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法 道法
作为宇宙本原的道产生了各项法度,法就像绳墨辨明曲直一样决定着事物的成败得失。
因此既然制定了各项法度就不可违犯,法度一旦设立便不可废弛。
所以说如果能够以绳墨法度自正,然后就可以识天下万物之理而不会迷惑。
道体虚空无形,寂静深远,万物赖之以生。
人一降生便有患害随之,这是因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欲望且这种欲望永无止境。
人生则好妄动,妄动必有患害。具体表现在不能相识而动,甚至还逆时而动。
妄动必然妄举事,举事则患害随之,具体表现在行事违逆事理或举事不量力而行,甚至行事不知功用何在。
凡人举事必有言说,有言说即有患害,具体表现在言无征而爽信或口出大言不知尊敬他人,或者明明做不到的事却称能做到,或言过其实浮夸,或力所不及却扬言力量大有余。
宇宙万物万事都生于道,其死生成败都是由道决定的。
祸福同出一门,人们却不知道它们产生的原因。
要想明白死生、成败、祸福的道理,只有依靠道了。依靠道,就能把握所出现的细微事物的形和名,形和名的观念一旦确立,那么是非黑白的分界也是随之确定了。
所以懂得大道的人示范天下的便是变通而不固执,功成而不依赖它,顺时而动不妄为,处事公正不以私意。
因此天下之事便可以在形名确立、名实相符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得到治理。
各项法令制度都已确立,官职都已建置,那么天下万物就都在正道中了。
心胸广阔,能包容一切的人是精明的,最为精明的人总能建立功业。
遵循正道的人总能达到因时而静的最高境界,至静的人就是圣人。
大公无私的人总是睿智的,至智的人可以成为天下所取法的榜样。
如果用法度来审定是非,并且参照自然、社会的必然规律,那么天下之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证验了。
事物繁多,多得如同仓中的粟米,然而法律制度一一设置具备了,那么再隐秘微妙的东西也无法逃脱。
所以说法度已经具备了,所有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治理。
断绝了的世祀会重新接续,灭亡了的国家会重新出现,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
衰败的国家又变得兴盛了,祸事又变成了福事,谁能知道其中的究竟呢?
只要反求于道,便可以懂得上述祸福、死生、存亡等产生的原因了。
应付事物变化的方法在于掌握平衡和适度,轻重不当,便是失道。
天地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规律,天下百姓各自从事着自己的本职,贵贱高低也都有它们确定的位置,使用下臣有确定的方法,统治百姓有既定的守则。
四季更迭、昼夜交替,荣枯变换、柔刚转化便是天地间所存在的固有规律。
男耕女织便是老百姓所从事的固定工作。
有才德和无才德的人不能处于同等的地位,就是贵贱都有它们确立的位置。
选任官吏时,职位的高低要与他们的能力相符,这便是使用下臣的确定方法。
去私门而行公道,这是统治人民的既定守则。
如果一旦出现了不正常或超越了常规的事情,就要相应地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加以控制。
而治理国家所使用的常规和特殊方法是因事而施的,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判定事物时也就不会发生偏颇了。
事物无论巨细大小都有它们各自存在的原因,而逆顺死生等一切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根据性质就可以准确界定事物的名称和概念了,因而也就可以对该事物做出正确处理。圣人不但能体悟自然运行的规律,还能了解君道和臣道所应存在的分界,又能详察万物发生及终结的内在原因,然而却从不以天地万物的主宰自居,所以他能深远广泛的体悟万事万物,并成为天下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