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
1

灵枢 血络论

黄帝说:我想知道奇邪不在经脉的情况。

岐伯说:这就是血络。

黄帝说:有时针刺血络放血会使病人昏倒其原因是什么?

有时针刺放血其出血呈喷射状是为什么?

有时针刺放出的血量少,且色黑质浊是为什么?

有时血质清稀且其中一半像水液一样是为什么?

有的拔针后局部肿起是为什么?

有的无论出血量或多或少都出现面色苍白是为什么?

有的拔针后面色不变但感觉心胸烦闷是为什么?

有的虽然出血很多但病人没有任何不适是为什么?

以上八种情况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经脉中气偏盛而血偏虚的,针刺络脉放血则脱气,气脱失会出现昏倒。

经脉中气血俱盛而阴气较多的,血也流行滑疾,针刺络脉放血时血液就会喷射而出。

阳气蓄积于络脉之内,停留已久而不能外泻,可导致血色黑暗而稠浊,所以血也就不会远射。

刚刚饮过水而水渗入到血络中,尚未与血液完全混合,所以针刺放出的血中有水液夹杂。

那些不是由于刚饮过水的,由于体内原本有水液,因为水液停留日久,则蓄积形成水肿病。

阴气积聚在阳分,已经渗入到络脉,所以在刺络脉时血还没有流出而气先流出,所以使局部肿起。

阴气和阳气刚刚相遇而尚未彼此协调,就针刺络脉放血使阴气、阳气同时外泻,就会阴气、阳气都虚,且表里失去联系,所以使面色无华而呈现苍白色。

针刺络脉出血过多,虽面色不变而心胸烦闷,是因为针刺络脉而使经脉空虚,空虚之经脉连接五脏之阴,阴脱,因此心中烦闷。

阴阳的邪气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痹症,邪气在内充溢于经脉,在外渗注于络脉,像这种情况,阴阳都是邪气有余,针刺放血时出血虽多一些,也不会感觉虚脱。

黄帝说:怎样来观察血络呢?

岐伯说:血脉中邪气亢盛的,血络大而坚硬、充盈于皮下而色红,上下没有固定部位,小的像针,大的像筷子一样粗细,遇到这种情况,施用泻法针刺络脉放血是安全的,但要注意在施治时,切不可违背治疗的常规。

如果不按常规要求,非但没有疗效,还会出现上述那些已见的不良症状。

黄帝说:进针以后,往往有肌肉紧紧地裹住针身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体内热气作用于针体,使针体随之而热,针体热则导致肌肉与针粘附在一起,所以出现针在肌肉中坚固而不能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