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 阴阳系日月
黄帝问:我听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它们与人体相对应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道:在人体,腰以上像天一样属阳,腰以下像地一样属阴。下肢的十二条经脉,与一年中地支的十二个月相对应,月是禀受水性而产生的,所以与地支相对应的下肢经脉属阴。在上肢,手有十指,分别与天干的十日相对应,日是禀受火性而产生的,所以与天干相对应的上肢经脉属阳。
黄帝问:地支和天干怎样同经脉相配合呢?
岐伯答道:寅纪正月,是阳气发生的时候,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少阳胆经;未纪六月,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少阳胆经。
卯纪二月,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太阳膀胱经;午纪五月,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太阳膀胱经。
辰纪三月,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阳明胃经;巳纪四月,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阳明胃经,三、四月是春夏交接之时,阳气由弱到盛完成转换交接,所以称为阳明。
申纪七月,是阴气初生的时候,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少阴肾经;丑纪十二月,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少阴肾经。
酉纪八月,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太阴脾经;子纪十一月,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太阴脾经。
戌纪九月,主身体右侧下肢的足厥阴肝经;亥纪十月,主身体左侧下肢的足厥阴肝经,九、十月是秋冬交接之时,阴气由弱到盛完成转化交接,所以称为厥阴。
甲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少阳三焦经;己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少阳三焦经。
乙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太阳小肠经;戊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太阳小肠经。
丙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丁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阳明大肠经,在五行归类中丙、丁都属火,两火合并,所以称为阳明。
庚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少阴心经;癸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少阴心经。
辛日主身体右侧上肢的手太阴肺经;壬日主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太阴肺经。
位于下肢的足三阳经,为阴中的少阳,阳气微弱;位于下肢的足三阴经,是阴中的太阴,阴气最盛。
位于上肢的阳经,是阳中的太阳,阳气最盛;位于上肢的阴经,是阳中的少阴,阴气微弱。
总的说来,腰部以上的就称为阳,腰部以下的就称为阴。
把这个划分阴阳的方法用于五脏,心位于膈上属火,为阳中之太阳,肺居于膈上而属金,为阳中之少阴,肝位于膈下属木,为阴中之少阳,脾位于膈下属土,阴中之至阴,肾位于膈下而属水,为阴中之太阴。
黄帝问:怎样把经脉与十二个月的阴阳相配规律运用到治疗之中呢?
岐伯答道:正月、二月、三月,分主左足的少阳、太阳、阳明经,说明此时人的阳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阳经;四月、五月、六月,分主右足的阳明、太阳、少阳经,说明此时人的阳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阳经。
七月、八月、九月,分主右足的少阴、太阴、厥阴经,说明此时人的阴气偏重在右,所以不宜针刺右足的三阴经;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分主左足的厥阴、太阴、少阴经,说明此时人的阴气偏重在左,所以不宜针刺左足的三阴经。
黄帝问:在五行归类中,方位的东方和天干中的甲、乙都属木,木气旺于春季,在五色中主青色,在五脏中主肝脏,隶属肝的经脉是足厥阴肝经,现在却把甲配属身体左侧上肢的手少阳三焦经,不符合天干配属五行的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答道:这里所讲的,是根据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配合天干地支的,用来说明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不是按照四季的次序和五行属性来配合天干地支的。
此外,阴阳是有名而无形的,即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能局限于一种具体事物,用它可以概括一切事物的对立属性,所以它的运用非常广泛,阴阳可以指一种事物,也可以推演到十种、百种、千种、万种乃至无数的事物,不可以局限于某一事物而论,也就是这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