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 卫气行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你谈一谈卫气在人体是如何运行的,什么时候出于体表,什么时候进入体内,又是在什么地方会合的呢?
岐伯说: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都可以用十二地支表示,其中子位居正北方,午位居正南方,连接南北的竖线为经;卯位居正东方,酉位居正西方,连接东西的横线为纬。
天空一周有二十八星宿,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各有七个星宿,四方共计二十八个星宿。
东方的房宿与西方的昴宿为纬,北方的虚宿与南方的张宿为经。
太阳从东方的房宿沿黄道经过南方到达西方的毕宿,时间是卯、辰、巳、午、未、申六个时辰,这六个时辰是白天,属阳;太阳从西方的昴宿,沿黄道经过北方到达东方的心宿,时间是酉、戌、亥、子、丑、寅六个时辰,这六个时辰是夜晚,属阴。阳主白昼,阴主黑夜。一昼夜中,卫气在体内运行五十个周次,白天行于阳分二十五个周次,夜间行于阴分二十五个周次,并周行于五脏之中。
所以,平旦之时,卫气在阴分的循行过程结束,卫气从眼睛进入阳分,眼睛也就睁开了,然后卫气从目内眦上行于头部,沿项后足太阳膀胱经的通路下行,再沿背部向下行,到达足小趾外侧端;另有分支,从目外眦而出,沿手太阳小肠经下行,至手小指外侧端;另一条分支,也从目外眦而出,沿足少阳胆经下行注入足小趾与第四趾之间。
卫气在上部还有分支,循手少阳三焦经所过的部位向下行,到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从手少阳别行的分支,上行至耳的前方,会合于颔部的经脉,注入足阳明胃经,向下行至足背,散入足五趾之间;还有另一条散行的分支,从耳部下方,沿手阳明大肠经下行,入于手大指和食指之间,再进入手掌中间。
其中运行到足部的卫气,进入足心,出于内踝,再入足少阴肾经,由足少阴肾经经行于阴分,沿着从足少阴肾经分出的阴脉向上行,又会合到眼睛的目内眦,交会于足太阳膀胱经。
这就是卫气运行一周的顺序。
所以,太阳运行一星宿的时间称为一舍,卫气循行人体一周又十分之八弱;日行二舍,卫气循行三周又十分之六;日行三舍,卫气循行五周又十分之四;日行四舍,气循行七周又十分之二;日行五舍,卫气循行九周;日行六舍,卫气循行十周又十分之八;日行七舍,卫气循行十二周又十分之六;日行十四舍,卫气循行人体二十五周而又有余数十分之二周,到此太阳运行周天的二分之一,由白天进入夜间,卫气也由阳分进入阴分。
刚刚进入阴分时,通常是由足少阴肾经传注于肾脏,由肾脏注入心脏,由心脏注入肺脏,由肺脏注入肝脏,由肝脏注入脾脏,由脾脏再传注到肾脏而成为一周。
所以,夜间太阳运行一舍的时间,卫气循行五脏也是一周又十分之八弱,与白天在阳分运行一样,一夜共运行二十五周,出于目内眦而进入阳分。
卫气昼行阳分,夜行阴分,一昼一夜共有余数十分之二周身和十分之二周脏。因此,平时人们入睡和起床的时间,有时早些,有时晚些,都是余数造成的。
黄帝说:卫气在人体内,上下往来运行,没有停止的时候,怎样候察其气行情况而进行针刺呢?
伯高说:根据太阳运行的位置,在夏至日和冬至日,用日晷确定日影的最长和最短,这样就可以知道春夏秋冬四季,各有不同的日照时间规律,然后恒常以平旦为昼与夜的分界,夜尽而昼始。
以铜壶滴漏来计时,一昼夜漏壶水下一百刻,所以二十五刻恰是半个白天的度数,经常如此不已,日入则白昼终止。依随白昼的长短不同,分别取作标准,以候察气行阴阳的情况,而后刺治。
如能谨慎地候察其气行时机而加以针刺,则疾病的痊愈可以指日而待;如果失掉了气行时机而且违背了岁气运行规律,就会各种疾病都难以治愈。
所以说: 针刺实证,要在其气来至之时刺而泻之;针刺虚证,要在其气离去之时刺而补之。
这就是说,要候察气的盛衰虚实而后加以针刺。
所以,谨慎候察气的所在而进行刺治,这就叫做把握住了时机。
病在三阳经的,一定要候伺其气在阳分的时候刺治;病在三阴经的,一定要候伺其气在阴分的时候刺治。
漏壶水下一刻的时间,卫气行于手足太阳经;水下二刻,卫气行于手足少阳经;水下三刻,卫气行于手足阳明经;水下四刻,卫气行于足少阴肾经。
漏壶水下五刻,卫气又出阳分行于手足太阳经;水下六刻,卫气行于手足少阳经;水下七刻,卫气行于手足阳明经;水下八刻,卫气行于足少阴肾经。
漏壶水下九刻,卫气又出阳分行于手足太阳经;水下十刻,卫气行于手足少阳经;水下十一刻,卫气行于手足阳明经;水下十二刻,卫气行于足少阳肾经。
漏壶水下十三刻,卫气又出阳分行于手足太阳经;水下十四刻,卫气行于手足少阳经;水下十五刻,卫气行于手足阳明经;水下十六刻,卫气行于足少阴肾经。
漏壶水下十七刻,卫气又出阳分行于手足太阳经;水下十八刻,卫气行于手足少阳经;水下十九刻,卫气行于手足阳明经,水下二十刻,卫气行于足少阴肾经。
漏壶水下二十一刻,卫气又出阳分行于手足太阳经;水下二十二刻,卫气行于手足少阳经;水下二十三刻,卫气行于手足阳明经;水下二十四刻,卫气行于足少阴肾经。
漏壶水下二十五刻,卫气行于手足太阳经,这是半个白昼中卫气运行的度数。
从房宿到毕宿运转十四舍,经过整个白天,漏壶水下五十刻,太阳运行半个周天;从昴宿到心宿,也是运转十四舍,经过整个黑夜,漏壶水下五十刻,又运行半个周天。
一昼夜合计水下一百刻,太阳运行二十八舍,整整一个周天。太阳每运行一星宿,漏壶水下三又七分之四刻。《大要》说: 通常是每当太阳行到下一个星宿开始的时间,卫气也恰好运行到手足太阳经。所以,太阳每运行完一个星宿的时间,卫气刚好循行完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三个阳经还有阴分,卫气就是这样一直周期运行而不停止。
天与地同其纲纪,纷纷繁繁,终而复始,一昼一夜之间漏水下百刻,卫气在体内运行完毕五十周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