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扬权

天有自然法则,人也有自然法则。

香脆美妙的味道,醇酒肥肉,甜适可口但是对身体有害;细腻的皮肤和洁白的牙齿,令人衷情但耗费人的精力。

所以去掉太过分的吃喝玩乐,身体才不会受到损害。

权势不应表露无遗,而应保持本色,无为而治。

政事由天下四方的臣下去做,国家最高的权利一定要在君主手中。

圣明君主掌握这国家的关键,四方臣民都会来效劳。

君主只用冷静地对待臣下,臣下自会办好事情。

天下既已平安无事,君主就可以从静态中观察臣子动态。

文武官员既经设置,君主就可以广开言路接待他们。

不要经常变更,不要经常改动,要按照自然和人类法则去行动,不停顿地做下去,这就叫遵循事理。

事物有它适宜的用处,才能有它施展的地方,各得其所,所以君主可以无为而治。

让公鸡掌夜报晓,让猫来捕捉老鼠,如果臣下都像这样各展其才,君主就能够无为而治了。

君主显示自己的特长,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就可能不会成功。

君主喜欢自夸逞能,正是臣下进行欺骗的凭借;君主喜欢惹事生非,卖弄口才和智力,正是臣下加以利用的依托。

君臣职能颠倒着使用,国家因此得不到治理。

运用道的原则治理国家,要把确定名分放在首位。名分恰当,事情就能确定;名分偏颇,事情就会走样。

所以圣人按照统一规律而采取虚静态度,使名分自然形成,让事情自然确定。

既然不事雕琢,下面也就纯正了。

据此加以任用,使他们自行办事;据此给予任务,他们将会自行完成;恰当地安排他们,使他们都能自动地尽职尽责。

君主根据臣下的主张用人,如果不清楚臣下的主张是否恰当,那就再考察臣下的行动。

言行既经综合审定,然后酌情给予赏罚。

赏罚确实可信,臣下就会献上真心。

谨慎地处理政事,等待自然规律去起作用。不要丧失治国纲领,才有可能成为圣人。

圣人之道,要排除智和巧;如果智巧不能排除,就难以维持正常秩序。

平民使用智巧,自身多有灾殃;君主使用智巧,国家就会危亡。

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返回到事物的具体道理,深入观察,交互验证,寻根究底,终而复始。

虚静之后,不会再用到主观意愿。

凡是君主的祸患,一定是有着相同的起因,真要是能不让它们发生,全国民众就会一致服从。

道,是弘博广大而没有形状的;德,是内含道理而普遍存在的。

至于万事万物,都会自然而然地汲取一定量的道和德,都会发展兴盛而不能像道和德一样安温寂静。

道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通过潜化渗透而命定事物;特定事物有着特定的生死周期。

虽然名称交验,事物各异,但却无不贯通着同一的普遍规律。

所以说:道和它所生成的万物不相同,德和它所包含的阴阳不相同,衡器和它所衡量的轻重不相同,墨线和它所矫正的弯曲不相同,定音器与影响声音的干湿不相同,君主和他所任用的臣子不相同。

所有这六神情况都是道衍化出来的。

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是一。

因此,明君尊重道的独一模样。

君臣不同道,臣下用主张向君主祈求。

君主执掌着臣下的主张,臣下贡献出一定的事功。事功和主张交验相符,君臣上下的关系就协调了。

君主听察的方法是,根据臣下发表的言论,反过来作为他们应该做出的实效。

所以要审核言论来确定职位,弄清是非来辨析类别。

听察言论的一般原则,就像大醉一样模模糊糊。

群臣纷纷动嘴动舌,我总也不先开口;群臣纷纷动嘴动舌,我越发装得糊糊涂涂,让他们自己去条分缕析,我从而加以了解;是非一起集中上来,君主并不卷入。

虚静无为是规,律的固有属性,交叉连结,是事物的本来面貌。

从联系中检验事物,从联系中发现规律。

根本规律不加变更的话,任凭事物怎样运动也不会出现失误。

动荡吧,纷扰吧,君主仍旧要用无为原则加以处理。

表示喜悦,就会惹事;表示厌恶,就会生怨。

所以要排除爱憎,空下心来,作为道所。

君主不和臣民共事,臣民才会尊敬君主;君主不和臣民议事,要让他们自己去干。

君主关闭起门户,从室内观察庭院,近在咫尺,全在眼前。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根据他们的所作所为,各自受到相应的处置。

善恶一定受到赏罚,谁还敢不诚实?

规章制度既经设置,其他方面从而确定。

君主不能神秘莫测,臣下就会有所凭借;君主行事不能得当,臣下将会引为成例。

如天如地,该赏就赏,该罚就罚;如地如天,哪个疏远,哪个亲近?

能像天地一样,才能称为圣人。

想治好宫中,要设置官员但不可亲近;想治好宫外,要每个官职只设置一人。不让他们肆意妄为,他们怎能越职侵权?

大臣的门下,就怕人多势大。

凡是极佳的治理状态,就是臣下不能得到非法报偿;名实切合,臣民才会安守本分。

丢掉这些另寻出路,就是最大的迷惑;刁民就会越来越多,奸臣就会遍布君侧。

所以说,不要使人大富裕自己反而去借贷;不要使人太显贵自己反而受逼迫;不要专门信任一个人自己反而丧失国家。小腿比大腿粗,难以快跑。

君主失去神秘莫测,老虎就会跟随其后。

君主仍不察觉,老虎就会伪装成狗。

君主不能及早制止,狗就会不断增加。

等到老虎成了群,就会共同杀掉君主。

做君主的没有忠臣,还有什么国家可言?

君主施行他的法令,大虎就会害伯;君主施行他的刑罚,大虎自会服贴。

法令刑罚如果坚决执行,老虎就会重新变成人,恢复他的本来面目。

想治理国家,必须除掉朋党;不除掉朋党,他们将越聚越多。

想治理国家,必须赏赐适当;赏赐不当,乱臣就会要求更多。

他要什么我给什么,是借给仇人斧头;借给仇人是不行的,他将用斧头来砍我。

黄帝说过这样的话: 君臣之间一天内就有上百次冲突。 臣下隐藏私情,用来试探君主;君主掌握法度,用来制裁臣下。

所以律令的设立是君主的法宝;朋党的形成是臣下的法宝。

臣下不杀君主的原因,是朋党还未形成。

所以君主失掉一尺,臣下就得到一丈。

统治国家的君主,不使封出去的城邑扩大;服从法治的大臣,不使属下的私家显贵。

懂得治国之道的君主,不使他的臣下显贵;如让他们贵了富了,他们将取代君主。

防备危险,怕出乱子,赶紧设立太子,祸患就无从发生。

宫内搜索坏人,宫外防备奸臣,君主必须亲自掌握法度。

对爵高禄厚的人要加以削减,对爵低禄薄的人要予以增加;减少和增加都要有分寸。

不要使臣民紧密勾结,共同欺侮君主。

减少爵禄像月亮般逐渐亏蚀,增加爵禄像物体受热般逐渐增大。

简明法令,谨慎诛罚,该罚的都一定要罚。

不要放松你的弓,防止一个窝里有两只雄鸟。一窝栖居双雄,必然大事争斗。豺狼在羊圈里,羊就不会增多。

一家有两个尊贵的,事情就会没有成效。

夫妻共同当家,孩子就无所适从。

做君主的,要像经常劈削树木一样整治臣下,不要让他们枝繁叶茂;臣下的树干枝繁叶茂,就会充塞官府;私门就会充实富裕,公门将会空虚,君主也会受到蒙蔽。

君主经常削减枝叶,不要使臣下树枝向外伸展;撤下的树枝向外伸展,就会对君主的位置产生威胁。

君主经常劈削树木,不要使臣下枝粗干细;臣下枝粗干细,将会经不住春风;经不住春风,树枝将会损害树心。

太子以外的公子太多,嫡长子一系就要担忧了。

制止他们的办法,就是经常劈削树木,不要使其枝叶茂盛。

树木经常劈削,像枝叶一样聚集的朋党才会离散。

掘掉树根,树木就没有生气了。

填塞汹涌深渊,不要让水奔腾。

探测臣下和众公子的阴谋,剥夺他们的权势。

君主使用起威势来,要像电闪雷鸣一般迅疾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