宗出任汾阳军,这时端义为副使。
宣宗即位,召见他,询问时事,升翰林侍讲学士兼户部侍郎,没多久,拜任参知政事。
贞祐二年,中都被围困,将帅都不肯出战。
端义向皇帝说 :今天的忧患,是卫王开始的。
士兵即使不可派遣,城中军官从都统到谋克不止一万多人,派这些人一出,或许可以达到目的。
建议终究没有实施。
中都解围,端义请迁都南京。
不久仆散端三表都说迁都事,于是宣宗主意决定了。
这年,去世。
宣宗中止朝见,给予办丧事的财物十分丰厚,并派使者祭奠安葬。
李英,字子贤,他的祖先是辽阳人,迁移到益都。
明昌五年中进士第,调任淳化主簿、登州军事判官、封丘令。
居父丧,守孝期满,调任通远令。
民族部落的人拿百姓的东西不给钱,担心他们不定期来,就乘其不备捕获了他们,按法令判罪。
补任尚书省令史。
大安三年,皇帝召集三品以上的官商议军事,英上疏说: 商讨军队和作战的事一定要熟悉的,术虎高琪、乌古孙兀屯、纳兰亻瓜头、抹睰尽忠在先朝曾任过使一级的军职,可与他们商讨。
其他人众说纷纭,恐怕耽误大计。
又说: 近来增建城廓,修缮防御高台,军事形势从中可知。山东、河北如不增大它们的接应支援,那国都成为孤城了。
没有答复。
授任吏部主事。
贞祐初,代理左司都事,升监察御史。
右副元帅术虎高琪征召他当经历官,于是写信对高琪说: 中都有居庸,好比秦有崤、函,蜀有剑门。
近来撤去居庸士兵,我方强势就没有了。
现在由地方豪强把守,朝廷应当派官员控制,这样丢失还不谋划,忠义之士将转为别人的了。
又说 :可安定抚慰宣德、德兴剩下的百姓,让他们从军。
所在地自有旧时的储藏,足够用来供给,这样国家不费斗粮尺帛,安坐收取失去的关隘了。
居庸离都城很近,好比都城的北门,却不能护卫,英实在感到羞愧。
高琪把他的信转给皇帝,马上被授为尚书工部员外郎,充任宣差都提控,居庸等关隘全都隶属朝廷了。
贞祐二年正月,乘夜与壮士李雄、郭仲元、郭兴祖等四百九十人出城,沿西山进到佛岩寺。
令李雄等下山招募军民,半月得万余人。
选择众人拥戴信服的人率领他们,诈称地方豪强,时常出战。
受伤,被朝廷召还。
任翰林待制,于是献上十策,内容大概说 :处中央来安定四方,委托亲近贤能的人防守中都,建立地方武装使它成为屏障来巩固关隘,集中人力用来防止不测,饲养马匹用来助长军威,爱惜庄稼来结交民心,明确赏罚来劝勉百官,挑选好郡守县令来收复郡县,合并州县来节省民力。
很多都实施了。
宣宗南迁,与左谏议大夫把胡鲁都是御前经历官。
下诏说 :护驾侍从的队伍,我自己统领,事情重大的,可由近侍局报上来。
宣宗驻扎真定,用英任国子祭酒,充任宣差提控陇右边事。
没多久,召为御史中丞。
英说: 战争发动以来,各种事务都放松了,其中的关键在于除恶扬善,褒奖推荐人才罢了。
近年改定四善和二十七罪的办法,徒为虚文。
大定年间,几次派使者到各地考察廉洁有能力的人,当时号为得人。
希望改动以前空设的条文,遵循大定年间已经有效的尝试,也许可以人人自励,被国家任用。
宣宗赞许并接受他的意见。
从战争兴起以来,屡次用官爵做赏赐,程陈僧在龛谷打败官军,派伪统制董九招降西关堡都统王狗儿,狗儿马上杀了他。
下诏升通远军节度使,加荣禄大夫,赐姓完颜氏。
英说: 名器不可以授予别人,皇上的恩惠以难得为贵。
近来赏赐过重,听起来实在叫人吃惊。
国库不足,只有凭借爵位,现在又轻视它,用什么来使用人?
见兰州西关堡守将王狗儿以前因为小功劳,已经受选拔任用,不久坚守关城,诱杀贼使,论他的忠节,确实可以嘉奖。
如让做五品官,掌管一州,也没亏欠他了。
急于奖励,于是加重他的权力,加官二品,赐他国姓,如果攻取兰州,又将用什么对待他呢?
陕西名将众多,曹记僧、包长寿、东永昌、徒单丑儿、郭禄大都是其中著名的。
狗儿不过卑贱的士卒,一旦处众人之上,做统领官,恐众人的期望不能满足,难得他们拼死效力。
宣宗把英的奏章给宰臣看。
宰臣说 :狗儿奋发如此,赏赐他特殊的恩惠,恐怕不算过份。
皇上认为他说得对。
中都久围,丞相承晖派人用矾写奏章告急。
诏令元帅左监军永锡、左都监乌古论庆寿领兵,英收河间清、沧义军从清州监督粮运救中都。
英到大名,得兵数万,他带领的这些人一向没有纪律。
贞祐三年三月十六日,英喝得半醉,和大元军队在霸州北相遇,大败,尽失所运粮食。
李英死,士卒被歼灭。
庆寿、永锡军听说后,都溃散逃回。
五月,中都失守,宣宗仍然加恩,追赠通奉大夫,谥号刚贞,官府主持丧事,并任用他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