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列传 卷十

房陵王杨勇字睍地伐,是高祖的长子。

北周时,因为隋太祖的军功,被封为博平侯。

到高祖辅佐北周朝政时,被立为世子,授为大将军、左司卫,封为长宁郡公。

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管辖过去齐国的领地。

后来召回到京城,升为上柱国、大司马,兼任内史御正,京城禁卫军全归他统管。高祖得到皇位后,立为皇太子,国家的军务政事与尚书奏来关于死罪以下的事,都让杨勇参加决断。

高祖因为崤山以东老百姓大多四处流动,派遣特使考察,又打算移民充实到北方边塞。

杨勇上书劝谏,高祖赞许他的建议,停止了移民这件事。

从此以后,朝政不顺遂,多有斟酌损益,高祖都采纳他的意见。

高祖曾对大臣们说: 前代君王,溺爱宠幸的人,废立太子之事从中产生。

我别无侍妾,五个儿子为同一个母亲所生,可以说是真正的亲兄弟。

哪像前代君王有众多宠爱的姬妾,生下的儿子你争我夺,这就是亡国的道路啊!

杨勇十分好学,通达撰著词赋,生性宽厚仁慈,温和厚道,随意任性,没有矫揉造作的行为。

招引明克让、姚察、陆开明等人为朋友。

杨勇曾经在蜀铠上雕饰花纹,高祖见了有些不高兴,怕他会渐渐地形成奢侈的习性,因而告诫他说: 我听说天道不唯亲,只给有德之君,纵观前代帝王,没有一个能靠奢侈豪华而得到天下长久的。

你作为太子,如果不上遵从天意,下符合民心,凭什么承担统治国家的重任,位居百姓的上面?

我过去的衣服佩饰,各留存一件,时常看看,来自行警诫。

今天我将腰刀给你,应该知道我的用心。

后来,到了冬至,官员们都朝拜杨勇,杨勇让乐队奏乐来接见他们。

高祖知道后,问朝臣说: 近来听说冬至节那天,宫廷内外的大臣们相继到东宫朝拜,是什么礼节?

太常少卿辛回答说: 在东宫敬贺,不能说是朝拜。 高祖说: 时令变化称贺,只须三五个上十个人,各人自愿去,为什么由有关部门邀集,一时都会聚一起,太子身穿礼服安排乐队接待他们?东宫这样做,实是违背礼制的。

从此对杨勇宠爱开始衰减了,逐渐产生了隔阂。

当时高祖下令选派同宗的侍卫官,到皇宫警卫。

高赹建议说,如果都选取强手,恐怕东宫的警卫就太差了。

高祖变了脸色说: 我有时行动,警卫必须要雄健勇毅。

太子在东宫修身养性,身边怎么会需要强手?

这实在是陈旧的法度,不符合我的意思,如果让我裁决,固定轮流值班的日子,分派到东宫去,卫队组织不分开,难道不是好事?

我清楚地知道前代的法规,你不必仍然沿袭旧的习俗。

高祖怀疑高赹的儿子娶了杨勇的女儿,帮太子说话,有意味地说了这番话,来提防他。

杨勇有很多宠幸的姬妾,其中昭训云氏尤受宠爱,所用礼节近于正妻。

杨勇的妃子元氏不能得宠,犯了心痛病,病发两天就死了。

文献皇后认为有别的缘故,狠狠地指责杨勇。

后来云昭训专权太子内宫,皇后更加不满,派人暗地观察,查找杨勇的过错。

晋王知道了这事,更加假装起来,姬妾不超过规定的数目,只同萧妃住在一起。

皇后因此薄待杨勇,更加称赞晋王的德行。

后来晋王来朝见,所带车马侍从,都是很俭朴的,他礼貌地对待朝廷大臣,礼节甚是谦恭,因此名声很大,超过了其他王子。

等到要回扬州时,到内宫辞别皇后,进言说: 儿臣将镇守远方,要和您分别了,儿臣的依恋,实是凝结在心里。

这次一别京城,不能侍奉您了,再次拜见您,远得不知在什么时候。

于是泣不成声,伏在地上不能起来。

皇后也说: 你在地方驻守,我又年老了,今日一别如同永别。

也流下了眼泪,母子相对抽泣。

晋王说: 我见识愚蠢低下,常常遵从兄弟和睦的意图,不知犯了什么过失,我不为东宫喜爱,大哥长久地心存怒意,想要加以陷害。

我常担心诽谤产生于投杼,毒酒来自于杯勺,因此忧虑紧张,害怕产生危险。

皇后忿忿不平地说: 睍地伐逐渐地不能使人容忍了,我为他娶得元家的女子,希望兴隆基业,竟然与她没有正常的夫妻关系,一味地宠爱阿云,使元氏好像许配给猪狗一般。

以前那媳妇本来没有疾病,突然死了,还不是派人投药,使她夭折了。

事情已经这样,我也无法追究,谁知道他又怎么会在你身上打这样的主意?

我在尚且这样,我死后,怎么不会任意欺凌你呢?

每当想到东宫没有正妻,父皇死后,要你们兄弟去向云氏的孩子叩拜询问,这该是多么大的痛苦啊!

晋王再一次叩拜,哭泣不止,皇后也一样地极度悲伤。

这一次分别后,杨广知道皇后心思转移,开始谋划夺太子之位。

特邀引张衡出谋划策,派褒公宇文述与杨约结交为友,让他向越国公杨素说明打算,详细告诉了皇后说的话。

杨素惊异地说: 只是不知道皇后有什么打算?

一定是像你们所说的,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这么做。

过了几天,杨素参加宴会,暗中夸奖晋王孝道节俭,近似于皇上,以此来揣度皇后的意图。

皇后哭着说: 您说得对。

我的孩子十分孝顺,每次听说皇上与我派的使臣到扬州,他必定到边境迎接。

话一说到分别,没有不哭泣的。

他的新娘也很可爱,我派的婢女去了,时常与她们一起睡觉一同吃饭。

哪象睍地伐同云氏面对面地坐着,整天沉醉在宴席上,亲近小人,与父母兄弟过不去。

我之所以更加可怜阿,是因为时常担心他被暗杀了。

杨素既已明白了话意,于是极力贬斥太子没有才能。

皇后便给了杨素金子,开始有了废杨勇立杨广的打算。

杨勇知道了他们的计谋,忧虑害怕,无法可想。

听说新丰人王辅贤能占卜吉凶,召到东宫问他。

王辅贤说: 长虹穿过东宫之门,太白金星侵袭月亮,这是皇太子要被废除的征兆啊。

于是用铜铁五种兵器制作治服人的符象来挡灾,又在后园做了平民小村,房子简陋,太子时常在村中休息,穿粗布衣服,床垫蓬草,希望以此来避免灾祸。

高祖知道杨勇很不安,在仁寿宫,派杨素去看杨勇。

杨素到了东宫,在外屋歇息不进杨勇里屋,杨勇系好腰带等待他,杨素有意长时间不进去,来激怒杨勇。

杨勇心中怨恨他,表现出不满。

杨素回到仁寿宫,说杨勇心怀不满,恐怕有反常行为,希望谨慎观察提防。

高祖听了杨素的谗言,非常怀疑。

皇后又派人观察东宫,细小的事情都能听到汇报,夸大事实,无中生有,构成杨勇的罪过。

高祖为奸邪的言论所迷惑,于是疏远猜忌杨勇,便在玄武门到至德门的路上安排人,来观察动静,什么事都要随时报告。

东宫警卫,侍卫官以上的,名册都归属侍卫府管,有强健的人,都被调走了。

晋王又派段达暗暗地在东宫结交杨勇的亲信姬威,给他财物,让他取得太子的消息,秘密告诉杨素。

于是宫廷内外责难杨勇,过失天天可以听到。

段达威胁姬威说: 东宫的罪过,皇上都知道了,我已接到秘密的诏书,决定废弃太子。

你能告诉情况,就可以取得大富贵。

姬威于是答应了。

九月二十六日,高祖从仁寿宫回到皇宫,第二天,到大兴殿,对侍臣们说: 我刚到京城,应当尽情欢乐,不知什么原因,反而愁闷?

吏部尚书牛弘回答说: 因为我们不称职,所以使皇上忧闷。

高祖已经多次听到谗言,怀疑朝廷大臣都知道原因,因此有意这样问,希望听到关于太子的罪过。

牛弘这样回答,违背了高祖问话的用意。

高祖因此改变了脸色,对东宫的臣僚们说: 仁寿宫离这里不远,但是我每次回到京城,警卫森严,好像到了敌国一样。

我因此非常担心,不敢脱衣睡觉。

昨天夜里要上厕所,原先住在后房,担心有意外,回来后又转移到前殿,难道不是你们要毁坏我的国家吗?

于是拘捕唐令则等人,交给主管部门审讯。

命令杨素陈述杨勇的罪状,告知身边的大臣们。

杨素宣布说: 我奉皇上的命令到京城,命令皇太子查核刘居士的余党。

太子奉旨,便声色俱厉,连骨肉也好像抖动起来,对我说: 刘居士党羽已全都处置,你要我还到哪里去找?

你作为右仆射,受权不小,自己查处他们,与我有什么相干?

又说: 如果大事不成功,我就要首先被杀。

如今作为天子,竟然使我不如几个弟弟。

没有一件事,能够自由办理的。

因而长声叹息还顾左右说: 我特别地感觉到受到妨碍。

高祖说:这个孩子早就不能继承皇位了。

皇后常劝我废除他,我因为贫困时生的他,又是长子,希望他慢慢地改正,忍耐到今天。

杨勇过去从南兖州来,对卫王说: 娘不给我选配一个好女人,很遗憾。

还指着皇后的侍女们说: 这将来都是我的。

这话多么荒唐。

他的前妻刚死,就用很小的帐子安置剩余的年老妇人,新娘子刚死,我很怀疑是他派马嗣明用毒药杀的。

我曾责问他,他便忿恨地说: 有机会杀了元孝矩。

这是要杀害我而迁怒他人罢了。

起初,长孙长宁王生后,我同皇后一同抱养他,杨勇自己心存芥蒂,连续派人来要回去。

况且云定兴的女儿,是他在外与人姘居而生,想想这一由来,凭什么一定是他的亲生儿子?

过去晋国太子娶了屠岸沽的女子,孩子们也就喜欢宰杀。

如今倘若是非正派的人,就会乱我国家。

还有刘金马,奸佞的小人,叫云定兴是亲家,定兴是愚蠢之人,接受了他的要求。

我前些时候罢除刘金马,也就是这个缘故。

杨勇曾经邀约曹妙达与云定兴的女儿一起宴会,妙达在外面对人说: 我今天得以劝太子妃饮酒。

只因他的儿子都是偏房所生,害怕别人不服,因此纵容他们,想得到天下人的拥护罢了。

我虽然德操不及尧、舜,到底不能把天下百姓交给品行不好的孩子。

我时常害怕他加害于我,如防范大敌,今天决意废除他,来安定天下。

左卫大将军、五原公元进谏说: 废立是大事,天子说话不能更改,圣旨一下,后悔就来不及了。

诬陷的话是没有准则的,希望陛下明察。

元言辞正直,据理力争,声色俱厉,皇上没有答理他。

这时姬威又上书状告太子违法。

高祖对姬威说: 太子所做的事,应该都说出来。

姬威回答说: 皇太子多次对我说,他只想骄横奢侈,想要从焚川到散关,一并规定为游苑。

还说: 从前汉武帝准备建造上林苑,东方朔规劝他,赏给东方朔百斤黄金,多么可笑。

我实是没有黄金赏赐给你们的。

如果有规谏的人,就该被斩除,不过杀死百把人,自然而然就永远平息了。

前不久苏孝慈被解除左卫率,太子扬起胡须挥舞手臂说: 大丈夫总会有一天的,决不会忘记他,一定会使我称心如意的。

还有,宫内所要的东西,尚书大都依照规定不给他,他便发怒说: 仆射以下的官员,我要杀他一两人,使人们都知道怠慢我的灾祸。

他又在花苑内建一个小城,一年四季,建城的劳役不能停歇,建起的亭殿,早上建造晚上又改了。

常常说: 皇上责怪我有很多偏房,高纬、陈叔宝就一定是孽子吗?

曾经让年老的巫婆占卜吉凶,对我说: 皇上禁忌是十八年,这个期限已经快到了。

高祖老泪纵横地说: 谁不是父母所生,竟是这样可恶。

我有过去的一名老侍女,派她探访东宫时,对我说: 不要让广平王到皇太子居处,东宫憎恨我,是广平王教他这样的。

元赞也知道太子的阴险,劝我在左边府库之东,增派两个卫队。

当初平定陈国后,宫女容貌美的都安排到了太子宫,但是听说他不知满足,在外面还在访求寻找。

我近来读《齐书》,看到高欢放纵自己的儿子,非常气愤,怎么可以效仿他的坏作法!

于是杨勇和他的孩子都被监禁起来,部分地逮捕了他的党羽。

杨素玩弄文辞,奸巧地诽谤,罗织罪状构成冤狱。

杨勇因此失败了。

过了几天,有关部门按照杨素的意图,向高祖上书说左卫官元身为皇官侍卫,经常暗地里侍奉杨勇,感情深厚,暗自有托付。在仁寿宫,裴弘将杨勇的书信在朝廷上给元,封信处写有 勿令人见 的字。

高祖说: 我在仁寿宫,连细小的事东宫也一定知道,比驿马传得还快,我觉得奇怪已经很久了,莫非就是这个家伙作祟?

命令武士拘捕元和裴弘,交给执法部门治罪。

在这以前,杨勇曾经到仁寿宫参见请安后回来,路上看见一棵枯槐,根节交结盘错,高大而且粗得五六个人才能合抱,他环顾侍从说: 这树能做什么器具用?

有人回答说: 古槐树尤其能够取火。

当时卫士都佩带火燧,杨勇于是令工匠做了几千枚,准备赐给身边的卫士侍从。

到这时,都放在仓库里。

另外,专门收藏医药的部门贮存几斛艾草,也搜寻得到了。

司法部门觉得奇怪,就来问姬威。

姬威说: 太子要这些东西是别有用心的。

接连地派长宁王以下的人,拜谒仁寿宫后回来,每次行动迅速,一夜就到了。

平常喂养千匹马,说抄近路到城门捉捕,自然要饿死。

杨素拿姬威的话质问杨勇,杨勇不服说: 我听说你家就有数万匹马,我好歹也是太子,养马一千匹,这难道是谋反吗?

杨素又找来东宫的穿用和玩赏的物品,好像加以雕刻和装饰的,都陈放在大庭里,展示给文武百官,作为太子的罪证。

高祖派人将这些东西拿给杨勇看,以此来诘难他。

皇后也斥责杨勇的罪过。

高祖派使者责问杨勇,杨勇不服。

太史令袁充向高祖进言说: 我观察天象,皇太子应当废除了。

高祖说: 天象早就显示出来了,只是大臣们没有敢说话的罢了。 于是派使臣召见杨勇。杨勇见了使臣,惊恐地说: 莫非要杀我了?

高祖着戎装,布卫兵,到武德殿,召集百官,让他们站在东面,各位亲王站在西面,让杨勇和他的几个孩子依次站在殿堂中间,命令薛道衡宣读废除杨勇的诏书。将杨勇移交给内史省,立晋王杨广为皇太子,将杨勇交给他,便又囚禁杨勇于东宫内。

赏赐给杨素布三千匹,元胄、杨约二人各一千匹,杨难敌五百缎,都是有审查杨勇的功劳而获得的奖赏。

当时文林郎杨孝政上书劝说道: 皇太子是被小人害成这样的,应该给以教诲,不应该罢免废除。

高祖很气愤,鞭挞了他的胸部。

不久贝州长史裴肃上表说: 杨勇因罪被罢除很久了,应该让他改过自新,请封给他一个小国。

高祖意识到杨勇被废,不能使人们在情理上理解,便召裴肃进入朝廷,详细陈述了废立的缘由。

杨勇自以为没有被废除的那些罪名,多次要求进见皇上,当面申诉冤曲。

但新太子阻止他,不能使他当面奏说。

杨勇于是爬在树上大声叫唤,希望皇上听到,得以召见。

杨素对皇上说: 杨勇已神志昏乱,鬼魅附身,不能再接纳。

高祖认为他说的对,到底没有见面。

杨素诬陷人,耍弄计谋,来构成他人的罪过,都是这样。

高祖在仁寿宫病重卧床,叫太子杨广入宫服侍,而杨广却任意淫乱宫闱,事情传到高祖那里,高祖支撑在床上说: 错废了我的勇儿!

因此派人去找杨勇,还没来得及派使臣,高祖就突然死了,杨广隐瞒着不发丧。

立即拘捕柳述、元岩,关进大理监狱,伪造高祖诏书,命令将杨勇处死。

追封杨勇为房陵王。秦孝王杨俊,字阿祗,高祖第三子。

开皇元年立为秦王。

开皇二年春,授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时年十二岁。

加授右武卫大将军,统领关东部队。

开皇三年,升任秦州总管,陇右的各州郡,都归他管。

杨俊仁恕慈爱,崇敬佛教,请求当和尚,皇上不同意。

开皇六年,调任山南道行台尚书令。

在伐陈战争中,以他为山南道行军元帅,督管三十个总管,水军陆军共十几万人马,驻扎在汉口,为长江上游的主帅。

陈国将领周罗目侯、荀法尚等,率劲旅几万驻扎在汉阳的鹦鹉州。总管崔弘度请求进攻。

杨俊担心杀伤人,不同意。

周罗目侯等也相继投降。

于是派使者奉表章到朝廷。他泣泪对使者说: 我胡里胡涂地被推举当元帅,惭愧的是没有尺寸之功,因此很惭愧罢了。

皇上听了,认为他很好。

授杨俊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镇守广陵。

一年多后,转任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起初,杨俊很有好名声,高祖知道了,很高兴,下诏书奖励他。

其后杨俊逐渐奢侈,违反制度,放债收利息,官吏、百姓都以为苦。

皇上派人调查他的事,受牵连而坐罪的有一百多人。

杨俊仍不悔改,于是大修宫室,穷奢极欲。

杨俊有巧思,常常亲自挥动斧头干活,工巧之器,饰以珠玉。

他为王妃作七宝隤,又建造水上宫殿,涂香粉刷,玉墙金阶,梁柱楣栋之间,全都装上明镜,又间以宝珠,极尽装饰之美,常常与宾客、妓女,在上面唱歌。

杨俊又特喜欢女色,崔氏王妃性女石,心中很不平,于是在瓜中放毒。

杨俊因此生病,被调回京师。

皇上因他奢侈放纵,削了他的官职,仅让他以王爷身份回到王府去。

左武卫将军刘升进谏说: 秦王并无别的过错,只是花费官府的钱物,营造自己的府第宫室罢了。

我认为可以原谅。

皇上说: 法律不可违反。

刘升坚持劝谏,皇上愤然变色,刘升才作罢。

其后杨素又进谏说: 秦王的过失,不应该落到这个地步。

请陛下想一想。 皇上说: 我是五个儿子的父亲,如按你的意思,何必不另外制定一个天子儿子的法律?

以周公的为人,尚且杀了管、蔡,我的确大大的不如周公,怎能有损法律的尊严呢?

到最后也不同意。

杨俊病重,不能起床,派人奉表谢罪。

皇上对他的使者说: 我努力奋斗,创此大业,作训垂范,想让臣下遵守它而无过失。

你是我的儿子,而想败坏法律,我不知道怎样责备你!

杨俊惭愧恐怖,病更重。

大都督皇甫统上表,请恢复秦王的官职,皇上不答应。

一年多后,因杨俊病重,又授他上柱国。

开皇二十年六月,在秦王府中去世。

皇上只哭了几声就算了。

杨俊所作的奢侈之物,全部下令烧掉。

皇上还下令,送葬的东西,一定要节俭,以作为以后的法式。

秦王府的官员们请求为秦王立碑,皇上说: 想求名,只要一卷史书就够了,何必要碑呢?

如子孙不能保家,那碑石不过白白地送给人家作盖房子的基石罢了。

秦王妃崔氏,因毒杀秦王的缘故,下诏废绝,赐她死在家里。

秦王之子杨浩,崔王妃所生。

庶出之子叫杨湛。

群臣商议说: 《春秋》的意思,母因子贵,子因母贵。

贵既如此,罪则可知。

所以汉代栗姬有罪,其儿子便被废掉。郭皇后被废,她儿子也因此被废黜。

大事是这样,小事也应相同。

如今秦王的两个儿子,母亲都因有罪而被废黜,不应继承王位。

于是以秦国为丧主。

杨俊长女永丰公主,十二岁,遭父丧,哀伤追思,服丧期满后,于是不吃鱼肉。

每到父亲亡故这天,就流泪不吃东西。

有一个叫王延的开府,生性忠厚,率领亲兵十几年,杨俊很礼遇他。

杨俊有病后,王延总在府中侍卫,衣不解带。

杨俊死后,他好几天水米未沾牙,骨瘦如柴。

皇上听说此事,很怜悯他,赐给他御药,授他骠骑将军,让他负责宿卫。

杨俊下葬的那一天,王延号哭哭死。

皇上嗟叹奇异,让通事舍人吊唁祭扫。

下诏把王延安葬在杨俊的坟墓旁边。

炀帝即位后,立杨浩为秦王,以作为孝王的继嗣。

封杨湛为济北侯。

后来以杨浩为河阳都尉。

杨玄感造反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率兵讨伐。

到了河阳,修书于杨浩,杨浩又到宇文述军营中,士兵们几次来往。

有关部门弹劾杨浩,以诸侯身份与内臣来往,杨浩因此被废黜王位、免除官职。

宇文化及杀了炀帝后,立杨浩为皇帝。

宇文化及失败于黎阳,北逃魏县,自称皇帝,因此杀害了杨浩。

杨湛骁勇果敢,有胆略。

大业初,任荥阳太守,因杨浩事被免职,也被宇文化及所杀害。

杨秀,是高祖的第四个儿子,开皇元年,立为越王。

不久,转封于蜀,授为柱国、益州刺史,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

开皇二年,升任上柱国、西南道行台尚书令,原职依旧。

一年多后作罢。

开皇十二年,又任内史令、右领军大将军。

不久又出京镇守蜀地。

杨秀有胆气,容貌魁伟,长髯丰额,多有武艺,很为朝臣所惮服。

皇上常对献皇后说: 秀儿肯定没个好结果。

我在世,自当没什么担心的。到兄弟们那时,他肯定造反。

兵部侍郎元衡出使到蜀,杨秀与元衡深深地交好,请求给他增派左右。

元衡回京师后,为杨秀请求增加左右,皇上不许可。

大将军刘哙讨伐西爨时,高祖令上开府杨武通率部跟着前进。

杨秀派嬖人万智光当杨武通的行军司马。皇上因杨秀用人不对,谴责了他。

高祖对群臣们说: 破坏我的法度的,一定是我的子孙吧?

如同猛兽,别的东西不能害它,反被毛里的小虫所损食。

于是分了杨秀的兵权。

杨秀渐渐奢侈,违反制度,车马被服都和皇上一样。

太子杨勇因受谗言之害被废黜后,晋王杨广被立为皇太子,杨秀心里很不服气。

杨广怕杨秀会成为祸害,偷偷地让杨素找他的罪过而上谗言害他。

仁寿二年,调杨秀回京师,皇上见了他,不与他说话。

次日,派人责问他。

杨秀谢罪说: 我承受国恩,出京当藩王,不能遵守法令,真是罪该万死。

皇太子杨广和诸王都在朝廷上流泪,代杨秀谢罪。

皇上说: 往日秦王浪费财物,我用父道教训他。

现在杨秀祸害百姓,我要用君道处罚他。

于是把他交给司法部门。

开府庆整进谏说: 庶民杨勇已被废黜,秦王已经去世了。陛下的儿子不多了,何必弄到这个地步?

蜀王生性耿直,如今他被重责,恐怕他会自杀。

皇上大怒,要割他的舌头。

因此对群臣说: 要把杨秀杀死在大街上,以向百姓道歉。

于是下令杨素、苏威、牛弘、柳述、赵绰等人给他治罪。

太子杨广偷偷地作了木偶人,写上皇上和汉王的姓名,捆上手,用钉钉在心上,然后让人埋在华山之下,再让杨素装模作样挖出来。

杨广又以杨秀的口气作檄文,说: 逆臣贼子,专门玩弄权柄,陛下表面上当皇帝,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然后陈述兵甲如何强大,说是要 指期问罪 。

杨广把这篇 檄文 放在杨秀的文集之中,然后上告高祖。

高祖说: 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

于是把杨秀废为庶民,软禁在内侍省,不得与妻子儿女相见,下令只给他两个獠婢,供他驱使。

受牵连的有一百多人。

杨秀既被囚禁,愤懑不已,不知做什么才好,于是上表说: 我因为幸运,成为皇上的儿子,承蒙父母抚养长大,九岁就得到了荣华富贵,只知富贵享乐,从未忧惧过。

我轻易地放纵我这颗愚笨的心,落到这个地步,我辜负父皇山岳一样高的大恩,心甘情愿地去死。

不料天恩还可让我有余漏,到如今这地步,我才知道愚心不可放纵,国法不可触犯,我扪心问罪,真是来不及改过自新。

我还想分身有术,竭尽余生,稍稍报答一下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因神灵不保佑,我的福分爵禄完了,夫妻团聚,不可能了。

只怕我长辞人间,永归地府,伏请父皇,赐我怜悯,在我死之前,让我与我的儿子爪子见上一面。

然后请你赐我一个墓穴,让我的尸骨有个去处。

爪子就是他的爱子。

皇上因此下诏书,数落他的罪过,说:你从地位上说,是臣又是子;从感情上说,与家又与国相关。庸、蜀是重要的地方,我让你去镇守。

你却触犯纲纪,心怀恶意,幸祸乐灾。你小看皇宫和太子宫,等着这里发生灾祸。你容纳不法之徒,交结异端分子。

我有什么不和,你便等着,指望我死了,你就起异心。

皇太子是你的兄长,按长幼顺序也当立他。你却假托妖言,说他不能终其位。

你装神弄鬼,又说你可惜不能入主东宫。你自称骨相不该当人臣,品德、功业应当皇帝。你胡说青城出圣人,想用自己当其位。你诈称益州出现了龙,假托是什么好兆头。

你重述 木易 之姓,又修成都的宫室,胡说 禾乃 之名,以当 八千 年的皇运。

胡编京师有什么妖异,以证明父亲兄长有灾。妄造蜀地有什么吉祥,以说明你有什么祥瑞。

你哪里不想我倒楣哟,哪里不想天下大乱哟?你还建造白玉王廷,又作白羽箭,你的服饰车马与天子无异,哪里像有我的样子?你纠集旁门左道,用符书压镇我和汉王。

汉王和你,是亲兄弟,你却画他的形像,写上他的姓名,缚手钉心,枷锁木丑械。

还说要请华山的慈父圣母的神兵九亿万骑,收杨谅的魂魄,闭在华山之下,不让魂魄散开。

我对于你,是你的亲父亲,你却又说要请西岳华山的慈父圣母开化杨坚夫妻,让我们回心转意,欢欢喜喜。

你又画我的形像,缚手撮头,还说请西岳神兵收杨坚鬼魂。

如此这般,我如今不知道杨谅、杨坚是你的什么人?

包藏祸心,图谋不轨,这是叛逆之臣的罪证。希望父亲遭灾,以此为幸事,这是贼子的毒心。怀着非分之想,对兄长放肆毒心,这是悖弟的行为。嫉妒小弟,无恶不为,无孔怀之情。你触犯国法,到了极点。你多杀无辜,这是豺狼的暴行。你剥削百姓,酷虐到了极点。你只求财货,这是市井小民的勾当。你专门侍奉妖邪,这是顽的本性。你辜负了我的重托,是个不成器的东西。

凡此十罪,灭天理,逆人伦,你都作了,坏到了极点。你还想免除祸患,长守富贵,怎么可能呢?

后来又让他与他儿子同处。

炀帝即位后,依旧禁锢他。

宇文化及杀了炀帝后,想立杨秀为皇帝,大伙商议,不同意。

于是杀害了他和他的几个儿子。

杨谅字德章,一名杰。开皇元年,立为汉王。

开皇十二年,为雍州牧,加授上柱国、右卫大将军。

一年多后,转任左卫大将军。

开皇十七年,出京任并州总管,皇上巡幸温汤时送他到任。

自华山以东,到沧海,南到黄河,五十二州都属他管辖。

特别允许他便宜从事,不拘限于法律政令。

开皇十八年,发起辽东战争,以杨谅为行军元帅,率部到辽水,遇上疾病,不利而还。

十九年,突厥进犯边疆,以杨谅为行军元帅,最后未去临阵统兵。

高祖很宠爱他。

杨谅自以为住在天下出精兵的地方,因太子杨勇被进谗言而废黜,平时常怏怏不乐,私下里有反叛的图谋。

他于是劝高祖说: 突厥正强大,太原即为重镇,应加强防备。

高祖听从了他的话。

于是大发民工劳役,修缮兵器,贮存在并州。

他又招纳亡命之徒,他身边的无户籍的人,差不多有几万。

有个叫王支页的,是梁国将领王僧辩的儿子,年少倜傥,有奇略,为杨谅的咨议参军。

有个叫萧摩诃的,是陈国过去的将领。

二人都不得志,常郁郁思乱,都被杨谅所亲近友善。

到蜀王因罪被废黜后,杨谅心里更加不安。

碰上高祖去世,调他赴京,他不去,于是举兵造反。

总管司马皇甫诞切劝,杨谅发怒,把他抓了起来。

王支页劝说杨谅说: 王爷所部将吏的家属,都在关西,若用他们,就要马上长驱直入,直据京师,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如只想割据过去齐国的地盘,那就要用东部的人。

杨谅不能专定,于是兼用两个办法,扬言说: 杨素反叛,将要杀他。

闻喜人、总管府兵曹裴文安劝杨谅说: 井陉以西,是王爷您掌握的地方,华山以东的兵马,也为我们所有。应全部发兵。

另分派弱兵,把守路口,仍叫他们见机行事,占领地方。

您率领精锐部队,直入蒲津。

我裴文安请当先锋,王爷您统领大军继后,风驰电掣,一下子赶到灞上,咸阳以东,可指挥而平定了。

京师震扰,官军来不及聚集,朝中上下互相猜疑,群情离异而震惊,谁敢不听您的号令?不出十天,大事就可定下来了。

杨谅很高兴。

于是派他所任命的大将军余公理出太谷,以奔赴河阳。

派大将军綦良出滏口,以奔向黎阳;派大将军刘建出兵井径,以经略燕、赵故地;派柱国乔钟葵出雁门。

又任命裴文安为柱国,派纥单贵、王耳冉、大将军蠕蠕天保、侯莫陈惠等,直指京师。

到离蒲津一百多里的地方,杨谅忽然改变布署,令纥单贵切断河桥,驻守蒲州,而召来裴文安。

裴文安到了,说: 兵贵神速诡密,本想出其不意。

王爷您既又不动,我文安又退了兵,使他们计划得成,大势完了啊!

杨谅不回答。

杨谅以王耳冉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

炀帝派杨素率五千骑兵,袭击王耳冉、纥单贵于蒲州,打败了他们。

杨素于是率步兵、骑兵四万奔向太原。

杨谅让赵子开守高壁,杨素打跑了他。

杨谅大惧,在蒿泽抵抗杨素。

刚好天下大雨,杨谅想撤兵回去。王支页劝他说: 杨素长途奔袭,兵马劳累,王爷您亲率精兵攻击,势力必然大涨。

如今见敌而退,把胆怯显示给他人看,阻拦了战士斗志,增加了西军的气焰,请王爷不要退兵。

杨谅不听,退兵守清源。

杨素进而攻击,杨谅统兵与官军大战,死了一万八千人。

杨谅退兵保并州,杨素进兵包围了他。

杨谅穷途末路,向杨素投降。

百官上奏,杨谅罪该处死。炀帝说: 我兄弟太少,不忍心说什么,想曲法饶杨谅一死。

于是削职为民,不让子孙继承爵位,最后被活活关死。

他儿子杨颢,因而也被禁锢。宇文化及杀炀帝时,杨颢遇害。

史臣曰:高祖的儿子五人,未有终其天年的,真是怪事啊!

房陵王杨勇,借助于与高祖的骨肉之亲,讲究君臣之义,经略创造,与高祖契阔夷险,抚军监国,总共二十年。他虽不能称有三善,但能侍奉父母,不缺人子之礼。

高祖对他恩宠既变,外加谗言离间,高祖为父的慈爱,立即隔于人理;父子之道,于是灭了天性。

隋朝将亡,庶民百姓都知道了。

《慎子》有言说: 一只兔子在街上跑,上百人追逐它;满街都是兔子,过路人连看都不看一下。

难道是他们不想得到兔子吗?

这是因为他们都能得到兔子的缘故。

房陵王当太子很久了,高祖一朝换了他,开了逆乱的头,长了觊觎的望。

另外,维城建帜,加重威权,恃宠而骄,多自封植,进而超过规矩,退而不依其道,杨俊忧郁而死,实在是由于这个缘故。

不久国运方艰,谗人已胜,兄弟之间,不肯相容。

杨秀窥探岷山、蜀地的险阻,杨谅发动晋阳的甲兵,成此乱国乱常之祸,大概也是有原因而这样作的。

《棠棣》诗是白作了的呀,有鼻之封没有指望了,有的被幽囚在牢房里,有的被下毒毒死。

本根既绝,枝叶全剪,十几年后,国家就完了。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以至倾覆家国的多得很,但考究他们的乱亡之祸,没有像隋朝这么残酷的。

《诗经》上说: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后来有国有家的人,能不深以为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