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 卷三
侯瑱字伯玉,巴西充国人。父亲侯弘远,世代为西蜀首领豪杰。
蜀的叛贼张文萼占据白崖山,有人马一万,梁朝益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命令侯弘远讨伐他。
侯弘远战死,侯瑱坚持请求替父亲报仇,每次作战都在前冲锋陷阵,于是杀了张文萼,因此被众人所知。
因为侍奉萧范,萧范委任他为将帅,山谷中的夷獠有不归附的,都派侯瑱去征讨。
因多次立功被授职为轻车府中兵参军、晋康太守。
萧范任雍州刺史时,侯瑱被任命为超武将军、冯翊太守。
萧范迁职镇守合肥,侯瑱又跟随他。
侯景围攻台城,萧范于是派侯瑱辅佐他的大儿子萧嗣,去援救京都。
京城陷落,侯瑱和萧嗣退回合肥,又随萧范去镇守湓城。
不久萧范和萧嗣都去世了,侯瑱统率他们的人马,投靠豫章太守庄铁。
庄铁怀疑他,侯瑱害怕,不能安宁,假装拉庄铁商量事情,借此机会杀了他,据有豫章之地。
侯景的部将于庆向南侵夺地盘到豫章,城邑被攻下,侯瑱走投无路,于是向于庆投降。
于庆把侯瑱送到侯景处,侯景因为侯瑱和自己同姓,委身为宗族,待他很厚,把他的妻子儿女和弟弟留作人质。
派侯瑱随于庆去平定蠡南各郡。
到侯景在巴陵战败时,侯景的部将宋子仙、任约等都被西军俘虏,侯瑱于是杀了侯景的党羽来响应义军,侯景也把他的妻子儿女和弟弟全部杀死。
梁元帝任命侯瑱为武臣将军、南兖州刺史,封他为郫县侯,食邑一千户。
又跟随王僧辩讨伐侯景,一直为前锋,每战皆胜。
收复台城后,侯景逃向吴郡,王僧辩派侯瑱带兵追击,与侯景在吴松江交战,大败侯景,缴获了侯景的全部军器。
又进军钱塘,侯景的部将谢答仁、吕子荣等都投降。
按功劳被授职为南豫州刺史,在姑熟镇守。
承圣二年,北齐派郭元建从濡须而出,王僧辩派侯瑱带领三千披甲士兵,在东关筑垒抵御,大败郭元建。
侯瑱被任命为使持节、镇北将军,送给一部鼓吹,食邑增至二千户。
西魏进攻荆州,王僧辩派侯瑱为前军,赴援荆州,还没有赶到,荆州就已陷落,侯瑱去九江,护卫晋安王回都城,承皇帝旨意以侯瑱为侍中,使持节,都督江州、晋州、吴州、齐州四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改封侯瑱为康乐县公,食邑五千户,晋号车骑将军。
司徒卢法和占据郢州,带领北齐兵进犯,于是派侯瑱统率众军向西讨伐,还没有到达,卢法和率领所部人马北渡进入北齐。
北齐派慕容恃德在夏首镇守,侯瑱勒马引兵西还,水陆联攻,慕容恃德粮食没有了,求和,侯瑱返回镇守豫章。
王僧辩派他弟弟王僧忄音率军和侯瑱共同讨伐萧勃,到高祖杀王僧辩时,王僧忄音暗地里想图谋侯瑱并夺取他的军队,侯瑱知道后,全部拘捕了王僧忄音的同党,王僧忄音逃奔北齐。
绍泰二年,侯瑱以原来的称号晋升为开府仪同三司,其他官衔不变。
此时,侯瑱占据中游,兵力强盛,又因为原来侍奉王僧辩,虽然表面上表示臣服,但实际上没有入朝的意思。
起先,余孝顷任豫章太守,到侯瑱镇守豫章后,余孝顷就在新吴县另立城栅,与侯瑱对峙。
侯瑱把军人的妻子儿女留在豫章,命令堂弟侯觺主持后事,自己率全部人马攻打余孝顷。
从夏天到冬天,未能攻克,于是长久围困,把他的庄稼全部收获。
侯觺和他的部下俟方儿不和,俟方儿生气,率领所部人马攻打侯觺,虏掠了侯瑱军府的妓妾和金玉,归依高祖。
侯瑱已经失去了根本,军队就都溃散,轻捷地回到豫章,豫章人阻止他们,又去到湓城,投奔侯瑱的部将焦僧度。
焦僧度劝侯瑱投奔北齐,侯瑱认为高祖宽宏大量,一定能够宽容自己,于是去高祖的殿堂请罪,高祖恢复了他的爵位。
永定元年,任命侯瑱为侍中、车骑将军。
二年,升任司空。
王琳到达沌口,周文育、侯安都覆没,于是以侯瑱为都督西讨诸军事。
侯瑱到达梁山。
世祖即位,晋职为太尉,增加食邑一千户。
王琳到达栅口,朝廷以侯瑱为都督,侯安都等都隶属于他。
侯瑱和王琳相持了一百多天,没有决战。
天嘉陈书元年二月,东关的春水稍微长高,船舰得以通行,王琳带领合肥、氵巢湖的人马,船只依次序而下,气势很盛。
侯瑱率军进到兽槛洲,王琳也把船排列在长江西岸,隔着兽槛洲停泊。
翌日交战,王琳的部队稍稍退却,退守西崖。
到了晚上,刮起了很强的东北风,吹打王琳的船舰,船舰都坏了,沉没在沙中,淹死了数十上百人。
因浪大不能回到岸边,半夜又有一颗流星坠落在敌营中。
到天亮时风平息下来,王琳到水滨修船,用荻船堵塞在河流的入江口,又用障碍物围绕在水岸,不敢再出兵。
这时,西魏大将军史宁到了王琳的上游,侯瑱听说了,知道王琳不能维持多久了,收军退据湖边,等待王琳失败。
史宁到来后,围攻郢州,王琳担心人马溃散,于是率领船舰下去,去到芜湖十里远才停泊,打更的声音在军中都听得见。
翌日,北齐派几万军队援助王琳,王琳带领人马奔向梁山,想越过官军占据险要地形。
北齐的仪同刘伯球率领一万多人援助王琳水战,军中代行朝廷之职的官吏慕容恃德的儿子慕容子会带领二千铁骑兵,处于芜湖西岸的博望山南面,以壮王琳的声势。
侯瑱命令清晨烧火做饭,在草席上吃饭,分头驻扎在芜湖洲尾等待敌军。
就要开战了,从东南刮起一阵微风,部队抛掷火种放火。
定州刺史章昭达乘坐平虏大舰,在长江中间前进,发拍石打中敌舰,其余的冒突舰、青龙舰,也都攻向敌舰。
又用牛皮冒蒙冲小船撞击敌舰,并把融化的铁水投撒到敌舰外。
王琳的军队大败。
他在西岸的步兵,自相践踏,马匹都陷进芦荻的烂泥中,舍弃坐骑脱身逃跑的有十分之二三。
缴获了敌军的全部船舰器械,并生擒北齐将领刘伯球、慕容子会,投降的、俘虏的敌人数以万计。
王琳和他的党羽潘纯等乘一条小船突围逃到湓城,还想收拢逃散的人马,没有人归附他,于是和妻妾左右十多人去到北齐。
当年,诏令侯瑱为都督湘州、巴州、郢州、江州、吴州等五州军事,镇守湓城。
北周将领贺若敦、独孤盛等进犯巴州、湘州,又任命侯瑱为西讨都督,和独孤盛在西江口交战,大败独孤盛的部队,掳掠他的人马和器械,不可胜数。
按功劳授职为使持节,都督湘州、桂州、郢州、巴州、武州、沅州等六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改封为零陵郡公,食邑七千户,其他职衔不变。
二年,因病上表请求回朝。
三月,在途中去世,时年五十二岁。
追任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追送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送给东园秘器,谥号壮肃。
当年九月,配享高祖庙庭,其子侯净藏嗣爵。
欧阳頠字靖世,长沙临湘人。
是本郡豪族。
祖父欧阳景达,在梁代任本州侍中。
父亲欧阳僧宝,任屯骑校尉。
欧阳頠年轻时正直,有思辩能力,因为非常信守言行而在岭表很闻名。
父亲死后因悲痛而消瘦了很多。
累积的家产全部让给各位兄长。
州郡多次征召也不去,于是在麓山寺旁边居住,专攻学业,对经史懂得很多。
三十岁时,他哥哥逼迫他入仕,离家出任信武府中兵参军,后又迁任平西邵陵王中兵参军事。
梁朝左卫将军兰钦是年轻人,和欧阳頠友善,所以欧阳頠经常跟随兰钦征讨。
兰钦治理衡州,又被授职为清远太守。
兰钦向南征讨夷獠,生擒陈文彻,俘获的人和物不可胜计,奉献的大铜鼓,是各代都没有的,欧阳頠也有一份功劳。
回来后被任命为直将军,又被任命为天门太守,讨伐蛮时辅佐有功。
刺史庐陵王萧续非常赞赏他,揽为宾客。
兰钦征讨交州,又劝欧阳頠同行。
兰钦越过岭时因病去世,欧阳頠被授为临贺内史,启奏请求送兰钦遗体回都城,然后到任。
当时,湘州、衡州交界的五十多个洞不臣服,诏令衡州刺史韦粲讨伐他们,韦粲派欧阳頠为都督,全部都平定消灭。
韦粲启奏梁武帝,声称欧阳頠真诚能干,梁武帝于是下诏嘉奖,又任越武将军,征讨广州、衡州的山贼。
侯景叛乱,韦粲自作主张回都征讨侯景,用欧阳頠督管衡州。
京城陷落后,岭南互相吞并,兰钦的弟弟前任高州刺史兰裕攻打始兴内史萧绍基,夺取了他的辖郡。
兰裕因为他哥哥和欧阳頠有交情,派人招揽他,欧阳頠没有顺从。
于是对使者说: 高州兄弟显赫,是国家的恩惠,如今应该奔赴危难援救京都,怎么能为自己专横夺权。
到高祖去援救京都,快到始兴时,欧阳頠严辞拒绝了兰裕。
兰裕派兵攻打欧阳頠,高祖援,兰裕战败,高祖任命王怀明为衡州刺史,调欧阳頠为始兴内史。
高祖讨伐蔡路养、李迁仕时,欧阳頠越过岭来援助高祖。
蔡路养等被平定,欧阳頠立有战功,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以始兴郡为东衡州,任命欧阳頠为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东衡州诸军事、云麾将军、东衡州刺史,封为新丰县伯,食邑四百户。
侯景被平定,元帝遍问朝廷官吏: 如今天下刚刚安定,极须良才,你们都推荐自己所知道的。
群臣没有人应答。
元帝说: 我已经得到一个。
侍中王褒进谏说: 不陈书清楚是哪一个。
元帝说: 欧阳頠正有济世救民之才,恐怕萧广州不肯把他送来。
于是又任命他为武州刺史。不久又任命为郢州刺史,想命令他出岭,萧勃把他留住,不接受任命。
不久又任命他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衡州诸军事、忠武将军、衡州刺史,晋封为始兴县侯。
当时萧勃居于广州,兵强位重,元帝对他很担忧,派王琳任代理刺史。
王琳已到小桂岭,萧勃派部将孙蠩督管州务,自己率领手下全部人马到达始兴,避开王琳的兵锋。
欧阳頠另外占据一城,不去谒见萧勃,关闭城门,筑起高墙,也不出战。
萧勃生气,派兵袭击欧阳頠,缴获了他的全部财物和马匹器械。
不久赦免了他,让他回到原地复职,又和他结盟。
荆州陷落,欧阳頠归顺萧勃。
萧勃越岭到南康时,以欧阳頠为前军都督,驻扎在豫章的苦竹滩,周文育打败了他,活捉后送到高祖处,高祖释放了他,并热情接待他。
萧勃死后,岭南骚乱,欧阳頠在南疆很有声威,又加上与高祖有交情,于是任命欧阳頠为使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衡州诸军事、安南将军、衡州刺史,封为始兴县侯。
尚未到达岭南,欧阳頠的儿子欧阳纥就已攻克平定了始兴。
欧阳頠到达岭南时,都慑服归顺,又进入广州,全部占有越地。
又被任命为都督广州、交州、越州、成州、定州、明州、新州、高州、合州、罗州、爱州、建州、德州、宜州、黄州、利州、安州、石州、双州等十九州诸军事,镇南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持节、常侍、侯等职衔都不变。
王琳占据中间地区,欧阳頠从海道和东岭进献出使没有中断。
永定三年晋升为散骑常侍,增任都督衡州诸军事,以原号就任开府仪同三司。
世祖继位,晋号征南将军,改封为阳山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送给一部鼓吹。
先前,交州刺史袁昙缓秘密把五百两黄金寄放在欧阳頠处,吩咐他拿一百两还给合浦太守龚艹为,四百两交给他的儿子袁智矩,其他的人都不知道。
欧阳頠不久被萧勃打败,财物全被没收,惟有袁氏寄放的黄金还在。
袁昙缓不久也死了,此时欧阳頠仍然守信交还他人,当时的人都慨叹佩服。
可见他信守诺言之一斑。
当时欧阳頠的大弟欧阳盛任交州刺史,二弟欧阳邃任衡州刺史,合门显贵,名振南疆。
又有很多别人送的铜鼓、牲畜,进献的珍奇之物,前后累积,对部队和国家很有帮助。
欧阳頠在天嘉四年去世,时年六十六岁。
追任为侍中、车骑大将军、司空、广州刺史,谥号穆。其子欧阳纥袭封。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
祖父吴景安,齐朝南谯太守。
父亲吴树,梁朝右军将军。
吴明彻幼年父母双亡,本性很孝顺,十四岁时,感叹坟茔还没有修建,家境贫寒没有什么可用来修建坟茔,于是勤劳耕种。
当时天下大旱,禾苗庄稼都枯死了,他又悲又气,每次去到田中,都哭泣不止,仰天倾诉不幸。
过了几天,有人从田里回来,说禾苗已经更生,他不相信,说是欺骗自己,到田中去看时,发现竟和那人说的一样。
秋天获得大丰收,足够安葬用。
当时有一个姓伊的人,擅长风水墓地之术,对他的哥哥说: 您安葬父母的那一天,一定有骑白马逐鹿的人经过坟地,这是最小的儿子大贵的征兆。
后来果然这事应验,吴明彻就是吴树最小的儿子。
吴明彻离家出任梁朝东宫直后。
侯景进犯京师时,天下大乱,他有粟麦三千余斛,而乡亲们饥饿无食,于是告诉几位哥哥说: 当今草野盗贼四起,人不能考虑太长远,怎么能有这些粮食却不和乡亲们共用呢?
于是按人口平分,和他们同丰俭,盗贼们听说了就避开,赖以生存下来的人很多。
高祖镇守京口时,深切邀约他,吴明彻于是谒见高祖,高祖走下台阶接他,拉着他的手入席,和他谈论当世的事情。
吴明彻也略读过书史经传,随汝南的周弘正学习天文、虚空、遁甲,略通晓其中奥妙,非常自负为英雄,高祖认为他非常不平常。
承圣三年,被任命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
绍泰初年,随周文育讨伐杜龛、张彪等。
东道平定后,被授职为使持节、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南兖州刺史,封为安吴县侯。
高祖受禅称帝,任命吴明彻为安南将军,仍然和侯安都、周文育率军讨伐王琳。
大军失败覆灭后,吴明彻拔营回都。
世祖即位,诏令由原职加任右卫将军。
王琳失败后,被授职为都督武州、沅州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武州刺史,其他职衔全部不变。
北周派大将军贺若敦率领骑兵步兵一万多人忽然到达武陵,吴明彻寡不敌众,把部队带到巴陵,仍然在双林打败了北周的偏军。
天嘉三年,被授职为安西将军。
周迪在临川反叛,诏令吴明彻任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兼任豫章太守,统率众军,来讨伐周迪。
吴明彻平素性格刚直,所辖内部不很和睦,世祖听说后,派安成王陈顼安慰告知吴明彻,命令他以原号还朝。
不久又被任命为镇前将军。
五年迁任镇东将军、吴陈书兴太守。
告辞去吴兴郡就任时,世祖对吴明彻说: 吴兴虽然只是一个郡,但它是皇帝故乡,很重要,所以把它交给你。
要尽力啊!
世祖身体不适时,征召授职为中领军。
废帝即位,任命他为领军将军,不久迁任丹阳尹,又诏令他可带四十名武装士兵出入皇帝和公爵住处。
到仲举假托高宗传令,毛喜知道他的阴谋,高宗疑忌害怕,派毛喜和吴明彻谋划此事。
吴明彻对毛喜说: 高宗居丧,日常纷繁的政务不免有过失,外临强敌,内有大丧。
皇上亲近之人比周、邵还真诚,品德高过伊、霍,社稷最为重要,希望皇上能把到仲举的奏章留在禁中不批示,好好计议,千万不要过于疑忌。
湘州刺史华皎暗里有叛朝之志,诏令吴明彻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湘州、桂州、武州三州诸军事,安南将军,湘州刺史,送给他一部鼓吹,援助征南大将军淳于量等主兵讨伐华皎。
华皎被平定后,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晋爵为公。
太建元年,授职为镇南将军。
四年,征召为侍中、镇前将军,其他职衔不变。
适逢朝廷商议北伐之事,公卿们有不同的意见,吴明彻决定计策请求前往。
五年,诏令升任他为侍中、都督征讨诸军事,又给他一部女乐。
吴明彻统率十多万大军,从京师出发,长江沿线的城镇相继投降,并殷情款待大军。
大军抵达秦郡,攻克水栅。
北齐派大将尉破胡率军援救,吴明彻打跑了他们,歼敌很多,秦郡于是投降。
高宗因为秦郡是吴明彻的故乡,诏令准备牛、羊、猪三牲,下令拜祠上坟,文武羽仪很盛大,乡里都以此为荣。
攻克仁州,授职为征北大将军,晋爵为南平郡公,增加食邑至二千五百户。
又攻克峡石岸上的二座城池。
进逼寿阳,北齐派王琳率军守卫。
王琳抵达,和刺史王贵显保住寿阳外城。
吴明彻认为王琳刚到,军心尚未归附,趁夜晚攻打,半夜打败敌军,北齐军退据相国城和金城。
吴明彻命令部队加紧修治进攻器械,又逼肥水灌城。
城中很潮湿,很多人都患痢疾,手脚都肿了,死者达十分之七。
适逢北齐派大将军皮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前来援救,在距离寿春三十里远的地方,驻扎下来不前进。
将领们都说: 牢固的城池还没有攻克,敌人强大的救援部队就在附近,不知道您的计策将如何制订?
吴明彻说: 用兵贵在迅速,而敌人扎营不进,自己折损自己的锋芒,我知道敌人不敢交战这一点是明确的了。
于是亲自穿上铠甲,戴上头盔,从四面猛攻,城中震动恐慌,一鼓作气攻克了敌城,生擒王琳、王贵显、扶风王可朱浑孝裕、尚书卢潜、左丞李马余,送到京师。
皮景和惊慌害怕而逃跑,缴获了他的全部驼马和辎重。
王琳被捉住后,他的老部下大多留在军中,王琳一向都得将士之心,看见他的人都抽泣着低下头来,不敢望他,吴明彻担心会有祸乱,派亲信追杀了王琳,传送他的首级。
皇帝下诏说: 寿春是古都会,有淮河、汝水环绕,地势险要,控制黄河、洛水,地理位置重要。
重臣吴明彻,图谋宏伟,一举攻克。他远大的谋略压倒当世。
往日夷族在这里驻扎,营造天子基业,乌烟瘴气。如今一举扫平,恢复我疆土,功勋卓著,应任都督豫州、合州、建州、光州、朔州、北徐州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豫州刺史,增封食邑至三千五百户,其他职衔不变。
诏令派谒者萧淳风,去寿阳册封吴明彻,在城南设坛,二十万将士列旗击鼓操戈披甲,吴明彻登坛接受册封,礼仪完毕后退下,将士们无不欢呼雀跃。
起先,秦郡隶属南兖州,后来隶属谯州,到此时,诏令谯州的秦、盱眙、神农三郡还隶于南兖州,是因为吴明彻的缘故。
六年,吴明彻从寿阳入朝,皇帝车马驾临他的住宅,赐给他一部钟磬、一万斛米、二千匹绢布。
七年,吴明彻进攻鼓城。
大军抵达吕梁,北齐所派援兵先后到达的有几万人,吴明彻又大败他们。
八年,晋升为司空,其他职衔不变。
皇帝又下诏说: 往日军事行动都树起旗帜,两军交战都击鼓助阵,近来谬误更替,多与旧章不和,至于队伍,不能互相识别。
今日应供给司空、大都督的钅夫钺和龙麾,他的次将也各有差别。
不久被授职为都督南兖州、北兖州、南青州、北青州、谯州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适逢周氏灭北齐,高宗打算征服徐州、兖州。九年,诏令吴明彻进军北伐,命令他的大儿子戎昭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吴惠觉兼理州中事务。
吴明彻的部队抵达吕梁,北周的徐州总管梁士彦率军抵抗交战,吴明彻多次打败他,于是梁士彦退兵守卫城池,不再敢出战。
吴明彻又逼清水来灌城,在城下环列船舰,加紧攻打。
北周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救援。
王轨轻装从清水进到淮口,横在水中竖起木头,用铁锁穿住车轮,阻断船的通道。
将领们听说后,很惊慌害怕,商议想劈开拦河坝,移动军营,用船载马,马主裴子烈建议说: 要是劈开拦河坝放船下去,船肯定倾覆,怎么能行呢?
不如先把马打发出来,这样就行了。
刚巧吴明彻苦于背上生病很厉害,知道事情不会成功,还是同意了。于是派萧摩诃率领几千兵马先回来。
吴明彻又自己陈书掘开拦河坝,趁着水势退军,希望获得成功。
到清口时水势渐渐小下来,船舰都不能渡过,部队都溃散,吴明彻走投无路,于是被擒。
不久因为忧愤加重病情,死于长安,时年六十七岁。
至德元年,皇帝下诏,表彰吴明彻一生功绩,对他百战百胜的谋略和勇猛深加赞赏,对他被俘而不能赦免深表同情。追封为邵陵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其子吴惠觉嗣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