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十过

十种过错。第一种叫献小忠,这是对大忠的祸害。

第二种叫贪图小利,这是对大利的危害。

第三种叫行为怪僻,自以为是,对其他诸侯国没有礼貌,这是丧身中最严重的了。

第四种叫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这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

第五种叫贪心固执喜欢私利,这是亡国杀身的根源。

第六种叫沉溺于女子歌舞,不关心国家政事,这是亡国的祸害。

第七种叫离开朝廷到远方游玩,又不听谏士的规劝,这是使自己遭受危险的做法。

第八种叫有过错却不听忠臣劝谏,而又一意孤行,这是丧失好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

第九种叫内不量力,外靠诸侯,这是削弱国家的祸患。

第十种叫国小无礼,不听谏臣,这是断绝后代的形势。

什么叫小忠?

过去楚共王和晋厉公在鄢陵大战,楚军失败,共王伤了眼睛。

战斗激烈之时,楚军司马子反口渴要水喝,侍仆谷阳拿了一筋酒来给他。子反说: 嘿!

一边去,这是酒。 谷阳说: 不是酒。

子反接过来喝了。

子反这个人,喜爱喝酒,觉得酒味甜美,不能停下来,结果醉了。

战斗已经结束,共王想再战,派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以心病为由推辞不去。

共王乘车亲自前往,进了子反帐中,闻到酒气而返回,说: 今天的战斗,我自身受了伤。

依靠的是司马,司马却又醉成这样。这是忘了楚国的神灵而不关心我的民众。

我不能继续战斗了。

于是把军队撤离鄢陵,把司马子反处以死刑。

所以侍仆谷阳献酒,并不是因为仇恨子反,他的内心是忠爱子反的,但却恰好是杀了他。

所以说,献小忠,便是对大忠的祸害。

什么叫贪图小利?

过去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

荀息说: 您最好是用垂棘的宝玉和屈产的良马贿赂虞国君主,向他要求借路,他定会把路借给我们。

晋献公说: 垂棘宝玉是我祖先的珍宝,屈产良马是我的骏马。

假如他接受我的礼物又不借给道路,怎么办?

荀息说: 他不借给我们道路,必定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

假如接受我们的礼物而借给我们道路,那么这块宝玉就像是从内府取出来藏到外府一样,骏马就像是从内厩牵出来拴到外厩一样。

您别担心。 晋君说: 好吧。

就让苟息用垂棘宝玉和屈产良马,去贿赂虞公,向他借路。

虞公贪得宝玉和良马的小利而打算答应借路。

宫之奇劝谏说: 不能答应。

虞有虢好比车两边有护木。护木依靠车子,车子也依靠护木,虞虢两国的地理形势正是这样。

假如借路给他们,那么虢国早上灭亡,虞国晚上就要跟着灭亡了。不能借,希望您不要答应。

虞公不听,于是借路给晋国。

荀息讨伐虢貌国取得了胜利,回来后过了三年,发兵伐虞,又打败了虞国。

荀息牵着马拿着璧回来报告晋献公,献公高兴地说: 壁还和以前一样。

虽说如此,马却长几岁了。

那么,虞公军危地削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贪恋小利而不考虑它的危害。

所以说,贪图小利,便是对大利的危害。

什么叫行为怪僻?

过去楚灵王主持在申地举行的诸侯会盟,宋太子迟到,楚灵王把他抓了拘禁起来。

楚灵王还轻慢徐国国君,扣留齐人庆封。侍卫官劝谏说: 会合诸侯,不能无礼,这是关系存亡的关键。

过去夏夏桀曾主持有戎的诸侯集会而有绍背叛,商约在黎丘检阅诸侯而戎、狄背叛,都是由无礼引起的。

君王还是想想好吧。

灵王不听,还是按自己意思去做。

过了不到一年,灵王向南巡游,群臣跟着劫持了他。

灵王在乾溪上挨饿而死。

所以说,行为怪僻,自以为是,对其他诸侯国没有礼貌,是丧身中最严重的了。

什么叫沉溺音乐?

过去卫灵公将到晋国,来到濮水边,卸车放马,布置住处准备夜宿。

夜半。听见有人弹奏新的乐调,很是喜欢。

叫人问近侍,都回答没听见。

就召来师涓并告诉他说: 有人在弹奏新的乐调,叫人间近侍,都说不曾听见。

音调好像出自鬼神,你替我听着把它录写下来。师涓说: 好吧。

就静坐弹琴把它录写下来、 师涓第二天回报说: 我录写好了,但还不熟悉,请让我再用一晚上熟悉它。 灵公说: 好吧; 就又留宿一晚。

第二天,已经熟悉了,就离开猴水去晋国。

晋平公在施夷的台上用酒款待灵公。

酒喝得正畅快时,灵公站了起来。

灵公说: 有新的乐调,希望奏给大家听听。 平公说: 好。

就召来师涓、让他坐在师旷旁边,拿过琴来弹奏。

乐调没完,师旷按住琴弦制止说: 这是亡国之音,不能奏完。

平公说: 这个曲调是从哪里来的?

师旷说: 这是师延所作,同商纣搞的靡靡之音。

等到武王伐纣,师延向东逃跑,到了淄水投河自尽。

所以听见这个曲调的,一定是在濮水边。先听见这个曲调的,他的国家一定被侵削,不能奏完它。

平公说: 我所喜欢的是音乐,你还是让他奏完吧。

师涓奏完了它。

平公问师旷说: 这叫什么曲调? 师旷说: 这就叫清商调。

平公说: 清商调确是最动听吧?

师旷说: 还比不上清微调。

平公说: 清徵调能弹来听听吗?

师旷说: 不能。

古代听清微调的,都是有德义的君主。

现在您的德薄,还不够格来听。

平公说: 我所爱好的是音乐,希望试着听一下。

师旷出于不得已,拿过琴来弹。

弹了一遍,有十六只黑鹤从南方飞来,停在廊门顶上。弹第二遍,鹤排列成行。

弹第三遍,鹤伸长脖子呜叫,张开翅膀起舞,音调合于美好的声音,响彻天空。

平公非常高兴,在座的人也都欢喜。

平公拿起酒杯站起来向师旷祝贺,回到座位上问道: 音乐没有比清微调更美妙的吗? 师旷说: 还比不上清角调。 平公说: 清角调能弹来听听吗?

师旷说: 不能。

过去黄帝在泰山上会合鬼神,驾着象车赶着六条蚊龙,木神就站在车辖的两旁,蚩龙在前开路,风神向前扫除尘埃,雨神冲洗道路,虎狼在前,鬼神在后,飞蛇趴在地下,凤凰飞翔上空,大会鬼神,作成清角调。

现在您的德行浅薄,不能听它。

听了,恐怕会坏事。

平公说: 我老了,爱好的是音乐,希望听完它。

师旷不得已而弹奏起来。

始奏时,有黑云从西北方升起;再奏时,大风刮来,大雨跟随在后,撕裂帐幕,毁坏食器,掀掉廊瓦。

在座的人四散逃跑。平公惊恐害怕,趴在廊屋之间。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平公的身体因而得了瘫痪病。

所以说,不致力于治理国家而沉溺于音乐不止,是使自己走上末路的事情。

什么叫贪心固执?

过去智伯瑶率领赵、韩、魏去讨伐范、中行,灭掉了他们。

返回来,休兵数年,就派人向韩要求割让土地。

韩康子想不给,段规劝谏说: 不能不给。

智伯的为人,贪图利益而傲慢固执。

他来要求土地,假如不绝,就一定会向韩国派兵。

您最好还是给他土地。

给他土地,他就会习以为常,又向别国要地。别国将有不听从的。

如不听从,智伯就一定会对它用兵。这样,韩国就可以避免祸患而等待事情的变化。 韩康子说; 好吧。

就派使者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县送给智伯。

智伯高兴了,又派人向魏国要地。

魏宣子想不给,赵葭劝谏说: 他向韩要地,韩给了他。

现在向魏要地,魏国假如不给,就是魏国在内自恃强大,在外激怒智伯。

假如不给,他一定会对魏国用兵。不如给他。 宣子说: 好吧。

就叫人把一个有万户人家的县送给智伯。

智伯又派人到赵国要求割让蔡和皋狼土地,赵袭子不给。

智伯就暗中约好韩、魏准备去讨伐赵国。

襄子召来张孟谈,告诉他说: 智伯的为人,表面友好而暗地疏远。

他屡屡联络韩、魏,而我还是不给他土地,他向我用兵是必然的了。

现在我该到哪里居住才行呢?

张孟谈说: 董阏于是君父赵简子手下的才臣,他曾治理晋阳,后来尹锋继承他的遗业治理晋阳,董阏于的教化仍然存在。您到晋阳去定居就可以了。 赵襄子说: 好吧。

就召来延陵生,让他带着车马先到晋阳,襄子接着去了。

襄子到了晋阳,巡视内城外郭以及各种职官的储藏。城郭没有修缮,粮仓没有积蓄,钱府没有储备,兵库没有武器,城邑没有守具。

襄子害怕了,就召来张孟谈说: 我巡视城郭以及各种职官的储藏,都不完备,我将凭什么对付敌人?

张孟谈说: 我听说圣人治理国家,收藏全在民间,不在国家府库,努力搞好教化而不单纯修缮城郭。

您不妨发出命令,让百姓自己留足三年的口粮,有余粮的收进粮仓;留足三年的用度,有余钱的收进宫府;剩下的闲散人员让他们去完成城郭的修缮。

案子晚上下令,第二天,谷仓里的粮食装不下,官府里的钱堆不下,兵库里的武器放不下。

过了五天,城郭便已修缮,守备便已齐备。

襄子召来张孟谈,问他说: 我的城郭已修缮,守备已齐备,钱粮已充足,武器有余。

但我没箭怎么办?

张孟谈说: 我听说董阏于治理晋阳时,卿大夫的住处都用获、蒿?楚等植物作墙,杆有的高达一丈。您不妨削出用来制箭。

于是削出试着制箭,它的坚硬程度即使像菌辂这样坚硬的竹子也不能相比。

襄子说: 我的箭已足够了,但没铜可怎么办?

张孟谈说: 我听说董阏于治理晋阳时,卿大夫、地方官住处的厅堂都用炼钢作柱下础石。

您不妨取出一用。

于是取出来用,有富余的铜了。

号令已定,守备已具。

三家的军队果然到了。

到后就登晋阳城墙,于是开战。

三个月不能攻克晋阳。

三家军队就疏散开来包围晋阴,决晋阳之水来灌城。

围困晋阳三年。

城中居民在高处营巢而居,吊锅烧饭,财物食品将用完,官员体弱多病。

襄子告张孟谈说: 粮食匮乏,财力用尽,官员体弱多病我怕不能守住城了我准备开城投降,可是向哪个国家投降好呢?

张孟谈说: 我听说,不能使灭亡转变为生存,不能使危险转变为安全,就没有必要尊重有才智的人了。

您放弃这个打算吧请让我试着偷偷出城,去见韩、魏的君主。 张孟谈拜见韩、魏之君说: 我听说唇亡齿寒。

现在智伯率二位君主来伐赵,赵国将灭亡了。

赵灭亡后,韩、魏就会跟着灭亡。

二位君主说: 我们知道会是这样。

尽管如此,但智伯的为人,心中粗暴而少仁爱。

我们谋划的事若被他察觉,灾祸就一定来临。怎么办 ?

张孟谈说: 计谋从您们嘴巴里出来进入我耳朵里,没有人会知道的。 两位君主于是和张孟谈约好三家军队共同反对智伯,和他们约好了时间。

夜里派张孟谈回到晋阳,去报告韩、魏反戈的情况。

襄子迎接张孟谈并拜了两拜,又担心又高兴。

韩、魏二君在已约好并遣返张孟谈后,接着就朝见智伯,外出时,在军营门外碰到了智过。

智过对他们的反常脸色感到奇怪,就进见智伯说: 韩、魏二君的样子说明将有变故。

智伯说: 我和他们商量得很周密,打下赵国而三分赵地,我这样和他们友好,一定不相侵害欺骗。

军队驻扎在晋阳已有三年,现在早晚将攻下来占得利益。怎么还会有别的打算?一定不会这样。你放心,不用担忧。不要多说这件事了。 第二天早上,韩、魏二君又朝见智伯外出,在军营门外又碰见智过。

智过进见说: 您把我的话告诉二君了吗? 智伯说: 你怎么知道的? 智过说: 今天二君朝见后出门,见到我而脸色有变,并用眼睛盯我。

这一定会有变故,您不如杀了他们。 智伯说: 你不要再说了。 智过说: 不行,一定要杀掉他们。

如果不能杀,就亲近一他们。 智伯说: 怎么样亲近他们? 智过说 魏宣于的谋臣叫赵葭,韩康子的谋臣叫段规,这两个人都能改变他们君主的计谋。

您还是和韩、魏二君约好,攻下赵国,就封赵营、段规每人一个万户人家的县邑。

这样一来,二君的心思就可以不变了。 智伯说: 攻下赵国而三分其地,又封这两个人万户人家的县邑各一个,那么我得到的就很少了。不行。

智过见他的话不被采纳,就出走了,并把他的家族改姓辅氏。

到了约定日子的晚上,赵人杀掉智伯的守堤官,决水灌进智伯的军营。

智伯军队救水引起混乱,韩、魏军队从两旁进攻,赵襄子率领士卒在正面冲杀,大败智伯的军队并捉住了智伯。

智伯身死军破,国家一分为三,被天下人所耻笑。

所以说,贪心固执喜欢私利,是亡国杀身的祸根。

什么叫沉溺于女子歌舞?

过去戎王派由余对秦国进行国事访问,穆公问他说: 我曾听说治国之道而未能亲眼看见,希望听听古代君主得国失国常常因为什么? 由余回答说: 我曾经听说过了,常常因为俭朴得国,因为奢侈失国。 穆公说: 我不感到耻辱而向你打听治国之道,你用俭朴来回答我,为什么? 由余回答说: 我听说过去尧拥有天下,用陶器吃饭,用陶器喝水。

他的领土南到交趾,北到幽都,东西到达日月升落的地方,没有不臣服的。

尧禅让天下,虞舜接受下来,所做的食具,都是砍伐山上树木制作成的,削锯成器,修整痕迹,在上面涂上漆和墨,送到宫里作为食器。

诸侯认为太奢侈,不臣服的方国有十三个。

虞舜禅让天下,传给夏禹,夏禹所做的祭器,在外面染墨,里面绘上红色,缦帛做车垫,草席饰有斜纹边缘,杯勺有花纹,酒器有装饰。

这就更加奢侈了,而不臣服的方国有三十三个。

夏王朝灭亡,殷商接受天下,所做的大辂,旗子上装有九条飘带,食器雕琢,杯勺刻镂,白色的墙壁和台阶,垫席织成花纹。

这就更加奢侈了,而不臣服的方国有五十三个。

君主都注重文彩华丽了,而愿意服从的越来越少。

所以我说,节俭是治国的原则。 由余出去后,穆公就召来内史廖,告诉他说: 我听说邻国有圣人,是抗衡国家的忧患。

现在由余就是个乏人,我很担心。

我将怎么办? 内史廖说: 我听说戎王居住的地方,荒僻简陋而道路遥远,没听过中原的声乐。您不妨赠给他女子歌舞,去扰乱他的政事,然后替由余请求延长回国的时间,来疏远由余的劝谏。

他们君臣有了隔阂,然后就可以谋取了。

穆公说: 好吧。 就派内史廖把十六个女乐赠送给戎王,趁机替由余请求延长回国的时间。戎王答应了,看到女乐而感到高兴,安排酒席在帐蓬中痛饮,每天听女乐,整年不迁徒,牛马没有水草吃,死了一半。

由余回国,马上劝谏戎王,戎王不听,由余就离开戎国来到秦国。

秦穆公迎接他并拜他为上卿,向由余询问戎的兵力情况和地理形势。

已经了解了这些情况,出兵伐戎,兼并十二个国家,开辟一千里土地。

所以说,沉溺于女子歌舞,不关心国家政事,是亡国的祸害。

您现在虽然快乐,日后怎能再这样呢?

齐景公说: 我下令说谈论回去的就处死。

现在你违犯了我的命令。 拿起戈来就要击杀。

颜涿聚说: 过去夏桀杀了关龙逢,商纣杀了王子比干,现在您即使杀死我,把我和关龙逢、比干凑成三个也是可以的。

我说话是为国家,不是为了自身。

伸着脖子上前说: 您杀了我吧! 齐景公便放下戈催促驾车赶了回去。

回去三天以后,就听说都城里有人图谋不让景公回城的了。齐景公、之所以能继续统治齐国,靠的是颜涿聚出了力。

所以说,离开朝廷到远方游玩,是使自己遭受危害的做法。

什么叫有过错却不听忠臣劝谏?

过去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霸之首,管仲辅佐他。

管仲老了,不能执政,安居在家。

桓公去问他说: 您在家病着,假若不幸一病不起,政事移交给谁? 管仲说: 我老了,经不起问事了。

虽然这样,我听说,了解臣下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

您不妨试着按自己想法来决定吧。 桓公说: 鲍叔牙怎么样? 管仲说: 不行。

鲍叔牙为人,刚强任性而崇尚凶悍。

刚强就会粗暴地侵扰民众,任性就得不到民心,凶悍了臣民就不听他使唤。

他的心思无所畏惧,不是霸主的好帮手。 桓公说: 那么竖刁怎样? 管仲说: 不行。

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自己的身体。

您忌妒而爱好女色,竖刁把自己阉割了来管理宫内事务。

他连自己的身体都不爱惜,又怎么能爱惜君主呢? 恒公说: 那么卫公子开方怎么样? 管仲说: 不行。

齐、卫之间不过十天的路程,开方为了侍奉君主,为了想迎合君主的缘故,十五年不回去看他的父母,这不合人之常情。

他连父母都不亲近,还能亲近君主吗? 桓公说: 那么易牙怎么样? 管仲说: 不行。

易牙为您主管伙食,您不曾吃过的只有人肉,易牙蒸了儿子的头进献给您,这是您知道的。

人之常情没有不怜爱自己孩子的,现在蒸自己的儿子作为您的饭食,他连儿子都不怜惜,又怎能怜惜君主呢? 桓公说: 那么谁行呢? 管仲说: 隰朋行。

他的为人,心地坚贞,行为廉正,少有私欲,多能守信。

心地坚贞,就足以作表率;行为廉正,就可以担重任;少有私欲,就能驾驭属下;多能守信,就能亲近邻国。

这是霸主的好帮手,您最好是用他。

桓公说: 好吧。 过了一年多,管仲死,桓公便不用隰朋而用竖刁。竖刁掌管政事三年,桓公南游堂阜,竖刁率领易牙、卫公子开方以及大臣趁机作乱。

桓公在南门寝宫守卫房屋里饥渴而死,死后三个月没人收葬,尸体上的蛆虫爬出门外。

所以,桓公的军队横行天下,桓公身为五霸之百,最终被臣下所杀,从而丧失了好名声,被天下人讥笑,为什么?

是不听管仲忠告的过错。

所以说,有过错却不听忠臣的劝谏,一意孤行,是丧失好名声并被人耻笑的开始。

什么叫内不量力?

过去秦国攻打宜阳时,韩国危急。

公仲朋对韩君说; 盟国是不可靠的,还不如通过张仪去和秦国讲和呢!

就用一个著名的大城去贿赂秦国,和秦一道南伐楚,这样就解除了秦对韩的祸患,把祸害转嫁给楚了。 韩君说: 好。 于是命令公仲出使,将西去与秦讲和。

楚王听说后,感到害怕,召来陈轸告诉说: 韩国的公仲朋将西去与秦讲和,现在怎么办? 陈轸说: 秦得到韩的一座名城,驱使它的精锐军队,与韩联合起来向南攻楚,这是秦王庙祭时所祈求的,这必将成为楚国的祸害。

大王最好赶快派遣可靠的使臣,多带些车辆载上厚礼来献给韩国,说: 楚国虽小,士卒已经全都发动起来了,希望贵国向秦申明不屈的意图。

为此希望贵国派使者前来观察楚国动员起来的士卒。

韩派人到楚,楚王便征发车骑排列在大路上,对韩国使者说: 请报告韩君,说我国军队现在就要进入韩境了。 使者回去报告韩君,韩君非常高兴,中止了公仲去秦讲和。

公仲说: 不行。

在实际上危害我们的,是秦国;在名义上援救我们的,是楚国。

听从楚国的空头承诺而忽视强秦的实际危害,那是危害国家的祸根。 韩君不听。

公仲生气回家了,十天不上朝。

宜阳更加危急,韩君派使者到楚催兵求援,使者去了一批又一批,但楚军却没有一个到来的。

宜阳果然被攻克,成为诸侯间的笑料。

所以说,内不量力,外靠诸侯,是削弱国家的祸患。

什么叫国小无礼?

过去晋公子重耳出逃在外,路过曹国,曹君趁他脱去上衣时偷看他的骈肋。

厘负绢和叔瞻在前侍奉。

叔瞻对曹君说; 我看晋公子不是平常的人。

您对待他没有礼貌,他如有机会回国成为君主而发兵,那就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 曹君不听。

厘负绢回家,脸上不高兴,他的妻子问他说; 您从外面回来,带着不高兴的神色,为什么? 负羁说: 我听说,有福轮不到,祸来牵连我。

今天国君召见晋公子,待他没有礼貌。

我夹在里面,因此不高兴。 他的妻子说: 我看晋公子像大国的君主,他的随从人员像大国的相国。

现在困窘逃亡,路过曹国,曹国待他没有礼貌。

他如果返回祖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就是第一个了。

您为什么不先把自己和曹君区别开呢?

负绢说: 好吧。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壁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公子见了使者,拜了两拜,留饭而谢绝收壁。

晋公子从曹到楚,从楚到秦。

到了秦国三年,秦穆公召集群臣商量说: 过去晋献公和我结交,诸侯没有不听说的。

献公不幸死去,已十年上下了。

继位的儿子不好,我怕他会让晋国的宗庙得不到洒扫而社稷得不到祭祀了。

长此下去不变样,就不符合与人交往的原则了。

我想帮助重耳让他回国,怎么样?

群臣都说: 好。 穆公因而发兵,革车五百辆,同一规格的马二千匹,步兵五万,帮助重耳回到晋国,立为晋君。

重耳登基三年,就发兵攻打曹国了。于是派人告诉曹君说; 把叔瞻从城上吊下来,我将杀掉他陈尸示众。 又派人告诉厘负羁说; 大军迫城,我知道您不会反抗我。

请在您住的巷门上做好标记,我将据此下达命令,使军队不敢去侵犯。 曹国人听到后,率领他们的亲戚去依附厘负羁住地的有七百多家。

这就是礼的作用。

所以,曹是小国,夹在晋、楚之间,君主的危险就像叠起来的蛋,却用无礼来待人,这就是断绝后代的原因。

所以说,国小无礼,不听谏臣,是断绝后代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