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二公孙陶四张传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
为郡门下书佐。
有姿仪,大音声,侯太守器之,以女妻焉,遣诣涿郡卢植读经。
后复为郡吏。
刘太守坐事徵诣廷尉,瓒为御车,身执徒养。
及刘徙日南,瓒具米肉,於北芒上祭先人,举觞祝曰: 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
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於此。
再拜慷慨而起,时见者莫不歔欷。
刘道得赦还。
瓒以孝廉为郎,除辽东属国长史。
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 今不冲之,则死尽矣。
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
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迁为涿令。
光和中,凉州贼起,发幽州突骑三千人,假瓒都督行事传,使将之。
军到蓟中,渔阳张纯诱辽西乌丸丘力居等叛,劫略蓟中,自号将军,略吏民攻右北平、辽西属国诸城,所至残破。
瓒将所领,追讨纯等有功,迁骑都尉。
属国乌丸贪至王率种人诣瓒降。
迁中郎将,封都亭侯,进屯属国,与胡相攻击五六年。
丘力居等钞略青、徐、幽、冀,四州被其害,瓒不能御。
朝议以宗正东海刘伯安既有德义,昔为幽州刺史,恩信流著,戎狄附之,若使镇抚,可不劳众而定,乃以刘虞为幽州牧。
虞到,遣使至胡中,告以利害,责使送纯首。
丘力居等闻虞至,喜,各遣译自归。
瓒害虞有功,乃阴使人徼杀胡使。
胡知其情,间行诣虞。
虞上罢诸屯兵,但留瓒将步骑万人屯右北平。
纯乃弃妻子,逃入鲜卑,为其客王政所杀,送首诣虞。
封政为列侯。
虞以功即拜太尉,封襄贲侯。
会董卓至洛阳,迁虞大司马,瓒奋武将军,封蓟侯。
关东义兵起,卓遂劫帝西迁,徵虞为太傅,道路隔塞,信命不得至。
袁绍、韩馥议,以为少帝制於奸臣,天下无所归心。
虞,宗室知名,民之望也,遂推虞为帝。
遣使诣虞,虞终不肯受。
绍等复劝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虞又不听,然犹与绍等连和。
虞子和为侍中,在长安。
天子思东归,使和伪逃卓,潜出武关诣虞,令将兵来迎。
和道经袁术,为说天子意。
术利虞为援,留和不遣,许兵至俱西,令和为书与虞。
虞得和书,乃遣数千骑诣和。
瓒知术有异志,不欲遣兵,止虞,虞不可。
瓒惧术闻而怨之,亦遣其从弟越将千骑诣术以自结,而阴教术执和,夺其兵。
由是虞、瓒益有隙。
和逃术来北,复为绍所留。
是时,术遣孙坚屯阳城拒卓,绍使周昂夺其处。
术遣越与坚攻昂,不胜,越为流矢所中死。
瓒怒曰: 余弟死,祸起于绍。
遂出军屯磐河,将以报绍。
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结援。
范遂以勃海兵助瓒,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进军界桥。
以严纲为冀州,田楷为青州,单经为兖州,置诸郡县。
绍军广川,令将麹义先登与瓒战,生禽纲。
瓒军败走勃海,与范俱还蓟,於大城东南筑小城,与虞相近,稍相恨望。
虞惧瓒为变,遂举兵袭瓒。虞为瓒所败,出奔居庸。
瓒攻拔居庸,生获虞,执虞还蓟。
会卓死,天子遣使者段训增虞邑,督六州;瓒迁前将军,封易侯。
瓒诬虞欲称尊号,胁训斩虞。
瓒上训为幽州刺史。
瓒遂骄矜,记过忘善,多所贼害。
虞从事渔阳鲜于辅、齐周、骑都尉鲜于银等,率州兵欲报瓒,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共推柔为乌丸司马。
柔招诱乌丸、鲜卑,得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大破之,斩丹。
袁绍又遣麹义及虞子和,将兵与辅合击瓒。
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
为围堑十重,於堑里筑京,皆高五六丈,为楼其上;中堑为京,特高十丈,自居焉,积谷三百万斛。
瓒曰: 昔谓天下事可指麾而定,今日视之,非我所决,不如休兵,力田畜谷。
兵法,百楼不攻。
今吾楼橹千重,食尽此谷,足知天下之事矣。 欲以此弊绍。
绍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建安四年,绍悉军围之。
瓒遣子求救于黑山贼,复欲自将突骑直出,傍西南山,拥黑山之众,陆梁冀州,横断绍后。
长史关靖说瓒曰: 今将军将士,皆已土崩瓦解,其所以能相守持者,顾恋其居处老小,以将军为主耳。
将军坚守旷日,袁绍要当自退;自退之后,四方之众必复可合也。
若将军今舍之而去,军无镇重,易京之危,可立待也。
将军失本,孤在草野,何所成邪!
瓒遂止不出。
救至,欲内外击绍。
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绍侯者得其书,如期举火。
瓒以为救兵至,遂出欲战。
绍设伏击,大破之,复还守。
绍为地道,突坏其楼,稍至中京。
瓒自知必败,尽杀其妻子,乃自杀。
鲜于辅将其众奉王命。
以辅为建忠将军,督幽州六郡。
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阎柔遣使诣太祖受事,迁护乌丸校尉。
而辅身诣太祖,拜左度辽将军,封亭侯,遣还镇抚本州。
太祖破南皮,柔将部曲及鲜卑献名马以奉军,从征三郡乌丸,以功封关内侯。
辅亦率其众从。
文帝践阼,拜辅虎牙将军,柔度辽将军,皆进封县侯,位特进。
陶谦字恭祖,丹杨人。
少好学,为诸生,仕州郡,举茂才,除卢令,迁幽州刺史,徵拜议郎,参车骑将军张温军事,西讨韩遂。
会徐州黄巾起,以谦为徐州刺史,击黄巾,破走之。
董卓之乱,州郡起兵,天子都长安,四方断绝,谦遣使间行致贡献,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
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
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
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
谦退守郯。
太祖以粮少引军还。
兴平元年,复东征,略定琅邪、东海诸县。
谦恐,欲走归丹杨。
会张邈叛迎吕布,太祖还击布。
是岁,谦病死。
张杨字稚叔,云中人也。
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
灵帝末,天下乱,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杰以为偏裨。
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
并州刺史丁原遣杨将兵诣硕,为假司马。
灵帝崩,硕为何进所杀。
杨复为进所遣,归本州募兵,得千馀人,因留上党,击山贼。
进败,董卓作乱。
杨遂以所将攻上党太守于壶关,不下,略诸县,众至数千人。
山东兵起,欲诛卓。
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漳水。
单于欲叛绍,杨不从。
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麹义追击於邺南,破之。
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众复振。
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
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
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
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
谓诸将曰: 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
遂还野王。
即拜为大司马。
杨素与吕布善。
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
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
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
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
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於犬城,斩固,尽收其众也。
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
度父延,避吏居玄菟,任度为郡吏。
时玄菟太守公孙琙,子豹,年十八岁,早死。度少时名豹,又与琙子同年,琙见而亲爱之,遣就师学,为取妻。
后举有道,除尚书郎,稍迁冀州刺史,以谣言免。
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
度起玄菟小吏,为辽东郡所轻。
先时,属国公孙昭守襄平令,召度子康为伍长。
度到官,收昭,笞杀于襄平市。
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馀家,郡中震栗。
东伐高句骊,西击乌丸,威行海外。
初平元年,度知中国扰攘,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 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时襄平延里社生大石,长丈馀,下有三小石为之足。
或谓度曰: 此汉宣帝冠石之祥,而里名与先君同。
社主土地,明当有土地,而三公为辅也。
度益喜。
故河内太守李敏,郡中知名,恶度所为,恐为所害,乃将家属入于海。
度大怒,掘其父冢,剖棺焚尸,诛其宗族。
分辽东郡为辽西中辽郡,置太守。
越海收东莱诸县,置营州刺史。
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父延为建义侯。
立汉二祖庙,承制设坛墠於襄平城南,郊祀天地,藉田,治兵,乘鸾路,九旒,旄头羽骑。
太祖表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度曰: 我王辽东,何永宁也!
藏印绶武库。
度死,子康嗣位,以永宁乡侯封弟恭。是岁建安九年也。
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
袁尚等奔辽东,康斩送尚首。语在武纪。
封康襄平侯,拜左将军。
康死,子晃、渊等皆小,众立恭为辽东太守。
文帝践阼,遣使即拜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追赠康大司马。
初,恭病阴消为阉人,劣弱不能治国。
太和二年,渊胁夺恭位。
明帝即位拜渊扬烈将军、辽东太守。
渊遣使南通孙权,往来赂遗。
权遣使张弥、许晏等,赍金玉珍宝,立渊为燕王。
渊亦恐权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致其使,悉斩送弥、晏等首,明帝於是拜渊大司马,封乐浪公,持节、领郡如故。
使者至,渊设甲兵为军陈,出见使者,又数对国中宾客出恶言。
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俭等赍玺书徵渊。
渊遂发兵,逆於辽隧,与俭等战。
俭等不利而还。
渊遂自立为燕王,置百官有司。
遣使者持节,假鲜卑单于玺,封拜边民,诱呼鲜卑,侵扰北方。
二年春,遣太尉司马宣王征渊。
六月,军至辽东。
渊遣将军卑衍、杨祚等步骑数万屯辽隧,围堑二十馀里。
宣王军至,令衍逆战。
宣王遣将军胡遵等击破之。
宣王令军穿围,引兵东南向,而急东北,即趋襄平。
衍等恐襄平无守,夜走。
诸军进至首山,渊复遣衍等迎军殊死战。
复击,大破之,遂进军造城下,为围堑。
会霖雨三十馀日,辽水暴长,运船自辽口径至城下。
雨霁,起土山、脩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
渊窘急。
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
将军杨祚等降。
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长数十丈,从首山东北坠襄平城东南。
壬午,渊众溃,与其子脩将数百骑突围东南走,大兵急击之,当流星所坠处,斩渊父子。
城破,斩相国以下首级以千数,传渊首洛阳,辽东、带方、乐浪、玄菟悉平。
初,渊家数有怪,犬冠帻绛衣上屋,炊有小儿蒸死甑中。
襄平北巿生肉,长围各数尺,有头目口喙,无手足而动摇。
占曰: 有形不成,有体无声,其国灭亡。
始度以中平六年据辽东,至渊三世,凡五十年而灭。
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
黄巾起,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间转攻,还真定,众万馀人。
博陵张牛角亦起众,自号将兵从事,与燕合。
燕推牛角为帅,俱攻癭陶。
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众奉燕,告曰: 必以燕为帅。
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
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
其后人众寝广,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其小帅孙轻、王当等,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
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
是后,董卓迁天子於长安,天下兵数起,燕遂以其众与豪杰相结。
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
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
燕薨,子方嗣。
方薨,子融嗣。
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济族子也。
边章、韩遂为乱凉州,金城麹胜袭杀祖厉长刘隽。
绣为县吏,间伺杀胜,郡内义之。
遂招合少年,为邑中豪杰。
董卓败,济与李傕等击吕布,为卓报仇。
语在卓传。
绣随济,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
济屯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
绣领其众,屯宛,与刘表合。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
太祖纳济妻,绣恨之。
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
太祖军败,二子没。
绣还保穰,太祖比年攻之,不克。
太祖拒袁绍於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
语在诩传。
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
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
从破袁谭於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
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
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
子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
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陵死,子衡行其道。
衡死,鲁复行之。
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脩杀之,夺其众。
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
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 师君 。
其来学道者,初皆名 鬼卒 。
受本道已信,号 祭酒 。
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
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
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
又置义米肉,县於义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
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
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雄据巴、汉垂三十年。
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
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
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曰: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
今承制署置,势足斩断,不烦於王。
愿且不称,勿为祸先 鲁从之。
韩遂、马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
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
太祖攻破之,遂入蜀。
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归降,圃又曰: 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
於是乃奔南山入巴中。
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 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
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
宝货仓库,国家之有。
遂封藏而去。
太祖入南郑,甚嘉之。
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
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
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为子彭祖取鲁女。
鲁薨,谥之曰原侯。
子富嗣。
评曰:公孙瓒保京,坐待夷灭。
度残暴而不节,渊仍业以载凶,秪足覆其族也。
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於臣下。
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
燕、绣、鲁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
